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百年语录(1911-2010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话语)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精选300多幅珍藏版历史照片,是中国人最鲜活的记忆读本。

本书生动解读中国百年历史,记录中国百年的风雨与变迁;立体聆听最真实的中国话语,全方位展现百年的艰难历程;图解精选300多幅照片,讴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

内容推荐

1911年至2010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100年,在这100年中,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为了中国的解放和建设付出了无数的心血,留下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也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本书以1911年到2010年的中国历史事件为背景,精选了百年间的精彩话语和300多幅珍贵照片,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和全面振兴的百年历程,再现了百年中国的风云变幻和岁月浮沉。

目录

1911年 革命

 孙中山:“事虽不成,而黄花岗七十二

 烈士轰轰烈烈之慨已震动全球,而国内

 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矣。”

 黄兴:“光复之基,即肇于此。”

1912年 交替

 孙中山:“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

 愿。”

 袁世凯:“从此努力进行,各令达到

 圆满地位,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

 国。”

1913年 理念

 宋教仁:“遽尔撒手,死有余恨!”

 李烈钧:“意图破坏共和,为全国之公

 敌。”

1914年 民主

 孙中山:“以实行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为宗旨。”

 北洋政府:“各交战国之军队军械及

 辎重品,均不得由中国领土、领海经

 过。”

1915年 倒退

 袁世凯:“只有忍辱负重,接受要

 求。”

 古德诺:“如用君主制,较共和制为

 宜。”

1916年 变更

 袁世凯:“变更宗旨,能否相助?”

 胡适:“文字没有古今,却有死活可

 道。”

1917年 新文化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康有为:“群僚卖友竟称兵,晋阳兴甲

 何名义?”

1918年 春雷

 鲁迅:“救救孩子。”

 李大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

 的世界。”

1919年 觉醒

 请愿学生:“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胡适:“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1920年 碰撞

 蔡元培:“洪水与猛兽的竞争。”

 孙中山:“自无再与日本直接交涉之理。”

1921年 新生

 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万岁!”

 孙中山:“我等要造成真正民国。”

1922年 探索

 孙中山:“顾失败之惨酷,未有甚于此

 役者。”

 胡适:“政治的清明全靠好人出来奋斗。”

1923年 论争

 闻一多:“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

 他们的监狱。”

 张君劢:“文化转移之枢纽,不外乎人

 生观。”

1924年 救亡

 孙中山:“中国深入半殖民地之泥犁地

 狱。”

 孙中山:“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1925年 寻路

 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

 力。”

 毛泽东:“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

 的朋友?”

1926年 反思

 鲁迅:“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

 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刘伯坚:“国民军的目的是以国民党的

 主义唤起民众,铲除卖国军阀。”

1927年 清醒

 毛泽东:“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陈寅恪:“先以此身殉文化。”

1928年 启迪

 周文雍:“让反动派的枪声作为我们结

 婚的礼炮吧。”

 陶行知:“运用科学方法,实现极乐世界。”

1929年 求学

 梁启超挽联:“百千载后论学术、论文

 章、论人品,自有公评。”

 胡适:“不要抛弃学问。”

1930年 低谷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毛泽东:“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1931年 博弈

 毛泽东:“撒开两手,诱敌深入。”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

1932年 交涉

 蒋介石:“一面抵抗、一面交涉。”

 刘长春:“我是中华民族黄帝子孙,是

 中国人。”

1933年 呐喊

 李烈钧:“先从自己的平等做起,而后

 可以打破对外的不平等。”

 麦新:“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1934年 缩影

 渔光曲:“云儿飘在海空,鱼儿藏在水

 中。”

 韩复榘:“新生活运动提倡走路要靠右

 走,那今后左边谁去走呢。”

1935年 豪情

 毛泽东:“红军不十白远征难,万水千山

 只等闲。”

 《八一宣言》:“有钱的出钱,有枪的

 出枪,有粮的出粮,有力的出力。”

1936年 矛盾

 宋庆龄:“反对这种违法的逮捕,反对

 以毫无根据的罪名横加于诸领袖。”

 张学良:“我们的枪,不是打中国人

 的。”

1937年 逆境

 中共中央:“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

 是我们的出路。”

 林森:“长期抗战起见,本日移驻重

 庆。”

1938年 捷报

 蒋介石:“以十师之众对师半之敌。”

 陈嘉庚:“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

 奸。”

1939年 怀念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周恩来:“汪之行为既不能破坏中国

 内部团结,亦不能损害中国抗战力

 量。”

1940年 牺牲

 张自忠:“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

 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

 左权:“好!这是百团大战。”

1941年 摩擦

 周恩来:“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狼牙山五壮士:“打倒日本帝国主

 义。”

1942年 更生

 毛泽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毛泽东:“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

 党八股。”

1943年 协作

 蒋介石:“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

 还中国。”

 王稼祥:“毛泽东思想。”

1944年 反攻

 《大公报》:“衡阳虽已陷落敌手,衡

 阳守军的战绩尚在!衡阳47天是索得敌

 军巨大的代价,衡阳47天是在明耻教

 战。”

 邹韬奋:“如其合格,请追认入党。”

1945年 和谈

 何应钦:“这是中国历史最有意义的一

 个日子,这是八年抗战艰苦奋斗的结

 果。”

 民盟:“民主统一,和平建国。”

1946年 内战

 闻一多:“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

 来!”

