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北魏考课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内容
目录

前言

 一 北魏考课制度研究的回顾

 二 北魏考课制度的源流

第一章 北魏考课制度的形成与演变

 第一节 北魏考课制度的创立与形成(道武帝一冯太后执政)

一 北魏地方官员考课的草创

二 北魏地方官员考课的形成

 第二节 北魏考课制度的确立(孝文帝时期)

一 地方官员考课制度的确立

二 中央官员考课制度的确立

三 属官的考课

 第三节 北魏考课制度的演变(宣武帝时期)

一 景明考格

二 正始考格

三 延昌年间的考格

 第四节 北魏考课制度的破坏(孝明帝及其以后)

第二章 北魏考课制度与胡汉二重行政体制

 第一节 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时的行政体制与官员考课

一 道武帝、明元帝时的行政体制及其官员考课

二 太武帝时的行政体制及其官员考课

 第二节 文成帝-文明太后听政时的行政体制和官员考课

一 《文成帝南巡御射碑》反映出的内朝

二 地方胡汉二重行政体制下的官员及其考课

 第三节 太和中期的官制改革与考课

一 太和年间的官制改革

二 太和改制前后官员考课的机构

第三章 北魏考课制度与官员的选举

 第一节 北魏选举制度中选举与考课的分离

一 察举制、九品官入法中的考课因素

二 北魏选举制中考课因素的渐退

三 官学生、州郡学生的考课

 第二节 北魏大选与考课的关系

一 太和年间的大选与考课

二 景明年间的大选

三 延昌三年八月的大选与考课

 第三节 北魏选举思想与考课

一 贤才和门第

二 勋劳、年劳

第四章 北魏考课制度与俸禄制度

 第一节 “爵而无禄,故吏多贪器”

 第二节 俸禄制的推行

 第三节 考课黜陟与俸禄的关系

第五章 北魏考课制度与大使巡行、吏民告发

 第一节 大使巡行

一 大使巡行的职能转变

二 大使的身份

三 大使的职权及其与官员的关系

 第二节 御史台监察考课权力的变化

 第三节 吏民举告

一 考课中民众与官员的关系

二 政府调节民众的作用

第六章 北魏考课制度与官僚的升迁、惩罚

 第一节 官僚的升迁与考课

一 积劳、从班例

二 泛阶与考课制度的变化

三 超迁

 第二节 考课与官僚的惩罚

 第三节 官僚的考课与谥号评定

一 考簿

二 尚书省官员参与谥号的评定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Contents

内容推荐

戴卫红编写的《北魏考课制度研究》从北魏各个阶段的社会政治现实出发,细致梳理了北魏考课制度形成、确立、演变和破坏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北魏考课制度与胡汉二重行政体制的关系,指出孝文帝改革官制之前,中央行政体制中带有鲜卑特色的内朝官员基本上不实行考课,地方行政体制中领民酋长、各部落酋帅不实行考课,而政府采取多种方式对州郡县官员进行考课。中央内朝、外朝与地方官员三者的互相流动,在实质上加强了考课,从而对胡、汉二重体制起到破坏作用。《北魏考课制度研究》分析了北魏考课制度与选举之间的关系,指出在北魏由于秀孝策问内容的专业化、选举对象的变化以及中正职能的转变,考课和选举逐渐剥离,并探讨了北魏考课制和俸禄制之间的关系,北魏考课与大使巡行、吏民告发以及官员的升迁、惩罚的关系。

编辑推荐

戴卫红编写的《北魏考课制度研究》广泛利用文献、简牍、碑刻等各种资料,钩沉稽佚,在全面吸收现当代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汉唐问考课制度的演变对其作宏观把握,又同北魏行政体制的胡汉二重制、选举制、官员升迁赏罚等相结合作微观考察,清晰而准确地勾勒出北魏考课制度的全貌,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北魏考课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戴卫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87777
开本 32开
页数 3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91.42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6: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