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金融鸦片(我们与金融列强的博弈)
内容
编辑推荐

早在10多年前,金融列强——掌握国际金融资本的金融寡头就已经开始了这场针对中国的金融战争。亚洲金融风暴中对冲基金对香港长达1年多时间的进攻,只不过是这场战争的一次火力侦察,摸摸对手的底。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面对的是最凶悍、最狡猾的对手,打的是不讲任何规则的战争!本书在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中回顾了这场金融战争错综复杂而又惊心动魄的过程,以警示国人,认清对手和处境:我们立于围墙之下,对手正在背后猛推这堵墙。

内容推荐

100多年前,西方列强为了白银,把鸦片输送到中国,掠夺了上亿两白银,拖垮了清王朝。可以说,鸦片战争在一定意义上是一场金融战争。而今天,金融列强的目标是中国,他们操纵股市、推高房价,通过欧美国家政府压迫人民币升值,兜售金融鸦片——一种带有对赌性质的高风险金融衍生品,抢掠中国知名企业和内地富豪,释放和转嫁金融风险。

本书在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中回顾了鸦片战争以来金融战争错综复杂而又惊心动魄的过程,以警示国人,认清对手和处境:我们立于危墙之下,对手正在背后猛推这堵墙。奋起反击,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

世界经济的轮回即将迎来一个大周期的终结,谁将站在文明的废墟上主宰下一个轮回,取决于这场战争的结果:中国将是金融列强最后的狂欢和财富盛宴,还是他们的葬身之地?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鸦片战争:晚清的那场金融战争

 第一节 都是为了白银

一、全世界的白银流向中国

二、鸦片,让白银回流

三、灾难性的后果

四、禁烟,为了白银

 第二节 晚清金融风暴

一、1883年金融风暴

二、1910年上海股灾

第二章 前车之鉴:国际金融资本的巧取豪夺

 第一节 洗劫前苏联

 第二节 算计俄罗斯

 第三节 搞垮日本

 第四节 中国面临惊人相似的局面

第三章 金融鸦片:另类的鸦片战争

 第一节 金融鸦片与次贷危机

 第二节 血洗内地富豪

 第三节 猎杀中国名企

一、中信泰富:红色资本家的噩梦

二、深南电、国航对赌国际投行高盛

三、碧桂园:缩水的首富

四、中毒身亡的中航油(新加坡)

 第四节 金融鸦片工厂

一、何谓金融衍生品

二、金融衍生品的前世今生

三、金融衍生品在中国

四、金融鸦片出炉

 第五节 金融杀手的轮回

一、金融杀手的百年兴衰

二、金融杀手的杀手

三、金融杀手的自白

第四章 财富掠夺:金融战争早已打响

 第一节 火力侦察

一、初次交锋

二、中盘战平

三、巅峰对决

 第二节 全面渗透

一、无孔不入

二、兴风作浪

 第三节 立体进攻

第五章 金融反击战:对金融鸦片说不

 第一节 金融禁烟

 第二节 剿杀热钱

 第三节 金融崛起

一、引进民间资本,实现金融崛起

二、妥善使用外汇储备,合理规划投资布局

三、培育“金融三角带”,构筑前沿阵地

四、构建金融安全网络,确立金融安全战略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一、全世界的白银流向中国

今天,当我们对美国庞大的经济总量和在国际贸易中的强势地位感到羡慕的时候,或许不会想到:100多年前,那个位置是属于我们的。

在鸦片战争前,清王朝一直是当时世界上的第一经济大国。有人估算,当时中国的GDP占全球的20%以上。而且,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顺差地位。1689年,英国与中国在广州正式通商。中国的丝织品、茶叶、瓷器等行销于世界各地,拥有全球性市场。由此,中国维持了100多年的贸易顺差地位,其结果是全球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而欧洲出现了贵金属货币的短缺。

其中,茶叶在1607年才由荷兰商人运到欧洲,最早作为提神灵饮在药店出售,50年后就风靡欧洲和美洲!在茶叶由高贵饮品普及为日常必需饮料的过程中,对茶叶的需求急剧上升,白银也随之大量流人中国。据估算,从1700年至鸦片战争前的1840年,在茶叶贸易中累计流人中国的白银就多达1.7亿两。

除了与欧洲的贸易外,中国在与东南亚各国,尤其是日本的贸易中也保持顺差地位,并从日本获得了该国出产的大部分白银。当时对日本的贸易,“大抵内地价一,至倭可得五;及回货,则又以一得二”。而对南洋贸易则“利可十倍”。据估计,1550年至1800年的大约250年间,中国共获得大约12亿两白银,占那段时间内世界白银总产量的一半左右。较为保守的估计也认为,中国在那段时期至少占有全球白银产量的1/4至1/3。

