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四季随笔
内容
编辑推荐

《四季随笔》,是吉辛的散文代表作。其中叙述的隐士赖克罗夫特醉心于书籍、自然景色与回忆过去的生活。其实是吉辛通过赖克罗夫特的自述,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因而本书是一部最富自传色彩的小品文集。吉辛自己穷困的一生,他对文学名著的爱好与追求,对于大自然恬静生活的向往,在书中均有充分的反映。本书分为春、夏、秋、冬四个部分,文笔优美,行文流畅,是英国文学中小品文的珍品之一。

内容推荐

《四季随笔》历来被认为是英国文学中小品文之珍籍。作者吉辛以隐士赖克罗夫特的自述,抒发了自己对文学名著的爱好与追求,对大自然恬静生活的向往,是其坦然真切、发自肺腑的人生独白。

译作洋溢着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深刻哲思的华彩,融入了译者对人生、对自然、对财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与探索。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春

第二章 夏

第三章 秋

第四章 冬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春

一周以来我都没碰过笔了。整整七天我啥也没写,甚至连个字母都没写。除了患一两场病时,在我的生活中这样的事从未有过。我的生活,就是说不得不靠令人焦虑的辛劳维持的生活,这生活不是为生活而生活(所有生活都应该如此),而总是让人担惊受怕。挣钱竟然成了达到目的的手段。三十多年来——我十六岁就开始自立了——我不得不把挣钱视为其目的本身。

我能想象,那支旧笔架心里在责备我了。难道它没有为我服好务吗?为啥我在快乐的时候把它丢弃在那儿,让它扑满灰尘?就是这支笔架日复一日靠在我的食指上,一共有——多少年了?至少二十年,我记得是在托特纳姆宫廷路的一家店里买的,并且我那天还买了镇纸,整整用掉一先令——这样的奢侈真使我担忧。崭新的笔架在我的食指上留下了老茧,多么富有光泽,而现在它已整个露出平淡的褐色木头。

我的老朋友,然而又是我的老敌人!有多少次我拿起它,一边不得不如此加以诅咒;我的头脑和内心都沉重,手在颤抖,患有眼疾的眼睛也昏花起来,我多么害怕不得不用墨水将白纸玷污!尤其是在这样的日子:春天蓝色的眼睛在云霞之间笑我,阳光照耀到我桌上,久久地让我差点发疯,因为鲜花盛开的大地多么芬芳,山坡上的落叶松多么翠绿,高地上的云雀唱得多么悦耳。曾有一时——好像比孩童期还早吧——我热切地拿起笔,如果说我的手在发抖,那是因为我怀着希望。然而这一希望欺骗了我,我写的东西没有一页值得留存,我现在可以毫无痛苦地这样说了,那是年轻时犯下的错误,只不过环境的力量使得这个错误延续。世界对我毫不公正,感谢上天我已变得明智起来,不会为此抱怨!为什么会有人写作呢,即使他写出了不朽的东西,因被世界忽视而怀着愤怒。谁让他发表了?谁答应听他说了?谁又对他失信了?假如我的鞋匠给我做出一双极好的靴子,而我却因为心情不好,缺乏理性,猛地把它们扔到他手上,那么他是有正当理由抱怨的。可是你的诗歌,你的小说,谁和你讨价要买它们呢?假如那是诚实的临时工作,但却缺少买主,那你至多可以说自己是个不幸的工匠。假如你的工作十分崇高,你要为人们没付很多钱而烦恼发怒,那也是不得体的。对于一个人心智方面的工作,只有一种检验,那就是尚未出生的后代人的评判。倘若你写出了一部伟大的作品,未来的世人就会知道,但是你对身后的荣耀别在意,你得不到躺在舒适的扶手椅里享受盛名的机会。啊,那完全是另一回事。勇敢地表明你的意愿吧,承认你自己是个商人,向众神和人们声明你提供的商品比许多高价出售的东西更好。你也许是对的,而“时尚”没有转向你的货摊,对你的确苛刻。

