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谚语故事精选(新课标国学读本)/国学故事坊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谚语是语言的一部分,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广泛地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情感,质朴、生动而富于哲理。谚语是对一种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做出解释,并表达一定的情感、理智,它是广大人民生活经验在语言中的体现。小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并记住这些富有意义的语言知识,日积月累,小朋友会变得更加聪明伶俐,出口成章。

本书精选了使用频率高、含义深刻的谚语,配上有趣的故事,帮助理解,让小读者们即学即用。并尽量用通俗、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使知识性和趣味性更好地结合,以便为少年儿童提供一种生动有趣、开拓眼界、增长知识的通俗读物。

内容推荐

谚语是古人的智慧结晶,也是语言文字的精华,在日常沟通或写作中若适时引用谚语,可以让我们的语言更为精彩生动。

谚语通常以简单通俗的话语反映深刻的道理。由于谚语起源于民间,因此其言辞往往略显“粗野”,但却平实易懂,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只有积累了大量的谚语,我们才能在各类题材的写作中灵活地运用。同时,谚语具有很强的启迪性,可以使人们增长许多知识,懂得许多生活的道理。

目录

前言/3

一画

 一人立志,万夫莫夺/10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12

 一窍通,百窍通/14

 一动不如一静/16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17

两画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18

 人为刀俎(zu),我为鱼肉/20

 人无干日好,花无百日红/22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23

 万事齐备,只欠东风/24

三画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26

 三折肱(gong)为良医/28

 千里姻缘一线牵/30

 千金之子,不死于市/32

 小时了了(liao),大未必佳/34

 三寸不烂之舌/36

 口有蜜,腹有剑/37

 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38

 万事齐备,只欠东风/39

四画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0

 不打不成相识/42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44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46

 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47

 天高皇帝远/48

 天塌下来,自有长子顶着/50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52

 心坚石也穿/54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56

 水涨则船亦高/58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60

五画

 司马昭(zhao)之心,路人皆知/62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64

 半部《论语》治天下/65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66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67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68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70

六画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71

 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72

 吃不穷,穿不穷,算来总是一场空/74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76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78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80

 有志者事竟成/82

 有眼不识荆山玉/84

 有缘千里来相会/86

 杀人不眨眼/88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89

 此间乐,不思蜀也/90

 此地无银三百两/91

 死马当作活马医/92

 死灰也会复燃/94

 如临深渊,如履(lu)薄冰/95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96

 百闻不如一见/98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99

七画

 坐吃山空,立吃地陷/100

 求人不如求己/102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104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106

 身在曹营心在汉/108

 近水楼台先得月/110

 闲时不烧香,急则抱佛脚/111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112

八画

 事不关心,关心则乱/114

 卧寝之旁,岂容他人酣息/116

 姑妄言之,姑妄听之/118

 盲人摸象,各执一见/120

 画虎不成反类狗/121

 苛政猛于虎/122

 知其一,不知其二/123

 贪多嚼不烂/124

 非复吴下阿蒙/125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126

九画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128

 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130

 赵子龙一身都是胆/132

 星星之火,可以燎(liao)原/134

 乘长风破万里浪/136

 桃李满天下/137

 倒行而逆施之/138

 家贫思贤妻,国乱思良相/140

 海水不可斗量/142

 请将不如激将/144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146

 疾风知劲草/147

十画以上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148

 得饶人处且饶人/149

 一辅车相依,唇亡齿寒/150

 貂不足,狗尾续/151

 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152

 赔了夫人又折兵/154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156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158

 解铃还须系铃人/160

试读章节

《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派黄忠和赵子龙两员大将去烧曹操大军的粮草。黄忠争着要先去,子龙说:“既将军先去,某当相助。可约定时刻,若将军过时而不还,某即引军来接应。”黄忠曰:“公言是也!”于是两人约定午时为期。

却说赵子龙在营中等到午时,不见忠回,急忙披挂上马,引三千军向前接应,临行谓副将曰:“汝可坚守营寨,两壁厢多设弓弩,以为准备。”遂挺枪骤马直杀前去,迎头一将拍马舞刀来迎赵子龙,被他一枪刺死,直杀人重围,又一枝兵截住,为首乃曹将焦炳。子龙喝问曰:“蜀兵何在?”炳曰:“已杀尽矣!”子龙大怒,骤马一枪,又刺死焦炳。直至北山之下,见黄忠、军士被困多时。子龙杀人重围,左冲右突,如人无人之境。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敌将心惊胆战不敢迎战。子龙救出黄忠,且战且走,所到之处无人敢阻。曹操在高处见了,惊问曰:“此将何人也?”有识者告曰:“此乃常山赵子龙也。”曹操见子龙所向无敌,救了黄忠又去救了副将,诸将见了“常山赵子龙”旗号尽皆逃窜,奋然大怒,自领左右将士来赶赵子龙。子龙已杀回本寨,见后面尘起,知是曹军追来,乃拨弓弩手在寨外壕中埋伏,营内旗枪倒偃(yan),金鼓不鸣,子龙匹马单枪立于营外。

曹操赶到,天色已暮,急催众军向前,众军呐喊奔来,见子龙全然不动,翻身就回,子龙把枪一招,壕中弓弩齐发,正不知蜀兵多少。曹操拨马先走,只听得后面喊声大振,鼓角齐鸣,蜀兵赶来,曹兵自相践踏及落入汉水死者不计其数,遂被子龙占了曹营,黄忠夺了粮草,曹操败走南郑。

刘备、诸葛亮闻捷前来,听了赵子龙救黄忠、据汉水之事,欣然曰:“赵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于是号子龙为“虎威将军”。

“赵子龙一身都是胆”常用来称赞特别勇敢的人。P132-133

序言

谚语是语言的一部分,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广泛地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情感,质朴、生动而富于哲理。谚语是对一种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做出解释,并表达一定的情感、理智,它是广大人民生活经验在语言中的体现。小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并记住这些富有意义的语言知识,日积月累,小朋友会变得更加聪明伶俐,出口成章。

本书精选了使用频率高、含义深刻的谚语,配上有趣的故事,帮助理解,让小读者们即学即用。并尽量用通俗、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使知识性和趣味性更好地结合,以便为少年儿童提供一种生动有趣、开拓眼界、增长知识的通俗读物。

这些故事都是在民间流传比较广泛、具有典型性的故事。其中或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或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个谚语故事,告诉读者,任何一个事物都既有它的长处,又有它的短处,所以待人处事不能只看一个方面。通过阅读这些小故事,小读者们不但增加了历史知识,知道了故事的出处,而且还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利于健康成长。

另外本书的优美插图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是一本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身的优秀读物。不仅让我们快乐学习,更能学有所获,受益一生。

谚语是优秀文化的积淀,每一个谚语都浓缩了一个生动而有趣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智慧。我们希望能把这些哲理与智慧传播下去,让小读者们在快乐中学习,并能陶冶情操、启迪智慧,这就是本书的目的。

编者

2010.1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谚语故事精选(新课标国学读本)/国学故事坊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肖世孟//余姗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350626
开本 32开
页数 1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36.3-49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10
146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9: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