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学习的智慧(让孩子受益一生的50堂课)
内容
编辑推荐

让孩子品读学习故事,可以提高他们智商;让孩子借鉴成长经典,能够提升他们情商;此书中有男孩、女孩走向成才的普遍模式。

本书是著名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史根东博士、全国中小学名校校长、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会隆重推荐!!!学习决定未来,智慧改变命运;学习的智慧,决定孩子的前程。

一本融入2000多年读书、学习和成长智慧的故事全书!

书中故事会让孩子爱上读书,受益一生!他们都在推荐此书。

内容推荐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社会的未来。一名孩子只要教育得当,获得学习的智慧,便能成就非凡的人生。50堂人生课,50名古今中外的孩子,在获得学习的智慧后走向成功的人生,这些范例会给当下孩子们的学习以启发。本书中全面讲述了50位名人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成长教育故事,我们顺着这已打开的50扇老师、家长教育孩子的窗口,会让孩子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领悟到学习的智慧。家长也会收获不小,明白如何让孩子变得爱学习、会学习。

本书中的教育故事跨越2000多年历史时光,闪耀着人类学习的智慧之光,讲明一个真理:所谓神童和天才,他们大多曾是普通孩子,只是因为学习得法,教育得当,而成为了不起的人才。正如书中讲述的学习故事:牛顿曾是差等生,爱因斯坦也曾是一名“问题男孩”,后来他们幸运地获得良好教育,通晓学习的智慧,从而成为了不起的科学家。

学习的智慧,决定我们一生的前程。

目录

牛顿,从“差等生”到科学巨人的成长传奇

 成长感悟:发现苹果落地的那个人所受的教育

爱因斯坦,伟大的科学家曾是“问题男孩”

 成长感悟:天才未必聪明活泼

苏格拉底,清贫少年街头遇良师

 成长感悟:让心中的“种子”朝向阳光生长

柏拉图,拜师竞成一堂影响人类历史的教育课

 成长感悟:简单之中,常常蕴涵哲理

哑里士多德,名师宽容成就一代伟人

 成长感悟:教育,需要注重个性培养

荷马,老师的竖琴声唤醒他封闭的心灵

 成长感悟:幸福,是一项美好的事业

凡·高,成就天才画家的教育秘籍

 成长感悟:理解万岁:盖世才华

爱迪生,遇到呆板老师,母亲让他“弃暗投明”

 成长感悟:善用“好奇心”是走向成功的一把钥匙

莎士比哑,10岁遇良师,点亮“戏剧人生”

 成长感悟:执著的人,容易成功

阿基米得,儿时“撬动地球”不是梦

 成长感悟:找到“支点”,就找到了人生智慧

但丁,一位名师让他走出心灵阴影

 成长感悟:有一点“东西”高于生活

达·芬奇,天才少年,千锤百炼学画蛋

 成长感悟:普通孩子的成功秘诀在哪里

法拉第,自学离不开名师栽培

 成长感悟:为自己的成才做些准备

肖邦,5岁神童偷弹《波卡丝》

 成长感悟:环境,是第一教育

官崎骏,一位动漫艺术大师的成长传奇

 成长感悟:“动漫诗人”宫崎骏

费雪,老师点石成金让他成为校史最年轻博士

 成长感悟:学会调整,就迎得主动

高斯,老师发现了一位“数学王子”

 成长感悟:西方人曾这样培养天才

琴纳,从小立志发明天花疫苗

 成长感悟:苦难也是一节很好的人生课

罗丹,“小画迷”成长为雕塑大师

 成长感悟:罗丹的成功

巴尔扎克,差等生遇良师成为大作家

 成长感悟:发现目标的意义

歌德,7岁神童写出长诗震惊世界

 成长感悟:画龙点睛

道尔顿,“近代化学之父”的成长故事

 成长感悟:生活会富于变化

贝尔,中学时代组织“少年技术互助会”

