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简称
引言
第一章 从理性存在论到感性存在论
第一节 康德的感性理论和存在理论
一、知性化的感性
二、知性存在论
第二节 黑格尔的感性理论和存在理论
一、理性化的感性
二、理性存在论
第三节 费尔巴哈的感性理论和存在理论
一、费尔巴哈的感性原则与感性直观
二、费尔巴哈的感性论革命与感觉存在论
第二章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感性活动的存在论
第一节 马克思的感性概念
一、受黑格尔—鲍威尔影响阶段
二、受费尔巴哈影响阶段
三、批判费尔巴哈及一切形而上学阶段
第二节 马克思的存在概念
一、感性对象性原则
二、对象性活动原则
第三节 马克思的感性存在论
第三章 马克思的感性原理
第一节 感性的现实性
第二节 感性的丰富性全面性
一、感性意识和感性对象
二、感性占有和感性需要
第三节 感性的社会性
一、社会
二、社会关系
第四节 感性的对象性
第四章 感性存在论中的主体概念
第一节 感性主体的生成性
第二节 感性主体的辩证性
第三节 感性主体的自由性
一、西方近代的自由传统
二、马克思自由观的发展
三、马克思对康德自由概念的感性证明
四、自由时间
第五章 感性存在论中的哲学和历史科学
第一节 感性哲学观
第二节 历史科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马克思“纯粹经验的方法”和生活世界问题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