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天火焚魔(美军对日战略轰炸全史1942-1945)/经典战史回眸二战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马里亚纳群岛上的来客;B-29轰炸机发展史……本书以详实的史料再现了1942至1945年间,美军对日本本土实施大规模战略轰炸的惊心动魄的历史。生动讲述了那些将这个侵略成性国家的城市—个接—个化为废墟,从而极大地摧毁了日本进行战争的潜力。加速其无条件投降的传奇战斗故事;以纪念那些为打败日本法西斯而英勇献身的盟军官兵,以及为战略轰炸日本而付出血汗乃至生命的中国军民们。

《天火焚魔(美军对日战略轰炸全史1942-1945)》的作者是丁雷、蒙创波。

内容推荐

《天火焚魔(美军对日战略轰炸全史1942-1945)》内容介绍:为了振奋太平洋战争初期由于盟军全面败退而低落的士气。美军于1942年4月,以航空母舰搭载陆航B-25轰炸机对日本实施了“东京上空30秒”式的突袭。从那之后,在罗斯福总统直接指挥下,美军方坚持推动超远程轰炸机B-29的设计和生产计划。1944年6月第一支B-29部队从印度起飞至成都周边基地补充燃油后,从中国领土再次起飞轰炸日本九州,从此揭开美军对日本本土战略轰炸的序幕。

本书以详实的史料再现了1942至1945年间,美军对日本本土实施大规模战略轰炸的惊心动魄的历史。生动讲述了那些将这个侵略成性国家的城市—个接—个化为废墟,从而极大地摧毁了日本进行战争的潜力。加速其无条件投降的传奇战斗故事;以纪念那些为打败日本法西斯而英勇献身的盟军官兵,以及为战略轰炸日本而付出血汗乃至生命的中国军民们。

《天火焚魔(美军对日战略轰炸全史1942-1945)》的作者是丁雷、蒙创波。

目录

第一部分 1942-1945年战史

一、前言

二、东京上空30秒

三、从中国出击

四、马里亚纳群岛上的来客

五、梵火天降

六、太平洋上空奔驰的骏马们

七、港口战争

八、核爆

九、终结

第二部分 B-29轰炸机发展史

一、前期探索

二、合同

三、XB-29

四、YB-29

五、B-29量产型

六、B-29系统分析

七、堪萨斯之战

八、派生亚型

九、项目总结

第三部分 附录

一、大事记

二、对东京主要空袭行动统计数据

三、1944-1945年第20航空队战斗序列

四、被轰炸日本各城市的受损百分比排名

五、对日战略轰炸的伤亡统计

六、B-29结构图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美军缺乏陆基中型轰炸机从航母上起飞的先例,因此需要从技术上先验证其可行性。当时,美国海军的现役航母都在各个战场上而无法抽调出来,只有新航母“大黄蜂”号正在美国西海岸的诺福克海军基地刚刚加入现役,预定分配到太平洋舰队,它便被选中用作测试。解决了航空母舰的问题之后,接下来的难点就是选择什么轰炸机。美国陆航当时现役的中型轰炸机有B-18、B-23、B-25和B-26。B-18已经是过时机型,B-23尺寸太大而无法在航母上搭载,B-26的航程和载弹可以满足需要,但是其起飞距离要求较长,无法实现从航母上起飞,于是就只有B-25可选。

下一步,美军开始对B-25进行改装,减轻重量和增加载油量,从而尽可能增加航程。根据计划,B-25将从日本本土500英里距离外起飞,轰炸东京后飞向西方1200英里外的中国大陆,预计B-25飞行距离将在2500英里左右,这是一个空前的挑战。

邓肯在拟定空袭计划时,做出三种设想:

1.在距离日出前三个小时起飞B.25。这样抵达日本、实施轰炸的时间将是黎明,会给刚从睡梦中醒来的日本一个巨大的“惊喜”。此外,航母可以借助黑暗来掩护行踪,比较安全。不过,这种设想的难点就在于夜间从航空母舰上如何起飞B-25,这绝对是个史无前例的挑战。

2.在黎明时分起飞B-25,对东京和预定的军事目标实施昼间轰炸,昼间行动有利于导航修正和轰炸瞄准,但是白昼也有利于日军早期预警、高射炮瞄准射击和战斗机拦截,这样必然会给B-25的行动带来很大危险性。

3.在傍晚时分起飞B-25,然后航母编队在夜色掩护下撤离,B-25先导机在东京投下燃烧弹,后续机组以此作为瞄准修正点跟进投弹,这样既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航母编队,又能使得B-25顺利完成起飞,不过B.25轰炸机组的导航员和投弹手必须具备良好的导航和瞄准能力。

不过考虑到这次轰炸心理上的打击重于能造成的实质物质伤害,轰炸精度和效果也就不是首要考虑的了。实现轰炸日本本土和保全航母编队才是主要目标,因此第三方案入选了。

邓肯也查阅了日本周围海域的气象情报,确定4月是气象条件最佳的时间。

1942年1月17日,邓肯和杜利特向阿诺德汇报了行动计划草案,阿诺德认可了这一计划,并决定由杜利特中校担任此次行动指挥官。此时,这个绝密计划仅仅只有金、阿诺德、邓肯和杜利特知晓,阿诺德在28日向罗斯福总统略微透露了该计划的内容,罗斯福直到袭击完成之后才全面了解该行动的细节内容。

1月23日,杜利特派遣一架B-25到明尼苏达州南部城市明尼阿波利斯的中部航空公司接受改装,增加附加油箱和拆除不必要的设备。此后还有24架B-25接受了同样的改装。

