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泉内阁以来的政治经济变革--走近日本/关注邻国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2010年,似乎将成为1972年建交以来中日关系变化最大的一年。撞船事件造成的两国民间感情上的摩擦,其激烈程度要大大超过2005年对小泉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时的反应。中日关系将如何继续变化?向哪个方向转变?这些依旧需要我们通过观察日本来得出新的结论。作为一名在一线采访的记者,《小泉内阁以来的政治经济变革》的作者陈言希望通过更深更广地走进日本,去观察、素描所见所闻的一切现象,让中国读者对日本有一个真实冷静的理解。

内容推荐

受语言等因素的制约,能够直接阅读日本报刊、和日本各界人士接触的中国记者数量不多,能够到日本采访的记者更少。2003年,笔者陈言辞去在日本大学和企业的工作而回国当了记者,更觉得在日本生活工作过、对日本社会各个方面有所了解的中国媒体从业人员实在少得可怜。所以,笔者在报道日本的时候,着重通过描写日本社会上出现的具体事例,来展现日本的现状,而基本上没有用评论的方式。笔者力图走一条素描日本的路子,力求描绘别人还没有看到的日本,传播很多人还没有听到的那里的声音。特别是日本虽然号称经济大国,但中国国内关于日本经济的报道远不如关于日本政治的多,并且也缺乏报道的系统性,鉴于此,笔者还一直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关于日本政治和经济的较为均衡的报道。

《小泉内阁以来的政治经济变革——走近日本》为作者的作品集。《小泉内阁以来的政治经济变革——走近日本》将带领大家通过更深更广地走进日本,去观察、素描所见所闻的一切现象!

目录

前言

小泉纯一郎时代的政治经济

 日本亲华亲美两派争斗

 无忏悔的日本

 “9·11”前的日本“战国”时代

 小泉获得众议院选举大胜

 邮政改革破局

 小泉与小泽的“小小战争”

 村上基金丑闻再升级

 小泉时代:日本经济无为而治?

 废止对华政府援助

 中日关系的严冬时期

 石原慎太郎与时髦的右翼

安倍晋三时代的政治经济

 “曖昧”的安倍晋三

 强硬外交失效,安倍内阁受困

福田康夫时代的政治经济

 “背水之战”内阁

 精通外交的日本首相

 无奈中走下舞台

麻生太郎时代的政治经济

 在“卡拉OK政治”中出场

 难以招架民主党的进攻

 理不清的乱局

 丢失政权

鸠山由纪夫时代的政治经济

 在“不信”与“不安”中成为首相

 矛盾的曰美同盟

 经济上告别“水泥盒子”时代

 不得已让出首相席位

 不安与新的扭曲

菅直人时代的政治经济

 草根运动家主管日本内阁

 充满矛盾的亚洲外交

 前原诚司:对华强硬外交的主推手

 日元升值的表象与实际

 日本企业求变

变革途中的日本

 相同的GDP规模与3000亿美元中日贸易

 日本在学习用平等冷静的眼光看中国

 变化中的“日本制造”

 技术革新重点放在了电动车上

 日本GDP的5万亿美元瓶颈

 日本为何能在战后跃居世界第二?

试读章节

小泉纯一郎所属的自民党森喜朗派阀是党内最保守的一派,日中关系在森派的人看来并不那么重要。

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武警确认了我们的汽车牌号后,左手举到胸前,右手指挥汽车进了宾馆。汽车在外国总统、总理访华时使用的二号楼前停了下来。门前一字停着警车、日本使馆车辆、其他黑色车辆,我们穿过人群,走进楼内,见楼层内除了一名女服务员以外,竟无其他人员。日本众议院议员、自民党政务调查会长额贺福志郎,2004年1月10日至13日包下了这座钓鱼台国宾馆内最体面的小楼。

在见额贺之前,我们对日本山口县(相当于中国的省)秋市议会议长坪井丰说了采访的事,坪井吃了一惊,说:“我们这些在日本当市议会议长的人,都很难拜见政调会长。”

