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青藏线
内容
编辑推荐

“青藏公路之父”开国将军慕生忠,现在还有几个人知道他的名字?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王宗仁的《青藏线》深情讲述这个满含苦涩、忍耐、奉献和超拔的乐观的感人故事:一位将军,用他顽强的意志,开掘出一条通往高原的希望之路。

内容推荐

公元1954年,开国将军慕生忠带领他的筑路大军,在世界屋脊上战斗了219天,修筑了举世无双的青藏公路,开辟了青藏高原的一个新时代。他是第一个把公路牵到西藏的人,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坐着汽车沿着公路走进拉萨的人,被誉为“青藏公路之父”。

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王宗仁50年磨一剑,以《青藏线》这部苍茫磅礴壮阔凝重的报告文学,深情叙说“天路”开拓者们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青藏线》为中国文学塑造了一群铁血硬汉的传奇,重新构建了一个英雄的神话。

目录

序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试读章节

青藏高原。

已经入春,冬天并没有死去。

稀薄的草滩泛出黄缎子般冷光。

两头野牦牛互不干扰地伸出锋利的舌头为草滩理发。

在这贫乏的日子里,哗啦飞飘的经幡在空中写下一行字:除了寂寞,还是寂寞。

这时,一行甲虫似的黑点,从蓝天与白云衔接处蠕动而来。渐大,清晰。

汽车好像一座座小房子从地平线上浮出。

车轮十分缓慢地滚动着。

艰难蠕动,吃力地划破荒原的沉寂……

他的深沉回忆也是这样缓慢。往事沉睡得太久,他要熬费多大心力,才能让昨天的灯火发芽!

我坐在他对面的一块石凳上,极不规则的石凳磨蹭得光溜溜,这是他的专座。20年前他的双目失明,出门不便,每天一起床就坐在石头上抽烟,一烟锅接着一烟锅,好像要把这个世界抽进这小小的烟锅里他才罢休。吃饭、喝水是家人送来。直到烟锅上的火星点燃了满天的星星,他才很不情愿地起身回屋。今天他把专座让给我,可见老人对我的厚待了。我俩都是青藏高原汽车兵出身,他在前,我在后。他早我三年上高原,军龄却比我多十年。

我寻到他容易么?在川北的这个深藏在大山里的山村,他像这小地方一样被外面的世界遗忘着。

每天他坐在石头上,总是呆望着一个方向:西北。他不会迷失这个方向的。自从小孙子告诉他方位后,他就把目光钉在了那个他曾经生活工作过十多年的青藏高原。

我说:你是青藏线汽车兵的前辈,执行了青藏公路通车后的第一趟运输任务,那个时候你们咽下的苦头经受的磨难肯定很多很多,不要说今天的年轻人,就连我这样晚你几年上高原的人也想像不出来。我太想知道那时候在青藏公路上开车人的情况了,我要把它写出来。你就详详细细讲给我听吧!

他拔出嘴里的烟锅,两只黑洞似的眼睛望着我。

“我要告诉你,那不是路呀。没有走过车,也几乎没有走过人。我们是第一批踏着这条路进藏的人马。汽车常常是两步一停,三步一歇,停下来是为了修路,歇下来还是为了修路。有时汽车还没有人走得利索,车轮前的路面上布满数不清的碎石,小坑。还不要说那些河流、雪山、沼泽了……”

他闭上眼睛,不往下说了。那是不堪回首的回忆。

我同情地望着他,感到他的整个身心都随着那艰难缓动的车轮很吃力地往遥遥无限的地方走着。当然,我还有另外一种感觉,那些模糊的往事就存放在他记忆神经的最外层,他随时都能拿到它。

我说,你们是从格尔木出发去拉萨吧!这一趟走的够劳心的?  

