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大宗教在台湾/图文台湾
内容
编辑推荐

宝岛台湾是我国的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岛上风景秀丽、气候暖和、物产丰富,极宜人类生存与发展。

《三大宗教在台湾》(作者王琨)是“图文台湾”系列之一,包括“天路历程:基督信仰在台湾”、“新月之光:伊斯兰教在合湾”等几部分内容。

内容推荐

宗教,探索凡间未知领地。起信得开端,或是对生命的诠释,或是对世界的领悟。香茗一盏,需要慢慢品味:生命历程,亦要细细咀嚼。不宜一饮而尽,不必匆忙一生。

佛教的参禅悟道、静心养性,基督宗教的有信望爱、弥撒祷告,伊斯兰教的斋戒五功、朝圣礼拜,既是人类对自我心灵的净化反思,亦是对世界真理的求索探寻。佛教、基督宗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那么,这三大宗教在台湾有着怎样的发展面貌呢?

《三大宗教在台湾》图文并茂,为您精彩呈现。

《三大宗教在台湾》(作者王琨)是“图文台湾”系列之一。

目录

一 参禅悟道:佛教在合湾

 概述

 (一)明郑时期和清代的台湾佛教

 (二)日据时期的台湾佛教

 (三)战后时期的台湾佛教

二 天路历程:基督信仰在台湾

 (一)荷据时期台湾的基督信仰

 (二)清朝时期台湾的基督信仰

 (三)日据时期台湾的基督信仰

 (四)战后时期台湾的基督信仰

 (五)台湾的教堂

 (六)台湾基督教会的社会服务

三 新月之光:伊斯兰教在合湾

 (一)伊斯兰教在台湾传播的两个阶段

 (二)台湾的清真寺

参考文献与图片来源

试读章节

此外,清朝初年建立的台湾佛寺,还有竹溪寺等。

明郑时期台湾的“名士佛教”并没有深奥的佛教哲理为基础。沈光文、李茂春,乃至陈永华或沈光文酬唱诗中的“州守”等这一时期台湾佛教的创建者们,不但不是佛教“法理”的专家,甚至对佛教的内部架构、组织生态都没有深入的认识。他们所建立起来的台湾佛教,和其后清代由福建僧人所直接传人的“庶民佛教”不同,其对于佛教的哲理、组织、生态虽无深入的认识、研究和贡献,但还不致于像后代的台湾佛教那样,陷入神佛不分的境况。

“神佛不分”是明清时期“庶民佛教”传人后台湾佛教的另一个主要特征。明郑时期,中国民间社会出现儒释道三教混合的思潮,民间信仰往往三教兼拜,明清台湾佛教自闽粤传人延续了这一混合宗教思潮,台湾佛教往往和一般的民俗信仰混合在一起,即存在混合礼拜佛菩萨和民间宗教神祗的现象,此外还有佛教僧人进住甚至创建民间宗教庙宇,或者佛教寺院施行民间宗教礼仪等现象。早期台湾寺庙区隔的界限不很明显,有的神庙、宫中也有僧侣长期任职其中。如北港朝天宫、台南大天后宫、大甲镇澜宫等。总结一下,所谓神佛不分,大体可归纳为三种模式:

佛寺里神佛共处。也就是说在佛寺里,既供奉佛教的佛菩萨,也供奉民间宗教的神□,特别是妈祖和关帝。位于诸罗县目加溜湾社的观音庙,中堂祀观音,左塑天、地、水三官,右则供奉关帝。供奉观音的鹿港龙山寺,也设有供奉北极星亦即玄天上帝的北极殿,此外还供奉风、龙二神。在台湾,有的佛教寺庙中还会供奉延平郡王郑成功。清代台湾人民为了纪念郑成功和郑经父子,往往将二人奉为王爷崇拜。其中,郑成功被奉为“池府大王”,其庙宇则称“池府大王庙”,而“池府”即“郑府”在闽南语中的谐音。在清代台湾的神庙中,除了供奉主神之外,旁祀延平郡王郑成功也是常见的现象。台南碧云寺就是一例,碧云寺位于台南白河镇关子岭枕头山南麓,下临白河水库及嘉南平原,风景雅丽,极具湖光山色之美。台南碧云寺又称“火山寺”、因其在火山附近而得名,它是康熙十四年即1675年由来自福建的参彻和尚创建的,寺中所供奉的佛像来自“龙湖岩”。起初,参彻和尚创建了“大仙岩”,并命其徒弟鹤龄和尚当住持,后来又在附近的玉案山创建碧云寺,前殿祀奉延平郡王神位,后殿则供奉如来佛祖。

