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FBI美国联邦调查局全传(联邦警察的罪与罚图文本)/凤凰观天下
内容
编辑推荐

倘若将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职责做一个最明确的阐述,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它有过辉煌,它那些经过细心挑选的工作人员曾一度成为国家秩序的救世主,并且在冷战过程中为维护美国本土的稳定做出卓越贡献,在今天,它仍然是美国反恐的主力。但它也有过失误:9·11、珍珠港事件、肯尼迪遇刺、水门事件。它也曾滥用权力破坏美国所谓的民主,一批名人诸如卓别林、爱因斯坦都曾受到过他们的监视。

FBI所取得的荣誉与他们所受到的指责几乎成正比。现在,就让我们揭开它的面目,看看那些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和它所引起的轰动世界的故事。

内容推荐

美国联邦调查局是美国司法部的主要调查机构。简称FBI,和中央情报局双雄并列。说到FBI,人们第一时间会想到如下画面:一手举枪对准你。一手亮出证件,大喊一声“FBI”。真实世界中的FBI特工是否真的如此威风?

改制后的FBI首任局长胡佛在位48年,在这48年里,美国换了8位总统,16位总检察官。但FBI局长却始终名叫胡佛。是什么让历届总统对他忌惮而又礼让三分?

珍珠港事件、肯尼迪被刺、尼克松下台、克林顿性丑闻、马丁·路德·金之死、“9.11”事件的失误……处处都有FBI的身影。

翻开层层秘档。还原真实的美国联邦调查局。

目录

序言:“隐形”的鬼

第一章 联邦调查局的昨天

 1 1908年,开始

 2 政府的人

 3 国家秩序救世主

 4 冷战之前的FBI

第二章 FBI们的成长之路

 1 招募及训练

 2 FBI们的工作内容

 3 一个笑话

 4 FBI的调查方法与工具

第三章 局长胡佛

 1 胡佛的预备

 2 局长大人的婚姻

 3 特工不容易

 4 胡佛,一个危险人物

第四章 江山·美人·珍珠港

 1 爱德华八世的演讲

 2 一对阊谍

 3 珍珠港事件

 4 被冷落的波波夫

第五章 被重视与被请示的——罗斯福与杜鲁门时代的FBI

 1 亲密接触的罗斯福

 2 罗斯福的苦衷

 3 杜鲁门时代:并不完美

 4 杜鲁门的心思

第六章 波折在继续——艾森豪威尔与肯尼迪眼中的FBI

 1 军人的思维

 2 被FBI“误会”上来的肯尼迪

 3 司法部长的权威

第七章 谁杀了肯尼迪

 1 遇刺

 2 疑犯奥斯瓦尔德

 3 到底是几发

 4 FBI“疏忽”了?

 5 古巴、中情局和FBi

第八章 老搭档的沉没——尼克松总统与联邦调查局

 1 总统来访

 2 水门事件

 3 谁是深喉?

第九章 胡佛第二——路易斯·弗里局长的FBI往事

 1 犯罪的克星

 2 李文和案

 3 连绵不绝的丢脸

 4 汉森间谍案

第十章 我和克林顿不得说的故事——胡佛第二的抱怨

 1 从崇拜到不满

 2 总统性丑闻下的局长

 3 沙特的恐恠袭击案

第十一章 仇视女性者与一号公敌——FBI刑事大案录

 1 绿河杀手

 2 动机是什么

 3 一号公敌

第十二章 那些名人与FBI的纠葛

 1 卓别林的悲剧

 2 梦露之死

 3 爱因斯坦的抱怨

第十三章 马丁·路德·金之死

 1 我有一令梦想

 2 谁是凶手

 3 笨贼詹姆斯·厄尔·雷

 4 FBI与马丁·路德·金

第十四章 联邦调查局的今天

 1 9·11,最大的失误

 2 9·11事件——FBI调查报告

 3 今天盼使命

试读章节

林德伯格在报警后的10分钟内,当地警方赶到了现场,几分钟后,电传警报传遍全州,警方得到命令可向任何可疑车辆提出搜查。

在犯罪现场,一位警方的技术专家提取了房间里的指纹。但很遗憾,这名绑匪是位做案高手,根本没有留下任何证据。这位技术专家企图从窗外的木梯和遗弃在现场的一把凿子上提取指纹,可一无所获。

警方在短暂的商量过后,负责这次调查的警察开始对在林德伯格家工作过的29个仆人进行询问。那位向主人报告孩子失踪的保姆成为重大嫌疑人而受到了警方的严厉讯问。在警方眼中,这位保姆与孩子的接触时间最长,对孩子的起居与生活情况了如指掌,她曾在底特律工作过,而在那里有一个经常活动的绑架集团。让警方失望的是,这位保姆对警方提出的很多问题的回答没有任何破绽。

在连续的对仆人的审讯中,林德伯格不止一次地提出反对,他认为警方把宝贵的时间放在排查家里的仆人身上完全是浪费。在这位飞行员看来,绑架他孩子的人要的无非是钱,而他和自己的妻子只想要回自己的儿子。照此推理,让孩子安全返回的最有效也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按绑架者的要求去做。在警察折腾了一天后,林德伯格于第二天在报纸上发表声明,说自己愿意与绑架他孩子的人私下接触,或者与绑架者指定的任何中介人接触,他保证对与绑架者的一切行动都会保密。

这显然违背了美国警察与绑架者交流的一贯态度与原则,但是林德伯格的声望过于强大,警方也只好作出让步。新泽西州总检察长威廉‘史蒂文斯发表了一份个人声明,强调林德伯格夫妇的痛苦以及他们想找回儿子的强烈愿望,可在声明的最后,此人又坚持原则强调绑架犯即使顺利地得到赎金,也绝不可能被他触犯的法律所豁免。

