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作者王奎、谭良啸)就三国时期的天文、数学、地理、医学等多个科技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全书包括对宇宙天体的再认识;数学家群体及其成就;华佗及其医学成就;农业与水利灌溉;丝织业、织布业和纺织技术等内容。
图书 | 三国时期的科学技术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三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作者王奎、谭良啸)就三国时期的天文、数学、地理、医学等多个科技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全书包括对宇宙天体的再认识;数学家群体及其成就;华佗及其医学成就;农业与水利灌溉;丝织业、织布业和纺织技术等内容。 内容推荐 三国时期是我国科技史上的又一发展时期,在众多科技领域成就显著,涌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医学家和机械制造家,有的科技成就还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三国时期的科学技术》就三国时期的天文、数学、地理、医学等多个科技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 《三国时期的科学技术》的作者为王奎、谭良啸。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天文学 一 对宇宙天体的再认识 二 陈卓与星图 三 刘洪与《乾象历》 四 杨伟与《景初历》 第二章 数学 一 《周髀算经注》 二 《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 三 数学家群体及其成就 第三章 地理学 一 《禹贡地域图》 二 《地形方丈图》 三 制图六体 第四章 医学 一 华佗及其医学成就 二 张仲景及其医学成就 三 王叔和及其医学成就: 四 皇甫谧与《针灸甲乙经》 五 嵇康及其他医学家 第五章 农业与水利灌溉 一 牛耕和耧犁的推广 二 水利灌溉工程 三 水稻种植技术 四 丝织业、织布业和纺织技术 第六章 冶炼和铸造技术 一 百炼钢与刀、剑 二 淬火与淬冷介质 三 韩暨的水排——水力鼓风设备 四 铜镜制造工艺的进步 第七章 机械制造 一 指南车与水转百戏 二 织绫机和发石车 三 诸葛连弩 四 木牛流马 五 连机碓和连转磨 第八章 瓷器技术 一 孙吴纪年精美瓷器的大量出土 二 烧瓷技术质的飞跃 三 烧瓷装饰工艺的突破 四 社会变革对烧瓷技术的推动 第九章 造船业与造船技术 一 造船工场遍布 二 船舶种类众多 三 船舶功能改进 第十章 三国时期科学技术成就原因探析 一 前代科技发展提供的基础 二 社会现实需求对科技发展的推动 三 个人秉性和勤奋努力的结果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三国时期的科学技术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奎//谭良啸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2366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3 |
出版时间 | 2011-06-01 |
首版时间 | 2011-06-01 |
印刷时间 | 2011-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N092 |
丛书名 | |
印张 | 1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6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