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解码男女--80个性别心理小实验/趣味心理小实验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对男人来说,女人的心理往往是一个谜,反之亦然。纵使男人并非来自火星,女人也不是来自金星,两性无论在行为上还是认知上都会存在一些差异。由著名心理学家塞尔日·西科迪编著的《解码男女——80个性别心理小实验》一书的目的就是将这些差异公之于众。您将在书中读到的种种不同,均以最新的、文中注明了出处的科学研究作为基础。书中分析难以详尽,探讨的只是一些通过科学研究得以表明的男女差异。

男女的差异是否是与生俱来的,这没有太大关系。当您读完本书的时候,您会看到这样的结论:正是这些细小差别的总体决定了我们是男还是女。

内容推荐

两性无论在行为上还是认知上都会存在着一些差异,《解码男女——80个性别心理小实验》一书由著名心理学家塞尔日·西科迪通过一些有趣的小实验将这些差异公之于众。读者可以读到两性之间的种种不同,在这些男女差异中,有些令人啧啧称奇;有些让人忍俊不禁;有些意义深远;有些微不足道;有些是天生就有的,根植于人们的基因中;有些则是基因波动引起的,更多地属于文化和教育的范畴。

亲爱的读者,当您读完《解码男女——80个性别心理小实验》这本书的时候,会得到这样的结论:正是这些细小差别的总和决定了您是男还是女。

目录

前言

1.男人和女人谁更有智慧?

2.不看性器官,如何分辨男婴和女婴?

3.宝贝喜欢什么样的气味?

4.男孩喜欢小汽车,女孩钟爱布娃娃,这是真的吗?

5.为什么俗话说:家有千金,庭前种树?

6.为什么女人的声音会使男人疲倦?

7.父母对孩子的语言水平有何影响?

8.获奥斯卡奖的女演员是否都比男演员年轻?

9.男人的朋友也能成为女人的朋友吗?

10.女人握手时和男人一样吗?

11.女人的嗅觉是否比男人敏锐?

12.为什么有望长寿的女性生产男孩的概率较高?

13.为什么女性对别人的穿着方式记得更牢?

14.女性是否比男性更胜任企业领导岗位?

15.男人和女人,谁是好司机?

16.女人真的比男人长舌吗?

17.女人真的话多吗?

18.女孩子都很虚伪吗?

19.女孩真的比男孩爱笑吗?

20.男孩在阅读方面的问题比女孩多吗?

21.男人女人撒谎的方式一样吗?

22.男人的感官比女人灵敏吗?

23.蒙上眼睛,男人是否也能像女人一样认出自己的婴儿?

24.为什么绝对不能让老公去采购食品?

25.处于生理期的女性会改变行为习惯,她们的丈夫也是如此吗?

26.为什么男友记不起来你们初次相遇的日期?

27.男人和女人,谁是真正的“事后诸葛亮”?

28.男人和女人。谁更会嫉妒?

29.生育大量后代带给男人和女人的喜悦一样多吗?

30.强迫性购买症是女性独有的心理紊乱吗?

31.恶心是女性才有的感觉吗?

32.为什么女人比男人更具信任感?

33.女人比男人更善于克制自己的欲望吗?

34.女孩真的比男孩胆小吗?

35.男人比女人爱哭吗?

36.男人和女人,谁更擅长洞悉面部表情?

37.女人和男人,准经常起夜察看孩子的情况?

38.为什么男人比女人更容易长小肚子?

39.为什么男人和女人对幽默感的欣赏角度不同?

40.为什么女人爱讲流行语?

41.为什么排卵期的女性偏爱睾酮分泌旺盛的男性?

42.为什么怀男孩的未婚妈妈成婚概率比较高?

43.为什么女性在排卵期时更“时髦”?

44.女孩真的更喜欢粉红色吗?

45.男人都喜欢孩子和自己长得相像吗?

46.男人更喜欢蓝眼睛的女人吗?

47.男人喜欢和赚钱比自己多的女人结婚吗?

48.男人想要更多的肌肉,但这真的能取悦女人吗?

49.为什么男人只爱吃薯条?

50.夫妻关系日益淡化的原因是什么?

51.工作中的男女是否具有互补性?

52.男性的慷慨与女性的仁慈是真正的利他主义?

53.为什么男性的汗水能改变女性的心理?

54.为什么女性更能齐心协力?

55.为什么女性永远不应对男性的男子气概乱加指摘?

56.为什么女性观看黄色电影时喜欢从一而终?