两天后,林德伯格见到了绑架者的第二封信,信中的措辞很严厉,认为林德伯格报警非常不明智,并将赎金的数目增加到了7万美元。警方决定在那封信中找到点蛛丝马迹。在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后,他们发现信中的许多常用词汇绑架者都拼写错了,但是许多很难的词汇拼写得却非常正确。警方得出结论说,这是因为此人很可能写这封信的时候,身边放了一部字典。也就是说,这个人的英语水平很低,可能是外裔。

联邦调查局的特工们此时已经参与进来,在对照两封信的笔迹与行文后,他们一致认定,两封信出自一人之手。但林德伯格不这么想,他认为敢绑架他儿子的凶手绝不可能只有一个,很可能是当地的黑社会。于是,他又发表声明说,愿意与当地黑社会联系,任何代价都可以,只要能保证孩子的生命。

此时,一个叫康登的经过联邦调查局调查后确信为清白的人声称自己愿意充当林德伯格与绑架犯之间的中介人。联邦调查局认为这个人的到来可能对案情有所突破,于是同意了受害者的要求,受害者林德伯格按照绑架者的指示,让康登来到了伍德朗公墓。康登看到一个身穿褐色外套,头戴褐色毡帽,三十五六岁样的人在公墓的栅栏里面挥舞一方白色手帕。康登确信这就是他们要找的人。那人压低着声音对走近的康登说:“你收到我的通知了吗?钱带来了没有?”据后来康登留在调查局的口供声称,这位男子声称自己叫“约翰”。他说自己只是伙计,真正策划这起事件的是政府的一名高级雇员。

调查局的特工们对整个事件进行了一次梳理,他们忠告林德伯格,这个叫“约翰”的人很可能就是绑架者,而且只有他一个。但林德伯格此时已经丧失了分析事情的能力。他积极地筹集赎金。先是变卖了一些股票,又给财政部打电话,寻求帮助。调查局出主意说,可以在赎金上做些标记,以便将来破案。这正好符合当时的形势,因为当时财政部正准备让美元在一年之后脱离金本位制。这一政策一旦实施,所有的金圆券都将被政府回收,而代之以银圆券。也就是说,某一天,绑架者肯定要拿着大量的金圆券来兑换银圆券,警方只要顺藤摸瓜就一定能捉到凶手。林德伯格同意了这一做法,在把所有的钱都做好记号后,林德伯格把钱装在两个袋子里,让康登拿着钱来到了与约翰约定的地点。事先,调查局希望在交赎金的地点布置警力,或者是跟踪康登,然后再跟踪绑架者。但所有的提议都被一心想要迅速解决此事的林德伯格否定。P013-014

序言

序言:“隐形”的鬼

倘若将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职责做一个最明确的阐述,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个成立于上世纪初已经有百年历史的政府部门最开始的职责只是打击联邦犯罪,这一特质使它在短时间内就凌驾于地方警察局之上,并通过一些不俗的成绩得到了美国高层和平民的认可,由此开始了它辉煌的生涯。

联邦调查局的前半部历史可以是胡佛局长的个人传记,这位亲手奠定联邦调查局不可侵犯的局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成为美国历届总统的一大心患。因为联邦调查局“以权谋私”地窃听了太多不该窃听的、使当事人深深惧怕的事情。这自然也是该局多年来被人指责的焦点之一。

它有过辉煌,它那些经过细心挑选的工作人员曾一度成为国家秩序的救世主,并且在冷战过程中为维护美国本土的稳定做出卓越贡献,在今天,它仍然是美国反恐的主力。但它也有过失误:9·11、珍珠港事件、肯尼迪遇刺、水门事件。它也曾滥用权力破坏美国所谓的民主,一批名人诸如卓别林、爱因斯坦都曾受到过他们的监视。

FBI所取得的荣誉与他们所受到的指责几乎成正比。现在,就让我们揭开它的面目,看看那些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和它所引起的轰动世界的故事。

书评(媒体评论)

“FBI”不仅是美国联邦调查局全称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的英文缩写,还代表着联邦调查局坚持贯彻的信条——Fidelity(忠诚),Bravery(勇敢)和Integrity(正直)。

——“FBI”的含义

“他在一个适当的时候死了:幸运的是,他是在位的时候死的。如果他在之前被迫下台抑或主动辞职,他都很可能被人杀死。”

——尼克松在私人日记中对FBI前局长胡佛的评价

“我们不需要盖世太保或者秘密警察。联邦调查局正在向这个方向蜕变。他们的职责本应是对付犯罪分子,但现在他们热衷的却是搜集名人丑闻并以此为把柄进行讹诈。他们对地方执法官员的藐视已达到无法容忍的程度。我们需要的是合作。”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一份备忘录中描述FBI

“一个可悲和危险的环境终于离我们而去了。在胡佛的统治之下,FBI所收集的文件里充斥着谎言,据说还有一些政府高官,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丑闻。这种爆炸性的秘密必须以适当的方法被掩盖,而黑人和黑人自由运动就成了这种不名誉活动的靶子。”

——马丁·路德·金的遗孀

我们在北京的雇员工作非常努力。但我要强调的是,北京办事处是一个联络机构,它不会再中国进行调查活动,也不会进行任何秘密活动。

——FBI国际行动局负责人解释FBI北京办事处智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FBI美国联邦调查局全传(联邦警察的罪与罚图文本)/凤凰观天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亚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296737
开本 16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0-03-01
首版时间 2010-03-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771.236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8
16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3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