相反,欧洲的商品却打不开中国的市场。1637年,英国人威忒来华,他是第一个与中国做生意的英国人。他花8万西班牙银元购买中国的茶叶和丝绸,带来的英国货却一件也卖不出去。英国东印度公司每年平均从中国购买的茶叶价值白银400万两,而运到中国来销售的商品总值,尚不足以抵消从中国运出的茶叶一项。

直到今天,美国许多中学都采用的一本教材《世界历史与当今世界的关联》中,还对那段历史念念不忘。里面有这样的记载:中国的统治者历来严格限制外国商人,只允许他们在广州活动。中国卖给他们丝绸、茶叶、瓷器,换来的却是大把大把的黄金和白银,造成巨大的贸易顺差。1793年,英国人要求增加贸易权利,被乾隆皇帝拒绝,他说:“西方的东西找不出一件中国用得着的。”

二、鸦片,让白银回流

罂粟可以说是上帝赐予人类的最奇特的礼物。它有着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也有着世界上最丑陋的黑色果实。这种植物的矛盾形状注定了它在人间的使命,它很像一个妖冶的风尘女郎,先是用万般风情迷惑你,而后在你爱得死去活来的时候把你卡里的存款悉数提走。鸦片,就是罂粟的初级产品。

早在新石器时代,罂粟就被人类开发利用了。人类最早的文明是两河文明,在那里,罂粟被当作“快乐植物”大面积地种植。在3500年前的古埃及,鸦片已经大行其道;在1700年前的古希腊,鸦片已经成为普遍的饮料。“底比斯鸦片”是当时的抢手货。在《圣经》和荷马的《奥德赛》里,鸦片被描述成“忘忧药”,上帝也喜欢它。17世纪的英国医生、临床医学的奠基人托马斯·悉登汉姆歌颂道:“没有鸦片,医学将不过是个跛子。”为此,这位医学大师获得了“鸦片哲人”的称号。

鸦片最早在中国流通时,也是作为药品。因此,在海关的科目上,鸦片属于“洋药”。康熙10年前,有据可查的进口数量大约是10箱;到乾隆30年前,大约是200-300箱。

但事情在悄然地发生变化。

1787年,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连续3年累计产生白银赤字199万两,深陷经营危机。公司请求英属印度总督给予财政援助,总督批准了东印度公司垄断印度鸦片的专卖。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东印度公司开足马力造鸦片。贩子们先把鸦片囤积在澳门,后载往黄埔,批发给中国的二道贩子。

英资怡和洋行每年贿赂钦州官员2万美金,鸦片就得以长年累月平安登陆钦州港。走私导致鸦片输入大增,乃至东印度公司急忙扩大印度的罂粟种植,增加鸦片产量,否则就供不应求。东印度公司趁势扩大生意,专门成立鸦片事务局,垄断印度鸦片生产和对华出口。

早在1800年,清政府就明令禁止鸦片贸易,但执法不严,暗地里交易和海上交易猖獗,禁令如同空文!据统计,禁烟令颁布以后的19世纪10年代,输人的鸦片达4494箱;1821~1828年扩展到9708箱;1828~1835年增加到18835箱;1835~1839年竞高达30000箱以上。1800~1838年,输人中国的鸦片总计达422676箱,每箱平均价格约750银元。18世纪最后10年共有20000箱鸦片输入中国。因此,从1790~1838年,输人中国的鸦片价值白银23904万两。

白银的大量流失造成的后果是灾难性的,清王朝统治的根基开始瓦解。

三、灾难性的后果

据一个叫蒋湘南的人调查:当时京官中吸食鸦片者达十之一、二;幕僚吸食者达十之五、六;长随、吏胥不可胜数。林则徐则认为,衙门中吸食者最多,如幕友、宦亲、长随、书办、差役,嗜好者_卜之八、九。1831年,刑部上奏:“现今直省地方,俱有食鸦片之人,而各衙门尤甚,约计督抚以下,文武衙门上下人等,绝无食鸦片者,甚属寥寥。”道光年间,西南到云贵,西北到晋陕,东北到盛京,鸦片流行地区从沿海扩大到内地十几个省,各处城乡集镇,都有鸦片贩运出售。

根据魏源的记载,广东水师每月接受外商的贿赂高达36000两白银。水师副将韩肇庆专门为鸦片走私保驾护航,最后发展到整个水师成为运输大队。福建水师更甚,“夷船之鸦片一时不能进口,往往寄顿于炮台附近”。海关负责缉私的官员私自向鸦片征“税”,税率是2%,即10000箱鸦片需要给海关官员200箱,其中100箱私吞,另外100箱作为“缉私成果”邀功请赏。

