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对话高端(世博会客厅访谈精选)
内容
编辑推荐

2010年,百年世博,梦圆上海。壮丽的盛会背后藏着什么样的世博故事?活跃盛会的承磅人物又有着怎样的世博感悟?

世博会客厅将对话高端人士还有公众人物,倾听他们的世博感悟!

本书在《世博会客厅》节目文稿的基础上,加入更多的精彩访谈,使得文本内容更为丰富,人物故事更为完整,理念阐述更为全面,问题探讨更为深入。

内容推荐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和上海广播电视台,在世博专题节日《盛会2010》系列节目之一——电视高端访谈节目《世博会客厅》,采访了在世博期间到访上海的各国政要、公众人物,带领观众一起追寻盛会背后的故事,分享重磅嘉宾的睿智建言。

中国外交部长杨沽篪、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等各国政要,与我们笑谈今世界风云,透视盛会之下的国际合作、交流、竞争与博弈;

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吴志强、上海世博会事务协渊局局长洪浩等世博事务工作者面对面,向我们展示世博园区规划奥秘,探究世博运营之道;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世界遗产中心主任班德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巴里·马歇尔、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等科学、文化、医学、建筑等行业领袖,与我们剖析人类发展进程中的文明成果,探讨当下人类生存、生活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目录

世博·圆梦/1

文森特·冈萨雷斯·洛塞泰斯:我眼中的世博会/3

再访文森特·冈萨雷斯·洛塞泰斯:难忘上海世博会/9

吴建民:世博与“中国梦”/17

洪浩:详解世博运营之道/25

吴志强:揭秘世博园/34

唐子来:分享城市智慧/42

戴安娜·博莱科:米兰世博会在路上/50

外交·对话/57

杨洁篪:解读世博外交/59

赵启正:解读公共外交/66

沙祖康:世界舞台“中国派”/75

骆家辉:中美的博弈与双赢/85

多丽丝·洛伊特哈德:解读瑞士传奇/93

马德琳·奥尔布赖特:中美相处之道/101

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全天候的中巴友谊/110

罗马诺·普罗迪:意会中国/118

对话澳大利亚:机遇与挑战/127

吴思田:种子圣殿背后的英国/134

卢卡·卡采莉:希腊“危”与“机”/142

绿色·公益/151

詹姆士·利普:地球只有一个/153

阿奇姆·施泰纳:聚焦“碳排放”危机/164

理查德·巴恩斯:伦敦的低碳之路/179

莉萨·杰克逊:解读美国环保风云/188

克里斯蒂娜·贝利:红十字风云/197

文化·科技/205

谭盾:从中国对话世界/207

弗朗切斯科·班德林:解密世界遗产/217

汉斯·道维勒:解读城市时代的文化/225

马克·霍林格:“探索”中国/232

大山:不是“外人”的总代表/240

巴里·马歇尔:诺贝尔奖背后/249

袁隆平:天下粮仓/258

城市·建筑/267

夏邦杰:参与建设上海的法国人/269

保罗·安德鲁:建筑梦想/277

郝龙斌:双城、双博与双赢/286

何镜堂:一座建筑的挑战/294

民生·经济/301

穆罕默德·尤努斯:理想的实践家/303

约翰·霍金斯:破解创意玄机/319

樊纲:把脉“后世博”经济/328

维克拉姆·尼赫鲁:世界银行看中国/336

闪淳昌:直面危机/344

试读章节

维克拉姆·尼赫鲁:世界银行看中国

尼赫鲁:城镇化进程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包括上海这样的大都会城市,他们有着文化和产业的多样性,并且这样的多样性和氛围能够促进创新,他们是吸引人才的磁铁,能够持续地带来创新和提升。

《世博会客厅》:作为一位经济学家,您认为世博会会给主办国的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尼赫鲁:世博会对举办城市有两方面的影响。首先,举办世博会需要巨大的投资,特别是在城市主体的建设方面。上海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了对交通基础设施和其他设施的建设,向人们展示能够出色举办世博会的能力,这些基础设施会给上海带来额外的好处。第二点可能更为重要,在世博会期间,国际交往与国内贸易会有一个持续而明显的上升,不仅仅是这些城市的基础设施会在将来得到利用,而且世博会也会对个人商业领域产生影响。

《世博会客厅》: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您认为怎样的城市才能够让生活更美好?

尼赫鲁:在我们看来,城市应该变得适宜生活,特别是大城市。如果它们变得有创新性,就可以支持经济加速。

事实上,世博会从来不是一次单纯的展示会,而是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上海中博成功之初,有专家预计,世博会的举办将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起到一定拉动作用,对于主办地上海来说,则将进一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升级。这其中包括中国政府的投入,也包括像世界银行这样的机构提供的资金支持。

《世博会客厅》:我觉得可能一般人并不了解世界银行,你能不能告诉我们世界银行和普通商业银行的区别?

