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从文学到经学--先秦两汉诗经学史论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探讨了《诗经》由“诗”而“经”而“经学”的发展过程,梳理了先秦两汉《诗经》学发展演变的整体脉络,分析了《诗经》由文学走向经学的政治、文化和学术动因。

《诗》原本是先秦时期散文诗歌总陈,在长期的流传中,《诗》由文学转而为经学,丧失了其作为文学的鲜活和灵动,却收获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春秋时代,“诗”只是作为为赋诗言志、引诗陈词的文学载体出现。到了战国时代,“诗”经过孔子散文整理,被提到了“经”的地位。从文学转向经学,《诗经》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更对东方各国的文化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目录

卷一 两周礼乐制度下的《诗》学发生

 一、两周礼制与《诗》之结集历程

1.宣王中兴与《诗》之第一次结集

2.平王“崇礼”与《诗经》的再度编辑

3.孔子“删诗”与《诗》之三度编辑

 二、春秋《诗》学及其变迁

1.《诗》之文化角色的变迁

2.会盟燕享与诗礼风流

3.世卿公族与诗礼名家

 三、孔门《诗》学及其承启意义

1.《诗经》的文化使命

2.孔子诗学的礼乐传统与政教倾向

3.子夏家学、诗学及其对孔子诗论的发展

卷二 战国争鸣中的《诗》学传播与诠释学的发生

 一、诸子争鸣与《诗》学的传播

1.战国反《诗》学思潮与《诗》学危机

2.战国纷乱与《诗经》传本的歧出

3.战国《诗》学传播及其中心之转移

 二、战国儒书引《诗》论《诗》的不同价值取向

1.子思派《诗》学及其道德化倾向

附:子思派著作引《诗》称《诗》表

2.公孙尼子与战国诗乐理论

3.孟子《诗》学与王道政治

4.苟子《诗》学与先秦“诗传”

 三、战国《诗》论与《诗经》诠释学的出现

1.《孔子诗论》对孔子诗学的发展及其心性解诗倾向

2.《诗小序》的产生与诗“美刺”评价体系的确立

3.《尔雅》的出现与《诗经》诠释学的产生

卷三 秦汉皇权政治确立时期的《诗》学与经术

 一、政治一体化与天道圣统思潮下的诗学传播

1.天道圣统思潮下的《诗》学定位

2.汉初《诗经》传播与四家诗的形成

3.四家诗外的诗学考索

 二、走向权力中心的西汉诗学与经术

1.从诗学到经术

2.西汉鲁诗学及其价值取向

3.西汉齐诗学及其怪异性格的形成

附:董仲舒《春秋繁露》引《诗》称《诗》与今本《诗经》对照表

4.韩诗渊源及其混合性格

5.刘向《诗》说及其价值取向

附:刘向著作引《诗》称《诗》表

 三、西汉末与东汉《诗》学之学术转向

1.诗学极盛与家法的形成

2.经学队伍的裂变与《诗》学的学术化

3.《诗》学内涵之变迁及其意义

4.由人学到天学的《诗》学诠释

 四、东汉三家《诗》学及其“致用”形态

1.三家诗学命运的变迁

2.《白虎通》典制诠释规定下的《诗》学体系

附:《白虎通》引《诗》表

3.班固《诗》学的史家观照及其民俗学倾向

4.汉末诸子回潮中的《诗》学致用取向

附:《潜夫论》引《诗》表

附:《中论》引《诗》称《诗》表

 五、《毛诗》的渊源及其兴起

1.《毛诗》源流与《毛诗》派兴起的内在机制

2.《毛传》战国遗孤角色及其理性精神

3.《毛传》释诗特色及“兴”之意义内涵

附:《毛诗》标兴表

 六、郑玄《诗》学与《毛诗》霸权的确立

1.从毛氏《诗传》到郑玄《诗》学

2.郑玄人格及其《诗》学的双重治乱理想

3.郑氏《诗》学的基本框架及其价值取向

4.郑玄诗学理论及其对传统诗论的转换

附1:《汉书》引《诗》表

附2:《后汉书》人物引《诗》表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从文学到经学--先秦两汉诗经学史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毓庆//郭万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768914
开本 16开
页数 5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14
出版时间 2009-10-01
首版时间 2009-10-01
印刷时间 200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7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2
丛书名
印张 34.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9
169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