执政党的政调会长在日本政坛上的地位远比一般不了解日本政治的人想像的高。日本目前是自民党和公明党联合执政,两党的政务调查会长是各自党的政策最主要决策者之一。自民党党内各种委员会会长都是政调会长的部下,就是那些在内阁里当大臣的人,见了政调会长也要远远地就打招呼。

我们要采访的自民党政务调查会长额贺福志郎,一般被视为具有副首相地位的重量级人物。到中国后,他与日本公明党政务调查会长北侧一雄一起会见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不久前的新年元旦,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其首相任内第四次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中国民众和党政高层的极大愤怒。在额贺一行到北京前的7日到10日,日本外务副大臣和日本防卫厅事务次官也先后访华。《人民日报》下属的《环球时报》发表评论说:“如此多的日本高官几乎在同时访问北京,很明显是为了向中国解释日本近来在外交上一些引起争议的举动。缓解由于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而紧张起来的两国关系。”

额贺福志郎虽坦承向中国“解释”是自己此行任务之一,但是“有一点首先要说的是,来中国访问是2003年11月决定的事”。换言之,他并非专程为“解释”而来。

作为负有重大外交使命的高官,额贺当然要用足够清晰的表述将自己此次出访中国的意图给予一个准确的定位。他定位的不是他个人的意思,而是他所代表的政府的意思。而这个政府的首脑,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对参拜靖国神社乃至中日关系这一类问题的态度和额贺福志郎又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在中国,并没有多少人了解这一点:在日本自民党内,小泉纯一郎所属的森喜朗派阀是最保守的一派,日中关系在森派的人看来并不那么重要。而额贺福志郎则属前首相桥本龙太郎为首的桥本派。森派与桥本派在对华关系问题上意见并不完全一致。

让桥本派政治家来中国解释森派制造的麻烦,小泉也实在是让额贺作难。

森派:中日关系的寒流

2004年1月1日上午11时29分,小泉在参加完皇宫中的新年祝贺仪式以后。到达靖国神社,11时36分开始参拜,11时43分在神社接受媒体采访。

日本电影中,黑社会或右翼团体的头目往往穿黑色和服。下面套一条宽腿的像裙裤一样的灰里发黑的裤子,冬天腰里也要别一把扇子。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就是这个打扮。当然,穿传统日式服装过年,这在日本并不少见。

自从小泉纯一郎当选日本首相以后,因其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中日两国首脑没有实现互访,政治上两国关系转冷。直接的原因就是,小泉周围没有一个懂或者关心中国问题的人,而小泉所属的自民党森派实际上近似地属于“疏华派”。  日本自民党长期执政,党内在首相及大臣的人选上、在工农业政策、内外政策上,各种利益不断冲突,形成了大小帮派如云,帮派之间拉拉打打的复杂局面。主要帮派有原首相桥本龙太郎的桥本派(平威研究会)、原干事长加藤的加藤派(宏池会)、原首相森喜朗的森派(清和政策研究会)、江藤·龟井派(志师会)、山崎派等等。和桥本派、加藤派相比较,森派在自民党内只属于中小帮派,本来是离总裁/首相宝座最远的。P3-4

序言

20世纪80年代,轰轰烈烈的泡沫经济曾经让日本趾高气扬;然而走过泡沫阶段,日本迎来了从1993年开始的失落。这期间,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势头开始萎缩,家电、电子领域曾有过的优势地位开始动摇,除了电动汽车以外,电脑、手机、MP3等领域的最新潮产品,似乎都已和日本厂家无缘。节能环保、社会基础设施等日本所具有的先进技术,和中国普通百姓没有太大的关系,相关的报道不是很多。于是,中国曾有过的对日本经济发展的求知欲,这些年来已经大大地减退了。日本在中国普通读者心中的经济地位,渐渐地和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等同了起来,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日本的国力要比这些国家大出几倍。

