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枪炮逞威的世界(枪炮的性能发展与战争经历现代兵器图文读本)/当代中国科普精品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枪炮逞威的世界(枪炮的性能发展与战争经历现代兵器图文读本)》由李树宝、李秀芹和张春晖编著,介绍了枪炮的发展历程以及各种枪炮武器。全书共十二章,内容包括:“士兵第二生命”的前世今生、手枪与冲锋枪各领风骚、世界枪王传奇、全球小口径旋风等。

内容推荐

枪是战场上最常见、最普通的武器,被称作“士兵的第二生命”,火炮以其强大的威力,被誉为“战争之神”。《枪炮逞威的世界(枪炮的性能发展与战争经历现代兵器图文读本)》由李树宝、李秀芹和张春晖编著,主要介绍了枪炮的发展历程、典型的枪炮,及其战术应用。其中穿插了一些研制与作战使用的逸闻逸事,在知识性、科学性的基咄上增添了趣味性、可读性。《枪炮逞威的世界(枪炮的性能发展与战争经历现代兵器图文读本)》的特点是力图通过战争中的攻与防、矛与盾的对抗诠释兵器的发展变化,与作战方式的变革相呼应,折射辩证的思维;通过兵器发明故事体现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引发读者对兵器发明中科学家破解难题的勇气和方法的思考,启迪学习、钻研精神,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本书精选300余张图片和大量的原理图,图文并茂,令人大饱眼福。

目录

前言

一、“士兵第二生命”的前世今生

二、手枪与冲锋枪各领风骚

三、世界枪王传奇

四、全球小口径旋风

六、坚固堡垒的克星——大贝尔塔炮

七、超级大炮威震世界

八、“巴比伦计划”

九、“喀秋莎”之歌

十、新原理火炮备受瞩目

十一、夺命的死光

十二、非枪非炮的近战利器

后记

试读章节

4. 毛瑟兄弟与毛瑟枪

真正有名的弹仓式连珠枪是毛瑟步枪。它的设计师是享誉世界的德国人毛瑟兄弟,哥哥威廉·毛瑟、弟弟保罗·毛瑟。毛瑟兄弟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两个枪械设计大师。他们一生为枪械设计和制造事业勤奋工作,在步枪设计、手枪设计、枪械制造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由他们设计并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步枪和手枪全世界都在用。他们的努力极大地推动了枪械的发展。

毛瑟兄弟二人一生致力于军用步枪的研究和改进,研制的步枪很多。其代表作是M1871式毛瑟步枪,那是一支真正的发射金属弹壳枪弹的枪机旋转后拉式步枪。1869年,毛瑟兄弟在保罗的岳父家建了一个小手工作坊,研制军用步枪。1871年12月,普鲁士政府就采用了毛瑟的单发步枪,定型号为M1871式步枪。1872年夏,政府一次就向毛瑟订购了10万支M1871式步枪。1884年,毛瑟根据普鲁士军队的作战经验,在M1871式步枪的枪管下方增加一个容量为8发的管形弹仓。1888年将步枪口径缩小为7.92毫米,使用无烟火药枪弹,1889年又将1888年式步枪做了改进,可发射流线型尖头弹,射程和威力进一步提高,此枪曾大量生产,仅南斯拉夫一国就买走了55万支。为了完成生产任务,毛瑟只得与柏林的德维格一洛斯公司签订了合同,由他们进行部分生产。毛瑟兄弟步枪设计的巅峰之作是M1898式7.92毫米步枪,此枪有5发装弹仓,动作可靠,操作简便,几乎具备了当时步枪技术所能达到的所有优异性能,可以说是枪中之王,很快装备了德军,同时出口中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西班牙和南斯拉夫,深受这些国家军队的欢迎,并被这些国家仿制。它曾装备德军数十年之久,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步枪之一。随后美国的制式步枪M1903、M1917,英国的P14步枪也是以M1898式毛瑟步枪为基础研制的。在美国Ml伽兰德半自动步枪问世以前,此枪独领风骚,风光了上百年。一个世纪过去了,现在世界上仍有军事和准军事单位使用这种步枪。

保罗·毛瑟还研制了1898式半自动毛瑟步枪,采用管退式自动机构,它也是最早采用这一机构的步枪,设置了单发、半自动和保险三种状态,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据史料记载,毛瑟在研制这种步枪的一次试验中,因底火击穿,把他的右眼打瞎了。遗憾的是,该枪因本身的缺陷和当时的情况,没能进行批量生产和大量装备,因此鲜为人知。