 毛泽东:“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

 人。”

1947年 交锋

 刘伯承:“挺进大别山。”

 刘少奇:“耕者有其田。”

1948年 转折

 朱自清:“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

 的一切施舍物资。”

 毛泽东:“只要攻克了锦州,你们就有

 了主动权。”

1949年 黎明

 蒋介石:“文白无能,丧权辱国。”

 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950年 誓言

 毛泽东:“要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

 路。”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1951年 凯旋

 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西藏解放,指

 日可待。”

 毛泽东:“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1952年 起步

 周恩来:“一定要去,只要五星红旗能在

 奥运会的赛场升起,这就是胜利。”

 民谣:“学习,学习二字我认得清。”

1953胜利

 克拉克:“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

 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司令官。”

 刘少奇:“要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

 力的劳动者。”

1954年 和谈

 周恩来:“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955年 突围

 合众社:“共产党中国的第一次陆海空作

 战,是经过周密策划,而且执行得很好。”

 周恩来:“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

 不是来吵架的。”

1956年 喜悦

 老大娘:“我可坐上咱国家自己造的汽

 车啦,就是死了也不屈了。”

 毛泽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57年 整风

 中共中央:“在全党重新进行一次普遍

 的,深入的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

 反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

1958年 目标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鼓足干劲、力争上

 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959年 决心

 余秋里:“大战松辽、支持松辽。”

1960年 争执

 邓小平:“中国共产党不会接受父子党

 父子国的关系。”

1961年 奋争

 容国团:“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

 搏,更待何时!”

1962年 纷争

 刘少奇:“三个指头和七个指头关系。”

 张国华:“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1963年 榜样

 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

 毛泽东:“君今不幸离人间,国有疑难

 可问谁。”

1964年 爆炸

 陈毅:“当了裤子也要造。”

1965年 楷模

 焦裕禄:“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

 上。”

 毛泽东:“跑到海外去的人,凡是愿

 意回来的,我们都欢迎,都以礼相

 待。”

1966年 暴风

 周恩来:“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

1967年 承诺

 中国政府:“中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

 器。”

1968年 实践

 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1969年 备战

 毛泽东:“要准备打仗。”

1970年 红色

 东方红一号:“东方红,太阳升,中国

 出了个毛泽东。”

 杨德中:“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

 思想改造大学。”

1971年 破冰

 周恩来:“小球转动了地球,震动世

 界。”

1972年 友谊

 陈毅:“一直向前。”

 周恩来:“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

 洋来和我握手。”

1973年 萌芽

 周恩来:“这是一位将来会成为很重要

 人物的领导人。”

1974年 批判

 毛泽东:“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

 子。”

 蔺安稳:“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

 陶俑。”

1975年 整顿

 邓小平:“对铁路工作,中央从来是强

 调集中统一的。”

 袁隆平:“外国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

 不一定就不能成功。”

1976年 痛哭

 诗歌:“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联合国大会主席:“我们时代最英雄的

 人物。”

1977年 徘徊

 邓小平:“不要再搞群众推荐。”

1978年 曙光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光明日报:“实践是检验真理唯—标准。”

1979年 开拓

 邓小平:“中央没钱,你们自己去搞,

 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我们历来认为,香港主权属

 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1980年 迷茫

 潘晓:“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

 张枚同:“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

1981年 振奋

 北大学生:“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金庸:“邓小平更胜过我笔下的任何英

 雄人物。”

1982年 突破

 邓小平:“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

 的问题。”

 十二大:“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

 项基本国策。”

1983年 变革

 张海迪:“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

 间。”

 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

1984年 热情

 许海峰:“今后多加努力,多为国争

 光。”

 北大学生:“小平您好!”

1985年 勇气

 北师大学生:“教师万岁!”

 尧茂书:“漂流长江的先锋应该是中国

 人”

1986年 先锋

 崔健:“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

 马胜利:“厂长马胜利。”

1987年 坚定

 邓小平:“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

 陈佐洱:“等你们38年了。”

1988年 转型

 邓小平:“过一关很不容易,耍担很大

 风险。”

 张艺谋:“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

1989年 共识

 邓小平:“真正的实质问题是不平等,

 中国人感到屈辱。”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990年 斗志

 邢芬:“只要正常发挥,金牌不是问题。”

 朱镕基:“当年就要开业。”

1991年 起步

 吴邦国:“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

 张瑞敏:“国门之内无名牌。”

1992年 加速

 邓小平:“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专列:“东方1080。”

1993年 会谈

 海峡两岸:“汪辜会谈。”

1994年 韬略

 互联网专家:“这是中国进入互联网时

 代的起点。”

1995年 热血

 江泽民:“向孔繁森同志学习。”

1996年 硬气

 《人民日报》:“奉劝日本不要干蠢事。”

 宋强:“中国可以说不。”

1997年 祖国

 闻一多:“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

 抱!”

