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本书,既非单纯的哲学著作,也非单纯的科学著作,更非一般意义上的环境著作,而是融科学的哲学研究、环境问题的科学研究于一体的著作。
本书以相关的科学知识、哲学知识、环境知识为背景,将科学与环境问题联系起来,分析了环境问题产生的科学原因以及解决的科学之道,深入浅出,脉络清楚,引人深思。
图书 | 环境科学--非自然反自然与回归自然/创新中国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综观本书,既非单纯的哲学著作,也非单纯的科学著作,更非一般意义上的环境著作,而是融科学的哲学研究、环境问题的科学研究于一体的著作。 本书以相关的科学知识、哲学知识、环境知识为背景,将科学与环境问题联系起来,分析了环境问题产生的科学原因以及解决的科学之道,深入浅出,脉络清楚,引人深思。 内容推荐 近代一段时间以来以及未来很长时间,自然的演化已经由过去相对独立于人类,不受或少受人类的影响,转变为受到人类的很大影响了,自然的独立性受到削弱,在—种较强的意义上开始依赖于人类——依赖于人类以—种什么样的方式对其利用和保护,一句话,自然已经离不开人类了。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可以独立于自然,不受自然的限制。如果自然被破坏了,人类的生存将会受到威胁,人的生存最终要依赖于自然,依赖于自然过去的演化以及未来的演化(尽管这样的演化依赖于人类),依赖于人类怎样保持自然(当然也包含人类)按其自身的演化趋势发展,如此,人类要做的就是深刻理解人与自然的上述关联,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保护环境,使自然和人类能够持续发展,共生共荣。 目录 第一章 科学之于环境:天使抑或魔鬼 1 好的归科学,坏的归人类吗? 2 好的归科学,坏的归技术吗? 3 天使抑或魔鬼,这是个问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科学之生与自然之死 1 附魅的自然与对自然的认识 2 自然之死与科学之生 3 人类的上升与自然的沉沦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科学之得与自然之失 1 机器般的自然 2 科学的奥卡姆剃刀 3 自然的被肢解 4 环境问题的出现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科学之建构与自然之破坏 1 实验的现象创造 2 理论的主观建构 3 科学人工物唱衰自然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以新自然观为基础 1 自然的复活 2 非线性、分形和混沌 3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4 人与自然的共生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认识和方法上的转向 1 走向自然的返魅之路 2 展现自然的非规律性现象 3 掀开自然的复杂性面纱 4 揭示自然的整体性特征 5 探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七章 走下神圣的殿堂 1 让科学回归自然 2 自然是科学的最终裁判 3 后常规科学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八章 路漫漫其修远兮 1 科学应用产生新的环境问题 2 科学认识环境问题的局限 3 科学解决环境问题的艰难 4 仅有科学还是不够的 本章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环境科学--非自然反自然与回归自然/创新中国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肖显静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2205768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7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4 |
出版时间 | 2009-10-01 |
首版时间 | 2009-10-01 |
印刷时间 | 200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1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X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69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