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妈妈必须教给女儿的事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轻松说故事的形式,就作者自己从女孩成长为女人的历程,与教养女儿或失败或成功的经验,及透过在新浪撰写博客、演讲、办亲子活动等与众妈妈、老师、孩子的交流采集到的真实生活中的事例,让读者恍若在观看一幕幕家庭肥皂剧的方式,从对女孩外表容貌身体的呵护、关心,到内在智慧的开发、心灵的滋养、人际的交往、感情婚姻的幸福……诸多女孩在成长为女性的过程中必须去思考面对的许多问题,提供一些不同的观察角度与观点建议。让妈妈透过跟女儿一起轻松共读此书,不仅能理解、认识自己的女儿,同时也能重新省察认知真正的自己。

内容推荐

这是写给正朝向“女人”路途上成长行进的女孩和她的妈妈共同阅读的一本从女孩到女人的指导书。本书不是告诉妈妈们育儿方法的“标准答案”,而是让妈妈和女儿一起思考和讨论如何做女人。本书以娓娓道来、说故事不说教的幽默笔法,帮助女孩子在成长为女人的路途上,达到以下目标:

支持女孩的学习,教会她们自律;

调控女孩的行为,维护和提升她们的自尊自信;

帮助女孩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了解如何去实现;

提升女孩的内在力量,以应对学校和社会对她们的要求。

目录

自序 从教养女儿到认知自己

第一部 打造后天“优质”美女

 优质美女自救守则一:爱清洁

 优质美女自救守则二:需保养

 优质美女自救守则三:明妆扮

 优质美女自救守则四:学才艺

 优质美女自救守则五:懂微笑

 优质美女自救守则六:心要甜

 优质美女自救守则七:言好话

 优质美女自救守则八:善幽默

第二部 女人第二性

 做个美丽有脑的女人

 只做女强人,不做男人婆

 争强不争抢,好胜不好妒

 保有女性慈爱柔软心

 女人要有两张名片

 女人可以说“不”

 一定要做女强人吗?

 人生要有梦

第三部  要“乐婚”还是要“乐活”?

 结婚不是女人必走的路

 嫁得好不如嫁得对

 门当户对很重要

 不要与夫家为敌

 不靠入豪门养活自己

 女人可以家庭事业兼顾

 女人一定要有闺密

 父亲是女儿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

 剩女也能做胜犬

试读章节

郜妈老花眼

当初看此笑话时,只觉得这又是缺德男人拿女人容貌来开涮的混话,直到相仿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年初,去北京拜访懒妈友童。由于坐通宵火车时被同包厢旅客的鼾声搅得失眠一夜,加以自认为是“熟人”了,就素着一张缺乏睡眠的脸和一身邋遢装束前往她的办公室。结果吓坏了懒妈的同事先子,她先用惊叹句后用疑问句,讷讷地表达了她的震惊与失望:

“郜妈,你怎么变得跟我们这里的大妈一样了!怎么变得跟我们这里的大妈一样了?”

透过先子的反应,让我悚然觉悟到——

妆扮美丽不去吓人,是女人必备的妇德之一。

不过,这项妇德许多女人通常只有在“求偶期”才会去身体力行。一旦完成了“外销”使命把自己嫁掉后,往往就开始疏忽了“女为悦己者容”;尤其是当有了孩子后,更是“怎么舒服怎么穿”的到处吓人。

虽然“人要衣装”是中国人人皆明了的观念,但奇怪的是却没多少中国人能将这观念真正运行到日常妆扮上。在国内许多大城市里,很少能见到穿着得体好看的女人:即使是走在流行尖端的一些演艺人员,台下他们的穿着也常让人有“怎么会穿成这样”的错愕;甚至有些在艺术界卓然有成的艺术家,他们的妆扮也常令人纳闷怀疑

“那些艺术品真是他创作的吗?”

就拿我认识的一位i8女画家来说,每次去参加艺文界活动归家,女儿都会急不可待地问:

“某某阿姨今天又穿成哈样了?”

