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守望吾土吾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阆中)
内容
编辑推荐

清清的嘉陵江,在四川东北部造就了一座美丽的古城——阆中。

作者在书中描绘了四个互相重叠的阆中:古代的阆中、现代的阆中、传统的阆中与开放的阆中。在他深情的笔下,这座古城展现出相互交错的质朴之美,引发人们在困惑与展望中,探索走向未来的路径。

这本文集说的是中国内地一座古城的故事,它是人类历史的细节。细节是金,能让我们触摸到历史脉搏真实的跳动。

内容推荐

《守望吾土吾乡》就在手边,摩挲排列整饬的一粒粒汉字,它们正鱼贯进入我的阅读,一种愉悦渐次展开。从上古到近代,究竟有多少是人所知道和不知道,并令世人称绝的自然与人文值得继续加以研究、探讨、弘扬和传承的呢?当说出大地,就已经把钥匙插入尘封已久的锁孔;当说出天空,就已经把失落的星辰重新擦拭铮亮;当说出幻变,就已经寻回散逸的章节和文化链接的珠串。就这样翻开阆中历史,一些沉寂、清冷、遗忘从渺茫中浮出,一些深邃、丰富、绵远开始显影,一些感性、设问、所思进入理性。一个个充满劳绩的发现和审美过程被心智和良知导引,如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开花结实……

目录

序一

序二:寻找原乡的文化担当

为虎作伥的张纳兄弟

推官胡执礼的二三事

读新发现的一篇轶文:《阆州古迹》

1898:一位英国女探险家触摸到的保宁府

残存的记忆——有关几幅古城旧照的链接

银铤铭文钩沉

“剑桥七杰”与阆中圣约翰教堂

仰止——纪念祁静一诞辰350周年

无名老井

《镇宅龟蛇》碑刻赏析

盛世收藏 古风犹存——记历史上两位本土籍大收藏家

高僧卓锡草堂寺

一尊圣人像 两岸中华情——记从阆中传到台湾的孔子像

唐人笔下阆州的奇闻异事

阆中历代方志爬梳——写在第二轮市志修编之时

寻找贝永光(口述历史之一)

湿地公园 生态阆苑——写在第十三个“世界湿地日”

照军车马度关河——记我国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王志敏先生

阆中浮桥史考辨

从《阆苑女仙图》且说“天下阆苑”

第三只眼睛看“滕王”

苏轼赶考:曾在阆中“刹了一脚”

渐行渐远的古城天籁

汉韵流芳——关于汉砖轶事的记忆

天阆星:16757·落下闳——在“国际天文年”对两次相关活动的补记

“飞”常有“铭”

文献片《千年古县》引出的地名新探

王士性的沉寂与朝廷的隐疾

“缘缘堂”堂主作客古城(口述历史之二)——记丰子恺先生在阆中

铅华洗尽难从容(口述历史之三)——访原四川省阆中丝绸厂助理工程师李元锡

风雨如磐大获山

隗嚣后嗣栖隐阆苑(外一篇)

浮光掠影话台湾

后记:沉沙无意却成洲

试读章节

阆中,在几千年浩瀚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不少俊彦杰士,仅483名贡生、402名举人、4名解员、116名文武进士、4名状元就为这方山水增辉添色不少,每当人们在为积淀深厚的科举文化津津乐道时,却时常忽略了事物还有另一面。正如常言道“吃米也难免有一两颗稗子”,这就是历史上还曾出过臭名昭著而又长期被隐身了的“鹰犬”张纳。

