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激励中等生的60个细节
内容
编辑推荐

输在了起跑线上,照样可以进哈佛。

亲爱的家长朋友,请千万不要为您的孩子是中等生苦恼,给予孩子良好的教育和激励,将激发出中等生的无穷潜力。

对于那些在学习上长期找不到较好方法的中等生的家长来说,岳贤伦编著的《激励中等生的60个细节》将为你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对于那些在素质教育上蹒跚前行的家长来说,本书将为你指明正确的方向,并给出具体可行的实施步骤。

愿今天的中等生都能成为明日的栋梁!

内容推荐

岳贤伦编著的《激励中等生的60个细节》紧紧围绕中等生的心理、性格、行为、思维、情商、人格、素质、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和解决方法。对于那些在学习上长期找不到较好方法的中等生来说,本书将为你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于那些在素质教育的路上蹒跚前行的家长来说,《激励中等生的60个细节》将为你指明正确的方向,并给出具体可行的实施步骤。

目录

第一章 激励中等生,请先走近中等生

 细节1 中等生为什么会“中等”

 细节2 满足现状是中等生落后的主因

 细节3 中等生最缺乏的是竞争意识

 细节4 其实中等生最需要被关注

 细节5 中等生最具有发展的潜办

 细节6 中等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章 激励中等生,家长需要做出哪些改变

 细节7 别对中等生期望过高

 细节8 不要拿中等生和其他孩子相比

 细节9 要多看到中等生的长处和优点

 细节10 给中等生足够的理解和信任

 细节11 多和中等生孩子谈谈心里语

 细节12 快乐才是中等生最大的幸福

第三章 精神鼓励:为中等生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办

 细节13 有远大目标才会有伟大人生

 细节14 兴趣是激发中等生的内在动办

 细节15 自信是中等生制胜的法宝

 细节16 心态决定中等生的成败

第四章 物质支持:为中等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细节17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氛围

 细节18 为孩子购买必要的参考书

 细节19 满足孩子正当的学习需要

 细节20 给孩子适当的物质奖励

 细节21 积极配合孩子在校的学习和活动

 细节22 为孩子提供合理的饮食营养

第五章 智力支持:提高中等生成绩的7种能办

 细节23 注意力决定听课质量

 细节24 观察力是想象力的源泉

 细节25 记忆力决定学习效率

 细节26 想象力决定创造力

 细节27 思维能力决定智力水平

 细节28 创新能力决定未来竞争能办

 细节29 动手能力决定未来实践能办

第六章 方法指导:提高中等生成绩的7种方法

 细节30 课前预习利于提高听课效率

 细节31 上课认真听讲是学习的关键

 细节32 课堂认真记笔记非常有必要

 细节33 课堂提问比回答问题更重要

 细节34 课后作业要独立、认真完成

 细节35 课后及时复习巩固学习效果

 细节36 课外大量阅读意义非凡

第七章 心理疏导:避免中等生走人心理误区

 细节37 避免中等生产生厌学情绪

 细节38 别让中等生走入自卑误区

 细节39 压力过大会让中等生抑郁

 细节40 警惕中等生产生自闭心理

 细节41 偏激不利于中等生情绪健康

 细节42 随大流的心态阻碍中等生进步

第八章 人格培养:可以成绩不优秀,不可以人格不健康

 细节43 自尊,帮助中等生找回自我

 细节44 乐观,用积极的心态看世界

 细节45 自立,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细节46 开朗,让中等生笑口常开

 细节47 宽容,心胸宽广为人格加分

 细节48 坚韧,成绩落后意志不能落后

第九章 情商培养:情商决定中等生未来发展

 细节49 帮助中等生正确认识自我

 细节50 让中等生学会自控很重要

 细节51 自我激励让中等生发挥更大潜能

 细节52 让中等生学会与人分享

 细节53 学会和谐相处比一味追求学习成绩更重要

 细节54 善于沟通才是生存的硬道理

第十章 素质培养:提高中等生学习以外的综合能力

 细节55 生存能力比成绩优异更重要

 细节56 承压能力是生存的必备要件

 细节57 吃苦能力的培养不能放松

 细节58 表达能力是成功路上的敲门砖

 细节59 应变能力是成功的必备要紊

 细节60 合作精神是立足社会之本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细节1 中等生为什么会“中等"

