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暗杀王王亚樵全传
内容
编辑推荐

一部关于民国第一杀手的传奇史!

王亚樵被称为斧头帮帮主,民国第一杀手。他投身民主革命,后又反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凭一己之力,希望通过暗杀震动社会,促成革命。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却又受时代局限的热血革命者。

张桥的这本《暗杀王王亚樵全传》则向你讲述了他的传奇故事,再现斧头帮帮主的处事魅力。

内容推荐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滩,关于杀手的故事多如牛毛,唯独斧头帮帮主王亚樵最具传奇性,被称为“民国第一杀手”、“暗杀大王”。他是崛起于乱世而又逆势而为的枭雄人物,早年投身辛亥革命,后又高举“反蒋抗日”的大旗,希望通过暗杀震动社会,从而促使变革。他与蒋介石、戴笠不共戴天,敢同杜月笙、黄金荣公然叫板。策划了一系列惊天大案:谋刺蒋介石,枪击宋子文,炸死日率指挥官白川,刺伤汪精卫。

他一生爱憎分明,疾恶如仇。

沈醉曾说:“世人都怕魔鬼,但魔鬼怕王亚樵。”

毛泽东在评价王亚樵时说:“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

王亚樵的门徒遍布全国,忠心耿耿任其驱遣,即使在波谲云诡、军特警密布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之下,他也能神出鬼没,达成刺杀目的。

细读《暗杀王王亚樵全传》,可尽览斧头帮帮主纵横民国,以一己之力对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传奇故事,领略其生存智慧与处事魅力。

《暗杀王王亚樵全传》由张桥所著。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激荡的少年传说

第二章 革命家的铁血年华

第三章 从此上海,我是神话

第四章 提着斧头北伐

第五章 与蒋介石不共戴天

第六章 问鼎上海滩三大亨

第七章 春风伤人脸——与戴笠那点事

第八章 开始!日本人的噩梦

第九章 百万的脑袋谁能取?

第十章 光荣与梦想

第十一章 刺杀与反刺杀

第十二章 香港一梦锁干愁

第十三章 击杀汪精卫

第十四章 英雄命短,因为儿女情长

附录:王亚樵年表

试读章节

2.拜师张秀才

尽管合肥北乡的王氏一族并没有读书求学的传统,但由于王荫堂早年半途废学,所以望子成龙之心更加急切,一心希望儿子能够沿着当时科举考试的阶梯,从秀才、举人到进士一步一步,金榜题名,升官发财,光宗耀祖。

王亚樵7岁生日刚过,王荫堂便带着儿子到邻近的史圩村的一位老塾师刘茂先生家里拜师启蒙。几年下来,王亚樵就能将《三字经》、《百家姓》、《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倒背如流,直至刘先生的学识已无法再指点王亚樵。于是,王荫堂便开始思量着为儿子找一位更好的老师。或许是机缘凑巧,又或许是命中注定,当地的秀才、一方名师张世籁成为了王亚樵的第二任老师。关于王亚樵拜师张世籁的过程,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段传说。

13岁时王亚樵和几个小玩伴在村头玩“躲猫猫”。王亚樵当“猫”,其他小玩伴当“鼠”。转眼间,“猫”便不费吹灰之力,将“鼠”一个个捉住。最后一个“鼠”却十分狡猾,不是钻进洞,而是爬上树。王亚樵灵机一动,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熟花生来,引“鼠”上钩,轻而易举地将最后一只“鼠”捉住。

这情形被正好经过此处的张世籁瞧见,连声叫好。循着声音,王亚樵扭过身来问到:“你是何人?”张老笑而不语,一双眼睛仔细地在王亚樵身上打量。王亚樵板起面孔,大喊:“我问你话呢,听见没有?”张老仍旧没有回答,过了片刻反问:“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王亚樵回答:“王亚樵,13岁。”张老接着问他:“想读书吗?”王亚樵眨着眼睛,反问:“读书有什么用处?”张老笑着回答:“读书识字,能知天下事,博古晓今,通情达理;读书识字,能当官掌权,治理天下。”王亚樵把脖子一梗,说:“我不才不想读书呢,我要习武。”张老说:“习武也要读书。从古至今,名将武家,豪侠壮士,有几个不识字的?读不好书,也习不好武。你如果能读好书,我就教你习武!”听说既能读书,又可习武,王亚樵于是回答:“那好吧,我就先试试看。”

正巧此时,王荫堂从外头回来,见儿子与一位老先生说话,走上前来,问:“这位老先生到此,有什么事情吗?”老者说:“从前村来,路过这里,见这小儿聪明伶俐,和他闲扯几句。”王父说:“小儿倒是机灵,只是没用到正道上,一心顾着顽皮,三天两日的惹是生非,大家都嫌烦他呢。”张老说:“这么说这小子是你儿子?”王父说:“正是犬子。”

张老笑着说:“俗话说,从小不厌,长大有限。顽皮的孩子不怕,就看你如何引导了。如果你不反对,我愿收这小子入学馆。老朽姓张,名世籁,家住河东沿,只因长期闲居在家,无事可做,便在家中办一乡学馆,收留几个小儿调教,教他们读书识字,自己也好打发光阴。”