57.为什么女性的排卵时间无从预知?

58.为什么女性在家中打理一切?

59.最快进入兴奋状态的是男人还是女人?

60.一天中男人能有多少次想到性?

61.为什么男性会高估自己的性伴侣数量:而女性却刻意隐匿?

62.女人比男人更具有双性倾向吗?

63.为什么不忠的男人需要重视心脏检查?

64.男人有手淫的正当理由吗?

65.男人会追求没有明天的性关系吗?

66.与美男子做爱的女人更易达到性高潮吗?

67.精子为什么会处于奔跑状态?

68.男人的目光首先会聚焦到女人的何处?

69.男人在色情场所会比女人更加兴奋吗?

70.为什么男孩凶悍,而女孩友善?

71.喷洒男性香水的女性找工作更快吗?

72.女性在数学方面真的无所作为吗?

73.地球上的男人多还是女人多?

74.谁更胜酒力:女人还是男人?

75.为什么全身麻醉后,女人比男人苏醒得快?

76.爱酒的女人比其他女人怀孕更快吗?

77.女孩真的比男孩娇气吗?

78.男人的乳房究竟有何用?

79.为什么鳏夫比寡妇更容易自杀?

80.为什么男人在婚前需要仔细观察准岳母的脾性?

81.为什么穷丈夫常常有一个胖妻子?

82.为什么结了婚的男性比其他男性活得长?

83.谁更容易抑郁寡欢:男人还是女人?

结语

试读章节

这可是个容易引起争执的问题,有时还会把人给惹生气了。要提出这个问题的话,首先要说说“智慧”指的是什么?关于“智慧”的定义,有两种相对来说比较接近的理论。有些人认为“智慧”取决于以总体智力水平为依据的g因子;还有人认为“智慧”可以分解为很多别的要素,比如数字、空间、言语、感知等等。因此,“智慧”可以具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你可能做过“智力”测试,检测过智商高低,可能还做过所谓的心理测试。心理测试表现为一些细化的测试形式,可以衡量每一方面的能力。比如有的心理测试包含多米诺测试,有的包含相反的时钟测试。有的测试测的是你的推理能力,有的测的是你在数字方面的能力。

应该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智商并没有差别,尽管和女性相比,男性围绕平均值的上下波动更为明显。说得具体点,也就是在男性人群中有更多的“爱因斯坦”,但同时也有更多的深度低能儿……不过,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却是一位名为玛丽莲·沃斯·莎凡的女记者,她在十岁时所做的智力测试显示她的智商已趋近230(事实上,这是心理学家通过推断得出的数值)。成年后,她又做过一些其他测试,结果显示她的智商仍然高达196。

其实,男性和女性的智力差异很可能并不表现在平均水平上,应该从其他层面,也就是从质素的层面去发掘。事实证明,在一些需要空间方向感才能完成的测试中,男性的成绩普遍比女性要好。因此,男人对方向有更强的把握能力。研究者们发现,男女在这一点上的差异十岁以前就已经形成,而且,普遍存在于各种文化体系当中。

2001年,吉尔里和德索托对两组不同种族的男女(分别是中国人和美国人)进行了测试,要求他们在头脑中完成一些几何图形的翻转。两组测试结果均证实,男性在这项能力上比女性占优,这也说明空间感和文化的确没有关联。

至于女人,她们则是言语方面的专家。说起拼读复杂词汇的速度和讲话的语法质量,女人比男人要高出一筹。比起男人,女人在说话的时候较少有“嗯……”、“啊……”等口头语,女人当中也较少有口吃患者,因为男性口吃数量比女性高出两到四倍。需要指出的是,女性和她们的男同胞相比,普遍具有较高的社会能力,这既包括许多和语言相关的能力(如流利的口语),也包括许多和认知过程相关的能力(如理解他人意图的能力)。

这些差异究竟从何而来?别忘了,虽然几万年来人类不断改造着生存环境,但是时至今日,人脑的结构却依然保持着原样。所以,男女之间的差异可以从纵贯无数个世纪的实用性上得到解释。根据进化论和适应性理论,人类先祖中,男人的空间呈现能力得到了选择,因为为了狩猎,男人总是要探索和开发新的领地。而女人的言语能力及社会能力同样与史前经历有关。女人一旦婚配,就会改变社会组群,她要融入到配偶的组群中去。稳固的关系和社会支撑是女人及其子女健康幸福的先决条件。在选择的作用下,女人有了建立和维系各种关系的能力。而为了达成理解,不致说错话和会错意,言语能力必然也需要得到提高。言语能力使女人能快速融入新组群中,并且在必要的时候结成自己的攻守同盟。

