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法治十年观察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十年的短评与专论近六十篇。透过形形式式的案例、事件、论争、现象,重新审视十年来中国的法治进程与社会变迁,看法律建设究竟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法律与社会之间循着怎样的轨迹互动和演进;并就一个案例或事件展开,结合我国的法律进程,进行鞭辟入里的解析,从中可见法治建设有些什么变化,应当改变的又是什么。作者始终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法制建设的重要性,重申公民的权利与平等,更关注法律对于行动者的意义。文章精悍历练,针砭透彻,时时拓展人们观察问题的思路。

目录

自序

上篇

 人类的法:千年回顾

 法治:一元还是多元?

 批评的界限

 也说“民愤”

 法治的危机

 认真对待权利

 法律的正义

 再谈法律的正义

 李逵的真面目

 矫正的正义

 “一块二官司”与诉讼成本

 传统与现代性

 什么样的法治?

 两种法治观

 法治和法律职业

 宪政是一种文化

 超越公、私范畴的财产

 超越所有制的所有权

 超越阶级范畴的人民

 超越政治经济学的宪法

 超越绝对权力的政制

 没有市民社会的市民法典

 徒法不足以自行

 法官典的迷思

 拾金不昧的美德和不道德的法律?

 从讼师到律师

 生命价值与社会正义

 判决的合法性

 沉重的“关系”

 信息与安全

 他们为什么不回报社会?

 真实和假想的官民之争

 请给我一个理由

 “小产权”之大

 自由裁量的合理性

 管理之便与管理之路

 行业利益与法院角色

 “公处”的逻辑

 要法治,不要运动

 法律与运动

 运动与法治

 国际惯例

 权力与责任

 端午节属于谁?

 城市的记忆和生命

 抄袭的根源

 大学为什么竟相更名

 学者的荣誉感

 何为学术腐败?

 香港高校的优势

 中国驾照

下篇

 申冤与维权——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建构法治秩序

 被收容者之死——当代中国身份政治的困境与出路

 名誉权与言论自由:宣科案中的是非与轻重

 “一国两制”与中国的宪政制度建设

 谁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立法何为?——对《劳动合同法》的几点观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法治十年观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治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87521
开本 16开
页数 2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1
出版时间 2009-09-01
首版时间 2009-09-01
印刷时间 200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20.0-53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9
15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25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5: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