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式管理曾仕强培训经
内容
编辑推荐

曾任强,中国式管理之父,华人三大管理学家之首。现任台湾兴国管理学院校长、台湾智慧大学校长、台湾交通大学教授、人类自救协会理事长、成功杂志首席顾问、中国统一促进会理事长。

本书汇集了曾仕强教授关于中国式管理的真知灼见,并深入中国文化、结合当代企业管理与商业管理实践,进行鞭辟入里的解读、分析,或以生动案例印证,或以实用理论诠释,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经商,以及从事企业领导、管理工作的成功宝典。

内容推荐

中国式管理的提出,是中国经济崛起、中国商业勃兴的必然结果。其管理理念继承了中国文化的基因,渗透着中国智慧的光芒。并且,中国式管理始终围绕着“人”这个因素,既强调个人的自我修养,又主张“修己安人”,在经商、领导、管理中追求卓越,走向成功。

本书汇集了曾仕强教授关于中国式管理的真知灼见,并深入中国文化、结合当代企业管理与商业管理实践,进行鞭辟入里的解读、分析,或以生动案例印证,或以实用理论诠释,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经商,以及从事企业领导、管理工作的成功宝典。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式思维:古代哲学是现代管理思想的源头

 1.中国式管理就是合理化管理

 2.中国人擅长把二看成三,以二合一来代替二选一

 3.抱持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的心态来包容一切

 4.搞清楚推、拖、拉的真正用意,合理应用以求圆通

 5.采取无为的执行过程,才能大有为

 6.修己是整个管理历程的出发点

第二章 中国式文化:处理好人际关系,就解决了管理中很重要的问题

 1.人生最重要的是生活,生活最要紧的是人情,人情最需要的是合理

 2.一定要把隋摆在前面,因为中国人讲人情,情就是给面子

 3.处理好人情世故、人际关系,就解决了管理中很重要的问题

 4.我们是以理为中心,不是以情为中心,情是拿来讲理的

 5.做人做事兼顾并重,通过好好做人来把事情做好

 6.以人为本,因道结合,依理应变

 7.把人际或人群和伦理合在一起,建立一种差别性的关系

 8.中国人的事隋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做与不做都难,堪称“两难”

 9.给对方指出错误,一定要让他有面子,他才会接受

第三章 中国式经商:商人不重骨气重和气

 1.在经营事业的过程中完成修、齐、治、平的人生使命

 2.明白自作自受的道理,以负责的态度为自己的前途做决定

 3.做生意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抱怨

 4.企业要想发展好,一定要学会和政府打交道

 5.把话说得好听一些,让对方比较容易听得进去

 6.商人不重骨气,重和气

 7.准确把握机会,机会是对我们的一种考验

 8.如果一个人想做什么就用嘴巴说出来,那就完了

 9.中国人用让来争,其实我“让”就是在“争”

 10.做生意时要把可能的情况说明白

 11.坚持平稳发展,绝不能急功近利

 12.市场区隔很重要,不要大小通吃,因为你吃不下

第四章 中国式领导:做事先安人,安人先安心

 1.领导的意义,在发挥安人的潜力

 2.领导比管理更重要

 3.寓人治于法治,更符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

 4.职位越高,越害怕越权行为;职位越底,越看重失责行为

 5.职位越高的人,越要给他更多的事,职位越低的人越不可以给他弹性

 6.以化解代替解决,务求尽量减少后遗症

 7.计划的目的,在肯定今后几年,如何安人?

 8.控制的用意,在保证今后几年如何安人?

 9.高阶层的人不可有话直说,没有弹性会逼死自己

 10.用有情有义把大家招来,用狠来唬大家,就是老板

 11.安人的历程,是由开心而交心,藉交心而共同关心

 12.用情理法来领导,最为合理

 13.作为老板,胸怀要很宽广,一定要舍得让部属表现

第五章 中国式团队:高效能的团队来自于和谐、合理、合适

 1.安人就是把部分和在一起,促使整体大于部分

 2.各守其分,大家才能和合为一,产生强大组织力

 3.有效地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

 4.所有管理措施,无一不与安人密切相关

 5.领导人不教导部下,就是浪费他们的生命

 6.最可怕的就是窝里反

 7.老板做好人,干部做坏人,才是良好的配合

 8.硬碰硬是不得已的手段,闪开些会有回旋的余地

第六章 中国式人才:悟透中国人独特的民族习性

 1.事在人为,管理应该以人为主

 2.彼此志同道合,理念相同,更能够同心协力

 3.人心善变,中国式管理主张依理应变

 4.考核的标准是错不可以而对并没有用

 5.抱持“救人”而非“杀人”的心态来考核

 6.有本事来拿,拿不到怪自己,是激励的基本原则

 7.先求忠诚再求能力,更加安全

 8.看一个人,先看有没有教养,其次是知识、智能

 9.把能用不能用当作标准,不要把自己人外人当标准

第七章 中国式发展:诚信、守仁是壮大的根本

 1.一个人有没有信用都是他自己建立起来的.

