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生如歌/中国监察精选作品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郑培民、方永刚、潘作良、王瑛、徐景平、曹文华……本书收录了《中国监察》创刊20年来报道的众多优秀党员干部和纪检监察干部的先进事迹。他们虽然岗位不同、经历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但他们身上都闪耀着理想崇高、信念坚定和追求执著的光芒;在他们身上,都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恪守着共产党人心系群众的公仆本色。

内容推荐

英雄模范永远是鼓舞人心的旗帜。本书收录了《中国监察》创刊20年来报道的众多优秀党员干部和纪检监察干部的先进事迹。他们虽然岗位不同、经历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但他们身上都闪耀着理想崇高、信念坚定和追求执著的光芒;在他们身上,都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恪守着共产党人心系群众的公仆本色。

目录

公仆赞歌

 为民书记郑培民

 向牛玉儒同志学习勤政为民当好公仆

 一位科学家的人生境界——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评论:他是当之无愧的人民科学家

 人民公仆汪洋湖

 张云泉的“四观”

 评论:做人必须像人当官不可像官

 霞飞长天情洒人间——追记人民爱戴的忠诚卫士任长霞

 评论:警察典范公仆楷模

 方永刚——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楷模

 吴仁宝的魅力

 评论:带领农民致富的一面旗帜

 一个建设新农村的好带头人——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寿光市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

 评论:做这样的带头人最光荣

 真情为群众芬芳留人间——追记湖北省宣恩县椿木营乡民政办主任周国知

 闪光的足迹绚烂的人生——追记云南省盈江县交通局局长赵家富

 评论:交通局长的楷模党员干部的标杆

 医者慈爱心一生一世情——郭新事迹采访手记

 评论:对人民高度负责是共产党员的终生追求”

 他用生命守护天职——记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反贪局局长王书田

 评论:让生命在无私奉献中闪光

 潘作良——“老百姓的事情比天大”

 评论:一名共产党员的选择

卫士风采

 王瑛——县纪委书记的楷模

 却话巴山夜雨时——王瑛事迹采访手记

 评论:学习王瑛做无愧时代的共产党人

 一位可亲可信可敬的纪委书记——记全国先进工作者、河南省汝南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正超

 评论:学习杨正超永葆先进性

 一位对事业充满炽热情怀的忠诚卫士

 评论:学习林建智争做先进性的模范实践者

 为了群众的笑脸——记北京市昌平区纪委常委沈长瑞

 冰雪映丹心——记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纪委常委曹文华

 评论:做全力践行职责的楷模

 奉献的是忠诚——记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委

 副书记、纪委书记李友星

 评论:做李友星式的纪检监察干部

 雪地壮歌——追记贵州省开阳县永温乡纪委书记李彬

 评论:学习李彬做群众的贴心人

 一位纪委书记的2300多个日夜——追记福建省福州市公安局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督察长盖起章

 留得忠魂在人间——追记共产党员、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刘明祥

 三峡移民的贴心人——追记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张兰权

 百姓永远记着他——追记在抗旱抢险中英勇献身的湖北省安陆市木梓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岳林涛

 评论:他用生命诠释共产党员的本色

 党的好干部百姓的贴心人——追记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原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双成

 评论:向李双成同志看齐

 情洒巴山浩气长存——追记四川省万源市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徐景平

 评论:敬仰,因为你是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

 在平凡中铸就闪光人生——追记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察厅审理室原副主任仇继日

 评论:他是当之无愧的忠诚卫士

 灾难之际我们冲锋在前——纪检监察干部抗震救灾群英谱

 评论:他们用行动谱写壮歌

 永不失衡的天平——记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法院纪检组长马春禄

 卫士情怀——记“全国模范纪检干部”姜瑞峰

 评论:执政当为民

 执纪为民显真情

 洒满阳光的青春——追记湖南省长沙县金井镇纪委干部汤杨

 评论:做汤杨那样的时代青年

后记

试读章节

1943年7月23日,郑培民出生在吉林省海龙县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62年,19岁的郑培民考入了吉林大学物理系。1970年3月分配到湖南省湘潭电机厂工作。

