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图解地藏经/图解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佛说当下,告诉我们自己活着和感受到的只有当下,把握住每一时刻,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真实与快乐。但是在逆境中,我们的当下有如地狱,充满着疲惫、焦虑、不满、空虚、失落等,让我们举步维艰。这时,我们可以听一下地藏菩萨的指引:舍弃、坚韧。

逆转的开始先要学会舍弃。舍弃掉多余的欲望,才能明白自己的所想所要,有了目标,便有了改变的方向与动力。

如果你的人生正处在最低谷,《图解地藏经》就是一本你必须要看的书。不用担心,这不是一本味同嚼蜡的佛经翻译,而是一味经过现代视角阐释、编辑后的励志良方。本书将古老佛教的人生智慧与当下人们最现实的问题相结合,为你打开一个全新的心灵空间,通过改变心态最终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

内容推荐

《地藏经》是在中国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大乘佛教经典,包括《地藏本愿经》,《地藏十轮经》和《占察善恶业报经》,三经之中以《本愿经》最为著名,主要叙述了释迦牟尼在忉利天为母说法的大会上,称扬赞叹地藏菩萨不可思议的本生誓愿与救度众生的威神之力,突出了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牺牲精神。《地藏经》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因果与业报,认为人的行为会影响到自我的精神状态,进而决定我们的生活状态与人生走向。而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能够改变我们生活中各种困扰,更好地实现自我的人生幸福与梦想。

本书《图解地藏经》共分为十一章,将从《地藏经》的地位、历史源流、争议、以及救度法门为读者详细解读这本禅宗与净土宗共同推崇的经典。同时,书中还综合了多位高僧大德对该经的讲解与阐释,让读者不仅能够读到原汁原味的经典,更能够透过经典了解到高僧们的思维智慧,让读者在现代化的阅读体验中真正从这部经典中获得对自己生活有益的内容。

目录

救度人间的娑婆三圣:地藏、观音、佛陀

地藏菩萨的化身:十殿阎王

编者序 穿越生命的地狱:舍弃、坚韧与逆转

本书内容导航

第壹章 地藏菩萨:度尽众生方成佛

 1.地藏菩萨:不爱乐土爱众生

 2.地藏行迹:地藏菩萨的前世转生

 3.地藏造像:亲切的“比丘菩萨”

 4.地藏本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5.菩萨显灵:地藏圣迹与传说

第贰章 “佛门道德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1.《地藏本愿经》释名:地藏菩萨根本誓愿

 2.《地藏本愿经》:“佛门孝经”