1987年,查尔斯沃斯和朱尔通过实验证明,女性孩提时就已经会使用一些言语策略,这是同龄男孩所不具备的能力。他们设计了一种情境:有一个所有小孩都喜欢的玩具,每个人只能玩一次。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观察接受测试的小孩会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抢到玩具……男孩们乐于显示他们的力量和体格,总是推推打打。相反,女孩们则试图用言语去说服别人,有的会说:“求你给我玩一会吧。”有的则会说:“你已经玩得够久啦,现在轮到我了。”P001-003

序言

对男人来说,女人的心理往往是一个谜,反之亦然。纵使男人并非来自火星,女人也不是来自金星,两性无论在行为上还是认知上都会存在一些差异。本书的目的就是将这些差异公之于众。您将在书中读到的种种不同,均以最新的、文中注明了出处的科学研究作为基础。书中分析难以详尽,探讨的只是一些通过科学研究得以表明的男女差异。我们的选择也只是冰山一角,不敢以偏概全。我们挑选的主题也很少出现在为人熟读的文学作品中。在这些男女差异中,有些令人啧啧称奇,有些让人忍俊不禁;有些意义深远,有些微不足道。它们中有些是天生就有的,根植于我们的基因中;有些则是由基因波动①引起的;或者更多地属于文化和教育范畴。要找出这些差异的根源并不容易,因为它们往往是上述三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举个例子说,男孩喜欢汽车而女孩喜欢布娃娃,就是如此。的确,与某些人的说法相反,这种差异已经被证明是先天就有的,因为一出生它就存在着。事实上,男女不同,新生婴儿的行为就不大一样:小女孩会盯着她们眼前的一张面孔看上半天,而更能吸引男孩目光的是一辆小汽车或一个电动玩具(有秒表统计为证)。当然,这种倾向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正如我们将一个玩具娃娃递到女孩手里,而将一辆小汽车递到男孩手里。我们认为这些玩具都是好东西,并对男孩说:“哦,你看到了吗?这辆汽车好漂亮啊!再说,这可是天底下跑得最最最快的汽车!”而我们对女孩说的是:“哦,快看这个漂亮的娃娃,它的头发这么好看!”总之,环境肯定大大加强了最初的这种喜好。

男女的差异是否是与生俱来的,这没有太大关系。当您读完本书的时候,您会看到这样的结论:正是这些细小差别的总体决定了我们是男还是女。

当然了,书中总结出的男女差异并非人人适用。换句话说,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或许您会自言自语:“奇怪,我并没有这样的行为啊!”或者是:“我就认识一个与文中描述恰恰相反的人。”您的观点可能不无道理,毕竟,各项研究的对象只是几十人、几百人或几千人的有限范围,观察到的也只是平均而言的男女行为。我们只能说:“在这种情况下,男性一般会这样做。”

为简化表达,请看两条钟形曲线,又称“高斯曲线”(见下图)。它们体现的是平均值左右的个体分布。虚曲线代表男性,实曲线代表女性。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男女有着不同的平均值,不过我们还看到,两条曲线部分重叠,这具体说明,有一定数量的男性和女性有着颇为近似的行为方式。

我们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假设我们对“做家务”的行为感兴趣。横轴的左边是“我从不做家务”,右边是“我一直做家务”。比如就有一项研究显示出,一般情况下,丈夫做家务不如妻子多。那么相对女性平均值而言,男性平均值就更靠近左边(如图所示)。假设某个男性做的家务与女性一样多,甚至超过女性,那么他就处在两性的共同区域,甚至处在虚线钟的最右侧。假设他从不做家务,那么他就处在男性高斯钟的最左侧。

在女性与男性的对比中,有些行为或特征的代表曲线彼此相距甚远。某些手工活的情况就是如此:如从事机械师和木匠职业的男性比女性多多了。那么,男女这方面的差异就特别突出,结果两条高斯曲线间的共同区域就变得非常小。如果换作其他行为,情况就不一样了,两条曲线甚至完全重叠。这种情况说明男女汇集在一起,其特征不存在什么差异。