 成长感悟:受什么影响,成为什么样的人

范霍夫,偷做化学实验的孩子获得诺贝尔奖

 成长感悟:开明是一种修养

米开朗琪罗,“迷失少年”成为艺术大师

 成长感悟:开放的心灵

哥伦布,自幼执迷航海,发现新大陆

 成长感悟:新大陆的发现

玻尔,爱较真的学生成为原子物理创始人

 成长感悟:对“知识”的自省

康福思,聋孩子也能获得诺贝尔奖

 成长感悟:康福思的启示

雷奈克,去巴黎求学,名师改变他的一生

 成长感悟:跷跷板的启示

巴斯德,农奴后裔成为近代微生物学奠基人

 成长感悟:品格,是一架攀向高处的梯子

阿伦尼乌斯,天才少年不走寻常路

 成长感悟:“非驴非马”的成功

海伦,恩师让她成为带给世界光明的盲女孩

 成长感悟:只有一次的生命

康德,哲学天才在师生帮助下健康成长

 成长感悟:谁成全了康德

凡尔纳,幼儿园老师掌中走出的科幻作家

 成长感悟:天真的力量

弗洛伊德,没上过小学的心理学大师

 成长感悟:“认识你自己”

丹尼斯,“地球日之父”非凡的成长之路

门捷列夫,坎坷少年发现元素周期律

 成长感悟:生活有时会是这样

罗伯茨,诺贝尔奖奇才得益于校长特殊教育

 成长感悟:“有的放矢”是一种教育智慧

孔子,智慧不如一小儿?老师项橐史上最牛

 成长感悟:对话的力量

李白,厌学神童被“铁杵”棒醒

 成长感悟:一面之缘,一面之师

王羲之,少时不学,将来就来不及了

 成长感悟:入木三分

自居易,在师长的赏识中走向成功

 成长感悟:“赏识”是教育的灵丹妙药

纪晓岚,知错就改,学有长进

 成长感悟:优点和特点加强与疏导

俞伯牙,史上最牛的音乐教师让他少年成名

 成长感悟:千古名曲源于山水问

陈洪绶,“兴趣是金”让他成为一代名画家

 成长感悟:兴趣是成才的捷径

张衡,少年时独自闯荡京城拜师学习

 成长感悟:关于老师关于星空

曾参,在教育大师孔子面前翻然醒悟

 成长感悟:活的知识,活的思想

孙恩邈,“药王”并非天生不同一般

 成长感悟:心灵的力量

诸葛亮,史上最具娱乐精神的名师让他名扬天下

 成长感悟:成长是一堂表演课

华佗,史上最具搞笑精神的老师培养出的名医

 成长感悟:相处的快乐与收获价值

试读章节

小时候,爱因斯坦并不活泼,甚至有些木讷。

3岁多时,爱因斯坦还不会说话,父母担心他是个哑巴,曾带他去医院检查。还好,他并不是哑巴。到9岁时,爱因斯坦说话还不是很流畅。

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后来却成为对世界有着深远影响的人。

3岁时,还不会说话的“笨天才”

爱因斯坦生于德国西南小城乌耳姆,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赫尔曼开了一个电器工厂,母亲玻琳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受过良好教育,很有文学与音乐方面的天赋。

小时候,爱因斯坦常被母亲的钢琴声所吸引。也不知什么原因,爱因斯坦总是沉默不语。在许多人心目中,爱因斯坦是聪明的代名词,可是,他3岁多时还不会说话。父母常为此事着急,怕他是个哑巴。

一次,玻琳正在弹奏钢琴,她沉醉在自己弹奏的旋律里。当她回过神来时,发现儿子爱因斯坦正歪着小脑瓜,全神贯注地倾听她的琴声。玻琳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她相信儿子并不笨,虽然不会说话,但却能听懂音乐。

从此以后,每当玻琳弹奏钢琴时,总是把爱因斯坦叫到身边,一曲曲从手指间流淌出的美妙音乐,慢慢地滋润着爱因斯坦的心扉。

到了四五岁的时候,爱因斯坦说话还是“惜字如金”。总喜欢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罗盘里的指南针,不管他怎么旋转,它总会指向南北方向。小爱因斯坦对罗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为一定有什么东西偷偷地隐藏在这现象背后。好几天,爱因斯坦都对这个罗盘爱不释手,还向父亲问了一大堆问题。虽然爱因斯坦连“磁”的发音都发不准,但他实在想搞懂指南针为什么会指南呢。他想,这太神奇了!这个问题,给爱因斯坦一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六十七岁时,还能记忆犹新。

爱因斯坦在父亲送给他的童年礼物中,受益匪浅,对后来的相对论有所启示。

世界上最丑陋的小板凳

7岁时,爱因斯坦才被父亲送去上学。从小学到中学,爱因斯坦学习成绩都很一般。大概这能给那些现在成绩一般的人不少自信吧。由于爱因斯坦是个慢性子,又不喜欢与人交往,老师和同学都不太欢迎他。