【延伸阅读】

罕为人知的是,指挥打响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英国政府全权代表查尔斯·义律本人是一个坚决的鸦片贸易反对者。他原任英属圭亚那医疗舰“奴隶护神”号舰长,因前任英中联络官罗宾逊爵士反对鸦片贸易被免职,义律临时担当此职。义律一上任就要求英国政府改变在中国的历史航向,敦促政府采取措施制止鸦片走私。他个人认为这种贸易是一种罪行,是大英帝国的耻辱。在给伦敦的报告中,义律写道:“鸦片贸易给打着天主教旗号的国民丢脸。”

也正因为义律的这个立场,林则徐一要求交出鸦片,义律未经请示伦敦,也没有任何讨价还价,就命令英国商人立即交出所有存货20283箱鸦片,当时令林则徐都感觉惊讶。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目的之一是反对白银外流,后来他极力支持中国人大种鸦片,用内烟抵制外烟。

由于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价大幅上涨,使中国发生了银贵钱贱的危机。

嘉庆19年,户部侍郎苏愣额奏称:“内地银两渐形短绌。”

嘉庆25年,御史王家相奏称: “银价日贵,官民商贾胥受其累。”

道光19年,黄爵滋奏称:“每银一两,易制钱一千六百有奇。”

大清当时采用的是复本位币制,银指白银,钱指铜钱,即(铜钱)1000文兑换(白银)1两,到1838年,大约铜钱1650文兑换白银1两。土地税用铜钱交纳,但要用银两计算和上解中央政府,因此纳税人必须交纳越来越高的赋税而国家的收入则丝毫未增加。

一个政府统治的基础在于民生。白银外流、赋税增加、商贾窘迫、民生凋敝,清王朝被颠覆的根本原因即在于此。

四、禁烟,为了白银  面对白银外流,清政府一开始还以为是外国商人图利,在中国用银元套购白银,运回国后再铸造银元,从而牟利。清初,白银大量流人中国,其中很多是以银元的形式流通的。由于和大清的银锭相比,银元非常便于使用,因此银元远比白银价值高,甚至一度达到1:1,即使用1元银元可以收购1两白银,而外国银元的白银含量大约为0.65两,理论上确实存在一定的利润空间。但是,当时中国流通的银元多半来自墨西哥,外国商人要冒着走私的危险,两次横渡太平洋,将白银运回产银国墨西哥,风险与收益明显不符。

最终,清政府发现白银流失的原因不是由于白银走私,而是由于鸦片贸易。于是,将“洋药”从海关目录中摘除,即宣布鸦片贸易非法,并加强海关缉私。林则徐在禁烟奏折中痛陈鸦片贸易导致的白银流失:“吸鸦片者,每日除衣食外,至少亦需另费银一钱,是每人每年即另费银36两,以户部历年所奏各直省民数计之,总不止于四万万人,若一百分之中仅有一分之人吸食鸦片,则一年之漏卮即不止于万万两,此可核数而见者。况且下吸食之人,又何止百分中之一分乎!鸿胪寺卿黄爵滋原奏所云岁漏银数千万两,尚系举其极少之数而言耳。内地膏脂年年如此剥丧,岂堪设想……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傈!”

1838年11月9日,道光帝看到了林则徐的这份奏折,坚定了他禁烟的决心。

鸦片战争失败后,鸦片贸易无法遏制,白银对制钱的比价达到1:2000(咸丰元年,曾国藩奏疏)。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由于云南铜矿道路不靖,导致制钱短缺,随后白银和制钱价格均一路上扬,比价一度达到1:800。随着战争向粮食产区江浙的展开,粮价也开始同时暴涨,满清在经济上陷入了空前的困境。此后,清王朝即逐步丧失了对诸省的控制能力,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延伸阅读】

清王朝在禁烟问题上存在两种主张,即“严禁”和“弛禁”。最先提出“驰禁”方略的是太常寺少卿许乃济。他于1836年6月10日向道光帝上了一道《鸦片例禁愈严流敝愈大亟请变通办理折》,主张把鸦片作为特殊商品——药材进口,采取“以货易货”政策,不但可以活跃国内物资出口,加大对外贸易力度,也避免了硬通货——白银的外流,还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许乃济也对鸦片毒害提出建议,明确规定吸食者的范围,坚决禁止官员、士子、兵丁染指。

