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树影谭(丸谷才一小说集)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选自丸谷才一的两个中短篇小说集:《树影谭》(文春文库,1991年7月)和《横时雨》(讲谈社文艺文库,1990年1月)。《树影谭》中包含得奖作品《树影谭》以及《迟钝的青年》、《购梦》等三篇,《横时雨》中包含《横时雨》、《缓坡》、《中年》、《初旅》等四篇,另外还包括了芥川奖得奖作品《残年》。上述作品都是文笔精致、在日本广为人知的名篇。

内容推荐

丸谷才一是日本现代文坛代表人物之一,曾荣获日本文化界至高荣誉朝日奖,并被日本政府评为“文化功劳者”。他较早发现村上春树的文才并大力推荐其作品,堪称村上春树的文学伯乐。

丸谷才一的作品文笔精致,风格独特,先后获得芥川龙之介奖、读卖文学奖、川端康成奖、泉镜花文学奖等多项日本文学大奖,本书为其中短篇小说集,包含《树影谭》(获1988年川端康成奖)、《残年》(获1968年芥川奖)、《横时雨》(获1991年英国《独立报》外国小说特别奖)等多部在日本广为人知的名篇。

目录

树影谭

缓坡

初旅

中年

迟钝的青年

购梦

残年

横时雨

关于我的小说

丸谷才一的作品及其风格

译者后记

试读章节

一般都了解,作为流亡者的纳博科夫对沙皇时代的俄罗斯抱着深深的乡愁,始终憧憬着幸福的童年时代,因此,他的作品的主题是十分高级的“彼得·潘”。但纳博科夫一生从未回到故国。当然,即使想回去也肯定会被拒绝的。

但那个故事里的主人公,一个似乎相当有名气的流亡俄罗斯人小说家,最终返回了自己的出生地。回到了孩提时代的房间打开了窗户。纳博科夫不可能不知道,这种回国以他从事的职业来看是不太可能的。等待着作为作家的他(主人公)的前景是比沙皇俄罗斯更苛刻的出版审查制度,是一个否定普鲁斯特、乔伊斯、卡夫卡,否定十九世纪资产阶级低俗艺术趣味,控制作家协会的文学官僚行政。在这样的条件下生存需要大幅度的角色变换,而这样的变换不太可能很顺畅,也许他(主人公)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一本也无法出版,最多是用打字稿流传而已吧。当时的苏联禁止个人油印印刷,认真的小说家为了得到读者,只能用好几张复写纸重叠着打字。

当然如果这个主人公生来比较顺应潮流,对政府也心平气和地宣誓效忠,自然没什么问题。但很难想象,纳博科夫会将这样的小说家作为主人公来描写。这一点应该不难理解吧。

这个主人公如果不是文学家,即所谓小说家的身份是我的一个记忆错误,比如是化学方面的技术人员,或是天文学家,也许与政治冲突的可能性就不会太大。但如果是这样职业的人十分看重见到树影就会感动的自己的癖好的事,即便不能说绝对没有可能性,也可能因为在写小说的技巧上能使读者理解的能力缺乏,写不好这样的作品。至少,如果是纳博科夫,是不会作这样的职业上的设定的吧。这不是从他喜欢艺术家小说这个角度上来说的,即便有一点这样的含义,而主要是从他是一个追求直接效果的作家这一点上来说的。

如果确实作为小说家的主人公回到了斯大林治下的故国,那必须设想与此事件相符的伏笔,必须交代必须这样做的必然性。纳博科夫对此没有说明。也许写过,但我记不得了。把自己的健忘症搁在一边,想出了种种理由,总觉得有点怪怪的。

即便这是一本漏洞不少的作品,我也怀疑:纳博科夫会用这样的写法吗?要说我曾接触过比纳博科夫要差许多的流亡俄罗斯作家的短篇小说,听起来也不太可信。我其实不是一个读书很多的人。

从种种角度判断,那个小说家(主人公)的回乡的情节,不太像小说的逻辑性结构的程序上的省略,比较接近于睡眠中的放纵的幻想性跳跃,想来或许是春夜或冬晨一场梦。推翻这种说法的论据现在还没有找到。我这样思考着,渐渐地自己也认为这是一场梦。