张纳,明朝阆中人,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当时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正是神宗朱翊钧和光宗朱常洛在不到两月内相继病逝,熹宗朱由校继位之后,朝中东林党与阉党两大官僚集团争斗激烈的时期。由于以生性猜忌、残忍、阴险、毒辣著称的太监魏忠贤,利用与熹宗的奶娘客氏有特殊关系而得宠,于是官运亨通,从一个不起眼的司礼兼秉笔太监到朝中大权在握,在朝廷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无不遍置魏阉死党。熹宗由于年少(15岁即继位)不爱过问朝政,加之生性懦弱,最大的嗜好就是与小太监玩“躲猫猫”和做木匠活,他经常亲自动手劈、锯、刨、漆,成年累月,乐此不疲。魏忠贤利用了这一特性,每逢熹宗兴致正高时却拿出一大堆烦人的奏章请皇上阅批,故意惹得龙颜不悦。此时熹宗便会随口说“我都知道了,你们拿去处理好便是”。就这样大权落入“九千岁”魏忠贤之手后,便狐假虎威,为所欲为。时间一长,朝廷上下,只知有魏阉,不知有皇帝,一时间瓦釜雷鸣,甚嚣尘上。魏忠贤为结党营私、党同伐异,又先后网罗了所谓的“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爪牙。张纳即为其中的“十狗”之一,《明史》中称其为“鹰犬”,确实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据史书记载,张纳为巴结讨好魏忠贤,投其所好,陷害忠良,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天启四年(1624年),刚直不阿的吏部尚书赵南星对魏忠贤奸党的行径颇有指责,魏便视其为眼中钉,唆使时任监察御史的张纳上章弹劾。张纳心领神会,采取捕风捉影、捏造事实、造谣中伤等手段罗织罪名十条,诬陷赵南星提拔重用敢于仗义执言、不畏权贵且廉而多能、干练作风之士,是“破坏旧规、安插亲信、培扶党羽”。于是让雄心勃勃,意欲整饬朝纲,挽救风雨飘摇中的明朝统治的吏部尚书,落得个被削职充军,最后因愤恨郁结,惨死代州的下场。

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东林党发起人顾宪成,因指斥魏忠贤奸诈乱政,被革职还乡后倡修东林书院,借讲书而讥讪朝政,针砭时弊,一时应者云集,闻名遐迩,并逐渐提出了开放言论、实行改良及弹劾魏忠贤等强烈的政治主张。魏恨之入骨,便唆使党羽张纳编造莫须有罪名,将东林党人一网打尽。有的被充军,有的遭杀戮,有的被削职,祸及成百上千,几乎无一幸免。为斩尽杀绝,防止死灰复燃,魏又假传圣旨,称其“宋室之亡,由于讲学”。“鹰犬”张纳心领神会,又火速上奏昏庸无道的熹宗将“一切书院俱著折毁”。据《明史记事本末》(三)载:“八月,御史张纳上书东林书院,诋郑元标、孙慎行、冯从吾、余懋衡,俱削籍。”《中国通史》(四)所述“至于当时言路方面则‘争多搏击清流,献谄希宠’。像御史张纳‘为忠贤鹰犬,前后搏击用力多,忠贤深得之’。他又‘请毁东林、关中、江右、徽州诸书院’,以为这样便可以捣毁东林巢穴。”于是大明天下凡教学与讲习之书院均毁于一旦。晚明终于进入了钳制口实,禁锢言论,政愚政昧的空前黑暗时期。

张纳投靠魏忠贤为官不过十年,从专门掌传皇帝圣旨和册封事宜的“行人”之职,钻营到京都监察御史,滥用职权先后上奏弹劾各级官吏达30多次,仅被他亲手整倒的正直之士及知名学者就达200多人。有的充军戍边,有的削职收监,有的死于非命,有的气懑而终。因张纳为阉党效犬马之劳卓有成效,深得魏忠贤赏识并器重,其兄张朴(明万历二十三年戊戌科进士)也随之由普通进士一下子擢升为太仆卿。张朴虽无德无才,也还懂得知恩报德,于是阿谀奉承,并先后建魏忠贤祠堂多处(据93岁的安天泽老人讲:在阆中市文昌宫,原有一座桂香祠,就是为讨好魏忠贤所修的)。后张朴又很快升为南京户部尚书太子太保宣大总督,此两兄弟一时狼狈为奸,权势赫赫。