毛瑟兄弟作为武器设计师,不仅设计了大量枪械,也培养了大批人才,后来创建另一家著名兵工厂——HK公司的赫科勒和科赫等,也是毛瑟兵工厂的工程师,这些人都得到过毛瑟的培养和重用,为毛瑟兵工厂的建设出过大力,也在毛瑟工厂锻炼了才干。毛瑟兄弟逝世后;人们在他们的故乡奥本多夫的毛瑟枪械博物馆中,竖立了两尊塑像。不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幻,他们的勤奋和敬业精神,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19世纪枪械的最大进步是发射圆锥形子弹的后装线膛枪问世,枪的精度和射程大幅度提高。由于火炮比枪在射程上有优势,在19世纪上半叶,火炮在战争中造成的伤亡占总伤亡人数近50%,而枪占近40%:到了19世纪中后期,各国军队大都采用圆锥形子弹,使枪相对于火炮和冷兵器,杀伤威力突然提高了一大截。以美国内战为例,枪造成的伤亡占85%~90%,而炮仅占9%~10%。在这种情况下,依托堑壕的阵地防御越来越成为有利的作战样式,而那种依靠密集队形的冲锋,最后靠白刃格斗决定胜负的战法不仅代价昂贵,而且越来越难以奏效了。随之而来的散兵线战术更有利于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5. 伽兰德与M1步枪

美军历来重视轻武器的研发和换装。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山姆大叔上了很好的一课。美国军事专家认识到美军的M1903步枪射速过慢,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于是在一战中期,美国军事专家就开始研究自动步枪。当时军方提出的指标很高,最终由著名武器设计师约翰·摩西·勃朗宁实现了大多数要求。比如可由单兵携带、可以行进问射击、可以全自动射击等。但全自动射击要求枪管有更高的承受力,需要大大增加枪管重量,最终整枪重达7.5公斤。这个重量一般单兵难以携带,加之连射时后坐力很大,很难有效控制精度,该枪最终被装上了两脚架,用做班用轻机枪,倒也深受官兵欢迎。该枪在一战期间生产了10万支,一直用到朝鲜战争才退出现役。P13-16

序言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每当唱起这首豪迈的《游击队之歌》,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场面就浮现在我们眼前。

战争,既是人与人的斗智斗勇,也是武器与武器的争锋较量。在波澜壮阔的战争舞台上,从古老的枪炮到20世纪问世的飞机、坦克、导弹,合演着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经典语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形象地阐明了武器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枪也成了武器的“代名词”。

在所有的热兵器中,枪和炮的资格最老,它们的祖先在中国。追溯其历史,要从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讲起。早在公元9世纪,中国人就发明了火药。10世纪,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出现了火器。后来,我国的火药和火器技术传入欧洲,才出现了现代枪炮。

火器的出现是人类武器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古代开兵见仗常常是兵对兵、将对将,比谁的力气大,比谁的武艺精,使用的武器如大刀、长矛、弓箭,都是利用物体来传递人体的能量。而事实上人的体能是非常有限的,火器的发明使人们的幻想变成了现实。因为火器是将火药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和热能,通过子弹或炮弹传递能量,而不再是传递体能了。子弹可以毫不费力地穿透武士的铠甲,炮弹可以摧毁坚固的城堡。于是,枪炮成了冷兵器的终结者。从17世纪到20世纪初叶,枪炮一直在武器王国中占统治地位,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飞机、坦克、导弹先后走上战场,但是古老的枪炮并没有退出战争舞台。这次美军出兵阿富汗,除了空中打击力量之外,特种部队唱主角,其装备都是轻型的。在今后的地面战争中,枪和炮以及其他一些近战兵器仍将是士兵手中的主要武器。

随着人类文明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枪炮的面貌也在不断变化,性能不断改进,而且仍将在未来战争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后记

在编写本书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大量的书报杂志上的资料,也借鉴了一些已发表的有关著作、论文等研究成果,在此谨向原著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本书从选题策划到编写出版得到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国防科普委员会陈有元主任、林仁华顾问和焦国力同志、解放军出版社郑晖总编和李建力同志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不妥和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10年4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枪炮逞威的世界(枪炮的性能发展与战争经历现代兵器图文读本)/当代中国科普精品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树宝//李秀芹//张春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561235
开本 32开
页数 2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1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92-49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8: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