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勒·凡尔纳编著的《海底两万里》的故事并不复杂:故事发生在1866年,法国人阿罗纳克斯,一位博物学家,应邀赴美参加一项科学考察活动。其时,海上出了个怪物,在全世界闹得沸沸扬扬。科考活动结束之后,博物学家正准备返回法国时,却接到美国海军部的邀请,于是他登上了一艘驱逐舰,参与“把那个怪物从海洋中清除出去”的活动。
图书 | 海底两万里/语文基础阅读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儒勒·凡尔纳编著的《海底两万里》的故事并不复杂:故事发生在1866年,法国人阿罗纳克斯,一位博物学家,应邀赴美参加一项科学考察活动。其时,海上出了个怪物,在全世界闹得沸沸扬扬。科考活动结束之后,博物学家正准备返回法国时,却接到美国海军部的邀请,于是他登上了一艘驱逐舰,参与“把那个怪物从海洋中清除出去”的活动。 内容推荐 儒勒·凡尔纳编著的《海底两万里》是一部以海洋为背景的科学幻想小说,在小说中,凡尔纳以他渊博的海洋知识对大海进行了奇美壮观的描述。那壮观的海生动植物,那迷人的水中奇景,《海底两万里》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海底世界,令人迷醉惊羡,既引人人胜,又耐人寻味。 目录 阅读指要 上篇 一 飞驰的礁石 二 赞成与反对 三 先生,悉听尊便 四 尼德·兰 五 瞎转悠 六 全速前进 七 种类不明的鲸鱼 八 动中之动 九 尼德·兰的怒气 十 海洋人 十一 鹦鹉螺号 十二 电的世界 十三 几组数据 十四 黑流 十五 一份邀请信 十六 漫步海底平川 十七 海底森林 十八 太平洋下4000里 十九 瓦尼科罗岛 二十 托雷斯海峡 二十一 陆地上度过的几天 二十二 尼摩艇长的闪电 二十三 强制睡眠 二十四 珊瑚王国 下篇 一 印度洋 二 尼摩艇长的新建议 三 价值千万的珍珠 四 红海 五 阿拉伯隧道 六 希腊群岛 七 48小时穿越地中海 八 维哥湾 九 消失的大陆 十 海底煤矿 十一 马尾藻海 十二 抹香鲸和长须鲸 十三 大浮冰 十四 南极 十五 意外事故还是小插曲 十六 缺氧 十七 从合恩角到亚马孙河 十八 章鱼 十九 墨西哥湾流 二十 北纬47度24分、西经17度28分 二十一 大屠杀 二十二 尼摩艇长的最后一句话 二十三 尾声 试读章节 然而,这后一种假设虽然可以接受,但在两个世界所进行的调查面前,也无法站住脚跟。因为某个普通人拥有这样一种机械装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在何时何地请人制造这种机械装置呢?制造这样的机械装置义如何守口如瓶呢? 只有一个国家的政府才可能拥有这样的摧毁性机器,在人类为成倍地提高武器杀伤力而绞尽脑汁的不幸年代,一个同家有可能背着其他国家试制这种骇人听闻的武器。继步枪以后,人类发明了,鱼雷;继鱼雷之后又发明了水下撞锤。接着,又会发明各种相互对抗的武器。至少,我是这么想的。 但是,这种战争机器的假设在各国政府的庄严声明面前不攻自破。由于此事关系到人类的共同利益,而且跨洋航行受到了威胁,因此,各国政府的坦诚态度自然不容怀疑。再说,不管怎么解释,难道制造这种潜水船能够在众目睽睽之下瞒天过海吗?在这样的形势下,个人要想保守住这个秘密已经十分困难,而对于一个行动受到敌对势力密切监视的国家来说,就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因此,在英国、法国、俄国、普鲁十、西班牙、意大利、美国乃至土耳其等国作了一番调查之后,有关潜水船的假设最终也遭到了否定。 尽管各家小报不断用笑话对这个海怪进行讥讽,但是它重新出现在海上。如此一来,人们的想象力很快就展开了自由翱翔的翅膀,甚至想入非非地认为这是一种神奇的鱼类。 我到纽约以后,就有好几人光临我下榻的住处,询问我对这件奇事的看法。