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专家研究表明,3岁左右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敏感期。孩子在3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和发展,渐渐表现出独立自主的倾向,常会拒绝大人的帮助,想试着自己去做某些事情。因此,家长应该把握并利用这个大好时机,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从小给孩子树立独立的性格和意识是很必要的,而且是越早培养越好。
与勤快妈妈相比,本书提倡的懒妈妈,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懒惰,而是要求妈妈树立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的意识,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法给孩子一些指导,鼓励孩子独立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做一个身懒心不懒的妈妈。
图书 | 好妈妈不妨懒一点 |
内容 | 编辑推荐 心理学专家研究表明,3岁左右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敏感期。孩子在3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和发展,渐渐表现出独立自主的倾向,常会拒绝大人的帮助,想试着自己去做某些事情。因此,家长应该把握并利用这个大好时机,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从小给孩子树立独立的性格和意识是很必要的,而且是越早培养越好。 与勤快妈妈相比,本书提倡的懒妈妈,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懒惰,而是要求妈妈树立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的意识,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法给孩子一些指导,鼓励孩子独立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做一个身懒心不懒的妈妈。 内容推荐 华芳的《好妈妈不妨“懒”一点》不但告诉父母要避免大包大揽和包办代替,要为孩子创造一些实践的机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而且从生活、处事、学习及品格四个方面,系统地给父母提供了一些“懒”招,引导父母有意识地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做个身懒心不懒的妈妈 第一章 学会适应周围的环境 一、吃饭:那是孩子自己的事 二、睡觉:让孩子睡自己的觉 三、玩耍:爱怎么玩就怎么玩 四、自我服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五、家务劳动: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六、适应环境:适者才能生存 七、自我保护:保护自己一辈子 懒妈妈讲故事 小蜗牛的壳 云雀的羽毛 第二章 学会挺起腰杆做人 一、自尊:珍惜自我的价值 二、自信:相信自己是最好的 三、自律:控制自己的行为 四、自强:做不断进取的强者 五、自控:驾驭自己的情绪 六、自省:不断自我反思 懒妈妈讲故事 尊严高于生命 挡不住的诱惑 第三章 学会有主见地处事 一、解决问题:不给别人添麻烦 二、学会拒绝: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自主选择: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四、自我负责: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五、自我安排:做事有周密计划 六、人际矛盾:让孩子自己去解决 七、自己埋单:要花钱,自己挣! 懒妈妈讲故事 自作聪明的墨鱼 老鼠学飞翔 第四章 学会自动自发地学习 一、自由探索:在探索中成长 二、上学放学:不再接送和陪学 三、家庭作业:让孩子独立完成 四、自主学习:自动自发地学习 五、课外书:让孩子自己去选择 六、兴趣班:兴趣和快乐最重要 七、独立思考:不做人云亦云的跟屁虫 懒妈妈讲故事 第一个吃狼桃的人 清藏的白兔 试读章节 心得1:饥饿是最美味的食物 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饭菜肯定会被一扫而光。与其追着孩子喂饭吃,不如让孩子稍微饿一会儿,待孩子饥饿了再让他进食。 懒妈妈要做的就是,在食物设计和烹饪技术上下点工夫。搭配好饭菜,给孩子提供色香味俱全、营养均衡的饭菜。让孩子在饥饿的状态下品尝到饭菜的美味,从而留下美好的进餐体验。在食物设计上,懒妈妈要注意,孩子一天当中的食物要多样化,不要一连几天重复吃同一种食物,这样容易让孩子失去食欲。 食物搭配要合理,荤素搭配要恰当,也可以将孩子很喜欢的食物与不喜欢的食物搭配起来。 孩子的饭菜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制作,要注重食物的造型和色彩,激发孩子的食欲。同时,菜肴应熟烂、松软、易嚼、好消化、不油腻。 孩子好奇心强,喜欢吃没有吃过的东西,如果天天吃同样的菜,尽管有营养,孩子仍会皱眉头。因此,在烹饪技术上,懒妈妈也需要不断学习,尝试着用不同的烹饪方式来做同样的原料,饭菜花样常翻新,让孩子在吃饭的过程当中留下美好的进餐体验。 比如,孩子不想吃米饭,让孩子尝尝面条、饺子和馄饨等;孩子不吃鸡蛋,可以做成鸡蛋饼、蛋糕;孩子不吃青菜,可以把青菜剁碎包在饺子里。 总之,美好的进餐体验可以强化孩子进餐的主动性。懒妈妈会发现,孩子在一次又一次狼吞虎咽的进餐体验中,变得越来越喜欢吃饭了。 心得2:让孩子自己吃饭 当孩子周岁后,懒妈妈就让孩子自己坐在椅子上吃饭。 一般来说,周岁后的宝宝喜欢用双手扶着饭桌站起来,然后用手抓东西吃。虽然这样很不雅,但这是孩子自主意识觉醒的表现,懒妈妈一定要给予重视,否则错过这个时机往往会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这时,懒妈妈可以把饭菜做成便于孩子抓取的形式,放在孩子面前的小盘子里供孩子自己取食。哪怕孩子吃得满地都是,满身都是,懒妈妈也不要去“帮助”孩子。 孩子刚开始只会用手抓,肯定会笨手笨脚的,而且往往把饭菜掉得到处都是,很多食物还会掉到地上,懒妈妈千万不能呵斥孩子:“怎么搞的,掉得到处都是?”而是应该说:“宝宝真棒,能够自己吃饭了!”多鼓励孩子,孩子的自主性会更强,孩子吃饭的事情也就不会成为问题了。懒妈妈知道,让孩子从小养成自己吃饭的好习惯比培养卫生习惯更重要。