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世纪和17世纪之交,政治话语经历了一场巨大的转变,堪称“政治学革命”。
这本《从善的政治到国家理由》由莫瑞兹奥·维罗里所著,郑红翻译。在这本书中,作者首先追溯了这套新政治话语的三个来源:政治美德的传统、罗马法和亚里士多德主义。接下来,探究了思想和观念上的转变,即政治话语从好政府的艺术到国家理由的转变。作者发强调指出,国家理由这套政治话语的胜利是伴随着曾在13世纪中期流行的那套话语的隐匿,它曾在公民人文主义的时代被发扬光大。
图书 | 从善的政治到国家理由/人文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公元16世纪和17世纪之交,政治话语经历了一场巨大的转变,堪称“政治学革命”。 这本《从善的政治到国家理由》由莫瑞兹奥·维罗里所著,郑红翻译。在这本书中,作者首先追溯了这套新政治话语的三个来源:政治美德的传统、罗马法和亚里士多德主义。接下来,探究了思想和观念上的转变,即政治话语从好政府的艺术到国家理由的转变。作者发强调指出,国家理由这套政治话语的胜利是伴随着曾在13世纪中期流行的那套话语的隐匿,它曾在公民人文主义的时代被发扬光大。 内容推荐 公元16世纪和17世纪之交,政治话语经历了一场巨大的转变,堪称“政治学革命”。像所有重大的革命一样,这场革命波及全欧洲,并且广泛地涉及思想和道德领域。不仅“政治”这个概念的含义和使用范围发生了变化,而且政治学的地位、政治教育的作用和有关政治自由的价值观都发生了变化。这场革命导致了“政治”地位的贬损。在这之前的三个世纪里,政治一直被供奉在人类科学中最高尚的位置。从这场革命开始,政治逐渐被认为是一种卑鄙、堕落和肮脏的行为:它不再是反击腐败的利器。相反地。它成为与腐败沆瀣一气的伎俩。这本《从善的政治到国家理由》由莫瑞兹奥·维罗里所著,郑红翻译,正是从思想演变的角度,介绍了这场革命的来龙去脉。 《从善的政治到国家理由》适合政治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介绍 第一章 政治话语的重现 第二章 城市和政治人的哲学 第三章 马基雅维里与共和政治观 第四章 弗朗西斯科·圭恰蒂尼:在政治和权术之间 第五章 公民哲学的余晖 第六章 国家理由的胜利 跋:作为公民哲学的政治 译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从善的政治到国家理由/人文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意)莫瑞兹奥·维罗里 |
译者 | 郑红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606971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0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9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03 |
丛书名 | |
印张 | 1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40 |
宽 | 169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