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像天一样高/三昧文学馆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他们相知相悦,朝夕相处,却不知道爱早已降临。她去爱了一个人,他也去爱了另一个人,等他们终于明白过来时,生活已经走出好远,爱情,注定随着年华慢慢消逝。

这是一个关于诗歌的故事。二十世纪80年代,是诗歌的黄金时代。在诗意的光芒中,三个年轻人相继从小城出走,踏上自我放逐之路,试图找到一种可以容纳诗歌的美好生活。

这是一个关于理想的故事。做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做一个消瘦的行吟诗人?或者就做一个半耕半读的农人?最远大的理想不一定难以实现,最卑微的想法却要耗去毕生的精力。

干净逷透的诗性语言,充满象征意味的人物和情节,激情、自由和梦想主题,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尊敬,并引起了许多作家和评论家的极大关注。

内容推荐

本书像许多成长小说一样,主人公都是一些年轻人,小西、康赛、阿原、晏子,是诗歌、高原、反现代的朴素的生活理想使他们走到了一起。然而,随着生活的次第展开,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越来越激烈。阿原似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走进诗性世界,或者说,他是一个企图在精神与物质层面都得到圆满的人,有着极强的社会适应性与生存能力,是第一个“清醒者”。

康赛是一个灵魂一样的人物,阿原、小西、晏子,这些人的聚散离合都因他而起。在作品的绝大部分故事时间中,康赛是对诗、对理想表现得最为决绝的一个,他最大的苦恼就是人的肉身,人的世俗的烦恼。这个连他人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都可以看轻的人却经不住母亲的一次哀求,就回到了家乡,并且出人意料地接受世俗的安排做了一名整天与公文交道打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小小公务员。康赛变了,这是小说最大的悲凉,这是一次真正的诗人之死。

当康赛作为诗人死了之后,读者的目光才回到叙事人兼人物的小西身上,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之中我们发现,真正在不经意当中成了理想与诗的守护者的竟是小西!她可以不在乎母亲的絮叨,她同情伙伴们的遭际,原谅并接受伙伴们的一切选择。她经受了太多的挫折,身心遭受了太多的打击。她终于知道了生活的严酷,知道了什么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但她没有重复同伴的路,送走了伙伴,她依然坚守着自己的选择,她知道如何在现实的挤压与砍削中腾挪以避免精神的伤害,她更在现实的磨砺中渐渐拥有了一个阔大、坚强而柔软的心。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三年了,我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不但如此,我还不分青红皂白地爱上了写作。零散地做点工,偶尔来一次简朴的旅行,用这种办法,我在尽可能的范围内钻来钻去,竟比老妈一辈子走过的路都长。我喜爱这种生活。

三年前,我还在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大学里,攻读所谓的经济管理。有一天,我第N次在课堂上打起了瞌睡,并且被自己的口水吓醒了。我很羞愧,也很茫然。就在这天晚上,我逃走了,什么也没要。我回到家,对老妈说,我不想读书了,如果你非要我回学校,我就去死。老妈被我吓得目瞪口呆。这是我的经验,跟老妈说话必须极端一点,最好一句话就将她震晕,否则,除非你有耐心将道理讲得比赤道还长。

康赛秘密来电,邀我去新疆,他甚至不惜花钱用了一个惊叹号。我藏好电报纸,二话没说,立即辞了正在做的工作。

车过兰州,我就有点挺不住了,窗外悠悠乎乎地飘着些鸡毛一样的东西,仔细一看才发现,竟然是雪花。看看身上那件薄薄的羊毛衫,我开始恨我的老妈。

当我决定走的时候,老妈肯定从我的脸上看出了些什么,虽然我什么也没告诉她。我收拾行李的时候,她一直满腹狐疑地盯着我。趁她不注意,我闪电般地取下皮夹克,使劲往旅行包里塞进去,这时候,老妈表现出少有的好眼力,她狡猾地说你究竟要在武汉住几天?穿皮夹克还早着呢。我只好悻悻地将皮夹克放回原处,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那就不带呗。

