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的实践,形成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上篇工业用地更新中,提出了城市工业用地更新的区域、城市、地段三个更新层次,通过城市规划、产业规划、文化规划和社会规划,实现城市物质环境更新、经济更新、文化更新和社会更新的综合更新,最终实现整体的城市复兴。在下篇工业遗产保护中,介绍了国际、欧洲、特别是英国和德国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情况,提出了工业遗产的定义内涵、研究方法、田野考察、价值认定、保护管理等内容,对工业遗产保护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图书 | 城市工业用地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的实践,形成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上篇工业用地更新中,提出了城市工业用地更新的区域、城市、地段三个更新层次,通过城市规划、产业规划、文化规划和社会规划,实现城市物质环境更新、经济更新、文化更新和社会更新的综合更新,最终实现整体的城市复兴。在下篇工业遗产保护中,介绍了国际、欧洲、特别是英国和德国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情况,提出了工业遗产的定义内涵、研究方法、田野考察、价值认定、保护管理等内容,对工业遗产保护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目录 引言 问题的提出 发展的现状 研究的意义 上篇 工业用地更新 第1章 城市工业用地的内涵 1.1 工业的内涵 1.1.1 产业 1.1.2 工业发展 1.2 工业用地区位的概念 1.2.1 零星的城市工业用地(City Industrial Site) 1.2.2 集中的城市工业用地或工业区(City Industrial District) 1.2.3 工业园区(Industrial Park) 1.2.4 工业支撑的卫星城和新城(Satellite City and Newcity) 1.2.5 工业城市(Industrial City) 1.2.6 资源型城市(Resouree City) 1.2.7 工业聚集区(Industrial Cluster) 1.3 工业用地的类型 1.3.1 按照城市规划用地划分 1.3.2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门类划分 1.4 丁业用地的标准 1.5 工业建筑的类型 1.5.1 单层厂房 1.5.2 多层厂房 1.5.3 洁净与精密厂房 1.5.4 动力站房 1.5.5 仓库 1.5.6 现代能源建筑 1.5.7 生产设备 1.5.8 现代交通建筑 1.5.9 军用设施 小结 第2章 城市工业用地更新的理论发展 2.1 城市更新——从物质环境更新到社会更新 2.1.1 英国 2.1.2 美国 2.2 城市再开发——建设城市综合体 2.3 城市复兴——迈向城市的文艺复兴 2.4 棕地治理与再开发 小结 第3章 国外城市工业用地更新的实践 3.1 德国的实践 3.1.1 鲁尔工业区 3.1.2 汉堡港口新城 3.2 法国巴黎的实践 3.2.1 巴黎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调整的思路 3.2.2 巴黎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调整的成果 3.2.3 巴黎工业用地更新的案例 3.3 英国的实践 3.3.1 伦敦道克兰码头工业区 3.3.2 伯明翰布林德利工业区(Brindleyplace) 3.3.3 利物浦阿尔伯特码头工业区 3.4 挪威的实践 3.4.1 区位概况 3.4.2 项目背景 3.4.3 更新改造的建设丁程 3.5 美国的实践 3.5.1 利哈伊谷伯利恒钢铁厂的更新 3.5.2 棕地更新与再开发 3.6 加拿大的实践 小结 第4章 城市工业用地更新的实施机制 4.1 城市工业用地更新的目标与策略 4.1.1 更新目标 4.1.2 更新策略 4.1.3 更新阶段 4.2 城市工业用地更新的主要内容 4.2.1 物质环境更新(Urban Physical Environment Regeneration)——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4.2.2 经济更新(urban Economy Regeneration)——产业规划与产业布局规划 4.2.3 文化更新(urban(~ulture Regeneration)——文化规划 4.2.4 社会更新(Urban Society Regeneration)——社会规划 4.2.5 废弃工业建筑与工业设施的拆除 4.2.6 城市污染工业用地的生态修复 4.3 城市工业用地更新的转换类型 4.3.1 城市规划用地性质的转换类型 4.3.2 城市工业用地更新的驱动类型 4.3.3 城市工业用地更新的景观类型 4.4 城市工业用地更新开发模式 4.4.1 合作开发 4.4.2 协议转让 4.4.3 市场有偿转让 4.5 城市工业用地更新的组织构成 4.5.1 组织构成 4.5.2 政府组织的职能 4.5.3 公众参与 4.5.4 资金筹措 4.5.5 宣传教育 4.5.6 多学科专题研究 4.6 城市工业用地更新的实施程序 小结 下篇 工业遗产保护 第5章 工业遗产的内涵价值与研究方法 5.1 工业遗产的内涵 5.1.1 工业遗产的定义 5.1.2 工业遗产的类型 5.2 工业遗产的价值 5.2.1 历史价值 5.2.2 文化价值 5.2.3 社会价值 5.2.4 科学价值 5.2.5 艺术价值 5.2.6 经济价值 5.3 工业考古——工业遗产研究的发展过程 5.3.1 工业遗产研究的源起 5.3.2 工业遗产研究的发展 5.3.3 工业遗产研究的成果 5.3.4 工业遗产的保护组织 5.3.5 工业遗产的保护文件 5.4 工业遗产的研究方法 5.4.1 历史学研究 5.4.2 产业技术史研究 5.4.3 建筑史研究 5.4.4 工业建筑研究 5.4.5 生产技术研究 小结 第6章 工业遗产的田野考察与保护管理 6.1 工业遗产的发现 6.1.1 普查 6.1.2 组织 6.1.3 程序 6.1.4 内容 6.2 工业遗产的认定 6.2.1 现场调查 6.2.2 专家评议 6.2.3 批准公布 6.3 工业遗产的记录 6.3.1 信息表 6.3.2 数据库 6.3.3 杂志、网站和论坛 6.4 工业遗产的评价 6.4.1 工业遗产评价原则 6.4.2 工业遗产评价体系 6.4.3 工业遗产评价标准 6.5 工业遗产保护的管理 6.5.1 工业遗产的保护层次 6.5.2 工业遗产的保护体系 小结 第7章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的实践 7.1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工业遗产 7.2 欧洲工业遗产之路(European Route of Industrial Heritage,ERIH) 7.2.1 基本概况 7.2.2 欧洲工业发展历史 7.2.3 主要国家遗产地与锚点情况 7.2.4 欧洲工业遗产之路的组织 7.3 英国的工业遗产保护 7.3.1 英国工业发展历史 7.3.2 地区线路 7.3.3 英国工业遗产锚点 7.4 德国的工业遗产保护 7.4.1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德国工业遗产 7.4.2 鲁尔工业区的工业文化之路 7.4.3 德国IBA组织 小结 第8章 工业遗产保护的实施机制 8.1 工业遗产保护的主要内容 8.1.1 工业遗产保护的意义 8.1.2 工业遗产保护的阶段划分 8.2 工业遗产保护的实施策略 8.2.1 健全法规 8.2.2 政府支持 8.2.3 市场运作 8.2.4 规范标准 8.2.5 资金筹措 8.2.6 教育宣传 8.3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8.3.1 开展工业遗产旅游 8.3.2 打造新型产业空间 8.3.3 工业遗产的再利用 8.3.4 工业遗址保护和展示 小结 第9章 结语 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 2.参考文章 3.参考外文资料 4.参考网站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城市工业用地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伯英//冯钟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11098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15 |
出版时间 | 2009-10-01 |
首版时间 | 2009-10-01 |
印刷时间 | 200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U984.13 |
丛书名 | |
印张 | 2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7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