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研究(第7辑)》为诗歌研究辑刊,已入选中文社科引文索引(CSSCI)期刊。设有“诗学史研究及诗学文献”及“青年论坛”栏目。论文对中国古代和现代诗人、诗歌、诗体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的深入探讨,或发明新义,或梳理文献,或总结前人成果,或钩稽新材料,或考辨诗人诗作,为中国诗歌研究提供了新参考。
图书 | 中国诗歌研究(第7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诗歌研究(第7辑)》为诗歌研究辑刊,已入选中文社科引文索引(CSSCI)期刊。设有“诗学史研究及诗学文献”及“青年论坛”栏目。论文对中国古代和现代诗人、诗歌、诗体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的深入探讨,或发明新义,或梳理文献,或总结前人成果,或钩稽新材料,或考辨诗人诗作,为中国诗歌研究提供了新参考。 目录 ·《中国诗歌通史》专栏· 汉代五言诗起源发展问题再讨论 刘基诗歌体貌述论 康熙朝的神韵诗派 ·诗歌理论研究· 于以表情,爰著斯诗 ——“魏晋文学自觉说”与“抒情传统说”平议. 论元和诗人的诗体意识 ——以白居易与韩愈为中心 清初遗民诗的群体特征 ·诗歌文体研究· 中晚唐“开教坊”与曲子词的繁荣 清人注杜的推释法 论《少年中国》的形式诗学 ——以新诗“发生”为背景的考察 ·诗歌文献与诗人史迹研究· 陆经事迹诗文钩沉 王遂年谱 ·青年论坛· 论孔子之前《鲁颂》不是《诗三百》的组成部分 《诗经·关雎》比兴辨正 论《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的编次 ——从“相和歌辞”总类解题的标点谈起 于慎行诗论 竟陵论唐人七律 ——以《唐诗归》为中心 从翻译到创作:余光中对狄金森诗歌的接受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诗歌研究(第7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敏俐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7766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0 |
出版时间 | 2010-12-01 |
首版时间 | 2010-12-01 |
印刷时间 | 2010-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55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