我不想告诉她我此行的目的地是新疆,我不愿意任何人,哪怕是我的老妈来过问我的私生活。事实上,我几乎没有一般人所说的私生活,除了那些突如其来的念头。但你没法告诉别人你的念头,因为它总是突如其来,又在倏忽间无影无踪,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下一秒钟会有什么。如果我把这些飞逝的念头也告诉老妈,她肯定会因为应接不暇而得上眩晕症。我不想她得上眩晕症,我爱她那昏头昏脑的迟钝样子,像一锅稠稠的赤豆粥。自从我从学校逃出来后,她一直为我担惊受怕,她固执地认为我的生活一定出了大毛病,但她又不知道这毛病到底出在哪里,她只知道不能随便惹我,也不能过分关心我,否则我会立马以死要挟。所以,几年来,她一直暗暗地观察我,分析我,对着我紧闭的房门费力思考,不分昼夜,这使她的面孔看上去紧张而又神秘,常常在没开灯的傍晚吓我一跳。当然,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我最终还是在她眼皮子底下溜走了,一直以来,这正是她最担心的,她似乎隐隐约约地意识到,终有一天我会离开她,就像鸟儿离开树梢。

可是新疆太遥远了,我一时不能预测归期,这使我对老妈动了恻隐之心: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妇人,每天绞尽脑汁地计算那点少得可怜的退休工资,一心指望着能在菜贩子那里占到一点便宜,还要战战兢兢地面对一个自称跟她无话可说的女儿。于是我撒谎说,武汉有个朋友最近发财了,买了一套宽敞的公寓,邀我去休创作假。老妈一直以我为骄傲,她本人大字识不了几个,养个女儿却丧心病狂似的做着作家梦,这也是她对我的退学不过分追究的原因之一。她对创作假一说心存疑虑,却又苦于不知该从何处盘问,只好无可奈何地放行了。

我就这样提着最简便的行李出发了。我一手提着包,一手插在牛仔裤里,轻轻松松,面带笑容,在昏暗的楼梯上弹性十足地沿阶而下。这是我的法则,每逢出门,一定要面色祥和,心情如花绽放,否则,旅程定有不顺。走出门洞,刚一拐上马路,心里突然咚咚直跳,这种情况是从来没有过的,我觉得这也许是个好兆头,唯一的遗憾是我磨蹭了又磨蹭,还是没有机会把皮夹克塞进包里,我知道西北已经很冷了,但我带的钱不允许我再去买一件皮衣。自上次旅行回来后,我一直过得比较节省,因为康赛说,下一步我们得去新疆看看张阿原了,那是我以前的一个朋友,不知他现在怎么样了。我认真地积蓄了一笔,差不多有两千块。

新疆是我比较喜欢的地方,我比较喜欢雄性的地貌,我不喜欢阴湿的南方。

夏天过去,街边开始飘动第一片黄叶的时候,康赛的生活出现了一些变故。他再也无法忍受他的生活和工作了,他说我渐渐感到心口发慌,四肢无力,呼吸困难,再这样下去,我非憋死不可,我得自救,我要逃跑。

康赛说跑就跑了,脱下他那件可笑的红色工作服,整整齐齐地放在已经站了三年的副食品商店柜台上。这一举动让我想起金蝉脱壳。事实上,康赛的逃跑更像是在躲避一件事。那段时间康赛家里正在给他张罗着媳妇,康赛心烦意乱地看着父母燕子衔泥似的,今天买回一堆木料,明天抱回一台电器,看看差不多齐备了,就央个邻居说起康赛的婚事,单位要如何如何,家里要如何如何,差不多的就帮忙给撮合撮合。康赛说他们是要给我配对儿呢。

康赛悄悄留下一张纸条后走了。康赛一走,我就开始感到恐慌,没有了康赛,那些又多又长的夜晚我该拿它们怎么办呢?当然,康赛的老妈可高兴了,她是不高兴见到我的。

康赛和我同年,这是个苍白而孤僻的家伙,十二岁那年患上自闭症,十七岁开始写诗,十八岁与我结识,然后再也没有新的朋友。而我,就像被施了魔法,我认为在这个城市里再也没有谁可以像康赛那样令我感到自由和舒展。我肯定出去找过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事,各种各样的理由。唯独康赛,我去找他是根本不需要理由的,如果非得有个理由才能去找他,那么,下雨了,天黑了,天亮了,刚放学,刚吃过饭,刚拉过大便,等等,都可以成为我去找康赛的理由,总之,无论何时,只要我一抬起脚,总是不由自主地来到康赛的窗根下,康赛的家在一个街角处,是那种老式四合院式的房子。有一次,我和康赛坐在一起喝茶,读着康赛新近写的一些短诗,他突然递过来一根烟。