屋子出奇的宁静!我一直坐着,悠然无比;我观察天空,看见金色的阳光照在地毯上——它形态各异,时刻变化着——我任目光游移于一个个形影和一排排可爱的书籍之中。屋内毫无动静,我能听见花园里鸟儿的歌唱,能听见它们拍打翅膀发出的沙沙声。如乐意,我可以这样坐一整天,直至夜晚万籁俱寂之时。

我的房子极尽完美。我请到一位十分满意的女管家,实在三生有幸——她声音温和,脚步轻盈,到了言行显得谨慎的年龄;她身体强健,办事灵巧,凡我需要做的事都能完成,并且不怕幽居独处;她起床甚早,早餐时除对食物进行调料外已几乎无事可做,连陶器的叮当声我也很难听见,至于关闭门窗的声音则从未传入我耳里。啊,多么神圣的宁静!

根本不可能有人拜访,至于我去拜访他人,却是一件未曾梦到的事。我应给一位朋友写封信,或许在就寝前,或许留到明日上午,因为在无心思的时候,绝不能写一封充满友爱的信来。我尚未看报纸——一般而言,散步累了回来时我才看它。

P12-14

序言

亨利·赖克罗夫特的名字对于读者大众,绝非是熟悉的。一年前在文学报上曾刊登过几段讣告,对他作了被认为是必要的介绍:他出生的日期和地点,他所写的某些书的书名,以及他死时的情况。在当时这已足够了。即便少数认识他,并在某种程度上了解他的人,也一定觉得他的名字无须得到更多称颂。他像其他人一样生活过,工作过;也像其他人一样长眠了。然而,我却感到有责任仔细读读赖克罗夫特写的文章。我凭借自己的判断,决定将这一小册子予以出版。此时,我觉得需要对作者的人生经历补充几句,让读者从其个人的细节中,看到这本揭示自我的作品的重要意义。

我最初与赖克罗夫特相识时,他已四十岁,二十年里他以写作为生。他是一个不断挣扎的人,为贫穷和其他种种境况所困扰,而这对于脑力劳动极为不利。他尝试过许多文学创作形式,但从未取得显著成功,不过他也时时挣到一点超出实际所需的稿费,因而得以去异域他乡看看。因雄心壮志受到挫折,遭遇多种幻灭,不得不向无情的贫困低头,一个善于独立、满怀轻蔑的人自然吃尽了苦头。其结果是,他已不是一个心灵破碎的人,而成为精神和性情受到严格训练的人,以至你在与他平常的交往中,只知他过着一种平静而满足的生活。只是在与他保持了几年的友谊后,我才对其经历或真实的生活有了恰当的认识。渐渐地,赖克罗夫特让自己过上比较勤劳的日常生活:他干了不少纯粹的砍伐活;他写评论和其他文章,搞翻译;间或也会出版一两本书。我毫不怀疑有时他会遭受痛苦。他的健康常常不好,大概是身心均劳累过度所致吧,不过总体而言他像普通人一样获得生计,照例每天都要辛苦地劳动工作,并且少有怨言。

时光在继续,事情在发生,但赖克罗夫特却仍然处于艰苦贫困之中。每当消沉的时候,他会说自己的精力每况愈下,显然时刻为未来担忧焦虑。想到依赖他人,他总是难以忍受。无论任何时候,也许我听到他说过的唯一值得夸耀的事,就是他从未欠债。在与冷酷无情的环境努力抗争了这么久以后,他有可能最终是一名失败者,想到这就令人心酸。

