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史论》是专为留学生本科学生编写的教材。分陶瓷艺术、玉器艺术、青铜器艺术、绘画艺术、书法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和戏剧艺术几个方面,全面介绍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脉络,通过对实例的评论,寓评于述,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鉴赏品位。
图书 | 中国艺术史论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艺术史论》是专为留学生本科学生编写的教材。分陶瓷艺术、玉器艺术、青铜器艺术、绘画艺术、书法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和戏剧艺术几个方面,全面介绍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脉络,通过对实例的评论,寓评于述,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鉴赏品位。 目录 第一编 器物艺术 第一章 陶瓷艺术 第一节 绚烂的彩陶 一 仰韶文化彩陶与马家窑文化彩陶 二 彩陶的艺术特征 第二节 黑陶与“轮制”的发明 一 轮制由“慢”到“快” 二 从“轮制”的发明看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第三节 瓷器的发明与影响 一 从原始瓷到真正的瓷 二 中国瓷器对世界的影响 第四节 瓷器彩绘之滥觞——长沙窑彩瓷 一 瓷器彩绘自长沙窑始 二 长沙窑彩瓷的装饰特色 三 长沙窑彩瓷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第五节 蔚为大观的宋瓷 一 窑变无双 二 白地黑花婴戏纹 三 黑瓷与斗茶 第六节 青花溯源探流 一 青花的起源 二 从至正青花到青花五彩 第七节 典雅的紫砂器 一 紫砂的“紫” 二 紫砂壶中的文人精神 三 紫砂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第八节 康雍乾彩瓷 一 五彩——古彩 二 粉彩——洋彩 三 珐琅彩——中西合璧之彩 第九节 张扬个性的现代陶艺 一 百花齐放 二 “出新”而不“推陈”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玉器艺术 第一节 红山玉龙飞腾 一 最早的玉龙 二 红山玉器的工艺风格 第二节 苍璧礼天,黄琮礼地 一 琮王 二 神秘的良渚玉器纹饰 第三节 殷墟玉凤起舞 一 玉人之态与玉凤之姿 二 商代玉器纹饰探微 第四节 东周玉器的变革 一 造型多见复合类型 二 纹饰趋于图案化 三 风格奇巧且灵动 四 文化意蕴深厚 第五节 汉玉 一 汉玉纹饰亦真亦幻 二 “比德于玉”思想的深化与普及 第六节 唐宋玉器的生活化 一 外来文明影响了唐代玉器 二 世俗文化影响了宋代玉器 第七节 元朝渎山大玉海 一 “玉海”的来龙去脉 二 “玉海”的历史文化意义 第八节 乾隆皇帝与玉器 一 玉山巍巍 二 “仿古”与“模外” 三 时做玉的吉祥意蕴 …… 第二编 绘画与书法艺术 第三编 建筑与雕塑艺术 第四编 音乐、舞蹈与戏剧艺术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艺术史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谦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15061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3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68 |
出版时间 | 2011-04-01 |
首版时间 | 2011-04-01 |
印刷时间 | 2011-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81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120.9 |
丛书名 | |
印张 | 2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5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