从1983年起,郑培民就已经走上党的领导干部工作岗位,任中共湘潭市委书记。在湘潭工作七年之后,1990年,省委决定将郑培民调任湘西州委书记。这只是一次平级工作调动,但湘潭与湘西两地各方面的条件却有天壤之别。湘潭是湖南省的工业重镇,经济条件好,而湘西则是全省最穷的贫困地区,不仅经济基础差,而且山多路险,交通极为不便。

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的熊清泉依然记得十几年前与郑培民的那次调动谈话。他告诉记者:“在和郑培民谈话之前我曾考虑,他工作很出色,而且他的家当时都在湘潭。把这样一名干部调到湘西,我想他会有这么三种反.应:一种是这个人组织性、纪律性很强,他会接受,同意去。第二种可能是他会讲一点价钱。第三种可能就是不想去。”当记者问到为什么会有后两种假设时,熊清泉感慨地说:“后两种假设是因为这次调动,相当于从米箩里跳到糠箩里。湘潭是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的,湘西是很艰苦的。”接着,熊清泉描述了郑培民在谈话时的反应:“最后,我一跟他谈,他二话没说,服从组织分配,感谢组织对他的信任。”记者作了一个假设:“是不是所有的干部在面临这种选择的时候都会像郑培民那样做?”熊清泉认真地回答:“在我的印象里面他是特别痛快的一个,其他人都多多少少讲讲这样的困难,那样的困难。所以他的组织性、纪律性很令我佩服。”

1990年5月,郑培民告别家人只身前往湘西。为了能在湘西更好地开展工作,47岁的郑培民还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郑培民的弟弟郑培生回忆:“他过去会喝点酒,因为我们兄弟之间在一起也喝过酒。但是调湘西以后,他把酒戒掉了。我就挺奇怪,我说:‘哥哥,你怎么把酒戒掉了?’他说:‘你不知道,我到湘西以后,当地的喝酒习惯比较盛行,一般下去检查工作,他们要请你喝酒。如果你要不喝,他觉得你对他不尊重。我总下去检查工作,搞调查研究,如果天天都喝酒,我就不用做工作了。所以我索性就把酒戒掉,我滴酒不沾,那么群众也会理解,也不会强让我把酒喝掉。’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哥哥就再也不喝酒了。”

一封特殊的信件

2002年春节,郑培民收到一个精心装饰了金边的红信封,里面是一封情真意切的信,寄信人是湘西州米良乡叭仁村的村民。信中写道:“敬爱的首长,1990年你不辞劳苦亲自爬上了我们崇山峻岭上的苗寨视察民情,访贫问苦。你是第一个能深入到我们海拔1700米高山陡坡上的省委亲人,你深切关怀我们苗民,我们千秋万代也忘不了党的恩情。”

为了解这封信的缘由,2003年4月20日,在当地干部的带领下,记者专程走访了这个寄信的小山村——叭仁村。

叭仁,在苗语里就是山顶上的意思。叭仁村也的确就是这样一个坐落在山顶上的小村庄。叭仁村三面悬崖一面大山,海拔1700米左右。如果想来到这个村子,唯一的办法就是爬上来,因为这里山路陡峭,根本不通车。记者这次来到这个村子大概用了近2个小时。在1990年,郑培民同志刚刚就任湘西州州委书记的时候,也是一样,一步步地爬上了这个山顶上的村落。

十三年的时间过去了,当我们走进苗寨,和叭仁村的村民们聊起郑培民同志时,他们都还记得当年这位州里第一大官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模样。下面是记者对叭仁村村支书石砚生的一段采访,石砚生朴实的话语,为我们真实地再现了当年郑培民来叭仁村的情景。

石砚生:那时,他满头大汗地走到我的门前,我都不知道他就是州委书记。

记者:在你们眼里他是一个官职很高的官员,来到湘西以后,你们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在等着他的到来?  石:哎呀,这个一言难尽。他没有来之前,我们根本没有想到他会来到我们这里。

记者:他没有通知你们?

