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历代典故绘画名作为蓝本,利用晌拓法(古人利用晌午阳光对窗拓描的一种方法,后指透光拓法)进行提线处理,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涉及典故九十一个。
本书尽可能地在历史籍册中发掘典故的渊源,记入籍册的虽然未必真实,但较之流散于口头的,要有谱得多。
图书 | 中华文化传承图谱(典故卷1雅风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以历代典故绘画名作为蓝本,利用晌拓法(古人利用晌午阳光对窗拓描的一种方法,后指透光拓法)进行提线处理,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涉及典故九十一个。 本书尽可能地在历史籍册中发掘典故的渊源,记入籍册的虽然未必真实,但较之流散于口头的,要有谱得多。 目录 先秦两汉 女娲炼石 神农采药 元女授经 湘君泣竹 丹朱学弈 八月剥枣 九月授衣 老子出关 伯乐相马 礼聘四皓 韩信受辱 漂母舍饭 苏武牧羊 东方偷桃 公子挟弹 仕女抱琴 药王归来 举案齐眉 王烈劝善 蔡琰悲歌 文姬归汉 三国两晋 诸葛出山 武侯高卧 阮修沽酒 龙山落帽 右军观鹅 羲之临池 道韫咏絮 东山携妓 渊明解印 归去来兮 东园琴趣 王质烂柯 木兰从军 隋唐五代 雀屏中选 风尘三侠 三侠聚义 四红流芳 守约器识 子昂碎琴 明皇试马 晋爵调羹 二老行吟 宗之赠琴 王维坐看 顾况题叶 玄机览卷 乐天思旧 贾岛推敲 卢仝品茶 张果归山 铁拐行乞 钟离点化 洞宾梦醒 韩湘远来 国舅还真 仙姑论道 彩和踏歌 雅士骑驴 文人斗梅 倩女梅约 孙晟环食 窦子投壶 宋元明清 太祖蹴鞠 陶谷赠词 刘翰种梅 茜桃讽诗 孤山放鹤 梅妻鹤子 五老结会 焚香告天 东坡玩砚 赤壁夜游 腕下生风 米芾拜石 爱石成狂 易安漱玉 夫妻开店 唏发槎坐 宋代杂剧 宋眼药酸 经纶传承 骷髅戏童 翠林品古 宣宗射猎 甸役凭几 洪绶醉愁 三娘独立 学士抚琴 香君含恨 淑媛调羹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华文化传承图谱(典故卷1雅风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艳霞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5268835 |
开本 | 8开 |
页数 | 11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0-01-01 |
首版时间 | 2010-01-01 |
印刷时间 | 2010-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8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22.7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420 |
宽 | 285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