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阅读的历史
内容
编辑推荐

《阅读的历史》是笔者为“寰宇”丛书撰写的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前两部分别是1999年的《语言的历史》和2001年的《写作的历史》。本书讲述阅读的神奇故事,描述阅读行为、阅读者及其社会环境,介绍阅读内容的诸多呈现方式,比如石头、骨头、树皮、墙壁、纪念碑、石碑、卷轴、手抄本、书本、屏幕和电子图书。本书重点论述西方阅读史,同时也追溯阅读在中国、朝鲜、日本、美洲和印度的发展历程。这部史书有助8于读者更加了解阅读的历史和现状,更加了解阅读将如何继续赋予人类灵感和力量。

内容推荐

本书为《语言史》、《写作史》和《阅读史》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上自标记最初演变为符号,下迄当代电子文本出现,笔锋所及,充分展现了阅读历史的全貌。作者首先描述了古代的诸多阅读形式,阐释了认知不同书写系统及文字的方式,继而追溯了中国、日本、美洲等地的阅读形式及其发展,考察了其阅读行为迥然各异的方方面面。

中世纪,欧洲及中东的阅读创意频生、不断演进:默读和礼拜诵读兴起,眼镜广为使用,阅读成为大众教育的核心内容。及至印刷术诞生,社会对于阅读的态度得以彻底转变。当时,书籍贸易急剧增长,读者群体空前壮大,阅读内容日新月异,单页时报、新型报纸以及公共读物相继兴起,印刷字体的不断演进对文本的易读性产生了积极影响。18、19世纪,教育领域掀起了大规模的改革,全社会致力于普及文化,书籍贸易再度焕发活力,公共图书馆从无到有,室内照明得以改进,阅读材料开始有了性别差异。作者还对公共广告、教会及国家的禁书目录、黑人阅读等问题给予了关注。

作者预计,随着个人电脑、手机、网络的进一步普及,阅读交流不久会超越口头交流。在本书最后一章,他考察了“视觉语言”以及有关大脑处理阅读行为的现代理论,探究了新一代读者将以何种方式塑造阅读的未来,同时指出有必要对阅读的真正内涵进行全新界定。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不朽的见证

第二章 莎草纸之舌

第三章 阅读的世界

第四章 羊皮纸之眼

第五章 印刷时代

第六章 宇宙意识

第七章 阅读未来

引文出处

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阅读的历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新西兰)史蒂文·罗杰·费希尔
译者 李瑞林//贺莺//杨晓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066198
开本 16开
页数 3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9-09-01
首版时间 2009-09-01
印刷时间 200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92
丛书名
印张 2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5: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