《近代中国城市江湖社会纠纷解决模式——聚焦于汉口码头的考察》探讨在近代中国继受法与固有法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的法律发展大势中,底层社会力量的纠纷解决活动具有哪些内在机理、常变之道,这些“内在机理”、“常变之道”在中国法治进程中有何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图书 | 近代中国城市江湖社会纠纷解决模式--聚焦于汉口码头的考察/历史的法学文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近代中国城市江湖社会纠纷解决模式——聚焦于汉口码头的考察》探讨在近代中国继受法与固有法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的法律发展大势中,底层社会力量的纠纷解决活动具有哪些内在机理、常变之道,这些“内在机理”、“常变之道”在中国法治进程中有何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江湖社会的存在与活跃是近代中国的一个日常现象。近代中国城市江湖社会解纷模式的特征,在主体方面,是形成了以“帮”为基本力量的多元化局面;在手段与途径方面,是形成了不“体面”、不“正规”、不合法手段与和平、规则性手段相结合的模式:在规则依据方面,是形成了以“业”为核心的“习惯”、“帮规”与国家法相互渗透、相互磨合的“交织的法网”格局。这种解纷模式可以概括为“帮权自治型”解纷模式。在“强化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的现代性的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江湖社会解纷模式蕴涵的本土自治能力、自治经验极易被忽视。本书以“汉口码头”这一近代中国城市基层空间为研究场域,描述、解释在此场域中的江湖社会如何解决纠纷,他们解决纠纷的模式在近代中国法律发展、法制变迁过程中有何特质与意义,这是一项以大量原始档案为基础的“城市区域法制史”研究。多元的法规则以“交织”的形态覆盖着基层社会空间,构成基层社会解纷行为的具体的制度框架,这是本书的一个基础性论点。本书试图探讨,在近代中国继受法与固有法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的法律发展大势中,底层社会力量的纠纷解决活动具有哪些内在机理、常变之道,这些“内在机理”、“常变之道”在中国法洽进程中有何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 目录 总序 序 导论 一、本书关注什么问题 二、基本概念阐释与学术史回顾 (一)江湖社会:从“造反”、“革命”到“日常生活” (二)近代汉口:从码头到市镇到近代城市 (三)纠纷解决:在司法技术之外的功胄乏与意义 三、方法与材料:微观的区域社会史与底层视野中的法律史 第一章 底层营生:近代汉口码头江湖社会及其纠纷 一、近代汉口码头江湖社会的存在形态 (一)底层:江湖社会的空间特征 (二)帮:江湖社会的组织形态 (三)抱团的共同体:江湖社会的内在属性 二、近代汉口码头江湖社会纠纷 (一)近代汉口码头江湖社会纠纷的日常图景 (二)近代汉口码头江湖社会的纠纷种类 (三)“业”的纠纷:汉口码头江湖社会纠纷的基本属性 第二章 谁来摆平:江湖社会的解纷主体及借助力量 一、主力型力量:江湖社会内部的解纷力量 (一)当事人自身 (二)民间权威:江湖精英 (三)特殊阶层:流氓 二、助力型力量之一:被江湖社会借助解纷的 其他社会力量 (一)亲族、同乡及街邻 (二)自由职业者 三、助力型力量之二:被江湖社会借助解纷的国家力量 (一)基层行政机关 (二)基层司法机关 第三章 黑白两道:江湖社会的解纷途径与手段 一、江湖社会力量白行解纷的途径 (一)调解的缓:中与互惠机制 (二)公议处罚的集体惩戒机制 (三)“打码头”的集体决斗机制——以大智门码头工人纠纷为例 (四)刺杀的复仇与铲除机制——以码头头佬易祥泰被枪击案为例 二、江湖社会借助其他社会力量解纷的途径 (一)亲族、同乡、街邻的参与和善后机制 (二)报界的舆论公示机制 (三)律师的促进调解机制 三、江湖社会借助基层国家力量解纷的途径 (一)国家力量辅助解纷的确权与缓冲机制 (二)江湖社会解纷途径中对国家力量的非法借助:贿赂请托机制 第四章 交织的“法网”:江湖社会的解纷规则与依据 一、习惯 (一)传统法制下的习惯 (二)民国法制下的习惯 二、帮规 (一)地缘型帮规 (二)业缘型帮规 (三)秘密结社型帮规 三、国家法 (一)传统的国家法 (二)民国的国家法 结论 “帮权”解纷模式与本土自治资源 一、帮权自治型解纷模式 二、谁之自治、何种资源 参考文献 后记 表格目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近代中国城市江湖社会纠纷解决模式--聚焦于汉口码头的考察/历史的法学文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易江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03413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2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0 |
出版时间 | 2010-01-01 |
首版时间 | 2010-01-01 |
印刷时间 | 2010-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93.75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1 |
宽 | 149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