许乃济的思想竟然得到了马克思的赞赏,以至于他在《鸦片贸易史》中把许乃济称为“中国最有名的政治家之一”。马克思认为,早在1830年,如果征收25%的关税,就会使清政府的国库得到385万美元的收入,而在1837年,会使收入增加一倍。“如果中国政府使(鸦片)贸易合法化……这意味着英国国库遭到严重的损失。”

P3-9

序言

近年来,一大批内地富豪和中国知名企业——中信泰富、深南电、国航、东航、碧桂园、太子奶等,在与国际投行的对赌中折戟沉沙,损失的财富数以千亿。是什么让中国的富豪和企业坐上赌桌,又泥足深陷、无法自拔?它就是“金融鸦片”——一种带有对赌性质的高风险金融衍生品。“金融鸦片”与真正的鸦片的共同之处在于:一旦吞噬下去,就欲罢不能,直到所有的财富被榨干为止。“收益有限,亏损无限”是它的主要特性。

在国际投行的大本营——美国华尔街,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你设计出一个复杂的金融产品,在欧美卖不出去,一定能卖给中国。甚至在国际投行与中国投资者签订的对赌合约上,都明目张胆地写着这样一句话:此产品仅限在中国地区销售。赤裸裸的强盗式的坦率!

100多年前,西方列强为了白银,把鸦片输送到中国,不但掠走了上亿两白银,而且拖垮了清王朝。许乃济——被马克思称之为“中国最有名的政治家”,主张对鸦片征税,是为了白银;林则徐主张禁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白银。鸦片战争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一场金融战争。而现在中国在面对的,是代替了西方列强和坚船利炮的金融列强及他们炮制的“金融鸦片”。

准确地说,“新鸦片战争”只是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中集中爆发的一连串战斗而已,以定点打击、各个击破为特征,有组织、有计划的金融狙击战。早在10多年前,金融列强——掌握国际金融资本的金融寡头就已经开始了这场针对中国的金融战争。亚洲金融风暴中对冲基金对香港长达1年多时间的进攻,只不过是这场战争的一次火力侦察,摸摸对手的底。

此后的10多年,金融列强依靠他们所掌握的天量的国际金融资本(热钱),运用现代化武器——金融衍生品,通过他们的代理人、雇佣兵和马前卒——国际金融炒家(俗称金融大鳄)、国际投行、对冲基金,悄无声息又无所不在地全面发动了这场金融战争。战争的目的是掠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积累的国民财富,先肢解、后控制中国的经济、金融体系,实现金融殖民,使他们能够长久地、安全地玩“剪羊毛”游戏。

金融列强洗劫过东南亚,席卷了拉美,打垮过前苏联,击溃了日本,现在,他们的目标是中国。操纵股市、推高房价,通过欧美国家政府压迫人民币升值,兜售金融鸦片,抢掠中国企业和富豪,释放和转嫁金融风险,进攻已经从不同的战场上全面展开,金融列强不宣而战。

这是一场进行时的战争,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对手。电影《加勒比海盗》曾风靡一时,如果说华尔街是金融列强及其代理人的大本营,加勒比海就是他们的后花园,那里没有金融监管,他们可以无法无天,为所欲为。这就是一群“金融海盗”,疯狂、嗜血,具有极强的战斗力和机动性。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面对的是最凶悍、最狡猾的对手,打的是不讲任何规则的战争!

本书在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中回顾了这场金融战争错综复杂而又惊心动魄的过程,以警示国人,认清对手和处境:我们立于围墙之下,对手正在背后猛推这堵墙。奋起反击,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

世界经济的轮回即将迎来一个大周期的终结,谁将站在文明的废墟上主宰下一个轮回,取决于这场战争的结果:中国将是金融列强最后的狂欢和财富盛宴,还是他们的葬身之地?

书评(媒体评论)

19世纪40年代的鸦片战争中,英国政府及其代理人利用潮水般涌入中国的非法鸦片,榨干了中国国库中的白银储备,他们的最终目标是使这个国家破产,迫使中国向英帝国主义打开贸易的大门,而这样做的代价是牺牲数以万计的中国人并使中国蒙羞。

——美国独立经济学家 威廉·恩道尔

衍生品本来就很少有人懂,一份合同100多页,表述云遮雾罩,表面上看没有任何风险,企业稀里糊涂签了字,这实际上是一个打着衍生品名义的金融诈骗。

——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 常清

对国际投行不要抱任何期望,如果国际投行能够宰割企业、宰割投资者,能够牟取暴利而不受到法律制裁,他们绝对会做的。大家老批评国际投行贪婪,100多年来,他们没停止贪婪过,所以很难管住他们,只能管住自己。

——美国康奈尔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 黄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金融鸦片(我们与金融列强的博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商智//冷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07659
开本 16开
页数 1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2.1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7: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