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所收已刊、未刊著述均予校订,凡是事例不一或论述倒衍文字皆作改正。引文一般依现行点校本校核,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尚无点校本行世的史籍史料,大多依通行本校核。少量作者批语、论述仅针对原版本而来,则引文原貌酌情予以保留。
图书 | 诗集(附唐筼诗存)(精)/陈寅恪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集所收已刊、未刊著述均予校订,凡是事例不一或论述倒衍文字皆作改正。引文一般依现行点校本校核,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尚无点校本行世的史籍史料,大多依通行本校核。少量作者批语、论述仅针对原版本而来,则引文原貌酌情予以保留。 内容推荐 本书所收内容,已发表的均保持发表时的原貌。经作者修改过的论者,则采用最后的修改本。未刊稿主要依据作者手迹录出。本集所收已刊、未刊著述均予校订,凡是事例不一或论述倒衍文字皆作改正。引文一般依现行点校本校核,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尚无点校本行世的史籍史料,大多依通行本校核。少量作者批语、论述仅针对原版本而来,则引文原貌酌情予以保留。以上改动均不出校记。凡已刊论文、序跋、书信等均附初次发表之刊物及时间,未刊文稿书量注明写作时间。根据作者生胶愿望,全书采用繁体字竖排。人名、地名、书名均不加符号注明。书中讲解了寒柳堂集、金明馆业稿初编、金明馆业稿二编、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登稿、柳如是别传、诗集、书信集、说书札记一集、说书札记二集、说书札记三集、讲义及新稿等内容。 目录 诗 庚戌柏林重九作 时间日本合并朝鲜 追忆游那威诗 并序 北海舟中 易卜生墓 皮桓生墓 宣统辛亥冬大雪后乘火车登瑞士恩嘉丁山顶作 时将归国 自瑞士归国后旅居上海得胡梓方朝梁自北京寄书并时赋此答之 壬子春 法京旧有选花魁之俗余来巴黎适逢其事偶览国内报纸忽见大总统为终身职之议戏作一绝 癸丑冬伦敦绘画展览会中偶见我国新嫁娘凤冠感赋 此三十八年前旧作庚寅冬偶忆得之 无题 红楼梦新谈题辞 影潭先生避暑居威尔士雷湖上戏作小诗藉博一粲 留美学生季报民国八年夏季第二号读竟戏题一绝 春日独游玉泉静明园 ■王静安先生 王观堂先生■ 并序 寄傅斯年 戊辰中秋夕渤海舟中作 北大学院已己级史学系毕业生赠言 题萍乡文芸阁丈廷式云起轩诗庥中咸 叶刻本误作感 通七律后 阅报戏作二绝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诗集(附唐筼诗存)(精)/陈寅恪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寅恪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3185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38 |
版次 | 2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60 |
出版时间 | 2009-09-01 |
首版时间 | 2001-05-01 |
印刷时间 | 2009-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52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60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