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佛教小百科(密宗)
内容
编辑推荐

国内专门论述介绍密宗的书籍不多,人们对密宗普遍感到神秘。《佛教小百科·密宗》的目的就是力图从起源、形成、发展、传播、义理、修习、仪轨等方面揭开密宗神秘的面纱,向人们介绍密宗各方面的基础知识,编者丁明夷希望能对一般读者或宗教学研究者有所裨益。

内容推荐

密宗虽然在印度消失,却在中国的西藏地区传播开来,且由中国传入日本、朝鲜半岛,成为一派相当强盛的宗教势力。它的起源和发展传播,值得我们作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特别是密教在传入西藏以后,形成独树一帜的“藏密”,建立政教合一的一统天下,这在中国佛教其他宗派中,尚无此例。因此,对于密宗历史及其内容的了解,就更加重要。特别是探讨宗教史和宗教社会学的人,若不了解密宗的发展、传播,那么对于公元7~12世纪的印度,一千余年来的中国汉地和藏地,以及影响日本文化的宗教势力,都难于去作深度的认知。

《佛教小百科·密宗》力图从起源、形成、发展、传播、义理、修习、仪轨等方面揭开密宗神秘的面纱,向人们介绍密宗各方面的基础知识。

《佛教小百科·密宗》的编者丁明夷希望本书能对一般读者或宗教学研究者有所裨益。

目录

什么是“密宗”?

密教如何在印度形成?

密教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印度密教崇尚密咒是怎么回事?

“瑜伽”与密教有什么关系?

“大日如来”为何被密教尊崇?

如何看待印度密教的“法统”?

印度密教有哪些主要经典?

何谓“密教四部”?

“明王”、“明妃”是什么意思?

“金刚”是什么意思?

“大乐”思想与性力派有何关系?

印度波罗王朝如何扶植密教?

印度著名的密教寺院有哪些?

印度密教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印度密教的传播情况怎样?

密宗是何时传入中国西藏的?

莲花生大师的生平事迹有哪些?

藏密“前弘期”有哪些特点?

朗达玛灭佛对密宗有什么影响?

藏密“后弘期”有哪些特点?

译师在传播密宗方面有何贡献?

西藏苯教经历了哪些历史变化?

阿底峡对藏传佛教的贡献如何?

宗喀巴对密宗的发展有何贡献?

宁玛派侧重的密法是什么?

宁玛派的大圆满法是什么意思?

噶当派侧重的密法是什么?

《菩提道灯论》的内容是什么?

萨迦派侧重的密法是什么?

八思巴的生平事迹如何?

萨迦派的“道果法”内容如何?

噶举派侧重的密法是什么?

“大手印法”的内容是什么?

什么是“宁玛九乘”、“三部”?

希解派的教法是什么?

觉域派及其密法是什么?

觉囊派及其密法是什么?

郭扎派由谁创立,该派情况如何?

夏鲁派由谁创立,该派情况如何?

格鲁派的显密教法是什么?

“缘起性空”是什么意思?

藏传佛教寺庙有哪些特点?

布达拉宫是一幢什么样的建筑?

桑耶寺是一座什么样的寺院?

拉萨三大寺是哪三座?

甘肃、青海、内蒙古等地的藏传佛教寺院有什么特点?

西藏佛寺壁画有哪些主要流派?

什么是“六字真言”?

藏传佛教的主要典籍是哪些?

藏传佛教密宗的义理是什么?

藏密义理“三密为用”和“四曼为相”是什么意思?

藏密义理“五佛五智”和“六大为体”是什么意思?

藏密义理“因、根、究竟”如何解释?

“乐空双运”是什么意思?

藏密为什么有愤怒、恐怖的神?

什么是欢喜佛?

藏传佛教的神主要有哪些,其特点如何?

藏密的修习组织、制度和次第是怎样的?

藏传佛教有哪些专门修习机构?

何谓藏密的灌顶?

藏密的传播情况是怎样的?

藏传佛教的封号主要有哪些?

达赖喇嘛、班禅的名称最早何时出现?

中国汉地早期密部典籍的译传有哪些?

何谓“开皇三大士”?

“开元三大士”与汉地密宗正式形成有什么关系?

什么是“金胎两界”密法?

中国密宗祖庭在哪里?

中国密宗主要供奉哪些造像?

什么是曼茶罗?

什么是五方佛?

什么是八大明王?

什么是八大菩萨?

什么是三十三观世音菩萨?

什么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什么是地藏菩萨与十殿阎王?

什么是十二圆觉菩萨?

什么是陀罗尼经幢和经变?

什么是药师经变?

什么是孔雀明王?

什么是密理瓦巴像和大黑天?

四天王中为什么最盛行毗沙门天王像?

国内现存哪些初唐密宗造像?

敦煌现存主要密宗题材是什么?

密宗造像为何盛行于四川,四川石窟中的密宗传承是什么?

柳本尊、赵智凤的事迹有哪些?

大足密宗石刻有哪些特点?

杭州飞来峰和北京居庸关元代造像为什么重要?

西安青龙寺惠果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什么贡献?

什么是日本东密和台密?¨

空海在日本佛教史上地位如何?"

法门寺出土文物与晚唐密宗有什么关系?

雍和宫是一座什么样的寺庙?

外八庙包括哪些寺庙?

剑川石窟与密宗有什么关系?

凉山岩画与密宗有什么关系?

水陆画与密宗有什么关系?

藏传佛教的法器有哪些种类?