等孩子学会自己吃饭了,再慢慢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懒妈妈可以在宝宝坐着的地方铺上报纸或者塑料布,以方便宝宝吃完饭后收拾。同时,懒妈妈要教宝宝自己使用勺子吃饭,从而培养孩子吃饭的主动性。 心得3:不要总是强迫孩子吃饭 许多父母担心孩子没吃多少会肚子饿。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孩子偶尔一两餐吃得少,并不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懒妈妈应该给孩子吃东西的自主权,让孩子自己决定吃与不吃。 如果孩子不吃,懒妈妈也没有必要采用强迫或者威胁的方式勉强孩子。孩子在家长的强迫与威胁下勉强吃下去的东西,往往会令孩子胃口大失,以后,孩子对吃饭会越来越没有兴致。P6-7 序言 孩子的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在于父母的包办代替,使孩子丧失了自我实践的机会,让孩子变得缺乏自信,能力低下。 华芳提倡的“懒”妈妈似乎与传统的勤劳、任劳任怨的妈妈形象相悖。其实不然,如今的孩子得到的呵护有余锻炼却不足。所以“懒”应该成为妈妈们的一门必修功课。 我本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也坚持做个“懒”妈妈。 儿子小博四五岁时,我便开始让他学着洗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丈夫很不满意我的做法:“什么都信得过孩子,只要你省事就行!你是怎么当妈的!”其实不然,开始做这些事的时候,帮他打扫战场更费心费神。 劝说小博下楼去买东西那次,是我在食杂店的外面等着他,他成功地买过两次之后,孩子很有成就感,但让他独自下楼去买他却不肯,对我说:“妈妈,我不吃了还不行吗!”但最终儿子没能抵住我的鼓动,带着我的叮咛与嘱咐,还是战战兢兢地攥着钱,在我忐忑地注视中下楼了。那种站在窗前东张西望地担心,绝不是处理孩子浪费一袋洗衣粉或弄得满地水等麻烦那样简单与轻松。尤其是过了预计时间小博还没回来,我在担心后悔间,准备下楼找孩子,这时我望见儿子小小的身影从前幢楼的楼角闪出,手里抓着一个塑料袋,急匆匆地走着,虽然看不清儿子的表情,但我想象得出他稚嫩的脸上严峻的神情,我顿时涌出一种想流泪的冲动。问后才知道,原来袋子太薄漏了个洞,丢了一根火腿肠,他又回去寻找。当儿子举着火腿肠说“妈,我剥给你吃”的时候,我不禁紧紧地抱着他流下了眼泪。 我的“懒”换来的是孩子的独立和孝顺,这就是当个㈠懒”妈妈的收获。 事实上,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做父母的不仅给了孩子生命,也给了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权利。父母如果总是不让孩子学着照料自己的生活,不让孩子尝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就会人为地推迟孩子独立自主的时间,使孩子产生对父母的过度依赖感,缺乏自我决策的意识。 庆幸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父母明白了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重要性。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的家长的责任是帮助孩子去生活,是帮助孩子学会自立,是帮助孩子学会如何做人。 华芳的《好妈妈不妨“懒”一点》不但告诉父母要避免大包大揽和包办代替,要为孩子创造一些实践的机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而且从生活、处事、学习及品格四个方面,系统地给父母提供了一些“懒”招,引导父母有意识地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 其实,我认为“懒”妈妈比传统的勤快妈妈更疼爱自己的孩子,只是在用“懒”一点的方式送给孩子两份贵重的礼物:一份是尝试新任务的勇气,一份是承担责任的权利。这两份礼物能够让孩子在日常小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强独立处理事情的自信心。这样,孩子在以后遇到更大的挑战时才不至于不知所措,当某天有人夸奖孩子时,妈妈可以骄傲地说:“这得感谢我平时的‘懒’一点。” 希望华芳的《好妈妈不妨“懒”一点》使更多的妈妈受益,让更多的孩子在“懒”妈妈的精心培育下茁壮成长。 家庭教育指导师 松婀鹂 书评(媒体评论) 做“懒”妈妈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独立自主的表现机会,培养自立自强的能力,而不是对孩子不管不问,任其无知,纵其散漫。 勤快妈妈和“懒”妈妈之间不是隔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是那么一丝丝的细线,掌握好了,自己可以省力省心,孩子可以健康自立。 要想做好“懒”妈妈,只能是打着擦边球,踩着平衡木,一手抓着勤。一手提着懒,耐心地做一个称职的好妈妈。 ——铁甲妈妈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妈妈的角色确实需要不断变化,有时勤劳,有时懒惰,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能呵护孩子一辈子。当然。作为妈妈,本质是要勤劳的。这里说的懒,不是放任不管、清闲偷懒的懒,而是有艺术的懒,有方法的懒。看起来是懒妈妈,实际上是智慧妈妈。 ——豆豆爸 看起来时懒妈妈,实际上是智慧妈妈。 ——雨做的云儿 人生就是一次次离乳的过程,独立是孩子内在的需求,而非我们大人总以为的孩子很弱小,需要照顾到无微不至。这种照顾可能更多满足的是大人自己的需求。 ——朝朝暮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好妈妈不妨懒一点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崔华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妇女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03810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0 |
出版时间 | 2009-10-01 |
首版时间 | 2009-10-01 |
印刷时间 | 200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78 |
丛书名 | |
印张 | 1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1 |
宽 | 17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