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所揭示的6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人的生命姿态是:没有埋怨、牢骚,更没有仇恨和敌意,这一代人区别于前辈的根本之处,是他们心中不存在生命的阴影,只有一代人对于自身的审视、对于境遇的反省与认同以及对于生命的深情讴歌,其历史的态度、面世的价值观都体现着豁达与宽容。《我们》与《我们·二》这两组散文诗,可以说是作者代表着一代人向社会和历史发出了其存在区别于前辈与后辈的独立宣言。
图书 | 我们(附光盘)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作者所揭示的6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人的生命姿态是:没有埋怨、牢骚,更没有仇恨和敌意,这一代人区别于前辈的根本之处,是他们心中不存在生命的阴影,只有一代人对于自身的审视、对于境遇的反省与认同以及对于生命的深情讴歌,其历史的态度、面世的价值观都体现着豁达与宽容。《我们》与《我们·二》这两组散文诗,可以说是作者代表着一代人向社会和历史发出了其存在区别于前辈与后辈的独立宣言。 内容推荐 散文诗集《我们》由《我们》与《我们·二》两组共46章散文诗组成,以中英双语对照形式呈现,并收录了对其诗作的赏析及评论。 这两组散文诗是作者分别在31岁及46岁时完成的作品。这种有意识的章节安排,暗示着作者写作的意图是关于自己心灵历史的省思。 试读章节 01 炉火正旺。 多少个日子里,我们在寒冷的季节静静地坐着,孤独而美丽。 我们给炉火加柴,不断地将我们自己投进火焰。我们变成火的模样,我们自己为自己取暖。 我们毁了自己,我们又使自己得以战胜严寒。我们试图不被忽视地活着,但一生中最为辉煌的只是寂寞和遗忘。 02 不止一次地,我们希望每一次伸出的手都能有所回报;不止一次地,我们怀着热烈的畅想,希望自己的这只手能不被人拒绝。 我们在数不清的场合,握住的是空气的虚无,柔柔的空气滑过指尖,惆怅因此总是难免;我们呼唤众人能手拉着手,因为世界上许多事情是一个人难以做完的。 我们在夜深的时候,把双手向空中伸去,那颗星辰总是遥远,我们想抓住美丽的星光般的命运,因为我们正在年轻的时节,年轻的心灵总想与众不同,我们更想用自己的双手,抚触独一无二的生命。 03 我们太爱我们自己,在众人共同的道路上,这是可怕的暗示。我们抛却了热恋着自己的情人,以为只要走出流泪时的感觉就能重新拥有坚强。 一切诱惑都使我们心跳,我们心跳的时候伴随着刺激和恐惧,但我们在行程中,都找到了一个又一个充分的理由。于是我们寻找爱恋,又背弃了爱,仍然在继续苦求爱的神圣。 04 在阒无声息的雪夜,当雪片敲击窗棂,我们或许会短暂地想起别人。 想到一双手曾向我们伸出,但又被我们忽视;想到一支歌曾真诚地响在耳畔,但唱歌的人依然遭到我们的冷落;想到一位女子会在最需要依靠的时候,我们却认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将她推向无情的风雨。 这样的雪夜是不多的,因为我们不得不更多地为自己着想。 05 我们在有风的日子,品尝着黑咖啡的苦涩,为一位朋友的远行祝福。 远方的天空是永恒的安慰,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为了行将离别的友人,我们将远方的那片天空描绘成最为温柔的场所,而我们依然原地厮守。 我们有自己的道理,哪一处的道路都能走人,也都需要人去行走。我们即便待在原地,因为道路是相通的,我们也因此走着所有人的路。 没有人能够说服我们,我们永远是我们。 06 事实上,不管我们怎样地宣称自己与众人一样,并无什么本质的差异,但我们承受着更为深沉的注视。 我们的肩膀是最高的山峦,因为重要的责任不断地压在双肩。我们为信念活着,提醒着自己绝不能倒下,因为我们在众人的面前,坚强是我们唯一的表情看,我们视懦弱为可耻,因为我们不允许别人的蔑视,也决不原谅自己轻易流溢的眼泪。 P7-17 序言 我们想喊一声:我们来了!但我们遭遇了无人理会。 我们选择长长的道路,我们爱上了寂寞的承受。在鲜花和掌声之前,我们有了友谊和爱情。 我们想了一些问题,边想边做,完成了一些事情,看看天空的流云,我们只管行走,天啊,我们还得到了自由和尊严!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与《我们·二》两组散文诗的意义正在于揭示了“我们”这一代人(20世纪60年代)心灵成长的历史,堪称这一代人的一部精神史诗。 ——灵焚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我们(附光盘)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庆荣 |
译者 | 惠兰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708067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135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正文语种 | 中英对照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1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27 |
丛书名 | |
印张 | 7.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08 |
宽 | 160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