这样,纳博科夫的短篇小说中的一篇在我的世界里消失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也许可以说是世界文学的损失。关于这件事的推论相当确凿,很难提出异议。只有一个能够反驳的方法,即动机论。比如直接攻击我自身的弱点:你对这样的事一直朝思暮想地挂在心上,是舍不得你丢掉的腹稿吧。这样的进攻足以使我打个趔趄。因为,确实如推测的,关于树影的构思,最近,在心里重新打着腹稿,很想写一点什么的。因为想把自己的构思与纳博科夫的小说的情节比较一下,所以在找他的书。别人要说我是为了让自己有个台阶下来,才想了那么多的理由,那也是没办法的。P008-009

后记

《树影谭——丸谷才一小说集》在相关各方的努力下,终于要出版了。

本书主要选自丸谷才一的两个中短篇小说集:《树影谭》(文春文库,1991年7月)和《横时雨》(讲谈社文艺文库,1990年1月)。《树影谭》中包含得奖作品《树影谭》以及《迟钝的青年》、《购梦》等三篇,《横时雨》中包含《横时雨》、《缓坡》、《中年》、《初旅》等四篇,另外还包括了芥川奖得奖作品《残年》。上述作品都是文笔精致、在日本广为人知的名篇。

本书在编辑的提议下,用了1988年获川端康成奖的小说《树影谭》之名作为书名,一则是其名本身是日本出版的小说集的名字,二则译者在翻译中体验到了小说《树影谭》用文字来表现视觉形象的特殊手法。这种将心理上的视觉形象与现实中的视觉形象复合在一起的手法,有一种难言的魅力,建议有兴趣的读者先来尝试读一下。而作者本人在本书的序言中对、:树影谭》也做了很大肯定。《横时雨》也是一篇非常独到又包含了许多古典文学内容的小说。我在翻译时参考了李芒先生的《论山头火并佳句选译》(日语学习与研究,1988.6),而小说《横时雨》中关于种田山头火的描述(更可以说是一种研究),与李芒先生文章的旨趣有所不同,对日本文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结合起来阅读,也许会体会到不少作品里对人生的深邃的洞察。译者在挚友、日本明治大学教授张竞先生的帮助下,完成了《横时雨》中有关日本古典文学的翻译,但我还是希望得到读者的指正,这也包括本书中的其他所有翻译。

向本书相关的各位深表感谢。

首先,向本书的作者、日本著名作家丸谷才一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先生慷慨地提供了他的作品的版权。今年夏天,在挚友张竞先生的张罗下,译者有幸在东京拜见了丸谷先生。译者代上海文化出版社请他在版权引进合同上签字,我们一起谈论了有关文学作品、语言与语言教育、信息时代的文学等话题,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夏夜。以后,他又为本书专门撰写了文章“关于我的小说”,从近现代日本文学发展史的角度论述了小说创作问题,对理解丸谷小说创作在日本文学中的地位提供了历史的视角。

感谢日本明治大学教授张竞先生。先生从本书获得出版资助的工作开始,一直到版权交涉、翻译中.细节问题的推敲,直至本书中关于丸谷文学的解说,尽了最大的气力,而他的这些对中日文化交流的贡献都是不言代价的。先生对我的翻译工作的帮助出于长年来的友情,对此我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这是世间的一份珍贵吧。

感谢日本三得利文化财团的出版资助,感谢负责本书资助工作的高屿麻衣子小姐的许多联络工作。

感谢上海文化出版社以及负责此书出版的匡志强先生和洪星范先生。两位先生的通力合作,使得编辑和相关的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在本书出版之际,译者也衷心期待着读者和日本文学领域的专业人士对本书翻译的批评和指正。

方明生

于上海师范大学教苑楼

2009年8月2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树影谭(丸谷才一小说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丸谷才一
译者 方明生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05641
开本 32开
页数 3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313.45
丛书名
印张 11.3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5
143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0:2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