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乾隆(乾隆盛世明君)
内容
编辑推荐

乾隆皇帝弘历是家喻户晓的著名帝君,他享位既久,传闻亦多,诸如出身问题,皇后之死,六下江南的风流韵事,等等,成为百姓街谈巷议的话题,成为小说和影视戏剧的绝佳题材。这些传闻孰真孰假?事实的真相究竟怎样?本书作者以丰厚的学养,通俗的笔触,向读者娓娓讲述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乾隆皇帝。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对乾隆王朝诸多谜团的探秘释疑,揭开环绕风流大帝乾隆及其神秘而又耐人寻味的一生,与世人共同穿越乾隆王朝历史的滚滚烟幕,以新颖的角度了解那个恢宏的时代,了解大清帝国的一代英主乾隆皇帝。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少年弘历

第二章 登基初期

第三章 治吏施民

第四章 金川之乱

第五章 征讨西北

一、准噶尔内乱

二、大小和卓叛乱

三、土尔扈特回归

第六章 平定边患

一、清缅之战

二、两征安南

第七章 六次下江南

第八章 文化专制

第九章 盛世危机

一、农民起义

二、对外交往

三、晚年统治

试读章节

爱新觉罗·弘历是雍正帝诸子中最有才干的一位,少年时期的弘历,机智过人,深得祖父康熙的厚爱。康熙六十一年四月,康熙出巡塞外,皇孙弘历随驾扈从。

弘历在登上皇位之后曾这样说过:“予幼龄仰蒙皇祖恩眷,养育宫中,俾得日侍左右,亲聆训言。盖圣鉴洞烛至今,隐有付托之意。”到了晚年,乾隆更是屡屡提及牡丹台初谒皇祖和避暑山庄那段难忘的岁月,一再说皇祖的逾格眷爱“似已知予异日可以付托”。后来为了表示不忘皇祖的隆恩,乾隆特在圆明园牡丹台(后更名“镂月开云”)和避暑山庄“万壑松风”两处各题一匾,额日“纪恩堂”。前者记受皇祖之恩的开端,后者记受皇祖之恩的实迹。

虽然弘历六岁时随同皇父雍亲王去过避暑山庄,但那时皇祖根本不曾留意有这么个孙子,他每日忙于国家政事,毕竟他有限的精力是难以顾及众多子孙的。但是这次是随驾扈从,不同于上次,在夏秋两季五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同慈祥的祖父几乎天天在一起,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山林苍莽的木兰围场,到处都留下了祖孙二人嬉戏相悦回忆的影子。

陪同祖父在避暑山庄的这段时间,他不仅近距离感受到了这位千古帝王所表现出来的老辣的政治手腕,而且还领略到了祖父那种处理政务信手拈来的帝王风度。毋庸置疑,这段特殊的经历对少年时期的弘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亦对乾隆皇帝的帝王生涯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承德避暑山庄,其建筑十分考究、典雅,是皇家贵族避暑游玩的常去之地。在山庄的南部,有一组据岗临湖的宫殿,康熙曾经亲自命名这座宫殿为“万壑松风”。宫殿沿石级而下,可直达湖岸,开窗眺望,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宫殿南是数百株茂密的古松,轻风吹过,便听得松涛阵阵,四周愈加显得清幽宁静,康熙经常在这里处理日常政务。

“万壑松风”以北,散布着大大小小几十个湖泊,每当夏日,荷花盛开,碧波之上,红白相映,煞是好看。

此次弘历就住在“万壑松风”殿旁的“鉴始斋”,康熙批阅章奏,弘历常常静静地待在一旁;康熙引见官吏,弘历“承颜立侧”。而当祖孙二人一同进膳,康熙经常将自己喜欢的东西分给弘历。祖孙俩钓鱼归来,康熙也总想着让他带几条鲜鱼给住在狮子园的父亲雍亲王送去,诸如此类的小事常常有,祖孙二人的感情可见一斑。

有一次,弘历正在书斋中专心读书,忽然听到康熙喊他名字,凭窗一望,只见御舟已停泊在晴碧亭畔。他急忙跑出室内,沿着陡峭的山路,径直向湖边匆匆跑去。康熙赶紧迎过来,一把将气喘吁吁的弘历揽在怀里:不停地说:“有点闪失可怎么得了,有点闪失可怎么得了?”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祖孙二人在“万壑松风”观赏荷花,而此处观赏荷花最好的地方则是湖边的“观莲所”。弘历随侍康熙到了这里,康熙想考考弘历,于是就指着窗外的荷花问他:“会背诵《爱莲说》吗?”