王父一听此人便是名噪乡里的张秀才,顿时肃然起敬:“乡下人无知,有眼不识泰山,不知张先生光临,失礼失敬了。”于是马上将张秀才邀进家里。这位张老,并非等闲之人,早年中过秀才,名列案首,做过县衙里的书吏。只因生性清高,不愿随波逐流,得罪了一批权贵,因而官场多年,郁郁不得志。一气之下离开县衙,回乡办起学馆,立志为乡人培养栋梁人才。张秀才治学严谨,教学有方,才华出众,远近闻名。很多富贵千金,纨绔子弟,都想入他的学馆,拜他为师。只是这张秀才选拔学生非常严格,重天资轻门第,不顾情面,因而大都被他拒之门外。王亚樵能够被他看中,一方面可以说是自己的造化好,二来也说明他身上具备张秀才所看重的潜质。

正是这番偶遇,从此王亚樵这个从天而降、顽劣不俗的黑虎星,才开始了他真正意义上的拜师求学之路。在张先生门下,王亚樵苦心攻渎经史子集,旁及诗词歌赋,同时临写古碑帖习书法。由于他聪颖过人,加之高师悉心指点,学业大有长进。

王亚樵虽然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但他决不是死读诗书的人。在广泛涉猎经史子集的过程中,王亚樵最感兴趣的是刺客、游侠等历史人物。12岁那年,他就偷看大人不许看的《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等书籍,他尤其喜读《史记》和《汉书》中的刺客、游侠列传,常常废寝忘食,如痴如醉。

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说:“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衿其能,羞伐其德”这话深得王亚樵的喜欢,不禁引起了他的共鸣。他对朱家、郭解、聂政、荆轲这些轻财重义、一诺千金、为人报仇不惜性命的古代英雄极为推祟。

班固在《游侠传》中,曾谈到了战国时的四公子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齐国孟尝君和楚国春申君,这四位公子都是以善养门客而闻名的。所养之士中,既有文士,又有侠客,他们都是靠这些谋士、侠客得以倾动君国。志向高远的王亚樵读过后焉有不动心之理?

除了对历史上的侠客仰慕之外,王亚樵也非常爱诵读古人的咏侠诗。曹植的《白马篇》、陶潜的《咏荆坷》、杜甫的《少年行》,他百读不厌。李白的《侠客行》中“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诗句,几十年后王亚樵还能背诵如流。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已经寒窗苦读10年的王亚樵,信心满满地参加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县试发榜之日,王亚樵果然名列前十名。按照科举考试的规定,县试考中的被称为“生员”,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秀才”。王秀才得意之余,又一鼓作气参加了4月间在庐州书院举行的府试。遗憾的是,这一次王亚樵却名落孙山。P5-7

序言

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对清朝政府以及新旧军阀的压迫进行了猛烈地反抗。

在这段时间里,封建余孽的垂死挣扎,新旧军阀的争权夺利,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致使中华大地战火连连,民不聊生。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王亚樵跟许多有识之士一样,投身于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革命洪流之中。

王亚樵正是这样一个在乱世中崛起而又逆势而为的枭雄人物。

王亚樵虽出身贫寒,但他接受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具有强烈的爱国激情。他同情下层社会的劳苦大众,常以革命者自居,以改造社会为己任。

20世纪20、30年代王亚樵在上海组织“安徽旅沪劳工工会”,拥有数千门徒,成为叱咤一时的“斧头帮”帮主。为抢地盘,他不惜与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等人交恶,王亚樵的斧头让上海滩的三大亨见了自己也得绕着道儿走。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革命果实被蒋介石篡夺,北伐中道而废。王亚樵因坚持拥护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主张民主和平,反对独裁专政而遭蒋介石嫉恨、抓捕和通缉。王亚樵看不到革命的前途,又不愿为虎作伥,于是他依靠个人和“帮会”的力量,“为民申冤”、“除暴安良”,以“令人生畏”的暗杀手段,来达到其救国、救民的目的。他曾先后策划并实施行刺、暗杀气焰嚣张的罪魁祸首有:淞沪警察厅厅长徐国梁、上海轮船招商局总办赵铁桥、安徽省建设厅厅长张秋白、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白川义则,以及赫赫有名的国联调查团李顿。就连国民党领袖人物,诸如拥兵百万而消极抗日的蒋介石、行政院长江精卫、财政部长宋子文等人也数度遇到他的暗算,侥幸活命。因此,当时人都称他为“铁血杀手”、“暗杀大王”。

全国政协委员、原国民党军统骨干沈醉曾经风趣地说过:“世人都怕魔鬼,但魔鬼怕王亚樵。”

王亚樵一生虽然暗杀了许多人,却从来不杀共产党人、进步人士和无事群众,还曾帮助共产党做了许多好事。据王亚樵的得力干将、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杰出人物的华克之回忆:1931年底,中共地下党主办的《红旗日报》遇到困难,王亚樵及时为他们筹款1万元,使《红旗日报》得以继续出版。此外,王亚樵还曾为去延安的同志提供路费,出资援请律师帮助被捕的共产党员辩护,等等。

毛泽东在评价王亚樵时说:“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

虽被世人称为“冷面杀手”,但王亚樵却是温柔多情、风流倜傥。最终,多情反被多情误,王亚樵中了曾经的结义兄弟、特务王戴笠设下的圈套,客死异乡。

几十年来,人们对王亚樵其人,贬褒不一,众说纷纭。本书不妄自评价,仅想将其生平经历、政治背景、经济来源以及几次重大暗杀内幕和他本人遇害的真实情况告知读者。是非功过,请读者自己评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暗杀王王亚樵全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602380
开本 16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6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9
16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9: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