有一次,老师让同学们拿出自己制作的小作品。当爱因斯坦拿出自己制作的一只既丑陋又单薄的小板凳时,老师看了直摇头,不由惊叫道:“天哪!这太不可思议,我看它是这个世界上最丑陋的小板凳了。”

听到这里,爱因斯坦只好又拿出了先前制作的比这更丑陋的两只小板凳,说:“老师!刚才您看到的是我制作的第三只小板凳,尽管还很丑,但比这之前的两只要好多了。”

老师只好点了点头,以示她刚才的惊讶是错误的。

除了数学之外,人们从爱因斯坦的身上嗅不出一点儿对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兴趣。这让教希腊文和拉丁文老师的脸色很不好看,他们自然不喜欢这个学生,其中有一位老师甚至对他说:“爱因斯坦,你以后肯定成不了大器。”

天才也会有这样的遭遇。

幸运的是,爱因斯坦有位叔叔,名叫雅各布,是他父亲电器工厂里的一名工程师。雅各布十分喜爱数学,每当爱因斯坦有数学方面的问题,都会来找他。雅各布总是用十分浅显通俗的语言,把数学知识传授给他。正是在叔叔的影响下,爱因斯坦比较早地接触到科学和哲学。

遇到启蒙老师,神奇少年青出于蓝而日生于蓝

爱因斯坦的父亲赫尔曼,是一个乐观、心地善良的人,他常请在慕尼黑读书的穷学生吃饭,并给他们一些帮助。其中有一位来自立陶宛的麦克斯,他当时在大学读医学专业。麦克斯喜欢读书,兴趣广泛。  后来,麦克斯成为爱因斯坦的启蒙老师,他常将一些自然科学读物介绍给羞羞答答的爱因斯坦看。在麦克斯的影响下,爱因斯坦对科学产生了兴趣。

12岁那年,麦克斯将一本施皮尔克所著的《平面几何》教科书,当做生日礼物送给了爱因斯坦。谁也没想到,这本书却深深地迷住了爱因斯坦。书中的“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等,让爱因斯坦觉得十分明晰,爱因斯坦被几何简洁的“美”深深打动。

每个星期,麦克斯都去爱因斯坦家,为他辅导一些难题。后来,麦克斯又教爱因斯坦学习高等数学。随着爱因斯坦数学知识不断提升,13岁时他开始自学微积分。后来,爱因斯坦的数学水平已经超过了比他大11岁的读大学的麦克斯。这时,麦克斯只好将哲学书籍介绍给爱因斯坦看。在这期间,爱因斯坦读过康德的《纯理性批判》,被深深打动,他读了不少其他哲学家的书籍。除读书之外,爱因斯坦最大的爱好就是拉小提琴。

“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或哲学家,爱因斯坦已经具有这样的素质了。”此时,麦克斯对于勤奋的爱因斯坦如此评价。

后来,爱因斯坦实现了启蒙老师麦克斯对他的预言,他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作出巨大贡献,成为一代科学巨人。P14-17

序言

一切皆可逆转,让我们走近一种神奇的力量:学习的智慧。

犹太人仅占世界总人口不到0.3%,但从1901年至今,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占20%以上。原来,在犹太人的传统中,孩子第一次进学校是先将老师用蜂蜜写在洁净石板上的希伯来字母舔干净,老师和家长借此希望这些刚刚进校的孩子们,知道学习是甜蜜而充满诱惑的。在犹太人的教育中,他们有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财富可以被带走,唯有知识和智慧永不流失。犹太人对世界有重大影Ⅱ向,源于一件事情,便是让孩子领会学习的智慧。

一群曾经普通的孩子得到良师施教,获得学习的智慧,从而对学习产生乐趣成了天才学生。这是一部孩子可以在课内阅读的课外书,找到榜样,发现目标,树立理想:这也是一部教子课本,家长习师之所长做好家教,帮助孩子走向完美人生。最为著名的50堂孩子的成长课,为广大中国学子提供古今中外学习的智慧。