为了减轻飞机自身重量、增加燃油和载弹量,主要采取的措施包括:为减少重量和避免暴露飞机位置,拆下了无线电发报机;为避免起火,卸下了大部分照明弹,只在有装甲保护的飞行员座位后留了两枚,供夜间着陆时使用;考虑到尾炮塔的12.7mm机枪时有卡壳的问题,杜利特决定取消尾部自卫机枪。不过,为了保护飞机不至于受到来自后方的攻击,机尾安装有两根涂成黑色的木棍,模拟成机枪枪管,美军希望这种“稻草人”式的设置能使日军飞行员在空中难辨真假,不敢轻易从机尾方向发动攻击。

为了提高航程,在B一25内增加了三个副油箱,使得飞机的总载油量增加了近一倍:第一个副油箱加装在炸弹舱内,最初使用的265加仑金属制油箱由于存在漏油问题,因而改为225加仑的橡胶制油箱;第二个是在炸弹舱上方加装的160加仑折叠式橡皮油箱,用完里面的油料后可以将其压扃后折叠。第三个是在机腹炮塔里安装110加仑的金属副油箱。此外,无线电员座位处安装了一个60加仑和10个容量为5加仑的小油箱,在飞行过程中炮手可以不断将小油箱里的油料加注到机腹炮塔处副油箱里,然后再把这些用完的小油箱上钻上孔,扔出飞机,小油箱能很快沉人大海、防止日军追踪到飞行的轨迹。这样,加上主机翼油箱里的646加仑容量,改装使得B-25的总载油量增加到1141加仑,至少可以支持在5000英尺高度巡航飞行12个小时。此外,美军计划在中国接应基地准备30000加仑燃油,提供给成功降落的B一25。

为了满足轰炸需求,需要改进炸弹舱的炸弹挂钩,使之能够在加装了副油箱的狭小空间里安装三枚500磅高爆弹和一枚集束燃烧弹,内有128枚子燃烧弹。

此外,为了记录轰炸结果,每架B-25的机尾安装了照相机以拍摄轰炸效果照片。考虑到在4月份还可能遇上冷空气,在机翼前端和机尾安装了加热除冰器。

1月28日,罗斯福总统在白宫与阿诺德、金、史汀生、马歇尔等人召开会议,再次询问对日本本土轰炸计划的进展。阿诺德继续对总统守口如瓶,只是简单地提到了在为轰炸行动准备工作中有些小困难,他希望能在行动前保持绝密,以避免任何泄密可能。显然这个答复不能满足罗斯福的好奇心,他表示:经过研究中国地图,认为从中国军队控制区修建机场也能供中型陆基轰炸机袭击日本本土,并敦促阿诺德尽快向中国战区派遣轰炸机中队。P11-12

序言

某日无意间看到日本电视剧《南极大陆》,在开篇,配着原子弹、麦克阿瑟和废墟里日本人各种悲苦的镜头,画外音故作深沉地说:“56年前的战后时代,人们为了生存而重建家园……即使废墟消失记忆仍旧残留,因为我们输了,日本是战败国!”

看到这里,作者不由得一阵错愕:难道日本被炸成废墟不是因为错误地发动侵略战争?如今日本人反思的难道仅仅是侵略战争打输了吗?

日本政府和民间舆论总是以被原子弹攻击第一人的悲情角色出现,极力渲染广岛和长崎核爆后的惨状,仿佛两枚原子弹过后,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给中国、朝鲜、东南亚、美国、澳大利亚等亚太国家带来的巨大伤害就可以一洗了之。莫非日军在南京的刺刀、步枪和机枪就比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要温柔,莫非日军在南京的活埋和斩首就比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要人道?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日本政府连在二战时期最无耻的罪行之一强征慰安妇都始终回避、从未反省——在战争结束68年之后,日本大阪市市长还作出了慰安妇是“合理”的言论。因此,他们所谓的“反战”实际上只是“反战败”,身为政府首脑的安倍晋三甚至号称靖国神社里供奉的是“英灵”。日本这种面对历史的态度永远是值得世界人民警惕的。

这大概也是作者撰写此书的初衷。

美国陆军航空队在1942—1945年间,对日本本土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战略轰炸,付出了重大的代价,中国军民也为之奉献甚多,特以此书纪念他们,也为国内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战史填补新的一页。

书评(媒体评论)

一亿国民重新下定决心,在战场上,在各种私生活当中,以一大勇断,把一切都集中到战争完全胜利这一点上的紧急时刻到来了。惟在危急之际,勇敢奋战,欣然把一切都奉献给陛下之尽忠的至诚,才是本国民之特性,皇国必胜之根源。

——日本第40任首相东条英机

B-29从远距离基地上对日轰炸开创了一种新的攻击敌人的方式,同时它也带来了如何应用这支部队的问题。

——美国陆军参谋长、五星上将乔治·马歇尔

1944年6月16日

日本在经受了历史上最猛烈的和最集中的轰炸攻势后,即使在其本土没有被攻占的情况下也被迫投降了。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一个国家在其本土防御还基本完好的情况下认输。

——美国陆军航空队总司令、五星上将哈普·阿诺德

1945年8月14日

在他们的土地上让他们血债血偿。

——普通士兵雷泽诺夫中士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天火焚魔(美军对日战略轰炸全史1942-1945)/经典战史回眸二战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丁雷//蒙创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7113299
开本 16开
页数 3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79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682
CIP核字 2013155657
中图分类号 K152
丛书名
印张 25.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41
171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8: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