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佛教小百科(历史)
内容
编辑推荐

佛教在中国发展两千多年,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民风民俗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佛教的思想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佛教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当代,中国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同时,文化发展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文化发展包括继承和发扬民族历史上优秀的文化遗产,其中当然包括中国佛教文化中的优秀遗产。由业露华编著的这本《佛教小百科·历史》对祖先留下的这份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和研究,使它在今天新的社会条件下发挥新的作用。

内容推荐

中国佛教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这一点是现在世界上任何一个佛教流行的国家所不能相比的。从佛教的发展历程和流传来看,佛教从印度向世界各地的传播,主要分南传和北传两条路线。南传佛教以巴利文经典为主,北传佛教则以梵文经典为主。北传佛教又可分为汉语系和藏语系两大支,而中国佛教则包括了南传和北传中全部的汉、藏、巴利语三大系统的佛教。《佛教小百科·历史》对祖先留下的这份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和研究。

《佛教小百科·历史》由业露华编著。

目录

什么是佛教,创始者是谁?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释迦牟尼是怎样创立佛教的?

释迦牟尼一生主要在哪些地方进行活动?

什么是种姓制度,当时印度有哪些种姓?

原始佛教为什么会发生分裂?

“上座部”佛教有哪些派别?

“大众部”与“上座部”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

什么是中观派,代表人物是谁?

什么是瑜伽行派,其代表人物是谁?

什么是密教,它有什么特点?

佛教史上有几次重大结集?

阿育王对佛教的传播有何贡献?

迦腻色迦王在佛教史上起过什么作用?

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有何区别?

佛教何时传入斯里兰卡?

佛教何时传入缅甸?

《岛史》和《大史》是怎样的书?

佛教何时传入中国?

《四十二章经》是怎样一部经?

汉代佛经翻译有哪两大系统?

《牟子理惑论》是怎样一部书?

佛教何时开始传入江南地区?

“敦煌菩萨”因何得名?

“般若学”在魏晋时期为何流行?

魏晋时期般若学的“六家七宗”是指哪几家?

《肇论》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是怎么回事?

慧远在中国佛教史上地位如何?

什么是“白莲社”?

鸠摩罗什翻译了哪些佛经?

梁武帝“舍身入寺”是怎么回事?

“三武一宗”之难指什么?

北魏太武帝为何灭佛?

什么是“僧官制度”?

第一个西行求法的人是谁?

法显西行取经有什么贡献?

真谛在华译过哪些重要经典?

“唐僧取经”是怎么回事?

义净是怎样一个人?

天台宗是怎样创立的?

“山家”派、“山外”派各指什么?

“三论宗”主要研习哪三论?

一度盛行的三阶教是谁创立的?

华严宗由谁创立,其基本思想是什么?

法相宗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开元三大士”是指谁?

为什么说律宗是“由小入大”?

净土宗是怎样形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极乐世界”是怎么回事?

武则天为什么支持佛教?

达摩“面壁九年”是怎么回事?

“六祖”慧能是怎样一个人?

神会在禅宗发展史上有什么贡献?

禅宗“五家七宗”是指哪几家?

明代的“四大高僧”是哪四位?

金陵刻经处创立于何时,由谁创立?

支那内学院在中国近代佛教史上起了什么作用?

太虚是怎样一个人?

近代佛教史上有哪些著名僧人?

为什么有人说近代佛教是“居士佛教”?

“大藏经”指的是什么?

“度牒”制度什么时候产生的?

什么叫“清规戒律”?

((法华经》是怎样一部佛经?

什么叫“净土三经”?

《华严经》是怎样一部经?

“般若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涅架经》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什么影响?

中国佛教徒的著作中,唯一被尊为“经”的是哪一部?

《金刚经》是一部怎样的经?

《苏悉地经》是一部怎样的佛经?

《楞伽经》是怎样的一部经书?

《大日经》是怎样一部经?

《金刚顶经》是怎样的一部经典?

《大乘起信论》是怎样的一部书?

《洛阳伽蓝记》是怎样一部书?

南朝梁僧人僧祜汇编的《弘明集》是怎样一部著作?

韩愈为什么写《谏迎佛骨表》?

维摩诘是怎样一个人?

什么叫“菩萨”?

佛经中有哪些著名的菩萨?

什么是“罗汉”?

“四大名山”是哪几座?

大肚弥勒像到底是谁?

济公是否确有其人?

中国佛教有哪些主要节日?

僧人聚居的地方为何称做“寺”?

敦煌藏经洞是怎么发现的?

什么是敦煌学?

八思巴是怎样一个人?

藏传佛教是何时形成的?

“顿、渐之争”是怎么回事?

藏传佛教有哪几个主要派别?

宗喀巴对藏传佛教有何贡献?

什么是活佛,他是如何转世的?

达赖和班禅的称号是怎样形成的?

试读章节

究竟什么叫大乘佛教、什么叫小乘佛教?它们之间有些什么区别呢?

