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国学是什么
内容
编辑推荐

你将国学和你的生活分开有多久了?你还在听那些国学“砖家”的侃侃而谈吗?

读《国学是什么》,知“什么是国学”,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李荣胜以自己多年从事文化研究成果,告诉你真正的“国学”应该是这个样子……

内容推荐

国学是中国人对自己本源文化的认同与坚守。国学是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面对西方文化冲击的一次捍卫。

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掌门”李荣胜先生告诉你国人活着就应该知道的……

《国学是什么》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李荣胜先生解读中国文化大符号!

《国学是什么》解读忐忑根源,回归传世国学,提升幸福指数,破解文化密码。

目录

总论 国学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本土文化/3

 一、“国学”一词在近代出现只有一百多年/4

 二、从字典里探寻“国学”的定义/4

 三、应该给国学一个明确的定义/7

第一部分 祖先留给我们多少传统文化——广义定义的国学中应该知道的基本知识/9

 一、汉字和汉语是国学的第一大学问/10

 二、《易经》是中国哲学的起点/22

 三、国学中不包含科学与技术是一种缺失/46

 四、灿烂的古代文学与艺术滋养了中华民族/58

 五、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学影响了中国2500年/76

 六、中国本土宗教——道教肇始于老庄学说/77

 七、佛学与佛教是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典范/89

 八、国学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的/102

 九、辉煌的史学中蕴藏着国家学说/118

 广义定义的国学点睛/152

第二部分 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学影响了中国2500年——狭义定义的国学中应该知道的常识/155

 一、中国唯一可与世界比肩的文化人——孔子其人其事/156

 二、国学经典中的经典——“四书五经”的形成/174

 三、儒家的“心经”——四书之一《大学》/180

 四、至高无上的道德准则——四书之二《中庸》/191

 五、中国人的“圣经”——四书之三《论语》/206

 六、儒学旗帜的捍卫者——_四书之四《孟子》/233

 七、中国哲学的起点——五经之一《易经》/253

 八、历代帝王的教科书——五经之二《尚书》/254

 九、中华民族的创世史诗——五经之三《诗经》/267

 十、人类走向文明的宝典——五经之四《礼记》/280

 十一、历史是有方向感的——五经之五《春秋》/301

 狭义定义的国学点晴/312

结束语:国学是中华民族统一了数千年的文化基础/314

试读章节

三、国学中不包含科学与技术是一种缺失

在我能够读到的阐述国学的著作中,还没有见到哪一位学者把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科学与技术列入国学的。但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与学术典籍中,天文学、地学、农学、工学、商学、医学、数学、水利学、建筑学、航海学……等等方面的著述可谓浩如烟海,它们当然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仔细思考一下,便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传统文化大厦怎么能离开科学与技术的支撑呢?这应该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当然,关于中国古代科学与技术今天的人们知道得比较多了,我们从几个小故事谈起。“起死回生”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

传说有一位叫扁鹊的名医,其实他生活在黄帝时代,距离今天五千年了。春秋时代也出了一位名医叫秦越。由于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人们就把他叫做“扁鹊”。所以后来文字记载的扁鹊大都是春秋时代的扁鹊,这个人的真名就被忘记了。我们也权且把他就当做扁鹊吧。有一次扁鹊到了一个叫虢(音:guo)国的地方,听见宫里哭声连天。他就问这个卫士发生了什么事?卫士告诉他太子刚刚死去。他就问:太子得的什么病?卫士说:我也不清楚,就是一开始喘不上气来,后来血脉就没了,然后就气绝身亡了。扁鹊一听,赶紧让卫士去告诉国君,说我有办法把太子救活。卫士不相信,说那么多太医都救不活他,你怎么就能把他救活呢?扁鹊说:你赶紧通报吧!卫兵就赶紧进去通报了。老国君一听扁鹊来了,三脚并作两步地亲自出来迎接。扁鹊给太子检查后,一摸他的脚心还是热的,就立刻告诉老国君,太子得的病叫“尸厥症”,是阴阳失调的结果。其实他没死,是一种假死,我能治好。这可能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急性休克。说着,扁鹊就拿针刺了太子的几个穴位,太子果然苏醒过来。然后又用灸法燎薰他的两肋,太子就能坐起来了。最后配制了几副汤药,经过十几天调理,太子真的可以重新处理政事了。这个事情一传十、十传百,人人皆知。后来就有了“起死回生”这个成语。这个历史传说故事也就说明了中国古代医学的发达,发达到了可以“起死回生”的地步。

我国的中医是伴随着中国猿人的进化最早产生的学术之一。如果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算起,那就相当于新石器时代,大约距今七八千年前。那时已经发明了原始农业和畜牧。所谓“尝百草”,就是通过自己身体试验了解各种“草”的治疗作用。如果按文字记载算起,从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蛊”(腹内寄生虫病)和“龋”(蛀齿)一些病症的记载与分类,大约距今三千多年。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古典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成书的时间大约距今2300多年。

我国古代的医学典籍非常丰富。《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难经》、《针灸甲乙经》、《足臂十一脉灸经》、《脉经》、《本草纲目》等等,我们随口就可以列出很多。不少早期的医学著作以及著作中记载的理论与临床方法、药方等早在秦汉时代就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和中亚细亚各国,到了宋、元时期中医也传播到非洲和欧洲。可以说中医为全世界的健康都做出过贡献。