长期的失落,给日本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日本国民虽然依旧富足,社会非常稳定,但很多人却对未来忧心忡忡。老龄化在加剧,而新生人口的数量开始剧减,社会养老金、医疗保险所能够支付的费用明显不足。政治及经济上的失落,在社会上反映出来的是国民生活有可能出现的江河日下。此时,改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

回首八年来各类媒体的报道,特别是对日本政治过程的描述,无论是小泉纯一郎,还是后来的多位只能干不到一年的日本首相,再到现在掌管内阁的菅直人,可以看到“改革”一直是日本政治中的主弦律,但我们却很难找到日本改革的具体成果。经济上的颓势愈发地明显了起来。2009年的日本,在GDP总量上与1993年持平,这期间的16年,用日本媒体的话来说是“失落的二十年”,对此民众中充满了失望情绪。政治改革的不顺畅,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停滞,而停滞的经济又让社会不断地保守化。政治改革进行不下去,日本就以向下旋转的方式,一点一点地倒退了起来。小泉之后,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卡拉OK政治”,最终未能阻住向下旋转的态势,今天我们看到鸠山由纪夫在日美问题上的挫折、营直人在中日关系上的摩擦,都只能说明日本改革不顺畅。要走出失落的怪圈,似乎要花相当多的时间。

但惟因如此,我们今天更需要进一步知道和了解日本。受语言等因素的制约,能够直接阅读日本报刊、和日本各界人士接触的中国记者数量不多,能够到日本采访的记者更少。2003年,笔者辞去在日本大学和企业的工作而回国当了记者,更觉得在日本生活工作过、对日本社会各个方面有所了解的中国媒体从业人员实在少得可怜。所以,笔者在报道日本的时候,着重通过描写日本社会上出现的具体事例,来展现日本的现状,而基本上没有用评论的方式。笔者力图走一条素描日本的路子,力求描绘别人还没有看到的日本,传播很多人还没有听到的那里的声音。特别是日本虽然号称经济大国,但中国国内关于日本经济的报道远不如关于日本政治的多,并且也缺乏报道的系统性,鉴于此,笔者还一直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关于日本政治和经济的较为均衡的报道。

2003年以后,笔者先后采访的政治家有数十人,采访过的企业家更有数百人,与日本学者、媒体交往的人数同样在近百人。通过这些采访描绘出的日本,应该是更加贴近日本生活的写照。文章分别发表在《经济》月刊、《东亚企业家》月刊、《嘹望东方周刊》、《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经济信息》周刊等杂志上,也有不少刊载在《南方周末》、《环球时报》、《新快报》、《中国经营报》、《国际先驱导报》、《经济观察报》等报纸上,两者加起来有一千余篇。每篇文章后面都有一位或者几位编辑和笔者作过沟通,对文章进行了修改加工,而文章发表时并没有署他们的名字。我衷心地感谢这些付出了巨大辛劳的编辑们。

一年前,山东大学出版社的姜明老师找到我,提出将发表过的文章重新整理后出一个集子,笔者当时就答应了。但自从当了记者后,就有了追新闻的毛病,旧的文稿不论当时是花了多大的精力采写的,一概很难看上。于是文章选了又选,却一直未能拿出最终稿来。一些稿子则是用几篇文章删改后写出的新稿。在此,衷心感谢姜明老师的耐心等待与指导。

2010年,似乎将成为1972年建交以来中日关系变化最大的一年。撞船事件造成的两国民间感情上的摩擦,其激烈程度要大大超过2005年对小泉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时的反应。中日关系将如何继续变化?向哪个方向转变?这些依旧需要我们通过观察日本来得出新的结论。作为一名在一线采访的记者,我还是希望通过更深更广地走进日本,去观察、素描所见所闻的一切现象,让中国读者对日本有一个真实冷静的理解。

陈言

2010年11月10日

于北京中关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泉内阁以来的政治经济变革--走近日本/关注邻国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742489
开本 16开
页数 2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8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731.3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35
15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0: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