从分布情况看,传人中国、日本、朝鲜、蒙古等地的北传佛教,都是大乘佛教,而传人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以及中国云南傣族地区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是小乘佛教。

所谓“乘”,是梵文yana(音译“衍那”)的意译,有“乘载”或“道路”之意。大约在公元l世纪左右,印度佛教内形成了一些具有新的思想学说和教义教规的派别。这些佛教派别自称他们的目的是“普度众生”,他们信奉的教义好像一只巨大无比的船,能运载无数众生从生死此岸世界到达涅檗解脱的彼岸世界,从而成就佛果。所以这一派自称是“大乘”,而把原来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一概贬称为“小乘”。但是这一称呼,“小乘”佛教派别本身是不承认的,例如现在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国的佛教,一直称为“南传上座部佛教”。

大乘和小乘的区别,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在对于佛陀释迦牟尼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做是一个教主、导师,是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大乘佛教则把释迦佛看做是一个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智全能的神,并且认为除释迦牟尼外,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有无数的佛。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张修戒、定、慧“三学”(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智慧)、“八正道”(八种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法)。大乘佛教则除了“三学”、“八正道”外,还偏重于修习包括“六度”、“四摄”在内的“菩萨行”。

菩萨思想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特色。所谓菩萨,即指立下弘大誓愿,要救度一切众生脱离苦海,从而得到彻底解脱的佛教修行者。大乘佛教徒把释迦牟尼成佛以前的修持阶段,即在修习“菩萨行”的阶段作为自己修行的榜样,因此大乘教徒主张可以在家修行,并不强调一定要像小乘佛教徒那样需要出家修行,这也是大乘和小乘的重要区别之一。大乘教徒把菩萨的修行方法概括为“六度”、“四摄”。“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他们认为这六种方法是能够脱离生死苦海,达到涅槃彼岸的通道。“四摄”是指大乘佛教徒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在与他人相处时需要遵守的四个原则,具体是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大乘佛教认为这是菩萨救度众生时所应遵守的原则和方法。为了与小乘教相区别,大乘教徒把自己的思想学说称之为“菩萨思想”,把自己的修行实践称做“菩萨行”,把自己所遵奉的戒律称之为“菩萨戒”。

在教义学说上,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之间的重要区别是:小乘佛教一般主张“我空法有”,即否定个人的主观精神主体,但对客观世界的否定却不彻底,部分小乘佛教派别则通过“分析”的方法来否定客观事物,实际上却承认事物的基本组成因素“极微”的存在,带有唯物思想倾向。大乘佛教则通常主张“人法两空”,既否定人的主观精神主体,也否定客观事物的存在,他们认为关于客观事物“空”的认识并不是通过“分析”方法得到的,而是“缘起性空”,即一切“法”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不存在本质实体,因而是“空”。事物现象的存在只不过是一种虚幻的假象而已。“性空幻有”,这是大乘思想,特别是早期大乘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另外在修行目标上,小乘佛教把证得“阿罗汉”果位作为修行的最高目标。而大乘佛教则以“普度众生”为修行宗旨,以成佛作为最高的修行目标。P26-27

序言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至5世纪时的印度,其创立者为乔达摩·悉达多。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统治时期,佛教成为印度的国教,并开始向印度周边国家发展。佛教从此走向世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

到了公元13世纪,佛教在印度已经基本消亡。佛教虽然在印度渐渐消亡,但在世界其他地方却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大乘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与中国传统思想互相交汇融合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佛教传入汉地的时间开始是在公元纪元前后,即中国两汉之际。近年来,随着佛教研究的深入,关于汉哀帝时佛教正式传入汉地的说法渐渐被人们接受,1998年中国佛教协会进行了大规模的纪念活动,纪念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不断协调着与中国社会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关系,最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中国佛教,并形成了一些各有特色的中国佛教宗派。中国汉地所传的大乘佛教还影响到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一个所谓的“中国佛教文化圈”。因此可以说,佛教虽然诞生于印度,但中国是佛教发展的第二故乡。

中国佛教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这一点是现在世界上任何一个佛教流行的国家所不能相比的。从佛教的发展历程和流传来看,佛教从印度向世界各地的传播,主要分南传和北传两条路线。南传佛教以巴利文经典为主,北传佛教则以梵文经典为主。北传佛教又可分为汉语系和藏语系两大支,而中国佛教则包括了南传和北传中全部的汉、藏、巴利语三大系统的佛教。

佛教在中国发展两千多年,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民风民俗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佛教的思想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佛教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当代,中国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同时,文化发展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文化发展包括继承和发扬民族历史上优秀的文化遗产,其中当然包括中国佛教文化中的优秀遗产。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对祖先留下的这份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和研究,使它在今天新的社会条件下发挥新的作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佛教小百科(历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业露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747204
开本 16开
页数 1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9.2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6
18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6:5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