 3.地藏行迹的源头:慈悲为怀

 4.实叉难陀:佛教“古文运动”的代表

 5.佛经真原:《地藏经》的真实版本和影响

第叁章 因果业障

 1.佛家的基本信念:因果报应

 2.轮回的法则:三世因果

 3.业:一切有情的造作

 4.如何造业:业的分类

 5.三毒:一切烦恼的根本

 6.二十五有:三界有情的果体

第肆章 六道轮回

 1.六道轮回:一切有情的中转站

 2.”神不灭”:佛教的灵魂观

 3.最短与最长的时间:一刹那到无量劫

 4.四劫和三时:世界的存亡周期

 5.三千大干世界:佛教的世界观

 6.三善道:天、人、阿修罗

 7.天道:乐亦有时尽

 8.似天非天:阿修罗道

 9.众生皆苦:人道

 10.三恶道:畜生、恶鬼、地狱

 11.畜生道:低等的有情

 12.饿鬼道:乐少苦多

 13.极恶之门:地狱道

第伍章 妙解《地藏本愿经》

 1.《地藏本愿经》的结构:十三品

 2.第一品:释迦说法忉利天

 3.地藏来历:佛说地藏行迹

 4.应化救世:地藏菩萨有多少分身

 5.德行广大:地藏菩萨与坚牢地神

第陆章 罪与罚:惨绝人寰的地狱

 1.阎浮提:五浊恶世

 2.地狱的“主管”:阎罗天子

 3.中国阎罗:民间信仰中的十殿阎王

 4.地狱里的鬼:赏善罚恶的执行官

 5.一业一报:《地藏经》里的地狱

 6.阴间的法庭:民间十八层地狱

 7.地藏菩萨的教化之法:二十三果报

第柒章 超脱苦海的途径:功德

 1.度尽众生的大菩萨:地藏菩萨为什么具有不可思议功德

 2.正觉与实践:愿行一致的菩提心

 3.从发心到成佛:菩萨五十二阶位

 4.善因:布施的功德

 5.法事:称佛名号的功德

 6.帮助死者摆脱沦入恶道之苦:荐亡的功德

 7.忏悔:“作七”与“地藏忏”

第捌章 供养地藏的功德

 1.供奉之宝:佛、法、僧

 2.地藏二十八益:信徒的功德

 3.地神护法品:俗人供养的10种利益

 4.嘱累人天品:天龙鬼神之功德

 5.普度众生的功德:回向的法门

第玖章 地藏法门:身体力行的修行

 1.方便易学的解脱之道:地藏法门的殊胜

 2.“三摩地:地藏菩萨的23种“定”

 3.十善业道:地藏法门之根本

 4.投入身心的修行:皈依

 5.如何发愿:至心发愿方是功德

 6.“入出息观”:地藏止观法门

 7.两种根器的修行:“一实境界、两种观道”

 8.供佛仪礼:礼拜供养

 9.佛家的功课:持诵与回向

第拾章 地藏三经与占察法门

 1.律宗经典:《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2.佛门《易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3.木轮相法:地藏占察法门

 4.“地藏”文化的延展:其他相关经典与文献

第拾壹章 《地藏经》对中国文化民俗的影响

 1.吃斋念佛:十斋日

 2.祭鬼之日:盂兰盆节

 3.印象地藏:古往今来的地藏菩萨

 4.净土无边:地藏信仰的传播

附录一 《地藏菩萨本愿经》

附录二 《占察善恶业报经》(节选)

试读章节

不爱乐土爱众生

地藏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因发誓度尽六道众生,因此民间也称其为掌管地狱的“幽冥教主”,道场在安徽省九华山。

救度地狱众生的菩萨

地藏菩萨的梵文名为Ksitigarbha,中文音译乞叉底蘖沙,“地藏”是意译。地藏菩萨的道场在安徽九华山,与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据《地藏本愿经》记载,地藏菩萨受释迦牟尼佛的嘱托,在释迦寂灭之后、未来佛弥勒诞生之前这段“无佛世界”的时期,代替佛陀担当教化六道众生的重任,“悉使解脱,永离诸苦”。而他则发下宏誓大愿:“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即一定要度尽六道众生,脱离苦海、成就正果,直到地狱一个罪鬼也没有,他才成就佛果,“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地藏菩萨的大愿可谓崇高之至,然而地狱众生无数,六道轮回永无休止,地狱根本没有关门的那天,因此地藏菩萨可以说没有成佛的希望,《楞伽经》说:“有大悲菩萨,永不成佛”,便指的是地藏菩萨。但他这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无畏与牺牲精神却广为世人所钦佩,遂尊其为“大愿菩萨”,他的大愿与观音的大悲、普贤的大行、文殊的大智,共同象征世间最理想的人格。

地藏圣号的由来

与其他菩萨一样,地藏菩萨的名号也是有其特殊的喻意。 “地”是指大地,而“藏”是指宝藏,有“秘密包容”之义。《地藏十轮经》云,因地藏菩萨具有“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的功德,故尊其为“地藏”。所以“地藏”二字既喻指地藏菩萨处于甚深静虑之中,能够含育化导一切众生止于至善,又比喻他具有如来三德秘藏,无量妙法,则能救脱无数众生,成登觉岸。