我在法国曾发表过一部名叫《海底奥秘》的著作,四开本,分上下两卷。这部作品受到了学术界的推崇,我也因此成了博物学这个比较神秘的领域的专家。有人征求过我的意见,只要能够否定这件事的真实性,我一定会坚持绝对否定的态度。但是。不久,迫于无奈,我只好明确表示自己的看法。“巴黎自然博物馆教授、尊敬的皮埃尔·阿罗纳克斯先生”,应《纽约先驱论坛报》之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迫不得已表明自己的观点,因为无法再保持沉默。我从政治和学术的角度讨论了这个问题的方方面面。下面是我发表在4月30日《纽约先驱论坛报》上的一篇内容极其丰富的文章的节录。 “因此,”我在文章中写道,“在对各种不同的假设逐一进行认真的研究,摈弃所有其他假设之后,应该相信存在一种力大无比的海洋动物。 “我们对海洋深层一无所知,探测器也无法深入其中。海洋深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呢?海平面以下12000米或15000米的深处生活着或有可能生活着什么样的动物呢?这些动物的肌体构造又是怎样的呢?这一切几乎无法猜测。 “不过,摆在我面前的问题可以采用二难推理法加以解决。 “生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的所有生物,我们要么了解,要么不了解。 “倘若我们不了解所有的生物,倘若大自然还对我们掩盖鱼类学的某些秘密的话,那么最能够接受的假设就是承认某些鱼类甚或鲸类新种类或新种属的存在,而且它们有一个基本‘不能上浮’的生理构造,生活在探测器探测不到的海底水层;由于某一事件,突发奇想,抑或一时的任性,它们也会间隔很长一段时间偶尔浮出海面。 “相反,如果我们了解所有的生物,那么就必须从业已分类编目的海洋生物中找出我们正存议论的动物。在这种情况下,我倾向于接受存在一种独角巨鲸的猜测。 “普通的独角鲸身长一般只有60英尺。将这个长度扩大到5倍甚至10倍,再假设这种鲸类的力量与它的身材成正比,同时增强其进攻性武器的威力。你们就得到了所希望的动物。它就有香农号船员们观察到的体魄、能够戳穿斯戈蒂亚号轮钢板的触角和摧毁一艘汽轮所必需的力量。 “事实上,按照某些博物学家的说法,独角鲸长着一种像剑似戟的大牙,那是一根像钢铁一样坚硬的门牙,有人曾经发现过几枚扎在鲸鱼身上的这种牙齿,说明独角鲸总是能够成功地用牙齿攻击鲸鱼;还有人费力地从船底拔出过类似的牙齿。这些牙齿刺穿船底就像利锥钻酒桶一样轻而易举。巴黎医学院陈列馆就收藏着这样一根獠牙,牙长竟达2.25米,底宽48厘米!那么,不妨假设一下,如果这件‘武器’的威力能够扩大10倍,那只动物的力量也增加10倍。并且以每小时20海里的速度冲刺,再将它的速度乘以重量,那么足以产生导致海难事故的撞击力。因此,在获得更广泛的信息以前,我赞成巨型独角鲸一说。这种独角鲸嘴上不是长着形似利戟的獠牙。而是像装甲舰或战舰那样的冲角,而且拥有战舰的重量并具备战舰的驱动力。P8-9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海底两万里/语文基础阅读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法国)儒勒·凡尔纳 |
译者 | 秋名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960490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5 |
出版时间 | 2012-04-01 |
首版时间 | 2012-04-01 |
印刷时间 | 2012-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65.44 |
丛书名 | |
印张 | 2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