小西,你该学着抽抽烟了。

我好奇地接过来,说不会醉吧?康赛说感觉很好的,不信试一试。那是我平生第一支烟。几口下去,就有点眩晕起来,我夸张地踉跄着,走过去和康赛挤坐在一起,我的左腿紧贴着他的右腿,两条腿黏在一起,惬意地一前一后摇晃着。就在这时,康赛的老妈没敲门就闯进来了,她看看我手里的烟,又看看我们钟摆似的两条腿,皱了一下鼻子,一声不吭地退了出去。当时我想,这个家大概再也不会欢迎我了,不过不要紧,我不是来见这个家,我只是来见康赛。

我知道我们都已到了恋爱年纪,也许这正是我们不去谈恋爱的原因,如果我们也去恋爱,那岂不是说,我们的爱情只不过是发情期的一种生理表现?所以我们很自豪地保持着孤独。当然,做到这一点也很容易,我们都没有了自己的群体,人们快要把我们遗忘了,这正好方便我们没日没夜地混在一起。我们同时感到,那些恋爱的人是多么愚蠢,多么可笑,他们为什么不能像我们这样相处呢?为什么一定要去谈恋爱呢?他们体内真的有什么东西跟我们不一样吗?真的不可控制吗?

有一天,我又一次在康赛的老妈面前犯了个不可饶恕的错误。那时候,康赛的老妈开始自作主张地给康赛物色女朋友,我和康赛却浑然不觉地照例喝茶,抽烟,聊天,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干,就在一起百无聊赖地待着。那天,我们似乎在说着电影,说到了某个镜头,康赛突然神秘地对我说小西,你接过吻吗?我摇摇头说没有。康赛说我也没有。

小西,不如我们来演习一下吧,看看接吻什么味道。康赛认真地说。

瞎讲,你不要随便夺去我的初吻。

康赛不屑地说什么呀,我们只不过试吻一下,绝对不动感情。康赛说着就凑上来。我说好像应该吃点口香糖再来吧。可是康赛家里没有口香糖,康赛说就用苹果代替吧。

就这样,我和康赛在玩笑中开始了我的初吻,那是一个带着浓重苹果香味的深吻。康赛意犹未尽地说怎么样?我说不怎么样,就感觉牙齿太多,老打架。康赛跳起来要打我,我笑着,躲着,康赛央求说小西,再来一次嘛,我感觉有点上瘾了。别看康赛跟我同龄,但他处处表现得像个赖皮小弟弟。看着他耍赖的样子,我忍不住心软了。我说好吧,再试一次,以后可不许这样了。我说要有情调知道吗?我去拧暗了台灯,放起了音乐,然后开导康赛说你想想,电影里面是怎样的,他们先是深情地对视,然后两个人的头微微偏着,闭上眼,凑上去,先是互相亲吻双唇,然后才试着深入,吮吸……

P1-7

书评(媒体评论)

那个“像天一样高”的地方是一个诗与精神的乌托邦,姚鄂梅求证了这个乌托邦的可能性,也展现了乌托邦的破灭,但是,她坚定地认为,在天堂和俗世大地之间并非无路可通,那种探索意志、对那探索意志所持的想象和表现的激情本身就向人们敞开了可能的路径。

——著名评论家 李敬泽

这样的小说是让人感动的。它会令人沉思,回望遥远的旧日时光,在灯火阑珊中寻觅着昔日的影像,打捞在不知不觉中已散落飘飞的精神碎片。八十年代是青年的时代,青春的时代,解放的时代,是情感的放纵、思想的激情与艺术飞扬的时代,也许,这样的年代真的不会过去,她只不过是埋藏在人们的心底,终将成为几代人梦回神牵的所在。

——著名评论家 汪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像天一样高/三昧文学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姚鄂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847922
开本 32开
页数 3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9.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4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3:5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