除此之外,《三宝感应要略录》又有记载,说地藏菩萨在过去无量无边久远佛灭度之后,曾向一位居住在俱特罗山的仙人学习道术,专门降伏恶鬼,消除罪恶。仙人曾经预言:“汝于无量无边世,佛与授记,名曰‘地藏’。”其后果如所言,佛祖便沿用了“地藏”这个名号给他授记。

地藏菩萨的前世转生

佛教通行“法身、报身、化身”的三身之说,地藏菩萨的法身是不可见的,但他的报身与化身却因时因地各有不同。

心慕法相、立下宏愿的大长者子

地藏菩萨于过去久远不可说劫之前转生为人,父亲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当时的佛陀是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长者子因见佛陀宝相庄严,心生敬慕,就诚心请教佛陀:如何行愿才能成佛?佛陀回答他,只有把受苦的人都度完了才能成佛。于是长者子在佛面前发下大愿:“我从今日至未来劫,悉令一切苦恼众生脱离苦海,然后我才成就佛果。”经历了千百万亿由他不可说劫之后,他终于取得了菩萨的果位,便是今天的地藏菩萨。

至孝的婆罗门女

在过去不可思议阿僧祗劫时,有一位福德深厚的婆罗门女,她一直潜心礼佛,可她的母亲却相信邪法,不信三宝,死后将要堕入地狱受苦。婆罗门女十分孝顺,竞卖掉家宅财产,广求香华,于佛塔寺,大兴供养,为母亲赎罪。当时的佛名为觉华定自在王如来,他被婆罗门女的孝心与诚心打动,于是让她的母亲得以离开地狱、向升天宫。婆罗门女由此觉悟,在佛面前立下弘愿,要广设方便,使有罪苦人生得到解脱。《地藏本愿经》指出,释迦佛说她是地藏菩萨转世。

孝女光目  孝女光目是地藏菩萨于过去无量劫之前的又一报身,她的事迹与婆罗门女几乎一模一样。其母因生前喜食鱼子,犯下极多杀生罪,死后堕入恶道受苦。光目女于是一心念佛,恭敬供养,以诚孝心,救助母亲脱离地狱。后来又发愿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待众生度尽,自己方成正觉。

佛陀的挚友

在过去无量劫之时的佛陀名为“一切智成就如来”,他没出家时曾是某个小国的国王,与邻国的国王是好朋友,当时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两人便一起竭尽全力地救济民众。可是世上苦难深重,救之不尽,于是这位国王发愿说,愿自己早成佛道,普度群生;而后果然成为一切智成就如来。

P20-22

序言

穿越生命的地狱:舍弃、坚韧与逆转

本心若虚空,清净无一物。焚荡淫怒痴,圆寂了见佛。五彩图圣像,悟真非妄传。扫雪万病尽,爽然清凉天。赞此功德海,永为旷代宣。

——李白《地藏菩萨赞》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地藏菩萨赞》,也是他唯一写过的一首菩萨赞。地藏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为佛法“大愿”的象征。提到菩萨,我们想到的常是救人于苦难的观音,或是赐人予智慧的文殊,而这位地藏菩萨总是会被我们忽略。

在民间,地藏菩萨又被称为“地狱王菩萨”,因为他身处地狱之中,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是专门负责救赎地狱众生的菩萨。在现代社会,地狱并不如在古代时那么震慑人心,地藏菩萨也因此逐渐被人们淡忘。其实,佛教的地狱并不如我们现在想象的那样简单。

佛教所说的地狱其实有两个,一个是我们认识中那个刀山火海的地狱道,另一个则是由于错误的心念而造成的当下的地狱。下面这个故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地狱。

很久以前,有一位将军慕名拜访一位得道的高僧,他向高僧请教:什么是地狱,什么是净土?高僧一笑,突然开始用非常难听的语言辱骂将军。将军顿时错愕,随即被高僧的言语激怒,拔出手中的利剑满佛殿追杀高僧。高僧躲在一侧对将军说:“这便是地狱”。将军闻言幡然醒悟,利剑还鞘,连忙拱手表示歉意,高僧微微一笑:“这便是净土”。

