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活中的金融学
内容
编辑推荐

如何存钱、如何花钱、怎么贷款、怎么用卡、怎么理解炒股、怎么理解炒汇、怎么保险、怎么防止折钱、怎么和那些金融机构打交道、怎么保护自己的金融权益、钱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的钱是怎么被调控的……书中围绕大家最关心的“钱”的问题来介绍相关的金融知识,将涉及钱的各个环节的金融知识一一展现,将这些环节的金融知识有机地“串”起来。

内容推荐

本书撇开那些金融理论,只从我们普通人每天面对的金融问题开始,围绕大家最关心的“钱”的问题,用生动的文字和插图介绍相关的金融知识。将如何存钱、花钱、贷款、用卡,如何理解炒股、炒汇、保险,怎么防止折钱,怎么和金融机构打交道、怎么保护自己的金融权益等金融知识有机地“串”起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一展现给广大读者。

目录

第一章 从货币的“钱眼”里望去……

 第一节 钱到底是咋回事:货币的本质

一般等价物:货币的本质

从实物到信用:货币之演进

理解现代货币制度的关键:当今人类的金融体系都是建立在信用货币的基础之上的

给货币立“规矩”:货币制度

金钱只是通向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是无法栖居在桥上的:货币的伟大及危险

 第二节 数量视角下的货币:“钱”都是从哪儿来的?

自我繁殖:货币的派生机制

给你一个货币的数量概念:货币供应量

同样的钱,不同的含义:M0、M1、M2、M3

货币供应量的水龙头:基础货币

货币乘数:注入一块钱,能生出几块钱?

 第三节 价格视角下的货币:利率

货币的价格:利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利率体系

牵一发而动全身:利率之重要

有什么样的利率就有什么样的经济:利率之合理

调还是不调:利率之制订

第四节 钱咋不值钱了呢:货币的价值

金融危机:都是货币惹的祸

钱不值钱了:币值稳定之重要

物价指数:衡量币值稳定的指标(一)

汇率:衡量币值稳定的指标(二)

第二章 谁在调控我们的“钱”: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金融皮影的“挑线人”

 第一节 中央银行:一个主导我们金融生活的机构

谁是中央银行呀?

统一货币发行权:中央银行的起源

沧桑的凝固:中央银行的历史

中央银行:金融体系的“神经中枢”

独立性:中央银行的立身之本

剪不断,理还乱:央行的独立史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央行的独立现状

中国人民银行:我国的央行

庞大而精细:我国央行的组织形态

扁平化的世界:我们可不只有一个中央银行

不一样的央行:中央银行的类型

英格兰银行:历史最悠久的央行

欧洲中央银行:跨国的央行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美国的中央银行

国际金融组织:央行的联盟

 第二节 金融稳定:央行的天职

金融危机:徘徊在我们金融生活中的“幽灵”

金融稳定:没有金融危机的金融体系

金融稳定:央行之天职

从哪做起:维护金融稳定的框架

防患于未然:金融稳定之监测和评估

十八般兵器:金融稳定的工具

 第三节 货币政策:央行的武器

宏观经济调控:央行的另一副担子

宏观经济的“调节器”:货币政策

选择之难:货币政策的目标

松好还是紧好:货币政策的取向

水到渠未成: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寸长尺短:货币政策的工具

最可手的兵器:公开市场业务

重型武器:存款准备金率

小型武器:再贴现率

价格型工具:利率

汇率:涉外的货币政策工具

第三章 “钱”交易的地方:金融市场

 交易金融工具的地方:金融市场

 第一节 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金融机构进行流动性管理的地方

无担保的借贷:同业拆借市场

以债券质押的借贷:回购市场

货币市场的价格:基准利率

 第二节 债券市场

债券:可以交易的标准化“借条”

债券市场:债权方式的投融资体系

拍卖制还是做市商制:债券市场的买卖规则

利率期限结构:债券市场的坐标

批发还是零售:债券市场的层次结构

 第三节 股票市场

股票市场的起点和基石:上市公司

炒来炒去炒什么呢:股票

买、卖股票的场所:股票市场

怎么这么乱啊,他们/她们/它们都是干吗的:说说股票市场的参与者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多层次的股票市场

涨了还是跌了,让人牵肠挂肚的股市行情

 第四节 期货市场

我们需要知道未来的价格:期价

期货合约:未来交收的商品

期货交易制度:生成期价的机制

这个市场不是为了买卖,而是为了生成期价:特殊的期货市场

到底谁决定谁:期货价格的全球一致性

到底谁跟谁啊:谈谈期货市场的参与者

只要能标准化,就能成为期货:谈形形色色的期货种类

 第五节 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进行外汇买卖的场所

外汇市场的参与者结构:到底谁说了算?