女儿会对这位女画家的妆扮怀有如此高的兴趣,源自她曾跟我参加了某次聚会,一进门就被女画家劲爆的妆扮给“煞”到了眼球。

头顶飘鹰刘海,脸上画着浓浓舞台妆,耳戴长垂至肩的耳坠,脖绕真假混杂长短不一的珠链,一件蚊帐加被单款式的小礼服挂在她身体上;眼光再往下移,有点小萝卜的腿上套着一双五颜六色的丝袜,足踏一双金色细跟拖鞋……活脱脱就是一棵会移动的圣诞树。

女画家长得并不丑,已近中年的她身材也保持得还不错;身上的那些配件若分开来看,也有一些质量颇佳或具时尚感的东西,但是被她一股脑的全部披挂上身,只让人觉得眼花撩乱。

让我深感纳闷的是,曾在国外习画和生活过不短时间的她,为何竟没有学习到外国人依参与场合来作适宜妆扮的礼节?还有,常处艺术氛围中的她,为何还是无法将自己的美丽给穿出来?

这份疑惑直到我看到一篇旅居芬兰的台湾作家陈之华写的《芬兰教育的创意与思考》才恍然大悟。

陈之华的文章中提到,她那七岁大的女儿,在台湾上小学时,由于羡慕某位图画总是被老师表扬的同学,而立下志愿要“学她画得一模一样的画”,因为如此才能“符合”老师的品评口味被张贴在壁板上。但在来到芬兰上学时,老师却阻止她按照所提供的样品去做,因为芬兰的美术教育所着重的不是教导孩子拷贝,抹煞个人的创造力,而是希望让学生藉由各种不同方式来学会适切的表达自己。

一是要求一模一样的完全拷贝,一是鼓励去发掘和彰显自己风格与心灵之美。不同理念的美学教育下,自然会培养出不同艺术修养的人。而这艺术修养,不是单指绘画能力的表现,而是具有能欣赏美,将自己的生活居家装点出美,和衣着打扮上穿出自己的美的能力。

台湾在上世纪80年代时,吹起一股将过去的家具和物品改头换面以新面貌呈现的创意之风。如将一些木雕画片,用来作台灯脚架;油纸伞拿来作项灯罩;洗脸架、老缝纫机改装成室内花架;老木头车轮、衣箱改制成茶几;将绣片、银饰、玉片、木雕等以画框装裱成墙上挂饰……这股风吹起时我恰在电视台新闻部任职,奉命去采访溯源,发现创意来自一群在台湾居住的欧美人士。

透过一位改制老家具的师傅的引荐,我到一些外国人士家做拍摄采访,发现每一户人家不论是在家具、装饰用品摆设,还是房子整体色调上,都各具特色,处处可见到他们或细腻,或粗犷,或独树一帜的奇思妙想。

更让人讶异的是,即便是一家人相同性别孩子的房间,也尊重各人喜好去做布置。因为这些爸妈们认为,即便是再具有艺术感的大人,都不免有些既定的框框架架,这些框架或许可以培养出我们所预见的艺术能力,却也同时限制了属于孩子个人特有的奇妙、无边的想象力。

在被留下来用餐时,又发现另一项令人备感讶异的事——

他们不仅让幼小的孩子使用质量极精美的餐具,并且用一些古董级的餐具来盛装食物。

他们回答了我的疑问。

“如果能让孩子从小在视觉、触觉、听觉上随时跟美相遇,自然就能培养出他们对美的鉴赏,以及装点生活与穿着打扮的实践能力。”

想要将孩子培养成一个能创作出伟大作品的艺术家是件难事,因为这牵涉到个人的天资才情;但我们若能透过这种将孩子从小浸在美丽染缸里的生活教育,培养他们对美的灵敏感觉,想不穿出美丽、活出美丽都难。

郜妈教女经

培养女儿学会,不盲目学“潮”,穿出自己的品位特色,以及看场合穿对衣裳的能耐——

1 向大自然学习配色:去观察讨论植物和动物的配色,并从中选取最钟爱的颜色,和适合个人肤色的色彩,尝试去做一些调配。

2 杂志与电视都能提供美信息:美术、服装与珠宝设计等杂志,不论文字或图片都是美信息的来源。看信息杂志或电视时,不要只去关心明星八卦或剧情如何,也花点心思去看看那些明星的穿着打扮;一起讨论评鉴一下他们妆扮的得体与否,以及观察这些影星如何去利用妆扮来凸显自己优点、遮掩自己缺点的诀窍。

3 多利用机会去接触、体验美:将美术馆、博物馆当作休闲去处;逛街时去欣赏一些美丽的建筑物与橱窗设计;街上的招牌、交通工具上的广告、路人的妆扮都可以用心去观察与讨论。

4 在购买女儿个人衣物用品甚至家庭物品时,放手让她也参与选择。还要让孩子布置自己的房间、选择穿着的服装,让她有机会将自己的审美观念运用于生活中。

P18-22

序言

我常爱以自身曾抚养过一儿一女的经验,来跟许多年轻夫妻提供建议。

“如果只打算生养一个孩子,最好祷告上帝能赐给你一个女儿。因为女儿所带给为人父母的养育乐趣,往往比儿子多上许多!”

