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本书读懂中华圣贤(人生必经的思想巅峰之旅)
内容
编辑推荐

一本书读懂中华圣贤,提升个人知行力,解读中国软实力。

本书从新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圣贤作了新的梳理与诠释,让人们得以重新审视中华圣贤、审视中国传统文化。本书不是在罗列知识,而是在提炼智慧。

内容推荐

本书选取易家、医家、道家、儒家、佛家、兵家、法家、墨家等中华传统文化八大宗派,以伏羲、黄帝、老子、孔子、孙子、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慧能、朱熹、王阳明十二大圣贤为主线,从当前的新视角选取圣贤独特的人生片段、智慧语录,再现圣贤之言、之行、之思、之心,充分呈现其“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的真切意志与情怀,同时展现其精神、思想对中国、对世界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真正展现出中华民族自强精进、生生不息的国学精神——像易家一样认知,像医家(中医)一样思考,像道家一样睿智,像儒家一样理性,像佛家一样达观,像兵家一样犀利,像法家一样严律,像墨家一样做事。

这既是一部好看、精彩的国学读本,又是一部励志、实用的心灵读本,说到底,它是一次人生必经的思想巅峰之旅。

目录

序言

文化力是精神家园的太阳

智慧——现代人的点金术

思考国学的精神

致读者

思想的翅膀

第1章 像易家一样认知

伏羲篇

飞翔的蜘蛛

影响&评价

思想精粹

圣迹缅怀

思想述评

第2章 像医家(中医)一样思考

黄帝篇

大地的行者

影响&评价

思想精粹

圣迹缅怀

思想述评

第3章 像道家一样睿智

老子篇

边疆的泉水清又纯

影响&评价

思想精粹

圣迹缅怀

思想述评

庄子篇

江湖亮剑

影响&评价

思想精粹

圣迹缅怀

思想述评

第4章 像儒家一样理性

第5章 像佛家一样达观

第6章 像宾家一样犀利

第7章 像法家一样严律

第8章 像墨家一样做事

后记

试读章节

你所看到的,是你想看到的。就像伏羲能看到蜘蛛飞翔。

一个人关注什么,他就会看到什么。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关注点在哪里,他的认知就在哪里;有什么样的认知,就有什么样的结果。

有人说天堂、地狱其实是同一个世界,由于人的认知不一样,于是才出现了所谓的天堂与地狱。曾经有个关于苏东坡的故事。

一次,苏东坡、佛印两人面对面地坐禅,东坡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

“像佛。”佛印并反问:“你看我像什么?”

东坡哈哈大笑:“像狗屎。”

东坡一脸得意。回去后,他把这事对苏小妹说了。

苏小妹是女中豪杰,闻后一脸不屑地说:“你又吃亏了,佛印心里全是佛,所以看什么都是佛,而你心里全是狗屎,所以你看谁都像狗屎!”

心相即世相,世相即心相。八卦及后来依此发展而来的《易经》,是构建心相的杰作,是人认识世界、认识自然、认识人类自身的神奇宝典。

趋福避祸、化凶为吉是其认知价值,一分为二、正反转化是其认知方法。

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大道至简是玄机。

P1

序言

近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国学越来越重视,这是一个很可喜的现象。作为一个长期从事文化工作的老人,我对此深感欣慰。

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我国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

由此,许多以炎黄文化、华夏文化、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文化而命名的社会组织相继诞生,“国学”浪潮的兴起,孔子学院在多国的建立,凡此种种,都表明一个重大的转机正在发生。众多的有识之士,在党中央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号召的激励下,高举弘扬中华文化的大旗,行进在文化复兴的大道上。

《一本书读懂中华圣贤——人生必经的思想巅峰之旅》,正是诸位有志之士的理想与血汗的结晶,其叙述的软实力,与我倡导的文化力高度吻合。我曾从文化元素力、文化潜移力、文化影响力、文化生产力、文化思维力、文化先导力、文化孵化力、文化平衡力、文化钝感力、文化形象力、文化安全力、文化永恒力等21个方面论证了“文化力是软实力的核心”。

文化蕴涵着巨大的力量。这种“力”并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因而,人们更形象地将文化之力称之为“软实力”。从本质上说,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而文化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身的。“文化者,人化也;人化者,德化也;德化者,强化也;强化者,美化也”。

我从事文化工作30年来,一直在思考“文化之力量”。在全球化越来越势不可挡的大背景下,我把多年以来思考的关于文化力的一些关键问题写了出来,没想到不管是领导还是普通市民,都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同的人都能从文化力这个话题中得到启示。