此时弘历心里可偷着乐开了,他九岁启蒙,记性超出常人,读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一日功课,半天就背得滚瓜烂熟。皇祖让他背诵的《爱莲说》他不仅会背,而且会讲,康熙津津有味地听着,赞不绝口。

八月初,秋高马肥,正是狩猎的好季节,康熙离开山庄开始行围,十二岁的弘历骑着经过特殊调教的驯良小马,一身戎装,紧随康熙身旁。

合围之后,只见康熙用火枪击中一头大熊,大熊应声扑地,但士卒们不得皇上之命,谁也不敢近前。过了好半天,大熊毫无动静,康熙就让身边侍卫护送弘历上前补射几箭,他想让这个爱孙得个初次入围即能毙兽的美名,却不料弘历刚翻身上马,那头受伤的大熊又猛地起身扑了过来,康熙眼明手快,立即用火枪把它击毙了。

后来,每每提及此事,康熙都懊悔不已,连连对照顾弘历的和妃子说:“这孩子命贵重,这孩子命贵重,要是到跟前熊扑过来,那成何事体……”这种祖孙相悦的亲情使弘历在皇室和朝廷中具有了特殊地位。

弘历自幼机智聪敏,十二岁时在圆明园得到祖父康熙帝的青睐,把他带回宫中养育,并着力栽培,由其叔父允禧教射箭,允禄教火器,成为康熙帝孙辈中最受祖父宠爱的孙儿之一。

那次皇祖到雍亲王胤稹赐园狮子园时,弘历亦随侍前往,看望自己的父母。没想到,皇祖此次之行,特要相看一下弘历生母的相貌,因此到园后即让弘历嫡母乌喇纳拉氏(后谥孝敬皇后)进园相见。

弘历生母即雍邸“格格”钮祜禄氏,由于她身份低下,康熙从来没有见过她。钮祜禄氏被带来后,皇帝端详一番,赞不绝口道:“有福之人,有福之人。”为什么皇祖来狮子园专门要看弘历生母,为什么看后连称“有福之人”?联系起皇祖不止一次对他说过的“你福泽恐怕超过我”的话,弘历总感到皇祖的话言外有意。

在避暑山庄与皇祖相处的日子,给弘历一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他反复回味皇祖说他“伊命贵重”、“福泽较厚”、“福过于予”,说自己的生母为“有福之人”这些话,开始体会出皇祖的言外之意是想让他将来继承皇位。

当时康熙对弘历的宠爱影响是很大的,人们即使对雍正不满,对弘历也不得不另眼相看,加以厚待。

由于弘历少时的特殊经历,在雍正即位后,众臣普遍认为弘历是理所当然的皇位继承人。在雍正赐死儿子弘时之后,弘历便成了雍正最大的儿子,以中国封建时代立嫡立长的传统观念来看,弘历自然最有可能继承皇位。

更为重要的是,弘历自小聪慧受祖父所爱,这是他极为重要的政治资本。再说,当时雍正的两个孩子弘历和弘昼同岁,但他只把弘历引荐给康熙,而弘昼却没有得到这种优遇,可见乾隆是为两代皇帝都宠爱的。

聪明过人的弘历在对待父亲雍正的继位问题上表现得极为明智,在雍正当上皇帝之后,他对社会上对他父皇雍正继承皇位产生的质疑,用康熙对自己的宠爱为证据加以驳斥,他说:“皇祖之孙百余人,其中聪明才识,好学博闻,年长于弘历而任事于朝者,彬彬济济,弘历年甫弱龄,性更钝鲁,顾特被恩宠,岂非我皇祖推爱我皇父之心?”

雍正皇帝确实心狠手辣,反复无常,最后他把自己的亲生子弘时也置于死地,而弘历却能平安无事地在十三岁时被雍正密立为皇太子,并一直没有改变,这在清朝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后人分析,这和弘历做事小心谨慎大有关系,他每当收到康熙的赏赐时,总是要跑去送给父亲,让其珍藏,从这一点上看,弘历不愧是个有心计的人。P3-6

序言

爱新觉罗·弘历,满族,是雍正皇帝的第四个儿子,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他是清朝的第六任皇帝,也是入关后的第四任皇帝。

爱新觉罗·弘历是雍正帝诸子中最有才干的一位,自小甚得其祖父康熙与父亲雍正的喜爱,康熙曾h其慎择良师,进行多方面教育。弘历十二岁时,即雍正元年(1723年),被其父秘密建储,雍-正十一年时被封为和硕宝亲王,开始参9军国要务。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去世,弘历即位,时年二十五岁,改年号乾隆。由此,大清王朝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开始施展其“文治武功”的时代。