 2.要慢慢做成非我不成,这样才是最安全的

 3.为阶段性调整做好准备

 4.—个人越会算,最后就变成越不会算

 5.用行动来话解,比用语言来说明要强几百倍

 6.成功了是大家的,失败了我个人承担

第八章 中国式关系:上半夜想想自己,下半夜想想别人

 1.关系永远是最重要的,策略随时可以改变

 2.少说一点,多做一点,是人与人互动的最佳途径

 3.中国式管理是我们常用的交互主义

 4.“在集体中完成个人”的合理主义

 5.人与人之间靠的是—个字而已,不是权,而是势

 6.要建立一种关系很困难,要破坏关系一刹那就够了

 7.没有私人的利益挂钩,这种政商关系非常了不起

第九章 中国式决策:专业知识、智慧、德行,缺一不可

 1.凡事未定案之前,十分民主,一旦拍板定案,相当独裁

 2.决策以止定、静安、虑得为过程

 3.先躲在暗处,看看对方的来意,再作处理

 4.专业知识、智慧、德行,三者合一才是大智大慧做决策

 5.不到紧要关头,不要把事情统统讲出来

 6.管理就是掌握差异性的过程,为此首先要培养警觉性

 7.最后决定权应该交给老板

第十章 中国式变革:只要合理,怎样变动都可以

 1.要持经达权,合理应变,才能圆通而安人

 2.以不变应万变是管理的最高智慧,不要因误解而放弃

 3.有原则,却必须因人、因时、因事而变,以求制宜

 4.依理应变,按照现在的情势做出合理的调整

 5.用调整来代替变,由渐变到突变,由量变到突变

第十一章 中国式战略:做大、做强、做久,还要做得有价值

 1.老实讲,做强、做大不如做久,如果不能做久等于零

 2.做大、做强、做久,还要做得有价值

 3.要让团队中每位成员随着公司的发展而发展

 4.CEO想五年以后的事,干部想三个月以后的事,员工做现在的事

 5.我们做任何事情,一定要“谋定而后动”

第十二章 中国式成败:德行定终生,福祸不分离

 1.中国人无论怎么改变,始终奉行“德本才末”

 2.一表人才,二套西装,三杯酒量

 3.不甘与小人打交道,这就是其致命伤

 4.成也靠山败也靠山,小心阴沟里翻船

 5.上当不是别人聪明,而是自己太贪

 6.使—个中国人没有面子,吃亏的不是对方,而是你自己

 7.吃亏就是占便宜,听起来矛盾,从长远看它就是真理

 8.—个人要求老板相当忍耐的时候,就等着要被取代吧

 9.没有在平时考验朋友,关键时候常常被朋友出卖

试读章节

5 采取无为的执行过程,才能大有为

【曾仕强语录】

有所不为的性格,才能够有资格谈无为而治。满脑子有所为的人,当然一辈子为人所用,有人用他,就十分幸运,可见人人都是自作自受,怨不得别人。对领导人来说,采取无为的执行过程,才能大有为。

【中国式管理】

“无为而治”,是“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来的。“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要遵循大千世界的规律,尊重人的个性,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

对此,曾仕强的理解是:“有所不为的性格,才能够有资格谈无为而治。对领导人来说,你无为,你的下属就会无不为;你无言,你的部属就会有很多话;你无能,你的部属就会很能干。你所要看的是他们做得对不对,而不是跟他们去抢工作做。”

在我国历史上,许多深谙“无为”智慧的人都建立了非凡的功业。秦朝政权瓦解后,长期的楚汉之争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破坏。西汉初期,整个国家陷入了百业凋零的状态,同时北方匈奴的威胁依然存在,发展经济、安定四方成为汉代统治者的首要任务。当时,文帝与景帝都认识到了“顺民之情,与之休息”的重要性,纷纷制定了休养生息的治国方略,奖励农耕、提倡节俭、不征收苛捐杂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终于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实力逐步壮大。

休养生息作为一种治国之道,其思想基础就是无为而治。老子在《道德经》中这样描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有所为”比较容易,可要“有所不为”,就需要胆量和智能了。从“有所为”过渡到“有所不为”,这一种管理模式的转变,需要具备深刻的管理功底和领导魅力,它必须具备完善的管理基础,领导者必须具备高超的领导艺术,否则很难成功。

曾仕强认为,一个人要常常记住,必须把自己掏空以后,才有办法装进更多的东西。他的建议是:

第一,领导人明明知道,但要假装不知道。

只有假装不知道,才可以得到更多的情报。如果领导人样样都知道,那么下属就无话可说了。“当你的下属不愿意跟你讲话的时候,那就叫做上下不通。”显然,下情上达,上情下达,上下很好沟通,这家公司才有活力。因此,下属说话的时候,领导要装得好像很神奇一样,从来没有听过似的。这样一来,才能分辨,才好判断,知道对方是乱讲还是说的心里话。

第二,领导人有能力做的时候,要假装不会做。

你不会做,所有人都会做。你会做所有人都让给你做,你就惨了。对一个老总来说,不做事不是偷懒,而是要做大家看不见的事情,比如公司发展战略、企业文化建设等等。此外,还要注意员工情绪的变化,思想的起伏,注意把不好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当然,从大的方面来说,要掌握合理授权的原则,充分发挥人才潜能,推动企业发展。这是“无为而治”的价值所在。

【今天的启示】领导人要懂得合理授权

现代企业大多建立了严密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从财务部、营销部到公关部、业务部,令人眼花缭乱的组织架构成为管理者有力的助手。但是,在实际运作中,许多领导人陷入了日常事务管理的泥潭不能自拔,管理绩效也不能达到理想的预期目标。为什么兢兢业业,努力“作为”却没有成效呢?