然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各路大臣、各方诸侯纷纷上奏章揭露阉党魏忠贤、“鹰犬”张纳等人的罪恶行径,因群情激愤,众怒难犯,同年十一月,魏忠贤终被宣布处以凌迟之刑(即剐刑,先断其肢,后割其喉),但魏未等到行刑便自缢自亡。张纳判为交结近侍,谄附赞导,善类株连,似赞阴谋,发落去边远之地充军,落得个永不准赎回的可悲下场。其兄张朴亦被判为以颂美为先导,讨好魏忠贤,建忠贤祠,并写有歌颂魏忠贤的颂文十二本等,依律定为坐牢三年,削职为民,遣回故乡。

青山遮不往,毕竟东流去。近400年的历史弹指间已浑然而过,灿烂夺目的历史文化也并未因张纳之流而蒙垢失色。但本来该常读常新的史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张纳兄弟其人其事却鲜见于《保宁府志》《阆中县志》乃至《四川通志》,笔者为此曾遍查上书却仅在进士名录中有载。是隐恶扬善的使然、不敢直面历史的胆怯,还是不知不述的遗憾?有道是世人在褒扬岳飞时难免要唾骂奸臣秦桧,在参拜张飞时也少不了诅咒小人范强、张达,为什么在对阆中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引以为豪的同时,却不能、不敢、不愿正视丑陋的一面呢?!

殊不知,正是白与黑、美与丑、善与恶、正与邪这些事物对立的统一,才构成了大千世界的复杂整体。历史就是历史。只会从正面欣赏开屏的孔雀是弱智,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从背后去观看的是另类,唯有“不偏不倚谓之中,恒常不易为之庸”,是也。P001-004

序言

清清的嘉陵江,在四川东北部造就了一座美丽的古城——阆中。古往今来,这里就是连接西南与中原的主要驿站和军事要冲。春秋战国时期,曾是巴国别都和古蜀国重镇;西汉时诞生过伟大的天文学家落下闳,他制定了中国最早的精确历法,并将“过年”(春节)定为“一元之首”沿用至今:三国时知名度颇高的蜀国大将张飞,在此任地方官达七年,直至以身殉职任上;明末清初,因战乱“未靖”,这里代行四川省会长达二十年。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中,就用了这座古城的别称渲染缥缈的意境:“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20世纪50年代初,我有幸在这座美丽的古城度过了三年高中岁月。濛濛春雨中,小溪边桐梓树淡淡的白花,华光楼外嘉陵江畔繁忙的渡口,桓侯祠(张飞庙)旁校园里琅琅的读书声,还有饱经沧桑岁月的青石板路……至今深藏在我心中,阆中已经成为我的第二故乡。

不久前,我的朋友王萌君告诉我,准备将他近年来感悟阆中的文章结集成书。我赶紧拜读他已写成的30多篇文章,文中淳厚的乡情、浩瀚的思绪、深沉的追忆与弘大的向往,令我感动、钦佩。在他笔下,这座古城展现出历史长河中许多鲜为人知的风貌。唐人宫阙,宋人舟桥,还有蒙古人的金戈铁马,明代与徐霞客齐名的宦游者,清末的西方传教士,民国时期的教育家,相继浮现在眼前;天籁之声,田园牧歌,不时萦绕在耳边。

作者在书中描绘了四个互相重叠的阆中:古代的阆中、现代的阆中、传统的阆中与开放的阆中。在他深情的笔下,这座古城展现出相互交错的质朴之美,引发人们在困惑与展望中,探索走向未来的路径。

这本文集说的是中国内地一座古城的故事,它是人类历史的细节。细节是金,能让我们触摸到历史脉搏真实的跳动。

2009年11月25日

(张开逊,著名发明家,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常委、中国科协科技与人文专门委员会主任,中国发明协会第二、三届副理事长,北京市科协第四、五、六届副主席,阆中中学校“张开逊基金”创始人。)

后记

后记:沉沙无意却成洲

不知不觉(时间)、不明不白(状态)、不长不短(篇幅)、不伦不类(体裁)、不稂不莠(品质),在三年多时间里竞像挤牙膏似的“挤”出了30余篇拙作。现在回过头一想,当初真应了时下一句流行语:“胆子大,没文化”。如果现在要重新涂鸦20余万字的东西,怕是先要从别处借一些胆量来,诚如当年武松打死吊睛白额大虫的第二天,当酒醒了时,连他自己也吓得发抖。旁观者分析:武二郎即使有哨棒在手,也全仗了那“三碗不过冈”的泡酒。