一种更好的命运等待着他。五十岁时,正当赖克罗夫特的身体开始衰弱,精力也显得越来越不济时,他的命运却出奇的好转——他发现自己转眼间不需要太辛苦劳累了,无论身心都可获得一份安宁,而这是他以前从不敢期望的。在他的一个熟人去世时——此人胜过他所想象的朋友——这个旅途劳累的文人吃惊地得知,自己被遗赠了每年三百英镑的终身年金。由于只需供养自己(唯一的女儿已出嫁,几年来赖克罗夫特一直是个鳏夫),所以他看到这笔收入足以让他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几周后他便离开了居住的伦敦郊区,迁到英格兰自己最喜爱的地方,不久在埃克塞特附近的一座村舍居住下来,并由一个乡下的女管家照顾,很快过得相当舒适自在了。不时会有某个朋友会去德文郡看望他。这是一件使人愉快的事,凡去过的人,都不会忘记坐落于半野生的花园中那座简单朴实的小房子,那令人惬意的书室(这儿可以欣赏从埃克斯山谷到霍尔顿的景色),以及主人亲切开心的盛情;也不会忘记在小径与草地上同他悠然漫步,在乡村宁静的夜里和他长谈的情景。我们希望这一切能持续多年,仿佛赖克罗夫特要成为一个强健的男人,只需得到休息和平静即可。可是他的心脏已经有了毛病,尽管他不知道。这使得他在过了五年多一点平静满足的生活后,生命突然终止。事实上,他一向希望突然死去;他害怕想到疾病,主要因为怕给别人添麻烦。一个夏日的傍晚,他在炎热的天气里散步了很久,在书房的沙发上躺下,并在这儿——正像他那平静的面容表明的——他于睡眠中进入了无比寂静的世界。

赖克罗夫特离开伦敦后便告别了作家的身份,他告诉我,他希望再不要写任何文字发表了。不过他去世后我查看过一些材料,从中发现三本手稿,乍一看像是日记。有一本手稿开头写下的日期,表明作者在德文郡住下不久就开始写日记。我读了几页,看到它们不只是记录日常生活。这位老作者显然发现无法完全放弃手中的笔,于是记录下某个想法,某一回忆,一点思考,对自己的心境作一番描述,等等。他只按照写作的月份标明某段文字的日期。我坐在曾与他相伴的屋里,一页页翻动着他的手稿,朋友的声音仿佛不只一次回响在我耳旁。我好像看到他那疲乏的容貌,要么严肃庄重,要么露出微笑;我又回想到他那熟悉的姿态或动作,不过在这样的随笔里,他把自己揭示得更加透彻,即使我们过去的谈话也没有如此深入。赖克罗夫特并未因时常表露心迹做错什么,一个吃过不少苦头的敏感的人,自然多倾向于温和的默许,极力避免与人争论,自作主张。在此,他无拘无束地和我说话,待我全部读完之后,我对这个男人就有了更多的了解。

无疑,他这部作品不是写给公众看的,可在许多段落里我似乎看到其中所包含的文学意味——某种言辞以外的东西,它们源自于他长久的写作习惯。特别是赖克罗夫特的某些回忆,假如不是因为他想到让其产生一些作用——不管这种想法多么朦胧——那么他本来是不会费心写下来的。我猜想,他在快乐悠闲的时候,曾渴望再写一本书,这本书只是为了满足自我,显然,这本来会是他能够写出的最好作品。可他似乎从未设法将这些零星的篇章予以编排,大概因为他无法决定它们应采用何种形式吧。我想他在避免用第一人称写书的念头,他会觉得那样太自命不凡;他愿意让自己等到智慧更加成熟的一天,然后笔从他手中掉了下去。

在这样的推测中,我很想知道这部与众不同的日记,是否不会比初看起来具有更广泛的情趣。在我看来,它所包含的个人魅力相当强烈。难道不可能从中精选出一部小书吗?就真实而言它至少对于读者不无价值——不仅对于人们的眼光,而且对于人们的心灵。我再次翻阅一页页手稿,眼前这个男人有着自己的渴望——非常朴实的渴望——他既感到满足,又享受着巨大的快乐;他谈论很多各种各样的事情,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他谈论自己,一个平常人所能讲的真话他都讲。我觉得这部手稿有着显示人性的意趣,于是决定出版。

现在必须考虑编排的问题。我无意仅仅提供一本粗糙的杂集,给每一段互不连贯的文字加上一个标题,或甚至再用一个个副标题将它们进行归类,又会影响到作品中所包含的自发的东西,而这是我最希望保留的。在阅读所选取的手稿时,我深深感到,作者多么经常地提到大自然的面貌,他的许多思考与所标明的月份多么相称。我知道,赖克罗夫特总是深受天气状况和四季交替的影响。因此我忽然想到根据四季的名字,将这本小书分成四章。像所有分类的东西一样,本书存在着不足,但也是不无益处的。

G.G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四季随笔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乔治·吉辛
译者 刘荣跃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129148
开本 32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64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0
14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0: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