美国人看到我写的《文化力》,请我到美国国会图书馆作文化力的演讲。我说:我们中国有5000年的文化底蕴(有学者考证实际上超过6500年),美国的文化底蕴还不到250年,确切地说是220年。那么,为什么5000年的文化古国的文化力,比不过200多年的美国的文化力呢?这是因为美国注意了文化力的集成,注意了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对接、文化产品与文化市场的对接、现代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对接,同时又有一些比较宽松的政策。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美国是一个文化产业大国。中国有朝一日能把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文化资源与文化科技、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连接起来,就会成为文化力最强盛的国家。

通俗地讲,文化力就是文化的力量。但文化与文化力是有区别的,也就是说,文化还不等于文化力,只有把文化应用到实践中去,文化才能转化为文化力。文化力可以在经济建设中起先导作用,在思想建设中起感召作用,在环境建设中起辐射作用,在人才建设中起催化作用。所以,文化力对于个人来讲,它是支配和改变其命运的一种巨大的力量,将伴随人的一生。

我个人十分推崇“文化力”,我9岁当童工,后来上了5年学,之后就参加工作了,之所以能够改变命运——从一个童工到了高层的文化机关,主要靠的是文化力。

我还倡导“精神力”。精神力是国力之王,也是个人魅力之王。

我也一直致力于开展以道德力为基础的“新国风”运动,推进“东方文艺复兴”,我感到这一活动比我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时倡导的“五讲四美”活动意义更深远。

文化力是精神家园的太阳。

精神力是精神家园的支柱。  道德力是精神家园的春风。

文化力可以提升人的文化素质,可以改善人文环境,可以照亮人生之路,可以使人们的生活福寿康宁。

精神力可以激励人们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去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精神力可以防止精神上的两极分化所导致的人格精神分裂症、家庭精神分裂症和民族精神分裂症,促使全社会和谐发展。

道德力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提升人们的道德素养。道德力是一个家庭、一个集体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维系力量。

这,也正是《一本书读懂中华圣贤——人生必经的思想巅峰之旅》所要告诉我们的。

一个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要富强起来,必须要靠文化,有了文化穷不久,没有文化富不长。

文化力是文化活动的引擎,它能把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活动的成果,凝聚成永恒的精神。

虽说当下国学热潮渐起,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发掘、整理、弘扬还远远不够。中华文化在世界上无与伦比,许多文化理念在国际上都被认为是金科玉律,但我们却将其中许多闪光的东西丢了。我花了11年写《人生宝典》,就是为了发现、整理我国优秀的文化、道德伦理、传统美德。我写本书的时候,跑遍了国内的书店,却找不到更多的参阅资料,有的是我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找到的,他们那里有些中国传统文化保存得比我们好。

《一本书读懂中华圣贤——人生必经的思想巅峰之旅》从新的角度切入,对中国主要的文化与圣贤作了次新的梳理与诠释,让我们得以重新审视中华圣贤,审视中华文化。这本书不是在罗列知识,而是在提炼智慧。

如果读者不能从中看到新的知识,汲取新的智慧,我想,至少也可以触摸到一颗颗热情、滚烫的心吧。

是为序。

后记

对我来说,今天是一个风云际会的日子。

《良心》丛书(《企业良心》、《职业良心》、《公民良心》)今天一周岁了,奋笔一年多的《崛起》三部曲(《沉重的河南——中原崛起之路》、《中国人,我们回家吧——找寻失落的精神家园》、《市场理性批判——新服务运动》)终于在今天画上了句号,《一本书读懂中华圣贤》也将在这一天付梓。这一些,还不是最大的收获。

我的心是何等的兴奋啊!兴奋得我彻夜无眠。

两年之中写完七本书(《良心》丛书和《一本书读懂中华圣贤》与海平合著),这一切的能量似乎与生俱来,在我的内心里沉淀、积聚、裂变、撞击了三十七年后,那凝聚了整个生命的能量啊,在这两年得以爆发。

《良心》丛书最初的创作动机源于2004年,目的是找回人们失落的良心和安全感。

和所有出生于20纪70年代的中国人一样,当我满怀炽热的梦想与深切的期盼,走进21世纪之际,频繁暴发的食品安全事故、煤矿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医药医疗事故……让我猝不及防,美好的愿望遭受着无情的撕扯。

生命安全日日受着严重的威胁,道德底线天天受到严峻的挑战!面对这样的社会,我不禁问自己,我该为它做些什么,我能为它做些什么?