比如,著名的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就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因为《本草纲目》不仅记述了1892种药物,还记载了一万一千多个药方,同时涉及了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诸如动物、植物、化学、矿物、地质、农学、天文、地理等学科。又比如《三国演义》中描述的华佗为中毒箭的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其实,那就是早在1800年前的中医外科手术。华佗当时做外科手术用的麻醉剂叫麻沸散,比现代西医外科发明麻醉剂早了700多年。再比如:宋代宋慈写的《洗冤集录》,成书于1247年,称得上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比意大利人菲德里写的西方最早的法医学专著早了三个半世纪。

中国的中医在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的中医中药学,在世界医学领域是独一无二的。近些年很多发达国家都在立法批准中医中药进入他们的国家。最让我不能理解的是,现在有一些自认为读了几本书,喝了一点洋墨水的中国人否定中医,我觉得这些人太不了解中医了。中国人能够从远古时代健康地活到今天,还能坐在这里讨论国学问题,中医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并且中医还将永远传承下去。

雌雄飞剑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代。当时吴国的实力很强大。吴王听说有一对铸剑技艺奇绝的夫妇,男的叫干将,女的叫莫邪(音:ye)。这对夫妇造出的剑天下闻名,削铁如泥。吴王还听说他们可以造雌雄飞剑。一心想称霸天下的吴王特别想得到这种剑。于是把这对夫妇召进宫里,要求他们一年之内必须造出雌雄飞剑,否则杀掉全家。这对夫妇没办法,只能接受了这个命令。半年过去了。有一天莫邪给丈夫送饭的时候,发现丈夫对着炼剑炉在偷偷地抹泪。妻子就问丈夫出什么事了。丈夫说,当年我师傅教我造雌雄飞剑的时候,不是随便就能造出来的,最后师傅自己跳进了炼剑炉才煅造出来雌雄飞剑。妻子听完什么话都没说就回屋了。几天以后,妻子为了炼成雌雄飞剑,保全丈夫和全家人的性命,自己勇敢地跳进了炼剑炉。过了几个月飞剑炼成了,果然是一对雌雄飞剑。干将没有成功的喜悦,只有无限的悲痛。他怀念妻子,就把雌剑命名为莫邪,雄剑命名为干将。到了送剑的那一天,他把儿子叫到跟前,说我今天给吴王送剑,一去就回不来了。吴王得到这对雌雄飞剑后,肯定会担心我再给别人造同样的剑,他一定会杀掉我的。所以我把干将剑留给你,我只带着莫邪剑去见他,不让这对飞剑在人间造孽。就这样干将把剑献给了吴王,吴王果然把他杀了。后来,干将的儿子拿了干将剑替父母报了仇。

这当然是个历史传说。但这实际上是描述了中国古代冶铁术的发达。说明那个时候冶铁技术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所以才会产生这样动人的传说。1965年,考古工作者从湖北的一座春秋战国墓里发掘出了越王勾践的佩剑,大体上就是上面那个传说的年代。把剑上的泥土、灰尘等擦去以后,居然寒光闪闪。历经2000多年,佩剑没有氧化锈蚀的痕迹,上头有八个篆字“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历历在目。这把剑现在保存在湖北博物馆里。

根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晚期(大约六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进入了铜器石器并用的时代。也就是说我国的原始冶炼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了。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冶炼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与西方相比,十八世纪初法国人研制出可锻铸铁,在欧洲作为重大发明广为公告时,我国的可锻铸铁的使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P46-49

序言

本来这是给中国现代文学馆同仁写的一份讲稿。因为我们文学馆是北京奥运会期间一个开放的博物馆,假如有外国朋友来馆里参观,问我们:现在中国到处都讲“国学热”,那么“国学”到底是什么?我希望我们的馆员们能够给外国朋友一个满意的回答。于是就把这个讲稿确定为“国学是什么?——中国人应该知道的国学基本知识”。

作为生活在有六千年文明古国的中国人,应该让自己生活在有渊源、有传承的文化中,才能真切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意义。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历史感。一个人不仅要有自己个人的生活记忆,而且要有自己民族文化的记忆,这样你才能对现实的社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你才能在自己现实的作为中感到光荣。这在过去几乎是个常识问题,而在今天却被很多很多人忽视了。看看我们的身边吧!我们今天的虚无感,我们今天的争名逐利,我们今天的浮躁与喧嚣,很多都源于我们对历史文化的失忆。

我跟朋友们聊天时,曾经打过一个比方:如果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日本人,或是韩国人,穿戴一样地站在一起,你能分出哪个是中国人?哪个是日本人或是韩国人吗?回答是肯定的:不能。因为都是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都是亚洲人的生理基因。那么为什么你叫中国人而他们叫日本人或韩国人呢?这是因为你身上还有一个跟他们不同的基因:文化基因。这个基因同样流淌在你的血脉中。这个基因决定了你的语言、你的思维方式,你的生活习惯跟日本人或韩国人决不相同。而国学正是构建这个文化基因最最核心的东西——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可以须臾离开的东西。

无论男女老幼都应该认同我们的历史。认同我们的传统文化。那是一个何等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啊!认同她,你才能拥有她;拥有她,你才能从中找到最积极最有生命力的宝藏充实自己。你才能产生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当然,作为国学基本知识,本书只能介绍概括的、常识性的国学知识,使之成为热爱国学的人们走进国学宝库的一把钥匙。我衷心地希望每个走进国学宝库的人,都能找到自己最需要的宝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国学是什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荣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065113
开本 16开
页数 3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5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Z126-49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