南鲲□代天府是台湾最古老、香火最为兴旺的王爷庙,其中亦供奉有观音造像。

此外,很多非佛教的妈祖庙中也供奉佛菩萨,位于台南的大天后宫就是这样。台南大天后宫有着悠久的历史,明郑时期宁靖王朱术桂在清兵人台后,把自己的府舍捐给佛教,他的府舍随即成为供奉佛菩萨的佛寺。后来,施琅认为自己在攻取澎湖时受到了妈祖的助战,因而奏请加封妈祖为“天后”,将已经成佛寺的宁靖王府舍改为大天后宫,但在天后宫中仍然供奉佛祖。

神佛共处的神庙中,观音和妈祖共处是常见的情形。位于高雄凤山的双慈亭,就是典型的例子。连横曾简略地记载了这一情形:“双慈亭,在县治,俗称大庙,建于乾隆初年,道光八年(1828)重修。前祀观音,后祀天后,故日双慈。”双慈亭原本供奉观音菩萨,一直到乾隆年问,才又增建“前进”,兼祀妈祖。由于观音和妈祖都是慈悲之神,因此取名为“双慈亭”,宫内仍住僧人供奉香火。

此外,供奉妈祖和观音的神庙中最著名的是北港朝天宫。从初建时妈祖神像由禅师移驾台湾的历程就可见神佛不分之一斑。1694年即清康熙三十三年,佛教临济宗第三十四代禅师树璧自福建湄洲天后宫移驾妈祖神像到台湾,这是一尊宋代雕塑的软身妈祖神像。软身神像是一种装置有关节、四肢可活动的神像,通常为木雕,常用于道教和佛教的神祗。北港朝天宫屋顶为重脊飞檐,正殿又称圣母殿,奉祀妈祖;中殿中室又称观音殿,主祀观音菩萨,从祀十八罗汉;东为三界公殿(凌虚殿),奉祀有三官大帝;文昌祠奉祀文昌帝君;后殿中堂是圣父母殿,奉祀的是妈祖的父母和其兄姊,左厢是注生娘娘殿,主祀注生娘娘,右厢是双公殿,奉祀土地公;后殿左室为开山堂,奉祀历代住持神位。P9-11

序言

宝岛台湾是我国的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岛上风景秀丽、气候暖和、物产丰富,极宜人类生存与发展。台湾居民绝大部分是从大陆直接或间接迁徙过去的,他们与原住民一起披荆斩棘,历尽艰辛,为开发和建设宝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随着大陆人民的大批迁入,大陆较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风俗习惯不断地移植台湾,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艺术的繁荣,使台湾文化成为中华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自1895年以来,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占和1949年以后两岸的长期隔绝,大陆人民对台湾的了解十分有限。虽然,20世纪80年代以后,有大批的台商和各界人士纷纷渡过台湾海峡,到大陆经商和从事文化交流,然而大陆人民进入台湾还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广大的青年学生迫切希望了解台湾社会经济、历史文化。为了让大陆人民特别是大陆的青少年能比较全面、真实地了解台湾,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组织了一批研究台湾的学术工作者编写了“图文台湾”丛书。这套丛书以翔实的史料、精美的图片、通俗的语言,从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介绍台湾的情况,既追述两岸人民共同开发建设台湾的艰苦历程,也颂扬两岸人民抗击外国侵略、收复台湾、保卫台湾的光辉业绩,同时展示台湾的美丽景观、民俗风情、民间信仰和文化艺术。

我们期望,这套图文并茂的通俗读物能陪伴你一起追忆历史,探访民俗,欣赏台湾的秀丽风光,让你从容地穿梭于时光隧道,流连于古迹佳景,轻松愉快地享受一趟台湾宝岛的文化之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大宗教在台湾/图文台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455491
开本 16开
页数 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0.1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29.258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30
170
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6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8: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