他吧嗒了几下烟锅,灭火了。干脆拔掉烟锅,回答我的问话:

没错,就是从格尔木出发的。多少天才走到拉萨?说出来吓你一大跳,24天呀!现在驾驶员开上汽车从格尔木到拉萨,三天五天就跑下来了。那时候,不行呀,就像上西天,只知道要去的地方,却找不着路。头一天从格尔木到纳赤台,90公里,这是原定的计划。谁知,首战不利,车队一到艾家沟就出了麻烦。本来已经平整出来的路面上不知什么时候布满沙堆,大大小小起起伏伏,一望无际,根本分不清公路的面目。我们这些开车的司机只好当修路工人了。锹铲镐挖,吭哧吭哧地干到第二天上午才打通了路,晚上住在纳赤台兵站。第三天在昆仑山下的西大滩露营,两根绳子牵帐篷,三块石头垒锅灶。游击生活,没人喊苦。第四天住在了不冻泉兵站。

这时候已经有点人困马乏,再加上前面派出探路的车捎来话,从不冻泉到楚玛尔河这一段路的路况是冰雪路面,车子走上去总打滑,所以我们索性就在不冻泉休整了一天,主要是保养车,准备对付前面的困难。这个计划又被突然降临的一场风雪打得粉碎。那场雪倒是不大,可我们是上高原后初踏雪路,还是小心为好。这样就在不冻泉停了两天,等雪停下后,才老牛拉破车似的到了楚玛尔河兵站。

这时已经是出发后的第七天了。这天,我们到了五道梁兵站。五道梁这个地方应该说是青藏线上高山反应闹腾得最让人魂消梦散的鬼门关,车队在兵站的车场上一停下,不少人就叫喊着头疼,越喊越疼,越喊犯头疼的人越多。那个疼呀,真不是个滋味。就像有人用撬棒在你的脑门上敲,一次比一次狠劲地敲着,撕肝裂肺地干疼。奇怪,大声喊几声,就好一点了,所以大家都在叫爹唤娘地吼叫着。车子不保养了,饭不吃了,觉也不睡了,喊天喊地叫着。随车队上路的军医所带的为数不算少的止痛片,被大家早就腾空了。连长和指导员急得不知怎么才好,他们强忍着高山反应带来的痛苦,逐个帐篷地串出串进,做稳定大家情绪的工作。最后还是指导员拿了主意,他说五道梁这个地方永久地存在着,高山反应就不是一天半天能过去的事,咱们消极地等在这个鬼地方肯定不是办法。还是走吧,不就是头疼吗?挺起腰杆,走,上山,看它高山反应能把人生吃生咽了不成?你还别说,指导员这一招真见效,我们的车队连夜离开五道梁,走了两天两夜,到了二道沟兵站。这里的情况好些了,我们在兵站的帐篷里休息了一天,就开始往沱沱河赶了。沱沱河是长江源头,也许因为水足草盛的原因,我们一到这里,身上感到轻松多了,高山反应也不那么揉煎人了。连里决定在沱沱河住三天,把车辆好好保养一下,准备翻越最让人憷头的唐古拉山。这座山是青藏公路的制高点,海拔5300多米。山高地冻,天气苦寒,终年积雪不化。就在我们住在沱沱河整修车辆的时候,一天夜里唐古拉山落了一场大雪,把山体掩盖得天衣无缝。我们不能贸然翻山,只能等着雪停下来再上山。这一等就是一个星期。等我们翻过唐古拉山已经是出发后的第20天了。走过这个鬼门关就是藏北草原,也叫羌塘草原。这里到拉萨在好些年前就有一条驼路,虽然是一条窄窄的又弯弯曲曲的路,但毕竞走过骡马、骆驼,是条路。再加上前面修路的队伍平整、拓宽了路面,我们只用了四天就到达拉萨。这一趟任务,走得人劳力苦心,走下来我们都觉得腿短了一截,踩油门也够不着了。太不容易了!

P2-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青藏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宗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322914
开本 32开
页数 2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7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4: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