分工各异的市场体系:外汇市场的层次结构

绵延的汇市:谈外汇市场的全球一体性

不一样的商品,不一样的市场:谈外汇市场的特殊性

亟需完善:我国的外汇市场

第四章 谁在负责处理我们的“钱”:金融机构

 满街都是金融机构:我们早已离不开它们

 第一节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经营货币的企业

利差,养活银行的“金饭碗”:商业银行的业务

晒晒我们对银行的不满

 第二节 证券公司

证券公司:资本市场的主导者

还是靠佣金:券商的业务

何时,我们才能共赢:股民问券商

 第三节 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风险转移机制的设计者、组织者

靠投资,不靠保险:保险公司的业务

保的好“心”苦:保险消费者的感慨

 第四节 基金公司

基金公司是干嘛的:“受人之托、代人理财”

投研为生:基金公司的业务

想说爱你不容易:“基民”眼里的基金公司

 第五节 期货公司

期货公司是干嘛的:期货投资者与期货交易所之间的桥梁

赚通道的钱:期货公司的业务

诚信期货:期民的共同期待

第五章 咋挣“钱”呢:金融投资

 金融投资:致富的另类选择

 第一节 我该进行金融投资吗:对金融投资的理解

—点也不亚于实业投资:金融投资的潜力

金融投资的优势:门槛低、流程短

风险大:金融投资的缺陷

良好的心理素质:金融投资的起码要求

寻找适合自己的投资模式:金融投资模式

 第二节 债券投资:以债权人的身份赚钱

买卖债券性投资工具以获益:债券投资的逻辑

债券:债务人发给债权人的凭证

应有尽有:债券性的投资工具

小又不小:债券投资的风险

 第三节 股权投资:以股东的身份赚钱

VC:承担最大风险、获取最高收益

PE:投资已成形的企业

股息还是股价:股票投资之道

“‘股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股票投资之难

 第四节 商品期货投资:有波动就有机会

商品期货投资:买、卖明天的商品

期货合约:标准化的商品买卖合约

商品期货的投资策略:投机和套利

商品期货投资的优劣:美丽和邪恶同行

 第五节 外汇投资:从汇率波动中淘金

什么是外汇:以外币表示的国际支付手段

有哪些外汇投资工具可以期待?

外汇投资是怎么回事?

你交易的可是特殊的商品:谈外汇投资的特殊性

 第六节 委托投资:请别人帮我赚钱

拜托您了,专家:委托投资

买基金:最流行的委托投资方式

信托产品:可不仅仅是证券投资

银行理财产品、券商理财产品:争食理财市场大蛋糕

私募基金:还游走于边缘地带

 第七节 另类投资:金融衍生工具

衍生工具:一系列的金融合约

权证:国内唯一的期权品种

结构性产品:取决于和谁挂钩

第六章 怎么总是不够花:用“钱”

 第一节 先存再花:存钱

“储蓄是美德”:老话重提

储蓄的种类:存活期还是定期呢?

开个存款账户:我的账户我做主

存款的报酬:储蓄利息

不一样的储蓄:外汇储蓄

存款也是门学问:配置存款有窍门

存点钱不容易,可别出什么差错:说说“存款安全”

 第二节 花钱:资金结算的过程

钱是咋转走的:支付清算系统

怎么方便怎么用:银行结算的工具

你手边的银行:电子银行

银行卡:用卡可有学问

银行收费

 第三节 缺钱用,咋办:个人贷款

救急或圆梦:个人贷款

有哪些贷款可以期待:个人贷款的种类

搞清个人贷款的基本问题:贷款的流程

如何贷款划算:贷款筹划

别让你的贷款力受损:征信

第七章 不时之“钱”哪里来:保险

 第一节 保险究竟是怎么回事?

保险:转移风险的一种方式

保险的原理:四根柱子

保险当事人:保险权益的担当人

保险中介:保险当事人以外的保险关系人

保单:那就是合同

“拿到钱才算数”:保险理赔

 第二节 漫漫人生,哪些需要保?

人身保险:保生命和身体

财产保险:保财产及有关利益

社会保险:保劳动能力和工作机会

 第三节 咋保呢:保险实务

筹划—下,我们家该怎么保?

在哪家公司保呢?

投保须知

投保后,我们还有哪些义务要承担

出险后该如何应对?

