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流金通济堰,万畴灌域幸福泉。纵述堰史、横陈现代的《通济堰志》编修委员会编写的《通济堰志》,以翔实的资料全面记述了通济堰水利发展的历史轨迹,客观地反映了历代水利兴废和成败,以浓重的笔墨热情讴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通济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用事实说明水利工程是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图书 | 通济堰志 |
内容 | 编辑推荐 千年流金通济堰,万畴灌域幸福泉。纵述堰史、横陈现代的《通济堰志》编修委员会编写的《通济堰志》,以翔实的资料全面记述了通济堰水利发展的历史轨迹,客观地反映了历代水利兴废和成败,以浓重的笔墨热情讴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通济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用事实说明水利工程是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内容推荐 通济堰是公元前141年创建于岷江中游的大型有坝引水工程,是我国少有的古代建筑至今仍具有效益的古堰灌区之一。《通济堰志》编修委员会编写的《通济堰志》主要从自然环境、水旱灾害、通济堰史、工程建设、工程管理、队伍建设、效益、人物艺文等方面对通济堰进行了论述。 《通济堰志》适用于历史、地理、农业、交通、城市、水利等技术研究和管理人员,并为大专院校的师生提供借鉴。 目录 序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自然社会 第一节 地理地貌 第二节 气象水文 第三节 河流水系 第二章 水旱灾害 第一节 洪涝 第二节 旱灾 第三节 地震、风、雹 第三章 通济堰史 第一节 创建与发展 第二节 传统工程 第三节 历史上的运行与管理 第四节 管理经费 第五节 水利争端 注释 第四章 工程建设 第一节 整修恢复 第二节 扩建配套 第三节 技术改造 第四节 巩固发展 第五节 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第五章 工程管理 第一节 工程维护 第二节 用水管理 第三节 水事执法 第四节 科技技术 第五节 水利经济管理 第六章 队伍建设 第一节 管理体制 第二节 党群组织 第三节 水利学术研究 第四节 办公后勤建设 第五节 精神文明建设 第七章 效益 第一节 农业供水效益 第二节 综合供水效益 第三节 社会经济效益评述 第八章 人物艺文 第一节 治水人物 第二节 治水文载 第三节 诗歌 第四节 杂艺 附录 水利统计资料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通济堰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倪修武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48188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88 |
出版时间 | 2010-12-01 |
首版时间 | 2010-12-01 |
印刷时间 | 2010-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水利水电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0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V632.5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2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