几年前,当供养我的“一亩二分地”划转到市人大时,受一位北漂游侠之托,为其刚开张的“川北文化会馆”博客初级灌水,谁知别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早已“良禽择木而栖”另谋高就,而我却还执著地坚守至今:一边从故纸堆中找寻过往的历史片断,一边记下自己末学肤受的谫识。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虽借用的是古人的料,但做出来的却是自己的馍。从挖掘整理出一些历史的“边角废料”中,温故知新、见微知著。当在朋友、乡党、亲人的鼓动下准备结集付梓之时,才有了一些惶恐,而今总算设身处地领悟到了,前辈感叹“文章惊恐成”“得失寸心知”时的一种别样滋味。

几千年的沧桑岁月,几千年的厚重文化,还需要不断地从深度、高度上去发现、解读和品鉴,犹如一座富矿,捷足先登者早已淘得钵满盆满,后来者只能顺着矿脉找寻新的矿苗,抑或依靠提高加工冶炼技术,方能小有所获。本辑文章在撰写过程中,力求遵循“新发现史料→愚夫之感悟→相关知识链接”这样一个基本思路进行架构,除部分曾用“私享无疆”等笔名在地方文史资料发表过外,大多数都是第一次公开面世,原则上按行文先后编排为序。另有《反派人物也算是人物:记几位本土籍国民党将军》《巴国别都与“盐巴”》《落下闳姓氏及其人其事小考》《杜甫:“为阆州王使君进伦巴蜀安危表”浅析》《良吏扬瞻墓志新考》《探拾古蜀开明国定都“巴阆”》《1953年:“云台仙风”分割始末》《追忆建国初期几位省文史馆馆员》《清末三位贡生墨宝赏析》《一抹夕阳:记新发现的保宁府最后一位兵备道史料》等素材,只有躬耕之后,另择吉日奉呈诸君见笑了。

傅斯年先生曾说过:“我们不是读书人,我们只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这话像是很有针对性的,当年在文化荒芜的革命时代,也不知从哪里弄到了一册童恩正教授写的《古峡迷雾》,囫囵吞枣之后便播下了“找东西”的好奇心,从此便伴随着人生萌发、生长,直到渐懂人世,才蓦然发现在一个汲汲于功名、碌碌于红尘的世界,当只有追忆逝水流年、回归人性常识,才能找寻到精神家园时,传统已不是怀旧的情绪,而是生存的现实需要。如果说尚能修身养性,那也未免太功利和太抽象了,因为至少它还可以让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如何让灵魂跟上疾行的躯体,这实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世纪严肃话题。

蓬雀苦翅短,岂能登高枝。短暂几年的笔耕历程中,少不了像著名发明家、中科协科技与人文委员会主任张开逊教授,本源文化的领军人物、阆中市文联老主席李文明先生的提携,他们于百忙中为本书写下了充满哲理和人文精神的序言,既让人汗颜,又催人奋进。特别是德高望重的马识途老前辈,在95岁高龄还为后生题写书名,为拙作添了一笔重彩,也为本人壮了一次斗胆。还有为本书付出辛劳的摄影师奉艺、陈勇,篆刻家缪永舒、拓片制作者任阆,特别策划人冶青,阆中市图书馆、名城研究会、档案馆、民间博物馆、市志办、市文联、书法协会、收藏协会、“老照片”客栈以及许许多多的朋友同仁,是他们秉承“天地虽苍茫,古道照颜色”的淳朴民风,借给了我一双“隐形的翅膀”,在这里我还要毕恭毕敬地再三道一声:谢谢了!

“守望”精神家园,固然需要,但更值得敬重、钦佩的还是那些世世代代用心灵去“守护”家园的人们,而不是仅知道恣意狂舞一柄双刃剑的“浪人”。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但愿一个人的“守望”,能换来更多更多人的“守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守望吾土吾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阆中)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7044475
开本 24开
页数 1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0-02-01
首版时间 2010-02-01
印刷时间 2010-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72.714-53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宁夏
211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6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6: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