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丛刊》收录的是最新的有关东方美学、东方文化、文论、比较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学等方面的研究文章。学术之树的常青,需要对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坚持,更需要不断的创新,《东方丛刊》在保持对传统学科和学术视野关注的同时,更希望有以审美人类学为主的新兴学科、边缘学科方面的来稿,也许它们尚不够成熟,但只要具备独特的视角、新颖的观点、充实的论证,相信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同。
图书 | 东方丛刊(2009.4)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东方丛刊》收录的是最新的有关东方美学、东方文化、文论、比较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学等方面的研究文章。学术之树的常青,需要对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坚持,更需要不断的创新,《东方丛刊》在保持对传统学科和学术视野关注的同时,更希望有以审美人类学为主的新兴学科、边缘学科方面的来稿,也许它们尚不够成熟,但只要具备独特的视角、新颖的观点、充实的论证,相信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同。 目录 当代中青年文论家 孝结构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以《大学》《中庸》为中心的文化阐释 中西会通的学术旨趣与人生境界——论王岳川教授守正创新正大气象的学术思想 美学研究 接受美学在中国 多元视角中的东方美学——彭修银教授东方美学研究管窥 奥克瑞的“非洲美学”——以《饥饿的路》为例 比较视野 李贽“亦穆亦商”思想与《古兰经》 当代美国文学批评领域的反多元文化主义潮流与论争——以哈罗德·布鲁姆为代表和中心 全球化与翻译策略:异化·归化·航人 威廉·琼斯对《诗经》的译介 理论与叙事 科技与性别:哈拉维赛博理论与女眭主义 交互叙事:数码时代讲故事的新策略 帕慕克创作的不确定性 古典新绎 王安石《唐百家诗选》版本源流考 桐城文章与孔孟之道 明清江南闺阁女性的《牡丹亭》阅读接受 现当代文学研究 《东方丛刊》2009年总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东方丛刊(2009.4)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麦永雄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339096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6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0 |
出版时间 | 2009-11-01 |
首版时间 | 2009-11-01 |
印刷时间 | 2009-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55 |
丛书名 | |
印张 | 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10 |
宽 | 150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