乾隆在发展社会生产方面,主要是继承了康熙和雍正以来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但其最大成绩是非常彻底地执行了雍正时期“改土归流”、“摊丁入亩”及“火耗归公”等施恩于民的政策。为此,乾隆听取大臣张广泗的建议,对贵州、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采取安抚为主、征讨为辅的手段,将少数民族的叛乱快速平定。这些措施的施行,使清朝国力达到了顶峰。

乾隆在位期间,实行宽猛互济的政策,务实足国,重视农桑。停止捐纳,封建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和谐、繁荣景象,在此期间“康乾盛世”达到了顶峰。乾隆初年至中期,是他政治生涯中最有活力、备受后人称颂的时期。乾隆凭借清朝强大的军事力量,加上满族自身又是少数民族的这一优势,两次平定了准噶尔部,消灭了天山南路大小和卓的势力,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并严厉拒绝了英国特使马戛尔尼提出的侵略性要求,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完整,巩固了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今天中国的固有版图。

历经康熙、雍正两朝,乾隆在位六十年,奋发有为,勤于政事。在政治上,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加强民族团结并大力整顿吏治,继续平定国内叛乱,抗击外来侵略。在经济上,奖励垦荒,兴修水利,全国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之势。在文化上,提倡汉学,编纂大量图书。

勤政爱民是乾隆所标榜的一贯主张,朝廷很多官员因此以关心民事为己任。在乾隆所信用的能臣中,还有不少清廉之官。如大学士孙嘉淦、江西奉新人甘汝来等。乾隆要求地方督抚大臣实心任事,反对虚文。但是后期倚重于敏中、和坤,尤其宠信贪官和坤,加之乾隆帝本人年事已高,致使吏治败坏,弊政丛出,贪污盛行,给乾隆皇帝的一生罩上了无法抹去的阴影。

乾隆后期,由于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乾隆帝渐渐改变以前打压下级知识分子的做法,转而拉拢。最突出的文化成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以著名文人纪昀为总裁,组织了包括戴震、姚鼐和王念孙等人在内的三百余人,历时十五年,编写了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共36000卷,含完整作品3450部,其卷数是《永乐大典》的三倍,篇幅之多可谓集我国古籍之大成。该书对以往学术作了较全面的总结,保留了大量有价值的古籍,对古籍整理和总结文化遗产有一定贡献,成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但编制《四库全书》的过程中,对中国古籍进行了大量的胡乱删毁,也对中国文化造成了空前的破坏。

建筑上,乾隆在北京西郊营造繁华盖世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东造琳宫,西增复殿,南筑崇台,北构杰阁,真有说不尽的巍峨华丽。又经文人学士,良工巧匠,费了无数心血这里凿池,那里叠石,此处栽林,彼处莳花,繁丽之中,点缀景致,不论春秋冬夏,都觉相宜。又责成各省地方官,搜罗珍禽异卉,古鼎文彝,把中外九万里的奇珍,上下五千年的宝物,一齐陈列园中。因此,圆明园也被全世界称为东方艺术的博物馆。

乾隆在位六十年统治时期,国力强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但乾隆末年,亦是清朝由盛转衰的过渡。乾隆末期,表面上所谓歌舞升平,实际上“十全武功”的“盛世”已经宣告结束。乾隆的视角仅限于中国本土,对同时期蓬勃发展的欧洲各国的科学文化尚无足够的认识,妄自尊大,坐井观天,使中国文化、经济停滞不前,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

在六十年漫长的“盛世”之后,全国面临的是成倍增长的人口压力和尖锐的民族矛盾及阶级矛盾,以及统治集团的彻底腐败。清王朝已经像即将倾颓的大厦势难支撑,而英国殖民主义者的炮舰却正在隆隆地驶近,中国的历史,即将翻开令人痛心疾首的一页。

乾隆六十年(1795年)底,乾隆决定将皇位禅让给皇太子。他下诏说:我二十五岁时继位,当时曾经对天起誓,如果能够在位六十年,就一定自行传位给皇太子,不敢与皇祖(指康熙)的在位年数一样。现在我在位已经满六十年,不敢食言,决定禅位与皇十五子顒琰。他如一时难以处理朝政,由我训政。

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在太极殿举行禅位大典。乾隆在位六十年后,自动让位给儿子嘉庆,自称太上皇,但仍旧主持朝政。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得病,经过不少名医医治,都不见起色,三天后逝世于养心殿。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实际掌权统治中国长达六十三年之久,不仅是历代封建帝王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位,也是岁数最大的一位,卒年八十九岁。

乾隆死后葬于裕陵(今河北遵化西北七十里昌瑞山),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庙号高宗,史称乾隆皇帝。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乾隆(乾隆盛世明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148502
开本 16开
页数 2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0-02-01
首版时间 2010-02-01
印刷时间 2010-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49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0
16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6:3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