然而养育女儿的快乐虽多,但在一个女孩成长为女人的过程中,女孩的父母也远比男孩父母更多了些焦虑与不安。因为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女儿能长成优雅幸福的公主、端庄和美的女神。然而从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却有不少小女孩因为父母的施教不当,无法从一块拙石被雕琢成美玉,无法如灰姑娘般改写命运,在“灰堆”里度过了黯淡的一生。

其实不论你想把女儿培养成牡丹还是玫瑰,首先必须具备的观念是:教养男、女孩是有差别的,女孩有女孩的培养方法。父母首先必须充分去认知、全心去接纳女孩所特有的性格上的优缺点,引导她去了解自己先天的优、劣势,培育其扬长避短发挥所长的能力。

女孩虽具有先天娇弱的特性,但是父母却不可要女孩处处示弱,凡事都替她去作承担。要培养女孩成为一个刚柔并济,拥有独立自主精神的女性,以便适应往后单键激烈的社会生活。

虽然外表容貌不是女孩的全部资本,但却仍不容忽视,协助女儿明了如何利用妆扮、内涵的打造,来成为一个“优质”美女。

我们还要告诉女儿的是,能得到旁人“怜香惜玉、”是极其稀少且幸运的,因此与其祈求别人珍惜自己,不如自己宠爱白己、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幸福,树立“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想要的幸福生话”的观念。而一个懂得自尊自爱、有品有德的女人,才能获得旁人的尊重,并获得幸福。

由于女孩喜欢用和谐的关系来诠释对社会的认知,因此,培养女孩的交友能力也格外重要。

撰写这本书的初始,原本只是想跟一些家有女儿的妈妈唠嗑上一些通过与女儿朝夕相处,以及对其他女孩的细微观察,所得到的如何将女儿培养、塑造成为一个可爱、美丽、独立的“优质女人”的经验。然而在动笔撰写后,随着一个个采自真实生活中的事例的铺展,我却逐渐意识到——

如果做妈妈的,不能跟着女儿一起朝向“优质女人”之途共同成长的话,那妈妈所有耗费在打造女儿上的心血都将是枉然。

相信你一定听过一句老人言:

“男人要娶一女人为妻之前,最好能去看看这女人的母亲。”

一位医生朋友则说:

“女人若想知道自己中年后的身材是肥是瘦,看自己的母亲就可以得到八九不离十的答案。”

这两句话的主要内涵意在说明——

母亲对于女儿的未来有着重大的影响!

因此,在养育女儿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培养女儿由灰姑娘变身为美丽优稚的公主时,做妈妈的也要同时伴随女儿的成长,将自己提升为高贵的母后。我在回顾养育女儿的过程里,充满感激地发现:上天赐给妈妈一个女儿,其实是提供给妈妈一个可以透过观察、了解女儿发育成长时,所面临的境遇与挑战,更好地了解自己、进而省思“寻找自我”的机会啊!

有了如此感悟后,于是我将原先所设定的写作概念做了一十修改,将撰写主题扩张为一本能协助妈妈、女儿共同思考、讨论、尝试和发现,双方都可以达到身心灵成长的书籍。

这本书我仍维持一贯的“郜妈文风”,以轻松说故事的形式,就自己从女孩成长为女人的历程,与教养女儿或失败或成功的经验,及透过在新浪撰写博客、演讲、办亲子活动等与众妈妈、老师、孩子的交流采集到的真实生活中的事例,让读者恍若在观看一幕幕家庭肥皂剧的方式,从对女孩外表容貌身体的呵护、关心,到内在智慧的开发、心灵的滋养、人际的交往、感情婚姻的幸福……诸多女孩在成长为女性的过程中必须去思考面对的许多问题,提供一些不同的观察角度与观点建议。让妈妈透过跟女儿一起轻松共读此书,不仅能理解、认识自己的女儿,同时也能重新省察认知真正的自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妈妈必须教给女儿的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郜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747909
开本 32开
页数 1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字典词典-字典词典、工具书
图书小类
重量 0.1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Z228.4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05
156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2: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