既然科学证明了男女问的差异,那么就不要否认它们。因为怀疑这些差异,要比承认它们存在的成本更大。为什么这样说?就是因为一旦否定这些差异,我们就不会去追究它们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比如,若说男女都一样,就否定了一个这样的医学事实:在不吸烟者中,可能罹患肺癌的女性比男性多出三倍。如果我们否定了这个事实,对病因的寻根究底又从何说起?若说男女都一样,就质疑了这样的现实:女性年纪轻轻就患上多发性硬化的几率比男性高出二至三倍。而且这种疾病的形态也存在着两性差异(女性的病情有时会暂时减轻,尤其是怀孕期间;男性的病情则会持续逐步恶化)。有些其他疾病如秃顶、迪歇纳肌萎缩、血友病或自闭症则更多地降临到男性的头上。因此,搞清原因十分重要。否定男女差异的存在,就是否定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的存在,就不能做到有效的防治。另外再举个例子,具有预防疗效的阿司匹林能够降低男性梗塞的发病率,对女性就没有这个效果。用在女性的身上,它可以有效减少脑血管突发病的发生。

是乳房、子宫和卵巢的存在将男女区别开来。不过,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的所作所为仿佛在说,男女只有这些器官不同而已,其他如心脏、大脑、行为或者心理没有任何差别。今天我们已经知道,男女的大脑还是不太一样,女性更多地使用左右脑以行使言语等职能。如果大脑受到了损伤,女性恢复得更快,而且不怎么患上男性常见的失语症。

某些形武的女权主义提出的诉求尽管合法,但有时犯下的大错就是否认男女有别。有人之所以极力贬低性别上的差异(至少有些差异与基因和生物学有关),常常是出于对意识形态上被肆意玩弄的恐惧。因为在过去,有人会借口生物学或形体上的男女差别,而将某些不平等的政策合法化。这种压制女性的情形在某些黑人国家里过去有过,或者现在仍然存在着。然而,的确有许许多多的差异将我们区分开来,而且这是被我们的基因和激素决定了的。幸好,我们的基因对其行为程序的决定方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行为才因而有了产生的可能。不过它的出现往往受到环境的制约(譬如说,一个小孩能够走路,但这不意味着他一定会走起来)。因此,基因和激素并不能决定我们行为的全部。康拉德·洛伦兹曾谈起过“可以习得的先天程式”。环境(文化、人际关系、气候等)也能对我们的行为与判断产生影响。如果不是这样,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基因决定的行为程序过于刻板,我们就无从适应环境的变化。说到男女差异,我们知道,男性比女性更具有肢体暴力的倾向,但是环境、“圈子”可以缓和这种现象。比如,我们不妨设想一下,男法官身上发生肢体暴力的可能性会和女性一样,都是比较低的……

本书将对男女的差异进行介绍,这些差异都曾得到心理学、生物学和社会学方面专家的研究论证。本书还试图讲明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们又能做些什么。今天,我们已经有一个解释框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男女差异的种种利处,这个框架就是“性选择”。那么什么是“性选择”呢?首先我们略微回忆一下达尔文理论。一个物种的进化,就是环境用种种压力对构成这一物种的个体进行选择的结果。被保留下来的,仅仅是那些最适于生存的特征。具有这些特征的个体通过繁衍,又把它们传给了自己的后代。不具备这些特征的个体甚至在繁衍以前就面临死亡,适应性较差的特征也就此消失。我们可以把进化设想为一系列毫无休止的筛子,经过筛选,它们保存下来的只是那些符合一定大小的沙粒。这种最初的机制被称作“自然选择”。进化论的第二机制与自然选择互为补充,称作“性选择”。为了繁衍,需要找到一个伴侣。而为了找到伴侣,需要取悦于它。“性选择”就是依靠同种同性间的竞争来达到繁衍和传承基因的目的。为什么会有“性选择”呢?就是因为那些最能适应这种竞争的特征可以借机被保存下来。在本书中您将看到,男女间的许多差异都建立在这种为繁衍而进行的争斗的基础上。男性将自己的某些闪光点极力展示给女性,反之亦然。

总之,本书所做的研究隶属于近20年来美、法全新的解释框架,该框架涵盖并解析了心理学、人类学、生物学等领域近乎全部的研究成果。它以上述两种机制为基础,阐明我们的行为、情感与判断都是自然选择,尤其是性选择的结果,有人称为进化论心理学。姑且可以说,对男女差异所做的解释大多源自这些机制,这些机制虽然简单,却格外有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解码男女--80个性别心理小实验/趣味心理小实验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塞尔日·西科迪
译者 高振明//祖志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35187
开本 32开
页数 2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4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10
14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1209695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0: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