地藏菩萨法门历来被认为是消除业障、积聚福缘、拔除苦难最简便、迅速的法门。在佛教看来,地藏法门不仅是帮助众生净化自身的业障,使人死后不堕入地狱;同时也是要帮助我们净化心念中当下的地狱。

当下的概念现在常被人们提及,很多书反复告诉我们,当下是如何的美好。因为我们活着和感受到的只有当下,因此只有把握住每一时刻,才能感受到快乐与幸福。可是,当我们试图发掘和把握自己的当下时,我们感觉到的却是疲惫、焦虑、不满、困惑、空虚、失落……过多的欲望、过多的执念让我们虽然身在人间而心已堕入地狱。因此,作为救度地狱的地藏菩萨,其法门是我们摆脱心念地狱最好的指引。

地藏菩萨给予我们的第一个指引是舍弃。《地藏经》中讲述了地藏菩萨成道修行的过程,尤其提到他修道之时,在佛陀面前发下“众生度尽,方证菩提i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本愿。为了得到众生的救度,地藏菩萨舍弃了“成佛”;为了得到,我们同样应该懂得舍弃。如果想得到宁静,你要舍弃不倦的名利心;如果想得到成功,你要舍弃享乐与懈怠;如果想得到快乐,要舍弃无边的欲望。我们的心如同一个杯子,如果你想盛入幸福,就要先把杯子腾空,否则幸福是倒不进来的。同样,当你身处困境中时,不论你希望获得什么,都必须懂得用舍弃来改变自己心念,转机才会出现。

地藏菩萨给予我们的第二个指引是坚韧。心念的转变只在一刹那,提供给我们逆转困境的动力,但如何将动力变成现实、收获结果,我们需要的是坚韧。古人说:知易行难。我们发誓立志也许畅快,但实践的过程却漫长而艰难。一句“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听起来荡气回肠,可付诸实现的过程又是何其的艰辛。地藏菩萨的责任是对众生,我们的责任是对自己。一口气坚持到底,生命就会出现奇迹;一次心念的反复,便又回到了原点。读一遍《地藏经》,你便会明了坚韧的含义,即使伟大如地藏菩萨,心念的坚韧才是真正无边的法力。

地藏菩萨并不如其他菩萨那么常见,但却是佛教中最重要的一位菩萨。佛教认为现在时代为无佛时期,释迦牟尼佛涅檠而弥勒佛未成道,而此时被释迦牟尼佛嘱咐教化、救度众生的便是地藏菩萨,因为地藏菩萨舍弃、坚韧的法门是最适合我们现在这个物欲横流、心性浮躁的时代,而《地藏本愿经》也被认为是拯救五浊恶世的对症良药。书中不仅开示了布施三宝、供养地藏菩萨的种种利益,以及除业障、积福缘的方便法门,更是开示了地藏菩萨于困境中逆转的法门,帮助人们走出生命的地狱,重获快乐与幸福。

现在很多学者都在倡导重读古代经典,但这种重读不是机械地阅读那些味同嚼蜡的古文,而是要从艰深的文字中看到古人高远的生活智慧。《图解地藏经》就是这么一本用现代视角重新审视古代经典的书。本书以《地藏本愿经》为基础,汇集了《地藏十轮经》和《占察善恶业报经》两书内容,进行了现代化的编辑加工。一方面,让读者一本通览”地藏三经”原本的内容与思想,同时又加以全新的现代解读,让古老的佛教智慧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助益;另一方面,本书采用现代化的图解、插图等编辑方法,让苦涩的知识灵动起来,通过视觉化的形象带给你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最后,由于编者自身的阅历与佛学见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部分资料的考证不易,本书之中若有纰漏、错误、疏忽之处,还望诸位方家见谅,并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图解地藏经/图解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释心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紫禁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479281
开本 16开
页数 3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0-02-01
首版时间 2010-02-01
印刷时间 2010-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7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2.1-64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2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1: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