我虽一介书生,但“位卑未敢忘忧国”。

2004年8月,安徽阜阳暴发了劣质奶粉事件,数十名待哺的婴儿成了此次事件的牺牲品。从那一刻起,我开始关注安全生产与社会责任这个课题,并决心集中采写相关案例,出版一套安全事故案例丛书,誓以血的教训唤醒全社会对于安全问题的漠视。

在安全事故案例的整理和研究过程中,我渐渐发现,我把问题看简单了。

大量的案例显示,大多数安全事故产生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安全技术问题,而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让某些个人或企业丧失了良知。也就是说,大多数所谓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预见的、可以避免的,甚至很多安全事故是人蓄意而为!也就是说,对于这些我原以为是由于集体无意识造成的生产安全事故,大多是事发者集体有意识的行为!

多么可怕的一个问题!

这不由得让人愤慨,如果说“物”的恶行尚可容忍,因为“物”的存在是不可选择的,那么,这些所谓“物”的生产者却是不可原谅的!他们怎么可以如此的蔑视珍贵的健康和生命,他们的社会责任哪里去了,他们的职业操守哪里去了,他们的良心又哪里去了?

对,是良心!公民的良心,职业的良心,企业的良心……全社会的良心!

2008年9月8日,三鹿毒奶粉事件全面暴发,全国成千上万个孩子再次成为毒牛奶的受害者;而同样是在这一天,山西襄汾尾矿溃坝,顷刻间200多条生命被无情吞噬!从2004年8月开始燃起的,经过几年近乎泯灭了的社会正义感,四年后再次直击我的灵魂,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完成良心系列丛书,是一项艰巨而急迫的使命!良知与责任的召唤,让我别无选择!

《良心》丛书是一部主题沉重的书,沉重得甚至令人悲伤疼痛。然而,在某些特殊的时刻,人生需要这种刻骨铭心的疼痛。就像纯洁的心灵往往经由泪水的浸洗,卓越的人生总得经受严酷的锤炼一样。

“疼痛是无人想要的礼物”。但是,疼痛对人类的健康起着关键的作用。布兰德医生认为:“疼痛不是侵略性的敌人,而是一种忠诚的信息,这种信息通过我自己的身体来警示我一些危险。”因此,他建议:“倾听你的疼痛。”  世界是一个整体,万物紧紧相连。

在书中,我们呼吁,全社会都在口诛笔伐、声讨制假售假的丑恶行为,都在强烈谴责昧着良心做事者的同时,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妨对自己的良心作一番审视,来一次彻彻底底的反省、盘点,找回我们原本没有受到污染的善良的人性。

感同他人的苦痛,消弭身外的苦痛,我们才能摆脱自己的苦痛;深记昨天的苦痛,认清今天的苦痛,我们才能规避明天的苦痛。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让悲剧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演。

当我们看到苦难继续延伸时,如果我们的心还会疼痛,就应不惜一切代价和甘冒风险地遵从良知与职责的召唤。

2009年9月8日上午,《良心》丛书首发式在清华紫光国际交流中心举行。百余名清华大学总裁班学员和领导专家出席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首发式结束后,我们举行了一个小型宴会,参加宴会的有著名商业哲学家王育琨、职业生涯规划导师程社明博士、积极心理学导师符然雅、学习型组织导师傅宗科博士,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资深主持人张文星等二十余人,席间,李燕杰先生兴致勃勃地说:“我今年八十岁了,我的演讲生涯已三十余年,在全球600多个城市演讲了4000多场,经历了三代领导人,和我同时代的演讲家继续活跃在演讲台上的已经绝无仅有,我之所以能做到这样,我认为主要归功于两个原因:一是与时俱进,我自1977年1月25日踏上演讲台,1981一1986年的演讲主题为‘塑造美的心灵’;1987—1989年为‘发扬拼搏精神’;1990一1992年为‘迎接新时代的挑战’;1992—1995年为‘投身改革大潮’;1996—1999年为‘做时代弄潮儿’;近些年的主题是‘大爱大智大美,勇立时代潮头’。二是口风严谨,不浮夸,不虚妄,从来不说过头话,不说不该说的话。