 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1998年 奋发

 祖海:“为了谁?”

 江泽民:“军队必须停止一切经商活

 动。”

1999年 庆典

 闻一多:“Hacau不是我真姓。”

 江泽民:“奋斗就会有艰辛,艰辛孕育

 新的发展。”

2000年 世纪

 江泽民:“三个代表。”

2001年 圆梦

 萨马兰奇:。“选择北京。”

 米卢:“态度决定一切。”

2002年 蓝图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3年 苦乐

 温家宝:“恐惧的心理比恐惧的到来更

 可,怕。”

 李继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

 成功!”

2004年 桂冠

 刘翔:“中国有我,亚洲有我。”

2005年 归乡

 连战:“和平奋斗事实上不是那个时候

 的一个专利。”

 李敖:“不是怀乡,没有乡愁。”

2006年 道德

 胡锦涛:“八荣八耻。”

2007年 质疑

 周正龙:“我的照片是100%真实。”

2008年 兴邦

 温家宝:“就是走也要走到汶川。”

 中国人民:“北京欢迎您!”

2009年 奔进

 薄熙来:“为了实现平安重庆,就需要

 打黑除恶。”

 胡锦涛:“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

2010年 展望

 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广州亚运会:“激情盛会,和谐亚

 洲。”

试读章节

正当南方革命开展得轰轰烈烈之时,袁世凯的北洋军依然大军压进,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由于袁世凯与南方革命党都希望和平,加上帝国主义穿线搭桥,南北和会在这种局面下召开了。

1911年12月18日,南北议和会议在上海召开,南方革命党认为和谈的先决条件是北方要实现民主共和制,清帝下台,会议才有召开的必要。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南方革命军与袁世凯达成协议,只要袁世凯能够让清帝退位,赞成民主共和,就可以把临时大总统让给袁世凯担任。

1912年1月16日,袁世凯与众多大臣向隆裕太后进奏,要求召集皇族会议,商讨皇帝退位之事,同时他代表内阁全体成员向隆裕辞职。当天,袁世凯遭到革命党的暗杀。当他从皇宫出来行经东华门大街时,革命党人向他投掷了炸弹,袁世凯侥幸脱险。随后禁卫军首领良弼被炸身亡,使清廷反对退位之声渐消。

1月29日和30日,清廷连开御前会议,决定“逊位”以取得优待条件。隆裕太后决定授予袁世凯全权,要他同南京临时政府磋商退位条件。经过南北反复商谈,于2月9日确定了8项大清皇帝退位后的优待条件:

第一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外国君主之礼相待。

第二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岁用400万两,俟铸新币后,改为400万元。此款由中华民国拨用。

第三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

第四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中华民国酌设卫兵,妥慎保护。

第五款:德宗崇陵未完成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并由中华民国支出。

第六款:以前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员,可照常留用,唯以后不再招阉人。

第七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原有之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

第八款:原有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编制,额数俸饷,仍如其旧。

1912年2月12日,清帝正式退位。次日,袁世凯将退位诏书送到各国公使及南京临时政府,并发表声明:“共和为最良国体,世界之公认,今由弊政一跃而跻及之,实诸公累年之心血,亦民国无穷之幸福。大清皇帝既明诏辞位,业经世凯署名,则宣布之日,为帝政之终局,即民国之始基。从此努力进行,各令达到圆满地位,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

2月15日,根据南北议和时的协定,袁世凯使清帝退位,孙中山让出临时大总统的位子,这天参议院通过了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的决议。美、英、法、德等国公使,立即登门祝贺,并纷纷答应给予袁世凯以金钱上的支持。

南方虽同意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但规定新总统必须到南京就职,并派蔡元培、汪精卫、宋教仁等人北上迎袁南下。袁世凯则认为这是南方的调虎离山之计,为此他设计了北京兵变,给南方以“北方秩序不易维持”的假象。在这种情况下,南方要求袁世凯南下的要求搁浅了,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1912年3月10日下午3时,在北京前清外务部公署,袁世凯身着军服,佩长剑,宣读誓词:“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祈达国家于安全强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乐利。”正式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P23-24

序言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在过去的100年中,中国的仁人志士为了中国的解放和建设付出了无数的心血,甚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面振兴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纪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审时度势地提出改革开放,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在国民经济方面取得快速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也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国际地位也不断提升。现在,我国的外汇储备已位居世界第一,国际贸易总额位居世界第二,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已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

回首过去100年中华民族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了一个真理,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真正实现和保障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确保中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才能确保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

现在,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的中国,我们信心百倍。我们相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我们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中国而努力奋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百年语录(1911-2010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话语)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白运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055926
开本 16开
页数 3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7
出版时间 2011-02-01
首版时间 2011-02-01
印刷时间 2011-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5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36.3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9
172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7: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