长期以来,在学校里老师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两个群体之上:一是优等生,二是学习障碍生。

其实,老师这样做不无道理。优等生基础好,容易出成绩,能支撑“门面”。学习障碍生培养有一定难度,但如果不对他们抓紧些,无疑会让他们拖班级的后腿。反过来说,只要学习障碍生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就能够显露出来,成为鲜明的榜样。因此不管在哪一所学校,“培优辅差”都是学校教育的重心,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则。

唯独处在中间的这部分学生,成绩不高不低,表现不好不坏。他们虽不能为班级增光添彩,但也不会给班级惹什么麻烦。他们是班级里最稳定的群体。因此,老师对他们特别放心,放心之余,自然就很少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给予太多的关注。

此外,中等生的出现也跟家长的教育方式不无关系。

许多家长对学习的观念本身就存在着偏差。比如,个别家长认为金钱至上、读书没用等,从而在家庭里形成一种不良的学习气氛。在这种环境里,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会大打折扣。

家长对孩子过高的期望也是影响孩子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原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人父母,有这样的期望自然可以理解,但这种期望一定要以孩子的智力发展和接受程度为基础。

调查表明:上海有95%的父母期待子女能上大学,98%的父母期待子女从事脑力劳动,当公务员、企业高管、医生、律师等。由此可见,望子成龙之心何等迫切!但是事实表明,他们的愿望并非都能实现。

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望,常常使中等生因为达不到家长要求而产生屡试屡败的失落感。长此以往,孩子的自信心会大受打击,从而对学习出现厌烦、恐惧的心理!。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一定要适度,在充分估量孩子原有学习水平的基础上,给孩子一个合理的期望和要求,使他们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目标。

当然,孩子的成绩平平,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孩子自身。

不想学习是孩子学习不好的主要原因。如果缺乏强烈的兴趣和动机,学习就会成为一件枯燥乏味的事。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正处在玩耍的年龄,如果没有特别的理由,要让他们长时间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是很困难的。

总之,每个孩子的智力发育都有高低快慢之分。即使是由同一位老师来教授课程,同一个班里的学生成绩也会有高低之分。因此,中等生的出现是必然的,但中等生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却不可小视。

据对某市数十所中小学学生的调查显示:中等生向优等生转化为数极少.而中等生下滑到学习障碍生行列的现象却时有发生。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中等生都是往下滑容易,而往上走困难。

由此可见,重视中等生的成长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鲁迅先生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作为沉默的大多数,中等生当然不会在沉默中“灭亡”,但他们的心灵世界却在一天天沉寂黯淡下去。他们就好比一朵朵小花,在长期得不到雨水滋润的情况下,唯一的结果就是慢慢地枯萎凋落!

为了中等生的未来,请老师和家长们积极行动起来吧!给我们的孩子多一些激励,让他们不再孤独落寞,从此振作起来,去博取属于自己的壮美人生!

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提醒老师给予中等生足够的关注

无论学习是否突出,每个孩子都害怕被漠视,都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关心。对于中等生来说,也许他平时并不会刻意地表现自己,但作为一个孩子,他同样渴望老师的关心、指导甚至是和蔼的批评,因为所有这些都证明老师是在意他的。因此,家长尽量要想办法提醒老师能多关注一下自己的孩子,或者鼓励孩子主动与老师沟通,这对孩子的成绩和成长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北京某小学的苗老师和学生相处得很好。不管是课上课下,学习好的学生总爱围在她身边唧唧喳喳地讨论,学习差的学生也喜欢与她倾心交谈。看着这群可爱的学生,苗老师心里充满了幸福感。

然而有一天,一位内向的女同学打破了她的优越感。那是在一次自习课上,这位女生抬起头来轻轻地问道:“老师,为什么您的眼中没有我?”