我想给你们说的是,在今天的演讲中,我把这三本书奉为圣经,嘹原你可以写篇文章,专门记下这件事。在给这三本书写序的时候,我非常谨慎,只说这是三本‘圣书’,而今天早上来这里之前,我决定用圣经来形容这套书。它是有根据的:一是《圣经》是传播大爱的福音,《良心》丛书同样是这样;二是《圣经》不是由某一个人写就的,而是由几代希伯来先知们的文章积累而成的,《良心》丛书同样是集当世大众之智慧,只是借由你们两人之手而成;三是书写《圣经》的那些先知们都很年轻,你们也不要因为年轻而妄自菲薄。传人间之大爱、大智、大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009年9月17日,李燕杰先生在家中接受人民日报社下属一家杂志的采访,邀我一起参加。采访后,我们在首师大家属院内散步,李老师再次提到该事,先生一边走一边问:“嘹原,你今年多大了?”“三十八岁。”我说。先生说:“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才三十岁。”

也是在那次见面中,我们谈到中国软实力,我和海平认为非常有必要写出这本书,先生立即给我们开出书单,让我们深入研习和参考,并给我们思路与启发。那一天的会谈原定一个小时,结果在他的书房里,我们一直谈到天黑。

于是,我们分工创作,李老师主要负责点评,点评是他在春节期间拖着80岁的病躯所完成的。我知道,先生所做的这一切,完全是用自己为我和海平做背书。在李老师的指导下,我与海平一同,开始从中华先贤的思想里寻找智慧和力量,经过近半年的努力,以提升个人知行力,解读国家软实力为宗旨的《一本书读懂中华圣贤》顺利完成初稿。

我是信基督的,我的信条是“我活着便是基督”,先生毋庸置疑是我的榜样。

人们形容说,作品是作家的孩子,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而我的感觉却恰恰相反,创作《良心》系列丛书的五年经历,似乎使我重生了一次,生命得到了又一次成长,心灵被荡涤的像婴儿般纯净。而《一本书读懂中华圣贤》的创作,则让我如同置身在人类文明的天空之下,无数睿智之光照亮我的身心。

借着先贤思想的力量,循着良知与责任的召唤,肩负着找回社会失落的良心和安全感的使命,顺着追寻良知的小路,我又创作了《崛起》三部曲,这一年中,我似乎溯游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吮吸着人类母亲文明的乳汁,使我得到无尽的给养,心灵无限强壮,最重要的是,我望见了久违的精神家园,望到了回家的路,最让我欣喜的是,我们正在路上!

感谢李燕杰先生——智慧而善良的老师,是您引领我们走上了追寻的道路,给我们勇气,给我们方向。

感谢高占祥主席,自《良心》丛书以来对我和海平所从事的研究,始终给予高度关注、支持的力量。

感谢万绍芬部长,您真诚、细心的指导,为本书增添了色彩,您的智慧与热忱,永远是鼓励、扶持我们的重要力量。

感谢为本书付出努力的人,没有你们的付出,就没有本书的出版。

感谢育琨,多年来兄弟般的情谊,给我们清新的向上的力量;你给予的导师般的指引,让我们学会一个人一辈子用心做好一件事。

感谢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助理崔巍老师,您对文化、精神、思想与国学的信心与信念,给了我们极大的鼓励,同时感谢陈冠、杨思卓、郭春林、田毅、刘鸿雁、韩元茗等各位老师,在前进的路上,你们金色的身影正是我的方向所在。

感谢我的铁锅(哥)著名品牌专家任立教授。4月初,在去河南鲁山墨子故里考察的路上,我和海平深陷在该书的架构上不能自拔,是您的智慧,帮我们勾画了脉络。

感谢我的合作者黄海平,我们是兄弟、朋友,也是同行者,是生命中的双子星座。2002年冬,在阴冷的西湖边我所写下的梦想,今天正在照进现实。

感谢光明、凯涛、田静及团队同仁对我的支持,在这里我未能一一写下你们的名字,但在内心里,我会永远记下你们给我的团队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的支持,让我在两年内得以完成这超过百万的文字。

感谢我的夫人,为我的生命之火添加薪柴,让它燃烧得更旺盛、更壮烈。此刻,她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我就陪护在她的身边,听着她均匀的呼吸,写着这些感动的文字。

今天对我而言是里程碑式的一天!.而这一刻,正是我生命完全打开的一刻。自此以后,我要做一个思想者、实践家、推动者,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国学实践工程中去,为“推进华夏国学实践,重建民族精神家园”而奋斗。

我们所有的智慧和力量均来源于我们的祖先,而我们只用了一点点的智慧和力量来传颂他们。

仰望星空,繁星点点,不仅照亮过去,照亮今天,也将照亮未来。

2010年9月9日清晨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本书读懂中华圣贤(人生必经的思想巅峰之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燕杰//张瞭原//黄海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323426
开本 16开
页数 1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