第八章 小心!别把你的那点“钱”给折腾光了

 折钱:总是难免的

 第一节 别让假币混进你的口袋

坑人的假币:有钱的地方就有假币

真假人民币对比:九个不同

假币识别的要领:四种方法

 第二节 骗你没商量:金融诈骗

请君入瓮:应有尽有的金融诈骗

坐在家里还被人骗了,短信诈骗

骗得很经典:ATM诈骗

“卡”得你真难受:银行卡诈骗

网上海盗:网络金融诈骗

“骗得你最痛”:非法集资

融资过程中的诈骗:“黑中介”

从头骗到脚:投资诈骗

你的保单是真的吗:保险诈骗

骗得你触目惊心:非法金融机构

 第三节 勿成苦主

到底错在哪了?

金融人生尤其需要“克已”

要对金融世界的“复杂”留一份清醒:虚心

 第四节 让你没辙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让你无能为力

头号窃贼和最慷慨的施舍者:通货膨胀

货币危机:一国货币的大幅贬值

信贷危机:经济紧缩的开始

多米诺骨牌效应:金融机构危机

第九章 谁来保护我们的“钱”:金融监管机构

 金融监管机构:金融体系的守护者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银监会:银行业的监管者

它们是怎么监管的:银行业的监管方式

金融维权:监管机构不是法院

 第二节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保监会:保险业的监管者

它是怎么监管的:保监会的监管方式

不是万能的:说说监管失效

 第三节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证监会:证券行业的监管者

集中统一:中国证监会的监管方式

我们本可以做得更好的:监管创新

试读章节

理解现代货币制度的关键:当今人类的金融体系都是建立在信用货币的基础之上的

信用货币,又叫债权货币,就是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钞票、硬币及各种形态的存款货币,它体现货币持有人和银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的存在。信用货币以信用活动为基础,直接产生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中,它的特点是货币本体几乎没有价值,它是作为代表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而存在的,是凭发行人的信用流通的。

掏出您口袋中的钞票看一下,其实,那就是张“纸”,这张“纸”之所以能用来买东西,是因为它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它保证这张“纸”的购买力,而我们所有人都相信这一点,所以,卖东西给你的人愿意接受它,并也笃信人民银行会保证这张“纸”的购买力,这就是信用货币。

人类当今的金融体系就是建立在信用货币的基础之上的,我们存在银行的钱是靠银行的信用来保证的,我们购买的股票、债券是以发行人的信用来保证的,银行汇票和本票由银行以自己的信用为担保,保险能否获得理赔靠保险公司的信用,期货和外汇等其他金融工具的权益是由交易所之类的机构担保的……而各类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也是因应信用货币的发展而产生的,而货币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等各类金融市场则是交易这些信用货币的场所。可以说,当今人类的金融体系都是建立在信用货币的基础之上的!

信用货币之所以如此盛行,正如我们在货币演进中所说的,是因为:首先它极大地便利了商品交换,节约了流通费用。其次,它还克服了币材供应与交换发展的矛盾,并成为利用银行创造购买力以推动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还使得政府通过调控信用货币量来调控经济成为了可能(这些作用在以后的有关章节中介绍)。

当然,信用货币体系也有危险。在贵金属货币流通时期,由于货币自身具有价值,因此货币能自动调节流通量,货币价值能够保持稳定。在信用货币流通时期,由于货币本身不具有内在价值,其购买力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直接相关。流通中的货币量多了,商品劳务的价格上涨,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反之,商品劳务的价格就会下跌,单位货币的购买力提高。因此要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就要有效地调控货币数量,但这并不容易!因为负责信用货币体系运转就是以银行(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而金融机构并不是一个中位的角色,它们为社会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给货币立“规矩”:货币制度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鉴于货币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性,为了保证货币发行和流通的有序进行,必须制定一系列的关于货币发行和流通的规章制度,货币制度因而产生。

通常,一国的货币制度会对以下内容作出规定。

1.规定货币材料

规定货币材料就是规定币材的材质,确定不同的货币材料就形成不同的货币制度。但是哪种物品可以作为货币材料不是国家随心所欲指定的,而是对已经形成的客观现实在法律上加以肯定。目前各国都实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对货币材料不再做明确规定。

2.规定货币单位

货币单位是货币本身的计量单位,规定货币单位包括两方面:一是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二是规定货币单位的值。在金属货币制度条件下,货币单位的值是每个货币单位包含的货币金属重量和成色;在信用货币尚未脱离金属货币制度条件下,货币单位的值是每个货币单位的含金量,在黄金非货币化后,确定货币单位的值表现为确定或维持本币的汇率。

3.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  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主要指规定主币和辅币,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和法定价格标准,辅币是主币的等分,是小面额货币,主要用于小额交易支付。信用货币制度下,主币和辅币的发行权都集中于中央银行或政府指定机构。