事实上,每一位领导人都追求卓越的管理,今天面对信息化与全球化的变革,最高明的策略不是跟随表面的变化采取行动,而是把握管理的一般原则,实现“无为而治”。

比如,奇美实业领导人秉承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不管理”策略,颠覆原有管理理论与组织设计,创造了出色的经营业绩。在奇美集团内部,命令传达均以口头方式进行,没有设立专门的组织管理部门;最高决策者每周只来公司两次,在自由交谈中实现有效沟通。

这些显然不符合经典管理学关于组织架构的描述,但是它却非常有效地提升了组织的获利能力。用奇美领导人的话来总结就是:“不管理是一种改造过的、合乎人性的管理理念,它尊重每一位团队成员,通过员工自我管理,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进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组织运作成本。”

美国通用电气CEO杰克·韦尔奇的一个管理原则就是,“管理得少”就是“管理得好”,也就是说私营公司经营管理者只管自己该管的事。

反观国内的一些私营公司,经营管理者显然就缺乏了这份自信和这种观念。据一份权威的调查分析报告称:“在中国私营公司每一层次上,80%的时间是用在管理上,仅有20%的时间是用在工作上。”

习惯于相信自己,放心不下他人,经常粗鲁地干预别人的工作过程,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怪圈:上司喜欢从头管到脚,越管越变得事必躬亲,独断专行,疑神疑鬼;同时,部下就越来越束手束脚,养成依赖、从众和封闭的习惯,不仅会把最为宝贵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丢得一干二净,而且会严重挫伤员工的自尊心和归宿感。时间长了,整个公司就会得弱智病。

相反,如果管理者能够和员工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并能够形成有效的授权和责任机制,那么,无疑会增加员工的使命感和工作动力,从而能够促进私营公司业绩的稳步发展。

P15-17

序言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有这样一个独特的现象: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美国管理模式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伴随着日本经济崛起,日本管理模式一度盛行。今天,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研究中国式管理的呼声日益高涨,并得到了经理人、企业家的热烈回应。

在这股研究、学习的浪潮中,来自台湾的曾仕强教授,以其观点深刻、见解到位、分析透彻,得到了众多人士的追捧,并被尊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仕强认为:“21世纪的企业管理已经是非难明,就像《易经》中说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比二分法多了一个选择,这就是中国式管理。”

这恰恰印证了当今时代的大背景——伴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世界经济正进行着新的产业调整,商业模式层出不穷,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而企业管理、商业管理也不再有一枝独秀的理论,有的只是最有效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

中国式管理以中国管理哲学为基础,妥善运用西方现代管理科学,并充分考虑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以及心理行为特性,以达成更为良好的管理效果。概括起来,中国式管理有如下基本特征:

◎中国式管理是一个“修己安人”的历程,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自己修炼得尽量圆满些,然后努力让整个团队里的人工作安心、处事安定、生活安乐。在此基础上最大程度上发挥团队的战斗力,创造高绩效。这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

◎中国式管理追求的是一种合理化管理。中国人在找什么?他在找此时此刻的合理决策,管理就是找一个合理。所以什么叫管理?管理就是管得合理。只要你管得合理,中国人都没有话讲。

◎中国式管理是一种人性化管理。重视人情,给人面子,发展关系,兼顾做人与做事,是中国式管理的鲜明特色,它不空谈管理理论,而是关注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人,强调在化解中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中国式管理是柔性管理术,强调圆满。比如,自作自受,保持平和的心态,处理好关系,用“让”来“争”,这些理念都提醒人们瞄准目标、寻找合适的手段,努力追求圆满的结果,强调以柔制胜,而非上来就硬碰硬。

◎中国式管理主张“持经迭权”,既不可以“有经无权”地死守规矩,也不可以“有权无经”地乱变。通过灵活应变,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中国式管理的提出,是中国经济崛起、中国商业勃兴的必然结果。其管理理念继承了中国文化的基因,渗透着中国智慧的光芒。并且,中国式管理始终围绕着“人”这个因素,既强调个人的自我修养,又主张“修己安人”,在经商、领导、管理中追求卓越,走向成功。

本书汇集了曾仕强教授关于中国式管理的真知灼见,并深入中国文化、结合当代企业管理与商业管理实践,进行鞭辟入里的解读、分析,或以生动案例印证,或以实用理论诠释,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经商,以及从事企业领导、管理工作的成功宝典。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式管理曾仕强培训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禾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07097
开本 16开
页数 3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5-01
首版时间 2010-05-01
印刷时间 201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5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9.23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9
17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0:2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