这句话虽然很轻,但对于苗老师来说却无异于一个惊雷。她开始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既而陷入了深深的自责。本来以为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的她,却在无意中忽视了这样的一个群体——一批平时比较内向沉默、不善于表现自己的中等生。  从此,她对班上包括这位女生在内的这部分中等生,也像对其他孩子一样关心、鼓励,及时给他们需要的指导,给他们平等的表现机会。

渐渐地,这些中等生与她亲密起来,各方面表现也活跃多了。

关注是孩子成长的动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需要家长的暗示和指引。特别对中等生来说,他们对家长、老师怀着崇拜的心理,渴望接近,迫切地希望得到他们的注意和关心。这样,他才会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自己有存在的价值。也许我们仅仅是一个小手势或者一眼注视,都可能在孩子心里引起巨大的反应。因此,我们应该多关心孩子,多给他们一些指导。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成长过程中备受鼓舞,在学习上信心倍增,从而激发出巨大的潜质。

◆方法二:用恰当的方法激励中等生

在每个中等生身上都有其不同的优点:有的孩子口才非常出众,有的孩子特别关心同学,有的爱劳动,有的懂礼貌……只要我们细心去观察,就不难发现他们身上潜藏的优点。

记得有一本书上这样写道:“优秀的父母会发现孩子10个优点,合格的父母能够发现5个,而不合格的父母则一个优点也发现不了。谁都可以轻视,但唯有父母不能轻视自己的孩子。”

这句话值得每一位中等生的家长谨记。如果我们经常用欣赏的目光来看待孩子,去发现他们的优点,那么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信心会大大增强。

让中等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不仅仅局限在学习上,还可以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要记住,每一个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小小成功都可能会成为一个孩子一生的记忆。

P2-4

序言

对有些家长而言,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可能都是中等生。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是中等生设什么值得骄傲的,甚至惑觉很没面子。然而中等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郭样,其实他们是很有潜力的一个群体,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群体,只不过暂时还设有被挖掘出来。读完此书你就会。曰白其中的道理。

所谓“中等生”,主要是指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奉行“抓两头、促中间”的思想,可事实上却形成了“忙两头、丢中间”的局面。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当然备受老师青睐,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因问题太多也颇受老师关注。唯独中等生学习成绩不好不坏,很容易被老师忽略。

然而,恰恰是这些被忽略的中等生,占到了班级中的绝大多数。打个比方:一个班级里面优等生古2D%,差等生占20%,剩下的中等生就占到了60%。也就是说,60%的学生没有得到老师真正的关注。

对于中等生来说,这是不公平的!就整个教育事业来说,这无疑也是一个莫大的遗憾!

由于长期得不到足够的关注,中等生群体中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问题:在个性方面,有些中等生缺乏主见,性格内向孤僻、沉默寡言,不善交际;在情绪方面,有些中等生缺乏学习热情,消极厌学,自卑抑郁,没有与人竞争的勇气;在意志方面,有些中等生做事缺乏自信,瞻前顾后,缺少果断性。

事实上,大多教中等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他们之所以被人们看做“中等生”,是因为他们的潜力暂时还设有被发现、被挖掘出来。只要我们仔细去观察,就会发现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有许多在上学时都是中等生。

就其个人的人生发展来说,中等生处在一个十分微妙的位置。如果得到密切的关注、合理的引导,他很有可能发挥自己的潜力,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

其实,中等生最需要的,并不是亿万财富,也不是稀世奇珍,而是一份贴心的激励。这份激励每个人都可以给予。但不同的人激励的效果自然不同。

那么,最有力的支持来自哪里?

来自家庭,来自一个充满阳光、温馨和睦的家庭,来自父母的一声声问候、一句句叮咛。只有父母才能给中等生最强烈、最持久的激励。

话又说回来,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所有的父母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懂得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这份爱。有时候,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非但没有帮助孩子,反而害了孩子。这样的事情在当今社会不胜枚举、屡见不鲜。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激励中等生呢?如何才能更恰当、更有效地教育孩子呢?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开始了这本书的写作。在本书中,紧紧围绕中等生的心理、性格、行为、思维、情商、人格、素质、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和解决方法。

对于那些在学习上长期找不到较好方法的中等生的家长来说,本书将为你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对于那些在素质教育上蹒跚前行的家长来说,本书将为你指明正确的方向,并给出具体可行的实施步骤。

愿今天的中等生都能成为明日的栋梁!

愿每一位中等生都拥有一个辉煌的人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激励中等生的60个细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岳贤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474849
开本 16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4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32.46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