尼赫鲁:世界银行是一个世界性组织,有186个国家成员组成,涵盖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国家,我们像公司那样运转。世界银行贷款给这些国家,主要是对政府的,世界银行还有个部门是贷款给发展中国家的私人组织,因此我们最终是要发展基础设施,并且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在全世界消灭贫困。

进入世界银行的中文网站,在醒目位置上书写着这样的标语:“建立一个没有贫困的世界”,提醒着人们世界银行并非常规意义上的银行。

世界银行的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由归186个成员国所有的两个独特机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开发协会构成。创始之初,它的使命是帮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破坏的国家的重建。如今,它致力于通过金融和技术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促进可持续发展。

《世博会客厅》:我有个疑惑,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情况和困难,因此世界银行是如何决定来帮助一个国家或提供支持?

尼赫鲁:每一个国家都不一样,每一个国家面对不同的挑战,它们的历史背景、制度、文化也各不相同。世界银行所要做的就是和有关的国家紧密合作。我们做了很多分析工作,非常仔细地研究这些国家的情况,我们和国家政府有非常密切的会谈,我们与非政府组织、学术界、高校合作,由此对这一领域有更好的理解。很多国家都希望获得世界银行的贷款,因此,世界银行在实施贷款计划的每一步时,都考虑得非常具体和谨慎。

《世博会客厅》:举例来说,我们知道在汶川地震后,世界银行提供了7.1亿美金来支持汶川重建。世界银行是怎么决定提供巨额贷款的?

尼赫鲁:事实上中国的地震是世界上众多自然灾害的一个例子。在应对这种情况方面,世界银行非常善于协助受灾地区,我们会做好灾害等级的评定,安排经济上的需要,为受到灾害影响的人们重建家园。在此基础上,我们最终会为受灾国家提供经济上的支持。

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8.0级的强烈地震,总受灾面积达到50万平方公里。地震不仅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对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住房、供水供电系统等也造成了严重的损毁。当年8月,世界银行对此次地震的影响进行了全面评估。初步估计,地震造成的直接伤害和损失约8 000亿元人民币,间接损失更是不可估量。

2009年2月13日,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批准中国汶川地震重建贷款项目,将有7.1亿美元贷款用于汶川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四川、甘肃两省的基础设施和卫生教育设施重建。

《世博会客厅》:世界银行是一次性发放这些贷款,还是按年或者按月发放呢?

尼赫鲁:我们一般是按年贷款给这些国家,但是在这个特殊的案例中,我们有一个专项贷款,这笔贷款一次性提供给政府,并由政府在重建工作中分步使用。

《世博会客厅》:这些贷款都用到什么地方去了?

尼赫鲁:这些贷款主要用于地震中毁坏建筑的重建,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学校、医院诊所等等,这些钱还用于那些在地震中严重受伤的人们的治疗和其他各种需要。

《世博会客厅》:这些贷款如何进行偿还?

尼赫鲁:世界银行是一个专为国家提供长期贷款的机构,有时候长达30~40年,比如说为中国,我们所提供的贷款利率远远低于普通的贷款,这对想要贷款的国家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

如今,两年过去了。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顺利,在曾经的废墟上,一座座新城正拔地而起。除了中国政府的大力投入、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和当地人民的自强不息,世界银行的支持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世界银行的创始国之一,2010年也正是中国与世界银行开展合作30周年。1980年5月,中国恢复了在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1981年起中国开始借用该行资金。也就是在同一年,出生于印度的尼赫鲁进入世界银行工作。

如今身为世界银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学家,尼赫鲁对于整个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可谓观察犀利。早在1996年,尼赫鲁就出版过一本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学术专著,深入剖析了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和困难。在书中,他预见到中国的经济将在过热和降温交替出现中发展。而对于2008年末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尼赫鲁也有独到的见解。

《世博会客厅》:您曾说过要解决金融危机带来的问题,必须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国也确实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您如何评价这一计划的成果?

尼赫鲁:中国做了正确的事情,中国在十一五规划中开始关注重新平衡经济,以达到一个和谐的社会,我认为中国官方明智地运用了经济刺激计划来加快进程。我认为这做得特别好,现在中国最热点的问题是,是否存在经济过热的问题,这也是由于刺激经济发展造成的。政府应该把注意力放到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上。

P336-33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对话高端(世博会客厅访谈精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上海广播电视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302866
开本 16开
页数 3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5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35.2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