4.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

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分为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无限法偿指不论用于何种支付,不论支付数额有多大,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有限法偿即在一次支付中有法定支付限额的限制,若超过限额,对方可以拒绝接受。在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国家对各种货币形式支付能力的规定不是十分的明确和绝对。

5.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

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主要分为金属货币的自由铸造与限制铸造、信用货币的分散发行与集中垄断发行。自由铸造指公民有权用国家规定的货币材料,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在国家造币厂铸造铸币,一般而言主币可以自由铸造;限制铸造指只能由国家铸造,辅币为限制铸造。信用货币分散发行指各商业银行可以自主发行,早期信用货币是分散发行,目前各国信用货币的发行权都集中于中央银行或指定机构。

6.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是为约束货币发行规模维护货币信用而制定的,要求货币发行者在发行货币时必须以某种金属或资产作为发行准备。

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是一种“一国多币”的特殊货币制度,即在大陆实行人民币制度,而在中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实行不同的货币制度。人民币是我国大陆的法定货币,人民币主币“元”是我国货币单位,具有无限法偿能力;人民币辅币与主币一样具有无限法偿能力。人民币由国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与管理。人民币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并以现金和存款货币两种形式存莅,觋金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存款货币由银行体系通过业务活动进入流通。

金钱只是通向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是无法栖居在桥上的:货币的伟大及危险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金钱只是通向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是无法栖居在桥上的。”这句话的前半句说出了货币的本质和价值,而后半句道出了货币的局限,而生活在货币经济时代的我们,最好能把前半句和后半句都记住。

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自由而奋斗,人的彻底自由就是人生最高的价值所在。而货币的出现,的确带给了人们一种自由,因为人可以从具体的依附中解放出来,如农民交实物地租就只能依附在土地上,交货币地租则可以让他从事他所擅长而乐意的职业。又如,你可以通过交换将你的特殊产品如稻谷换成货币,便可以交换到所有的其他商品,甚至可以购买社会义务,如服兵役或减刑等。

货币还可以通过购买他人的劳动,成为资本,它将带来更多的货币量,这样,货币就升格到了更为广泛的支配他人劳动,甚至支配他人自由的更高层次,拥有货币就不仅是拥有财富,还拥有一种特殊的控制他人的权力。可以说,人类社会的文明,由于货币和资本的出现,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然而,货币对于人存在的价值而言,它永远只是一种工具,而不是目的。它在带给人们某种自由的同时,也在剥夺人们的另一种自由,即你追求货币并将其作为人生目标的同时,你实际上已经被货币控制得不再自由了!所谓“穷得只剩下钱”一说,就是人身自由被货币追求剥夺而光的生动表述。因此,我们应该记住:千万不要将货币作为你生活的目的来对待,它绝对不是你人生的目的,金钱只是通向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是无法栖居在桥上的。这话说得真好!  P5-8

序言

几乎每天,我们都会涉及到金融事务的处理,存钱、取钱、花钱、贷款、转账、缴费、炒股、买保险、炒汇、炒期货、开户、用信用卡,或者是考虑让自己的钱保值增值……即使没有这些事,金融危机、金融调控、通货膨胀、金融诈骗等事件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和积蓄!

金融就像影子一样,无法摆脱!其实,它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人生早已经金融化了。

可我们却还不能真正理解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金融事件、金融现象、金融调控、金融新闻和金融活动究竟是怎么回事,甚至在处理我们自身的金融事务时,我们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所以,我们需要知道一些起码的金融知识,这些金融知识够我们正确处理自己的金融事务,够我们理解发生在身边的金融现象。我们无意于成为金融专家,我们需要的只是一把钥匙,而不需要艰深的金融理论和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本书的最大特点就是将这些理论“磨成”我们普通百姓拿来就能用的“钥匙”。

本书撇开那些金融理论,只从我们普通人每天面对的金融问题开始。如何存钱、如何花钱、怎么贷款、怎么用卡、怎么理解炒股、怎么理解炒汇、怎么保险、怎么防止折钱、怎么和那些金融机构打交道、怎么保护自己的金融权益、钱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的钱是怎么被调控的……书中围绕大家最关心的“钱”的问题来介绍相关的金融知识,将涉及钱的各个环节的金融知识一一展现,将这些环节的金融知识有机地“串”起来。

对金融的理解是个过程,因为金融业本身也在不断地演化之中,本书呈现出的只是基于百姓生活视角下的金融知识。当然,这未必容易。欢迎批评指正(renbentz@hotmail.com)。

最后,感谢化学工业出版社的朋友们,是他们的提议和付出使得本书得以面世。

弘道

2009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活中的金融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人本投资集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071538
开本 16开
页数 3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5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0-49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0:5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