试读章节

“杂部密教”修无相瑜伽,即妄以明空性之理,常我的色彩尚不浓厚。常聚佛、菩萨、神、鬼于一堂,尚未有胎藏界等的严密组织。虽然也结坛场、重设供、诵咒、。结印契,重于事相,但尚未及作观想。

“正纯密教”以《大日经》为主,以该经住心品中的“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三句为根本。又讲十缘生,颇类似于般若经的性空之说,但在“菩提心”的心中,已带有常我的色彩。以大悲为根本,以随机的方便而度众生,表现了大乘佛教的特色。以方便为究竟而融摄世俗,故以作在家相(天人相)的大日如来为其中心,以金刚手等为其护翼,出家相的释迦牟尼及二乘圣者,被置于外围,此由胎藏界及金刚界的曼荼罗(mandala密坛、修密的道场),即可看出。这在理论上说,是因为大日如来为法身佛,是化身释迦佛的本尊,本尊应居中心;在实际上,是圆融了外教的群神,且以外教的群神,均为本尊方便摄化的显现,所以印度一切的善神恶神,都为密教所摄。由降伏的意念转为崇拜的意念,乃系出自事事无碍的即事而真,所以本尊应该是在家菩萨相。这可说是大乘密教从心理上作了左道化的准备。

“左道密教”是最高的密法,此法修成,便是即身成就的“佛”,因此,密宗行者视无上瑜伽为最难修持的密法,没有数十年的苦修功夫,阿阁梨(金刚上师)也是不教的。事实上的无上瑜伽,即金刚乘法,即是“左道密教”,即是世俗化的大方便的实际行为。

金刚乘的创始人为武德雅拉(即因陀罗部底),他是俄里萨国国王。到中国西藏传播密宗的莲花生是他的儿子。他著有《二十三部程》,后被译成藏文保存于藏文大藏经中。金刚乘教义集于梵文本《成就法集》、《古鲁古那成就法》和《智慧成就》等书中。金刚乘教义主要讲:修行者仅依五禅那佛(即大日、阿魃、宝生、无量寿、不空成就)的五种智慧,即可达到“解脱之境”。如果没有五佛智慧,光持诵真言,造立曼荼罗也不能达到解脱。假如有了这五智(大圆满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就所智、法界体性智),虽食肉、事女色也能达到“菩提”。而这五种智慧必须由金刚上师直接指导才能获得。以“五智”去悟自身及其他一切悉为“空性”而达“即身成佛”的“解脱之境”是金刚乘教义的要旨。金刚乘吸取印度教的一些仪式和群神,还创造出一些类似的神灵;咒语的威力无限膨胀;色情的因素很浓厚;创造了大量的女神同具体的“佛、菩萨”联系在一起(如白伞盖同湿婆联系在一起),世界的两极对立在“乐空不二”的男女双身修法里得到解释,密宗修行者依照这种解释,利用奉献的女性(称作手印Shakti、佛母、智慧或空行母)去修法。

金刚乘密教经俄理萨而传播到本贾鲁(今孟加拉)地方。公元8世纪中叶,波罗王朝在此地兴起,金刚乘得到王朝的庇护和大力支持,更为兴旺发达。P14-15

序言

密宗的起源,经中外学者的考证,基本认为约在佛陀入灭后的千年左右,亦即大乘佛教的晚期,也可以说是印度佛教的衰败时期。密宗的兴起具有明显的印度民族特性,早期佛教反对印度宗教传统信仰,对于婆罗门教的多神崇拜、吠陀思想中的真言、密语乃至宗教仪轨,一概持排斥、批判和反对的态度。可是大乘佛教兴起之后,这一立场逐步动摇,转而开始引进世俗的咒法观念,并逐渐将真言、密咒佛教化。印度佛教把印度传统婆罗门教众属于禳灾、祈福和多神信仰的世俗宗教观念也全部吸收到佛教中来,并结合佛教高层次的教义和理论,如中观、瑜伽、禅定等,从而形成了密宗。

从宗教社会学的观点看,密宗的出现可以说是印度民族宗教信仰的充分表现。佛教早期的形态,虽然相当理性化、哲学化、伦理化,高度表现了人类的卓越智慧,但到了晚期还是跳不出本民族的信仰观念。甚至也可以说,这种变化也许是当时大多数人的常见的基本心理。婆罗门教的密法,借助佛教的理论,构成印度传统佛教的新发展,同时体现了人类理性与神秘两种心理要求的结合。婆罗门教、印度教渗入佛教,使印度佛教失去了本来面目,自然也就失去了其独特立场,直至逐渐失去存在的必要性。

密宗虽然在印度消失,却在中国的西藏地区传播开来,且由中国传入日本、朝鲜半岛,成为一派相当强盛的宗教势力。它的起源和发展传播,值得我们作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特别是密教在传入西藏以后,形成独树一帜的“藏密”,建立政教合一的一统天下,这在中国佛教其他宗派中,尚无此例。因此,对于密宗历史及其内容的了解,就更加重要。特别是探讨宗教史和宗教社会学的人,若不了解密宗的发展、传播,那么对于公元7~12世纪的印度,一千余年来的中国汉地和藏地,以及影响日本文化的宗教势力,都难于去作深度的认知。

国内专门论述介绍密宗的书籍不多,人们对密宗普遍感到神秘。本书的目的就是力图从起源、形成、发展、传播、义理、修习、仪轨等方面揭开密宗神秘的面纱,向人们介绍密宗各方面的基础知识,希望能对一般读者或宗教学研究者有所裨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佛教小百科(密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丁明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747174
开本 16开
页数 1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6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49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5
178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5: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