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元隆琦是日本黄檗宗宗师,一生经历明清二代,饱尝人世沧桑,游化中日两国,坐七处道场,振两邦济宗。日本后水尾法皇曾赠封号大光普照国师。
林观潮编著的《隐元隆琦禅师》是“福建历代高僧评传”丛书之一,将考察佛教高僧隐元隆琦的事迹。力求用较为文学化的语言书写博大精深佛教文化,在具备作品可读性的同时保持其应有的学术价值。
图书 | 隐元隆琦禅师/福建历代高僧评传 |
内容 | 编辑推荐 隐元隆琦是日本黄檗宗宗师,一生经历明清二代,饱尝人世沧桑,游化中日两国,坐七处道场,振两邦济宗。日本后水尾法皇曾赠封号大光普照国师。 林观潮编著的《隐元隆琦禅师》是“福建历代高僧评传”丛书之一,将考察佛教高僧隐元隆琦的事迹。力求用较为文学化的语言书写博大精深佛教文化,在具备作品可读性的同时保持其应有的学术价值。 目录 第一章 序章 第二章 故乡的云 一、缘生福唐 二、哀哀父母 三、江南之旅 四、出家 五、林氏家系 六、明清佛教概述 第三章 高僧之路 一、十年磨一剑 二、法乳恩泽 三、参学悟修与嗣法 四、首度住持 五、道播两国七寺院 六、1644年,遗民之泪 第四章 黄檗山教团与临济宗黄檗派 一、福清黄檗山的寺志 二、隐元之前的黄檗山 三、隐元复兴黄檗山 四、黄檗山教团的结成 五、临济宗黄檗派的流传 六、禅宗的背景 第五章 游子之行 一、1654年,游子之泪 二、为什么远航 三、东渡的外因 四、东渡的内因 五、长崎弘法 六、接近京都 第六章 摄州普门寺的岁月 一、一年软禁 二、板仓重宗的信任 三、妙心寺招请 四、江户之行 五、故国僧俗的催归 六、德川幕府的挽留 第七章 宗祖之成 一、江户佛教的背景 二、京都黄檗山开创 三、住持与退隐 四、隐元教化的僧俗 五、黄檗宗的发展 六、黄檗文化的传播 第八章 隐元与明朝遗民 一、隐元的遗民性格 二、隐元所敬重的明朝遗民 三、与隐元交往的明朝遗民 四、随隐元出家的明朝遗民 五、与明朝遗民交往的实质 六、期待民族复兴的远见 第九章 隐元与郑成功 一、隐元东渡与郑军的关系 二、郑成功对隐元的忽视 三、南明人士对隐元东渡的反应 四、隐元东渡后郑军的反应 五、隐元对郑成功的看法 六、隐元与郑彩 第十章 隐元与日本皇室 一、园光院文英的敬仰 二、后水尾法皇的归依 三、隐元与法皇的交情 四、隐元与皇室其他成员 五、《桃蘖编》及其含意 六、皇室赠予隐元的封号 第十一章 隐元的禅风与思想 一、临济宗的正传 二、念佛的方法 三、持戒的风格 四、严统的思想 五、道场经营的理念 六、儒道释三家同源 第十二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隐元隆琦禅师/福建历代高僧评传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林观潮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53677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10-10-01 |
首版时间 | 2010-10-01 |
印刷时间 | 2010-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949.92 |
丛书名 | |
印张 | 2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福建 |
长 | 236 |
宽 | 170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