石:没有通知。我问他了,为什么不下通知。他说如果通知了,你们要杀鸡、杀鸭。

记者:他1990年到这儿来,待了多长时间?

石:在这儿住了一宿。

记者:住在什么地方?

石:就住在我的家里,睡这张破烂摇晃的床。

记者:你有没有想到他会住?

石:真是谁都想不到。

记者:你们晚上在什么地方谈话呢?

石:我们就坐在那些凳子上谈话,我们开座谈会都是坐在那里。(石砚生指着旁边几个陈旧的凳子回答)

记者:主要都谈些什么问题?

石:谈怎样改变我们这个地方落后的面貌。

郑培民之所以在就任湘西州委书记不久就来到叭仁村,是因为当时这里是湘西最为偏僻和最为贫困的村庄。崎岖陡峭的山路扼制了叭仁村的经济发展,就连日常生活用水也是勉为其难。村民们为喝水必须走上8公里的山路,才能到山沟里挑上一担水。村民介绍说:“一挑水,那个时候人先洗脸,再洗脚,晚上再送猪吃,一水三用。”

郑培民来到叭仁村的当天,就与乡村干部一起研究如何解决叭仁村的实际困难。他承诺,一定帮助村民解决用水和用电的问题。当记者问到村民是否担心郑培民只是说说而已,不会真做时,村支书石砚生由衷地说:“他原来说要帮我们解决通水通电,我们还不大相信。因为有很多实际情况,不是水从哪里引过来就行,水是地下水。再加上我们的运输不方便,一路都是上坡,很费力的,确实很困难。可他坚定地告诉我们一定要把我们的事情办好,叭仁村的困难就是他的困难。”

是的,郑培民对叭仁村村民的承诺不是随口说说,而是源于他对群众深深的爱。P4-7

序言

1988年10月,《中国监察》正式创刊,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刊名。今年欣逢邓小平同志题写刊名暨《中国监察》创刊20周年。为隆重纪念这一重要的日子,中国监察杂志社特编辑出版《(中国监察)精选作品丛书》,这是一次《中国监察》创刊20年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一次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中国监察》的同志们集中汇报。我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为此感到由衷高兴。

《中国监察》作为中央纪委、监察部的机关刊和全国纪检监察工作综合指导性期刊,20年来,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反腐倡廉建设全局开展宣传报道,弘扬正气,鞭挞腐恶,刊物的思想性、理论性、指导性不断提高,努力发挥反腐倡廉舆论宣传主阵地作用,得到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读者的肯定。把《中国监察》发表过的优秀作品精选,汇编成丛书出版,可以更充分地发挥这些优秀作品的作用,可以更好地促进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的学习。“开卷有益”,阅读优秀作品是提高学习成效的重要方面。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应当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加强读书学习,通过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大局意识、提高理论素养、完善知识结构、增强业务本领,使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更加适应反腐倡廉工作的要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是一个攀登的过程,要有持之以恒、勇攀高峰的精神。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在反腐倡廉实践中,越是工作紧张,越是任务艰巨,越是要加强学习。要坚持我们党一贯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学习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推动工作的实际效果检验学习成效,创造性地推进反腐倡廉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方法创新,不断实现反腐倡廉建设的新发展。

《(中国监察)精选作品丛书》,汇集了20年《中国监察》的精华,也再现了反腐倡廉建设20年的辉煌。辉煌由大家齐创造,成果由大家共分享。我相信《中国监察》这一全国纪检监察干部学习园地,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的精心培育和辛勤浇灌下,一定会绽放出更多更美的绚丽花朵。

马■

2008年10月1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生如歌/中国监察精选作品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晓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方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65816
开本 16开
页数 5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3
出版时间 2010-03-01
首版时间 2010-03-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263
丛书名
印张 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6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