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信马由缰
内容
编辑推荐

看书,是享受。看,正襟危坐也行,蜷在沙发里也好,懒散躺在床上也没人管,也可旅途中携带一册消磨时光。或点灯熬夜看,或闲暇时燃上支烟翻两三页。随心所至,由情而定,爱怎么看就怎么看。看过也就看过了。我不再写什么书评了。

由李军编著的《信马由缰》勒克莱齐奥:《诉讼笔录》,池莉:《来吧孩子》,勒克莱齐奥:《战争》,毕飞宇:《推拿》,储福金:《桃红床的故事》,叶弥:《天鹅绒》,鲁敏:《纸醉》,苏童:《河岸》,余华:《活着》,铁凝:《笨花》,勒克莱齐奥:《乌拉尼亚》等。

内容推荐

断断续续、隔三差五写下这些散乱文字。突发奇想,将它们归扰到一起,留下个念想如何,于是就有了这本《信马由缰》。

由李军编著的《信马由缰》主要内容为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池莉:《熬至滴水咸珠》,叶兆言:《后羿》,毕飞宇:《平原》,赵本夫:《无土时代》,黄蓓佳:《爱某个人就让他自由》,黄蓓佳:《所有的》,范小青:《女同志》,范小青:《赤脚医生万泉和》,储福金:《黑白》,米兰·昆德拉:《无知》,赵玫:《她说她有她的追求》,勒克莱齐奥:《诉讼笔录》等。

目录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池莉:《熬至滴水咸珠》

叶兆言:《后羿》

毕飞宇:《平原》

赵本夫:《无土时代》

黄蓓佳:《爱某个人就让他自由》

黄蓓佳:《所有的》

范小青:《女同志》

范小青:《赤脚医生万泉和》

储福金:《黑白》

米兰·昆德拉:《无知》

赵玫:《她说她有她的追求》

勒克莱齐奥:《诉讼笔录》

池莉:《来吧孩子》

勒克莱齐奥:《战争》

毕飞宇:《推拿》

储福金:《桃红床的故事》

叶弥:《天鹅绒》

鲁敏:《纸醉》

苏童:《河岸》

余华:《活着》

铁凝:《笨花》

勒克莱齐奥:《乌拉尼亚》

试读章节

池莉:《熬至滴水成珠》

这是这批作家最早送我的书之一。记得好像当时我就大致浏览了一遍。似乎我还给她发了一个简短的邮件,大意是我们是同龄人,能理解这种“熬”,但又不知是不是她的“熬”。

《熬至滴水成珠》

萝卜苗是弱小的,却能结出几斤、十几斤的硕果。问题是要有个过程。或历练,或等待。这个过程是复杂的,要外力,阳光、雨露、肥料;又不要外力,天灾、虫害、人祸;要内力,基因、抵抗力;又不要内力,变异、软弱。生物、动物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呢。

春,是可以守候的,因为四季总要轮回。人生的春,也如此,因为“人生的春往往与年龄没有关系”,它是心境,是情感。

人的聪明之处在于懂很多事情,人的愚蠢之处也恰恰在于什么都想懂、却又不可能什么都懂。人的伟大之处是经常正确,而人的可悲之处又在于希望永远正确、所有正确。如果真能做到知足者常乐,也就会春光长驻,春光灿烂。

个人的愚蠢或可悲之处,是总想把自己看成一个大写的人,孰不知自己首先是一个小写的人。于是,在高喊“解放全人类”的时候,忘了还需要一个前提:解放自己。现在,我也不敢说懂了这个前提,否则为什么还要熬呢。好吧,既然非要熬,或者说是修炼的过程,那就看如何对待了。抗争不羁?随心所欲?随遇而安?忍辱负重?……

熬至滴水成珠,对于人生来说,确实是一个过程,但很难说是美好的过程还是痛苦的经历。熬,是一个过程。可能透出一种无奈,慢慢地耗,将滴水熬成泪珠。也可能是一种历练,是不断蒸腾升华,把滴水熬成珍珠。熬,有些哲学味道,其实更多是一种心态,即如何面对人生。

聪明或愚蠢,伟大或可悲,人都得活着。于是,熬吧。有快乐,也许还有痛苦。

《买酒记》

依稀记得,小时候,夏天,周末,提着暖水瓶,到小酒铺,给父亲打啤酒的情景。

那时候,瓶装啤酒很少见,能买散装啤酒,多少已有点奢侈了。用暖水瓶来装,一来是灌装和倒出都方便,二来是那时也没什么合适的塑料壶之类的容器。

那个小酒铺,在故宫东门外十字路口把角处,门脸不大,很简朴。屋内有三两张方桌,几只四条腿的木凳,墙上挂着价目表,还有几张那个时代常见的宣传画。一个柜台,台面上码放着几个盛散装白酒的坛子,几样下酒的小菜,大约是花生米、松花蛋、拍黄瓜之类,摆放在柜台中。啤酒则是用一种专用的铁罐装着,放在柜台下边。简简单单。喝酒的人,散坐在桌旁,一两白酒,两样小菜,就可以有滋有味地咂摸。常坐酒馆的人,多是下层普通劳动者,从事体力劳动的居多,年龄多在四五十岁。对于他们来说,劳作一天下来,坐到酒馆里,那是一种享受,一种悠闲,一种自己给自己的犒赏。好像很少见到坐在小酒馆里喝啤酒的人,可能对他们而言,啤酒的价格比散装白酒贵,而且不禁喝吧,也可能与啤酒不能全天供应有关吧。我记得,星期天我打啤酒,都是在下午三四点钟,去早了,啤酒还没有运来,去晚了,会卖没了。