一堂智慧的成长课,会让人一生受益,譬如让孩子领悟学习的智慧,这需要些心智,妈妈向孩子提问说:“假如有一天,你家的房子被烧毁、财产被抢,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呢?”孩子的回答五花八门,大多说是金钱或珠宝,妈妈提示道:“一种没有色彩、没有形状、也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看着回答不上来一脸疑问的孩子,妈妈压低声音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金钱,也不是珠宝,而是学习的智慧。因为,没有人能够抢走你学习的智慧,你只要活着,你所得到的智慧就会伴随你的一生。”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社会的未来。一名孩子只要教育得当,获得学习的智慧,便能成就非凡的人生。50堂人生课,50名古今中外的孩子,在获得学习的智慧后走向成功的人生,这些范例会给当下孩子们的学习以启发。书中全面讲述了50位名人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成长教育故事,我们顺着这已打开的50扇老师、家长教育孩子的窗口,会让孩子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领悟到学习的智慧。家长也会收获不小,明白如何让孩子变得爱学习、会学习。

50名著名孩子的学习成长故事,其中有许多值得中国爸爸、妈妈借鉴的珍贵的教育细节,孩子借鉴的学习的智慧:学习应该是兴趣广泛、有想象力、充满梦想、童趣、天真:学习应该是阅读广泛、怀疑、思考、提高知性能力的过程,等等。这些是孩子成长中的“快乐圣经”,让孩子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学习的智慧,离不开阅读和借鉴。不少家长甚至一些老师都存在一个认识上的盲区,认为学生看课外书是看“闲书”。且不知这个课堂的重要性,许多专家、CEO、政治家和作家总结自己成长经历时,总少不了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

眼光决定未来。世界有两个大家熟悉的字:一个是“仙人”的“仙”字,一个是“俗人”的“俗”字。站在山顶看世界的人是“仙人”,站在“谷底”看世界的人是“俗人”,说的就是站位和眼光。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显得十分重要。一位教育专家说: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著。多读好书、各门类的书,尤其是名人早年的学习故事,将有益于孩子的身心,让他们心胸宽广,眼光高远,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有学者研究证明: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的时候,才会形成语文能力。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在人均读书的比例上,以色列超过任何一个国家。在有45075人口的以色列,办借书证的人就达100万。

本书中的教育故事跨越2000多年历史时光,闪耀着人类学习的智慧之光,讲明一个真理:所谓神童和天才,他们大多曾是普通孩子,只是因为学习得法,教育得当,而成为了不起的人才。正如书中讲述的学习故事:牛顿曾是差等生,爱因斯坦也曾是一名“问题男孩”,后来他们幸运地获得良好教育,通晓学习的智慧,从而成为了不起的科学家。

学习的智慧,决定我们一生的前程。

书评(媒体评论)

一群曾经普通的孩子得到良师施教,获得学习的智慧,从而对学习产生乐趣成了天才学生。这是一部孩子可以在课内阅读的课外书。找到榜样,发现目标,树立理想。人生有许多课要上,这50堂课不能不上。经历是人生的财富。这50位历史名人性格不同,家境不同,成长的经历也不同。但有一点相同:他们的成功为身边更多的人带来幸福和快乐。他们的成长会给当下的孩子们提供有益的启示:眼光决定未来,阅读改变人生。人生需要智慧,学习更需要智慧。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就会改变自己,成就人生。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知·心姐姐” 卢勤

像成功名人那样,自儿童时代起用心习得与练就终生受用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每一个青少年都将有可能成就利于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伟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执行主任 史根东博士

该书意义:只要教育得当,每一个普通孩子都能超越极限成为出类拔萃的人。名人在少时多是些普通孩子,只因家长、老师教育得法,才激发自身无限潜力获得学习的智慧,成为最了不起的人。

——《名人传记》杂志主编 田玉强

读古今中外名人成长教育故事,从中获益成长智慧,谱写叱咤风云青年创业篇章。

——全国重点名校北京景山学校校长 范禄燕

永不停步、永不满足,从成功走向新的成功,从辉煌走向新的辉煌。这是一位又一位世界名人的人生秘诀,也是一代又一代101优秀学子的成长秘诀。

——全国重点名校北京101中学校长 郭涵

阅读书中每一篇成长故事,都是一次快乐的心灵奇遇。史上最成功的孩子在学习中获得的乐趣、智慧和快乐。这些经验会给当下的孩子们有益的启示。此书是智慧的爸爸妈妈送给儿女最好的成长礼物。

——全国优秀教师、全国特级教师 张瑶琪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学习的智慧(让孩子受益一生的50堂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038585
开本 16开
页数 1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8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