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文化史探究集--冯天瑜先生七十寿辰学术研讨会文集
内容
目录

上篇

 浣溪沙

——贺冯天瑜教授稀龄华诞暨中国文化史探究集付梓

 贺天瑜兄稀龄华诞

 寿天瑜兄

 赠天瑜兄六绝句

 贺冯天瑜先生七十寿秩

 贺冯天瑜教授稀龄华诞

 贺恩师杖国华诞

 满庭芳

——贺冯先生七十寿辰

 《明清文化史散论》序

 《上古神话纵横谈》序

 《人文论衡》序言

 博涉旧闻 敏求新知

——喜读《中国文化史断想》

 颇有奥义

——评冯天瑜《“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一九六二年的中国观察》

 读《“封建”考论》

 与谷川道雄论“封建”

 《“封建”考论》:破解一则现代寓言

 请为“封建社会理论研究”松绑!

 理论圆熟开生面 识见卓异启新知

——冯天瑜中国文化史研究述论

 冯天瑜明清文化转型学术思想研究

 冯天瑜对湖北史志研究的重要贡献

 “历史文化语义学”:理论与实践

 求真务实拓新

——冯天瑜与历史文化语义学

 冯永轩和冯天瑜父子学术接力

——为冯天瑜先生七十大寿而作

 冯氏学术思想渊薮考略

 “表征盛衰,殷鉴兴废”的文化史家

——冯天瑜访谈录

 义理·考据·辞章

——冯天瑜治学管窥

 一个概念一本书

——读《“封建”考论》

 拨开近百年“封建”概念的迷雾

——读冯天瑜《“封建”考论》

 史学研究的重大成果

——《“封建”考论》

 《“封建”考论》读后

 “封建社会”重辨与儒家思想再认

——冯天瑜先生《“封建”考论》读后

 读《“封建”考沦》杂感

 一部高品位的文化通史

——评中华文化史

 奥义颇多

——读《“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一八六二年的中国观察》

 真学者

——我读冯天瑜

 学问好,人品更好

——贺冯天瑜七十华诞

 淡淡表情,浓浓友情

——我感受的冯天瑜

 我敬仰的人

 良师益友冯天瑜

 高山仰止

——冯天瑜印象

 文若其人

——论冯天瑜教授的人格文章

 闻名、品书、聆教:冯天瑜先生对我学思道路的启蒙

 文化史研究的开拓者,学术道路上的引路人

——记冯天瑜先生对我的教诲

 记我所敬重的冯天瑜先生

 二十五年师生情缘

 感念冯先生对我的殷切关爱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记冯天瑜先生

 文化守望

——记文史大家冯天瑜先生

 往事如昨

——我和恩师冯天瑜先生认识的前前后后

 两载师生缘,绵绵师恩重

——略记冯师二三事

 高山安可仰,徒止揖清芬

——记吾师冯天瑜先生

 冯天瑜先生与《湖北大学学报》

下篇

 马克思共产主义与康有为《大同书》构想述评

 试论儒家的政治哲学及其正义论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人口税演进

 传统农业时代早期的自然灾害与饥荒观念述论

 清人“封建论”对郡县制之检讨

 关于近代长江流域与日本关系研究的思考

 中华民族精神的发生学考察

 中国文化史分期问题再思考

 关于长江文化研究的若干问题

 论文化的两重性及其时代意蕴

 中国古代的“告密文化”

 女性与家庭:社会历史和文化心理的追问

 从吏胥制度看清代社会对新政治形态的诉求

 试论木兰文化的创造与创新

 中国的谋略文化

 由聚而散、散而再聚:近代汉口大众文化娱乐空间的演变

 秦汉算术书中的“舆”与“益冥”

 日译西学与中国哲学的近代转型

——以居日期间的梁启超为中心

 马礼逊与近代基督教词汇的创立

 汉语词汇的生命与生命力

 “文献”: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

 “伦理”,还是“道德”?

——论“ethics”一词的误译及中国文化的伦理性

 Culture Industry的中国之旅

 《葡汉辞典》初探

 “天下之是非”焉能混同“人人之是非”

——为“美术考古学”定义与郑岩先生商榷

 银行词考

 文化史研究的“读词时代”

 近代西方“society”观念的生成

 试论1833—1895年主要汉文西书中的议会文化之变迁

——以议会术语为中心的考察

 明清之际的西学观分化与耶儒秩序论矛盾

 辛亥革命前的中国政治体制“专制”论

 冯天瑜简历和著作目录

编辑推荐

冯天瑜先生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国际知名学者,从事人文学教学及学术研究数十载,成就卓著,桃李满天下。值先生七十寿辰之际,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共同发起举办“冯天瑜先生学术研讨会”,特邀冯天瑜先生学友及弟子相聚于武汉大学,并惠赐佳作,其提交研讨会的文章将结集付梓。研讨会拟定于2011年2月底召开,《中国文化史探究集——冯天瑜先生七十寿辰学术研讨会文集》即作为此次会议用书。本论文集收入的文章主要包括三类:①对冯先生学术的评析(包括对冯先生的文化史研究、湖北区域史研究、历史文化语义学研究等方面的总结、评析);②与冯先生交友的记述(包括师友辈同冯先生的交往、印象;弟子辈对先生教诲及在先生门下的求学经历等);③研讨会参加者本人的论文(主要围绕中华文化史、历史文化语义学、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与地域文化四个领域展开)。

内容推荐
本论文集收入的文章主要包括三类: 1, 对冯先生学术的评析 (包括对冯先生的文化史研究、湖北区域史研究、历史文化语义学研究等方面的总结、评析) ; 2, 与冯先生交友的记述 (包括师友辈同冯先生的交往、印象 ; 弟子辈对先生教诲及在先生门下的求学经历等) ; 3, 研讨会参加者本人的论文 (主要围绕中华文化史、历史文化语义学、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与地域文化四个领域展开)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文化史探究集--冯天瑜先生七十寿辰学术研讨会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傅才武//彭池//张薇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94980
开本 16开
页数 6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00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1.0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3-53
丛书名
印张 4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8
3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7:0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