那个铺子,现在还在,只是不卖酒了,改成一个食品店了。后来,读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我怎么也不能把南方和北方的小酒馆联系到一起。当然,后来的北京的三里屯、后海的酒吧一条街,我没去过,也就不知道是什么样了,也揣摩不出喝酒的人是什么心情了。

《从每个视角无限接近》

真的,我们真应该从各个视角去看世界,大到主义,小到饮食男女。  杀富济贫、仇富,是许多人的心理。其实,许多人的潜意识是因为自己不是富人,是嫉妒。社会救济保障,是保护穷人的基本生存权,但也出了一点问题。我有一个朋友,享受着政府的低保救济,我有时和他聊聊天,喝喝茶,偶尔也接济他些。但我不同情他。他还有工作能力,但他宁愿不工作,靠政府救济,觉得饿不着冻不着就挺好,遛遛狗、钓钓鱼、侃侃山,生活挺知足。但愿社会救济别变成勤劳致富的人在养活懒惰的人。P4-7

序言

信马由缰——也算作“自序”吧

李军

我曾经很喜欢读小说、散文,古今中外。

可能是由于“饥饿”或单调,“文革”期间,我和几个同学,从一个被抄家的同学家中被查封的书堆中偷“禁书”来读,如《三侠五义》、《秋海棠》、《基督山伯爵》之类。还找到了《一只绣花鞋》、《第二次握手》些许手抄本,翻看时,多少还有些犯罪感。形势宽松些了,又能找到《红与黑》、《战争与和平》之类来读。猫在被窝里,躲到昏暗的角落里。戴眼镜,或许也与此有关吧。后来,《古文观止》、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巴金、鲁迅、老舍、秦牧、刘白羽,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司汤达、柯南道尔等,逐渐在我的书橱中驻足。我曾是《收获》、《译林》较早的长期订户。着迷的时候,为了凑齐阿瑟·黑利、西尼德·谢尔顿等作家的系列小说,乐此不疲地跑书店。看小说,废寝忘食是常事。那时,不读书只看书柜,就觉得是一种享受,感觉自己还挺富有。

曾几何时,不知什么原因,或许它们离我太远,或许是我变得浮躁不安,也可能是吃多了撑的,搭错了筋,我把它们一股脑全送到了旧书店。还是不忍心当废纸卖,希望能继续发挥些作用。后来,望着空荡荡的书柜,我又心痛得流泪,心里也是空荡荡的。

在我印象里,除了文件、报告、学习资料之类,近几年,好像除了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个把本书,没怎么看过什么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之类,也只是看《新华文摘》时,偶尔翻一翻。

大约是从2007年开始吧,好友许钧先生请他的一些作家、翻译家朋友,陆陆续续给我寄来一些他们的作品,长篇、中短篇,有他们的签名、留言。我得对得起人家的好意,哪怕出于礼貌也要翻一翻。我就又开始看一点小说、散文了。但也还是有今没明,断断续续,很随意。肯定不是如饥似渴地读。

读书,很累。读,要用心,还要试图从书中挖掘、归纳出些许什么,比如说时代背景、人物特点、主题思想、语言风格等,特别是所谓的人生哲理。早年,我为此曾写过些许书评,也发表过,但真的很累。记得以前我的毕业论文就是《高晓声笔下的陈奂生》,几经修改,导师还是不太满意。但那是过去的事了。

看书,是享受。看,正襟危坐也行,蜷在沙发里也好,懒散躺在床上也没人管,也可旅途中携带一册消磨时光。或点灯熬夜看,或闲暇时燃上支烟翻两三页。随心所至,由情而定,爱怎么看就怎么看。看过也就看过了。我不再写什么书评了。一来没那水平和心情,要说真想写那类东西,不认真读个三五遍原著,没有些其他积累和理论,真别下笔;二来那是人家文学评论家干的事情,给别人看的,是要引导人。我纯属消遣。兴趣有时,随手找张纸片,记下点联想或者心境,自娱自乐,信马由缰。

感谢学友、西南财经大学的赵德武校长,帮我出这本小册子。感谢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李玉斗、杨琳编辑,为此付出的辛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信马由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401440
开本 32开
页数 1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11-02-01
首版时间 2011-02-01
印刷时间 2011-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0
147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4:4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